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医学对放射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光彬 魏经国 +4 位作者 王玮 魏龙晓 王亚蓉 宋立军 李玮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6年第4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循证医学 放射科 医学人才培养 医学教育 现代医学模式 全面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
下载PDF
介入放射科与PACS
2
作者 李文献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7年第5期221-222,227,共3页
关键词 介入放射科 PACS 放射疗法
下载PDF
功能MRI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志成 颜林枫 +1 位作者 孙颖志 崔光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04-710,共7页
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在常规MRI上均可表现为新增强化灶或原强化灶增大,常容易造成误诊,而二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却截然不同。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讨功能MRI早期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 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在常规MRI上均可表现为新增强化灶或原强化灶增大,常容易造成误诊,而二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却截然不同。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讨功能MRI早期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一直是神经肿瘤影像学研究的难点也是热点问题。作者对当前MRI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脑损伤 肿瘤复发 局部 神经胶质瘤
下载PDF
浅层电子线放射治疗背部瘢痕疙瘩的体外实验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婷 刘涛 +3 位作者 宋海峰 齐予红 曹天宇 张衍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s)对不同剂量浅层电子线照射的生物学反应及术后即时浅层电子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最佳剂量。方法:以人KFs为研究对象,MTT法观察不同剂量浅层电子线照射对KFs增殖的影响,显微镜观察其...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s)对不同剂量浅层电子线照射的生物学反应及术后即时浅层电子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最佳剂量。方法:以人KFs为研究对象,MTT法观察不同剂量浅层电子线照射对KFs增殖的影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将120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术后24h内浅层电子线照射剂量分别为2Gy、2.5Gy、3Gy、4Gy,每日照射1次,共照射6次,总剂量为12~24Gy,随访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KFs增殖与浅层电子线照射剂量有关,且照射剂量越大,成纤维细胞活力越低;3Gy连续照射6d(总剂量18Gy)对临床瘢痕疙瘩术后疗效最好。结论:术后联合合适剂量的浅层电子线照射治疗是防治瘢痕疙瘩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浅层电子线照射治疗 剂量
下载PDF
医院图书馆在继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文华 张纪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3年第1期49-49,共1页
本文从医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讨论了图书馆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图书馆以它自身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料 ,为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了重要场所。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继续教育 地位 作用
下载PDF
浅谈介入放射医师的培养
6
作者 王义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介入放射科学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各家医院对此项诊疗技术相当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但由于介入放射专业医师的来源、组成,各医院不尽相同.因此对其培养造成一定困难,限制了该专业的发展.我院从198... 介入放射科学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各家医院对此项诊疗技术相当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但由于介入放射专业医师的来源、组成,各医院不尽相同.因此对其培养造成一定困难,限制了该专业的发展.我院从1988年开展介入诊疗技术,次年设立病房,1994年成立有独立建制的介入专业科室.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医师 培养 介入治疗 开展期 成熟期 临床渗透融合期
下载PDF
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放射学检查及药物灌注治疗
7
作者 李文斌 赵旅 +3 位作者 王执民 张洪新 韩瑞阳 冯荣财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4年第4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下消化道大出血 药物灌注治疗 介入放射学 出血部位 常见 内科保守治疗 选择性动脉造影 常规检查 准确
下载PDF
阿霉素化疗与热化疗对兔毛细胞白血病VX-2细胞体外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洪新 王执民 +5 位作者 郭卫平 王义清 吴智群 李文献 陈江浩 关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热疗、化疗、热化疗对体外兔VX2细胞的生长抑制规律的影响,为临床介入性热化疗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体外长期培养的兔VX2细胞为靶细胞,采用水浴加温法、进行体外细胞毒试验(MTT法),观察单纯热疗,单... 目的:观察比较热疗、化疗、热化疗对体外兔VX2细胞的生长抑制规律的影响,为临床介入性热化疗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体外长期培养的兔VX2细胞为靶细胞,采用水浴加温法、进行体外细胞毒试验(MTT法),观察单纯热疗,单纯化疗及热疗与化疗结合对兔VX2细胞的生长抑制规律的影响及差别。结果:(1)温热和阿霉素对VX2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伤作用,两者一定方式的联合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2)热化疗加热温度以42~43℃为佳,加热时间以30分钟以上为佳。结论:(1)热对化疗有增敏作用;(2)一定温度的热化疗优于单纯热疗和单纯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VX-2 白血病 热疗法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洛铂热灌注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鹏 李晓冰 +3 位作者 任虎虎 卫飞鹏 刘晓宇 宫卫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洛铂热灌注化疗在治疗肝细胞癌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术,先采用洛铂联合盐酸表柔比星、丝裂霉素行热灌注化疗,然后行常规肝动脉栓塞化疗,间隔40... 