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明 窦维佳 +5 位作者 刘震雄 赵曙光 王旭霞 赵保民 杨琦 王景杰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9期734-736,共3页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消化内科见习教学中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PBL见习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在...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消化内科见习教学中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PBL见习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学员和教员共同改进提高,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见习教学 PBL教学法
下载PDF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3
2
作者 赵曙光 王旭霞 +4 位作者 黄裕新 闻勤生 赵保民 张少玲 姜惠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0-21,25,共3页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对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APC 30 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行氩离子凝固治疗。结果  32例息肉患者 ,其中食管息肉 2例 ,胃息肉 16例 ,结肠息肉 8例 ,直肠息肉 6例 ,全部治...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对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APC 30 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行氩离子凝固治疗。结果  32例息肉患者 ,其中食管息肉 2例 ,胃息肉 16例 ,结肠息肉 8例 ,直肠息肉 6例 ,全部治愈。 16例疣状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内镜复查病灶消失。结论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离子凝固术 内镜 息肉疣状胃炎
下载PDF
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景杰 夏德雨 +2 位作者 卢王 刘莉 黄裕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61-562,565,共3页
目的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采用胃电测定和胃排空测定的方法,观察胃运动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罗马III标准,确定FD患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和B超测定胃排... 目的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采用胃电测定和胃排空测定的方法,观察胃运动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罗马III标准,确定FD患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和B超测定胃排空,采用针刺FD患者双侧足三里穴(连续3 d),再测定进餐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以及B超测定胃排空,观察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动力作用的影响。同时设立健康志愿对照组。结果FD患者在进餐前后,胃电活动呈现不规律的电活动改变。胃的排空呈现减慢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给予针刺足三里后,患者胃电活动逐渐趋于规律,且胃排空较未针刺状况相比,明显加快,接近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可以调节F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改善胃排空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动力 针刺 足三里 治疗
下载PDF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分布与肝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曙光 赵保民 +2 位作者 黄裕新 闻勤生 刘震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42-43,46,共3页
目的 :肝硬化门脉压力波动失去了正常的生理节律 ,在夜间逐渐增高并于 2 4 :0 0达到最高 ,该研究探讨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 1998~ 2 0 0 1年肝硬化... 目的 :肝硬化门脉压力波动失去了正常的生理节律 ,在夜间逐渐增高并于 2 4 :0 0达到最高 ,该研究探讨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 1998~ 2 0 0 1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 136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内镜确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所致出血的次数 ,分析不同病因和Child -Pugh分级与不同的时段B1(19:0 0~ 2 4 :0 0 ) ,B2 (2 4 :0 0~ 9:0 0 )和B3(9:0 0~ 19:0 0 )出血的次数的关系 ,出血时间定义为出现呕血或黑便的时间 ,不同时段率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结果 :共有 198次上消化道出血胃镜证实因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 ,其中 135 (6 8.2 % )次表现为呕血 ,6 3(31.8% )次表现为黑便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其中B1时段为 110 (5 5 .6 % )次 ,B2时段为 5 2 (2 6 .3% )次 ,B3时段为 36 (18.2 % )次 ,B1时段出血次数显著多于B2和B3时段 (P <0 .0 1) ,31(2 2 .8% )例ChildA级患者出血 4 0 (2 0 .2 % )次 ,5 2 (38.2 % )例ChildB级患者出血 6 6 (33.3% )次 ,5 3(39.0 % )例ChildC级患者出血 92 (46 .5 % )次 ,B1时段ChildC级出血 6 0 (5 4 .5 % )次 ,与ChildA ,ChildB级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压力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下载PDF
西安地区消化性溃疡2684例胃镜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曙光 赵保民 +2 位作者 黄裕新 闻勤生 刘震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消化性溃疡病发病学特点。方法 :对 2 1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消化性溃疡 2 684例 ,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 582例 ,胃溃疡 997例 ,复合性溃疡1 0 5例 ;溃疡病患者男女之比为...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消化性溃疡病发病学特点。方法 :对 2 1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消化性溃疡 2 684例 ,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 582例 ,胃溃疡 997例 ,复合性溃疡1 0 5例 ;溃疡病患者男女之比为 5 .1 1∶1 ;溃疡患者平均年龄 43 .1岁 ,球部溃疡以 40岁以下居多 ,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以 50岁以上居多。结论 :消化性溃疡病变以十二指肠球部最多 ,胃溃疡次之 ,复合性溃疡最少 ;溃疡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本地区溃疡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西安地区 消化性溃疡 胃镜
下载PDF
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排空及相关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任秦有 张超 +1 位作者 黄裕新 王景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观察其胃排空的变化以及与胃排空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确定FD患者。采用B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排空情况。采用针... 目的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观察其胃排空的变化以及与胃排空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确定FD患者。采用B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排空情况。采用针刺FD患者双侧足三里穴(连续3d),再测定进餐前、后其胃排空情况,同步测定与胃运动相关的胃肠道激素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以及观察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动力作用的影响。同时选择健康志愿为对照组。结果 FD患者在进餐后,其胃排空呈现减慢趋势,胃肠道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而给予针刺足三里后,FD患者胃排空较未针刺状况相比明显加快,接近于正常对照组。FD患者MTL、SS水平在针刺后均较针刺前为高。结论针刺FD患者足三里,可以改善FD患者胃排空障碍,其主要变化可能与某些胃肠运动相关的激素水平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动力 针刺 足三里 