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洛铂热灌注化疗在治疗肝细胞癌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术,先采用洛铂联合盐酸表柔比星、丝裂霉素行热灌注化疗,然后行常规肝动脉栓塞化疗,间隔40~50天再次治疗,2次治疗后评价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0例患者显效4例(20.0%),有效7例(35.0%),稳定7例(35.0%),进展2例(10.0%)。总有效率为55.0%。AFP下降>50%者8例,其中2例恢复正常。结论:肝动脉热灌注洛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 热化疗 栓塞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赵佳 左林 +2 位作者 姚创利 黎阳 姜小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按照2010年卫生部CHD诊断标准(WS 319~2010),选取2014年6~12月期间入住西安市中心医院的79例CHD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按照2010年卫生部CHD诊断标准(WS 319~2010),选取2014年6~12月期间入住西安市中心医院的79例CHD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检测血清中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alon-dialhyde,MDA)水平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对机体氧化应激状态进行分析,再检测血清中 HCY水平,将 HCY水平与 MDA水平及 SOD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 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12,2.684,均P<0.05)。CHD组 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68,P<0.05)。CHD组 HCY水平与 MDA水平呈正相关(r=0.236,P<0.05),与 SOD活性呈负相关(r=-0.221,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 HCY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氧化应激与血清 HCY水平升高有关,血清 HCY水平升高和氧化应激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洪新 王执民 +8 位作者 曹伟 郭卫平 王义清 李文献 倪代会 关彦 韩瑞炀 樊爱玲 刘毅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用 3种不同植瘤方式建立稳定的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分析移植性肝肿瘤的DSA影像特征。方法  6 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只。第 1组 ,将Vx 2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肝动脉灌注入兔的肝脏 ;第 2组 ,将Vx 2瘤... 目的 用 3种不同植瘤方式建立稳定的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分析移植性肝肿瘤的DSA影像特征。方法  6 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只。第 1组 ,将Vx 2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肝动脉灌注入兔的肝脏 ;第 2组 ,将Vx 2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剖腹途径接种于兔的肝左叶 ;第3组 ,将瘤组织块 (约含 10 6~ 10 8个瘤细胞 )经剖腹途径植入兔肝左叶。之后 ,对 3组兔比较观察 :1.不同方式植瘤的成活率 ;2 .肝内肿瘤体积变化和肿瘤生长率 ;3.大体及镜下 (光镜和电镜 )瘤组织形态特征 ;4 .成熟模型的DSA表现。结果  1.3组植瘤成活率分别为 7/ 2 0、10 / 2 0、19/ 2 0 ,第 3组植瘤成活率最高 (P <0 .0 5 ) ,其瘤体呈指数性生长 ;2 .病理学及CT表明该瘤在肝组织中呈浸润式生长 ,其性状与移植于兔其它部位的Vx 2鳞状细胞癌特征相似 ;3.DSA影像示移植性肝肿瘤具有丰富的血供。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瘤组织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 移植性肝癌模型 建立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内支架置入对食管良恶性狭窄姑息性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4
12
作者 郭卫平 王执民 +6 位作者 杨仁杰 王义清 张洪新 吴智群 李文献 倪代会 关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采用内支架置入的方法对食管良恶性狭窄和食管瘘患者进行姑息性治疗 ,观察并比较进口支架和国产支架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2 0例食管癌所致食管狭窄患者中 ,手术后吻合口狭窄 3例 ,合并食管 气管瘘 4例 ,食管 纵隔瘘 1例。置... 目的 采用内支架置入的方法对食管良恶性狭窄和食管瘘患者进行姑息性治疗 ,观察并比较进口支架和国产支架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2 0例食管癌所致食管狭窄患者中 ,手术后吻合口狭窄 3例 ,合并食管 气管瘘 4例 ,食管 纵隔瘘 1例。置入进口支架 10个 ;国产支架 10个。对 4例食管造影显示完全梗阻和 7例严重狭窄的患者 ,先行球囊扩张 ,后置入支架。 9例直接置入。结果  15例单纯食管狭窄患者置入支架后 ,进食情况明显改善 ,5例合并瘘者置入带膜支架后 ,瘘口消失。分别随访 2个月至 2年。 1例 2 0d后死于消化道大出血。 3例 6个月后再次出现狭窄 ,1例行放射治疗 ,2例第 2次置入支架。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进食障碍。结论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简单、安全 ,近期疗效明显 ,无严重并发症 ,是食管癌性狭窄和食管瘘的一种良好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国产支架与进口支架疗效相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支架 治疗 食管癌
下载PDF
阿霉素对热处理的人肝癌细胞-7721/Adm耐药株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洪新 郭卫平 +7 位作者 王执民 王义清 曹伟 倪代慧 李文献 关彦 刘燕 高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 探讨比较阿霉素( ADM)与 43℃加热单独或合并处理人肝癌细胞 7721敏感株(简称 7721细胞)和人肝癌细胞 7721/Adm耐药株(简称 7721/Adm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 7721敏感株和已经建立的人肝... 目的: 探讨比较阿霉素( ADM)与 43℃加热单独或合并处理人肝癌细胞 7721敏感株(简称 7721细胞)和人肝癌细胞 7721/Adm耐药株(简称 7721/Adm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 7721敏感株和已经建立的人肝癌细胞 7721/Adm耐药株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浴加温法 ,体外细胞毒试验( MTT法) ,观察 ADM与加热处理对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热处理对 7721细胞和 7721/Adm细胞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结果: (1)热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两种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7721细胞、 7721/Adm细胞经阿霉素及 43.5℃热处理,其细胞存活率分别下降 35.2%( 30 min)、 24.8%( 60 min)和 29.4%( 30 min)、 22.8%( 60 min); (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热处理可明显提高这两种细胞尤其是 7721/Adm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 7721细胞组提高 30.8%, HCC 7721/Adm组提高 51%。结论: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人肝癌细胞 7721敏感株和人肝癌细胞 7721/Adm耐药株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多药耐药性 阿霉素 热处理 毒性
下载PDF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效果的CT评估 被引量:14
14
作者 潘海英 徐山淡 +3 位作者 王耀程 梁国民 邬秋珍 黄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CT评价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6 8例肺癌患者通过集束电极射频治疗用CT比较手术前后肿瘤大小和密度的变化。结果  6 8例肺癌 70个病灶射频治疗术前、术后 30min和术后 6 0d进行CT复查。单点治疗组 :病灶的体... 目的 CT评价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6 8例肺癌患者通过集束电极射频治疗用CT比较手术前后肿瘤大小和密度的变化。结果  6 8例肺癌 70个病灶射频治疗术前、术后 30min和术后 6 0d进行CT复查。单点治疗组 :病灶的体积在术后 30min增大明显 ,在术后 6 0d缩小 ,治疗前后病灶最大径分别为 (4.15± 0 .97)cm ,(5 .5 4± 1.37)cm和 (2 .79± 0 .6 8)cm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多点治疗组 :病灶的体积在 30min增加不显著 ,在 6 0d缩小不明显 ,病灶最大径分别为 (8.0 6±1.91)cm ,(9.13± 1.78)cm和 (7.6 3± 2 .16 )cm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病灶CT值在术后 30min和术后 6 0d均减低 ,单点治疗组 :治疗前、治疗后 30min及 6 0d的密度值分别为 :(49.6± 6 .2 )Hu ,(40 .5±14.4)Hu和 (35 .2± 3.2 )Hu ;多点治疗组分别为 :(46 .7± 5 .3)Hu ,(37.4± 11.8)Hu ,(35 .1± 2 .3)Hu ,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T可判定肺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和密度变化 ,给肺癌射频治疗的预后提供重要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射频治疗 集束电极 治疗 CT
下载PDF
不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方案加栓塞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中华 李晓冰 +3 位作者 岳琨 宫卫东 刘振堂 吴智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方案结合栓塞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50例确诊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子宫动脉甲氨蝶呤(MTX)灌注化疗栓塞]和治疗组(子宫动脉MTX联合5-FU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在...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方案结合栓塞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50例确诊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子宫动脉甲氨蝶呤(MTX)灌注化疗栓塞]和治疗组(子宫动脉MTX联合5-FU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在不同时间观察患者血β-HCG值,临床治愈时间,输卵管通畅率,并对不良事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两组间相关数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各有1例患者剔除出组,剩余48例患者中对照组1例治疗失败,总治愈率为97.9%。治疗组和对照组血β-HCG值在治疗方法主效应、与时间交互作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为(26.74±5.57)d,治疗组为(28.57±5.08)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78.9%,治疗组为7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强度均为轻度,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1%,治疗组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介入方法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治疗组低,因此,宜采用单纯MTX灌注化疗栓塞方案治疗异位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甲氨蝶呤 氟尿嘧啶
下载PDF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0例 被引量:40
16
作者 王义清 王执民 +3 位作者 张洪新 郭卫平 关彦 李文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16-618,共3页
目的 通过 16 0 0例临床观察 ,总结分析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4-10 / 1999- 10采用硬膜外注射 ,部分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 30 0 U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6 0 0例 .结果  12 0 0例患者术后 3~ 48m... 目的 通过 16 0 0例临床观察 ,总结分析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4-10 / 1999- 10采用硬膜外注射 ,部分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 30 0 U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6 0 0例 .结果  12 0 0例患者术后 3~ 48mo随访 ,总有效率 96 .6 7% ,优良率 90 .5 8% .结论 硬膜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酶 化学溶解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左林 赵佳 +2 位作者 姜小建 荣伟程 崔光彬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1-13,17,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6月~12月入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应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6月~12月入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应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技术,对患者行颈部CTA扫描。根据血清HCY水平差异,将其分为高HCY组(80例观察组)和正常HCY组(7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数量及稳定性,并比较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程度组间HCY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管总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506,5.980,5.594,均P<0.05)。轻、中、重度狭窄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3.16±6.73,15.19±5.93和26.13±11.18μmol/L,中、重度狭窄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054,5.270,2.684,均P<0.01)。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053,P<0.01)。观察组不稳定斑块及混合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稳定斑块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70,4.067,14.95,均P<0.05)。稳定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6.14±5.49,21.91±6.32和26.74±10.59μmol/L,混合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70,4.628,均P<0.01),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混合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49,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稳定性具有密切相关性,高HCY血症可使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增高,颈动脉斑块总数及不稳定斑块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狭窄 斑块稳定性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变异与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佳 左林 +3 位作者 姚创利 黎阳 姜小建 杨军乐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9 Ala/Val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测序法检测137例冠心病患者和85例对照组的 Mn-SOD 9 Ala/Val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应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9 Ala/Val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测序法检测137例冠心病患者和85例对照组的 Mn-SOD 9 Ala/Val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应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 Mn-SOD活性,应用终点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应用酶法测定血清 HCY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Mn-SOD 9 VV基因型和V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的T-SOD和 Mn-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Mn-SOD 9 VV基因型的 T-SOD和 Mn-SOD活性显著低于 Mn-SOD 9 AA基因型。Mn-SOD 9 VV基因型的血清 TC,TG,LDL-C和 HCY水平显著高于 Mn-SOD 9 AA基因型,HDL-C水平显著低于Mn-SOD 9 AA基因型。Mn-SOD活性与血清TC,TG,LDL-C和 HCY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 HDL-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Mn-SOD 9 Ala/Val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 Mn-SOD活性进而导致血脂代谢紊乱,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HCY通过自身氧化和抑制 Mn-SOD活性,致使体内氧化物质增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多态性 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下载PDF
动脉热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曹玮 王执民 +5 位作者 梁志会 张洪新 王义清 郭卫平 齐连君 李文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0-531,共2页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肝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 选取 1996年 1月~ 1999年 1月中晚期肝癌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 2组 ,A组 45例为热 (60℃ )灌注化疗组 ,B组 45例为对照化疗组 ,均采用经股动脉途径 ,插管至...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肝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 选取 1996年 1月~ 1999年 1月中晚期肝癌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 2组 ,A组 45例为热 (60℃ )灌注化疗组 ,B组 45例为对照化疗组 ,均采用经股动脉途径 ,插管至肝动脉用ADM +MMC + 5 FU +CDDP方案 ,间隔 40天再次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LT、AST水平 ,并随访患者生存期。结果 A组 0 .5、1、1.5年生存率 (10 0 %、80 %、60 % )较B组 (84.4%、64 .4%、3 5 .5 % )均有提高 (P <0 .0 5 )。 2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增高无明显差异 (P >0 .0 5 )。A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脉灌注 热化疗 疗效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治疗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头颈部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左林 赵佳 +2 位作者 姜小建 李燕燕 崔光彬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3-25,29,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头颈部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4月~10月入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25例纳入研究,检测患者血清HCY,叶酸及维生素B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头颈部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4月~10月入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25例纳入研究,检测患者血清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应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技术,对患者行头颈部CTA扫描,根据血管有无狭窄,分为血管无狭窄组和血管有狭窄组,按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血管无狭窄组、轻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结果头颈部血管有狭窄组HCY水平显著高于血管无狭窄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血管无狭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56,7.140和8.350,均p<0.01)。轻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HCY水平显著高于无狭窄组,重度狭窄组HCY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08,9.401和5.273,均P<0.01),轻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叶酸水平显著低于无狭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74,5.988,均P<0.01),轻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无狭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48和7.816,均P<0.01)。头颈部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r=0.331,P<0.01),头颈部血管狭窄程度与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279,P<0.05)。结论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头颈部血管狭窄程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及头颈部CTA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头颈部血管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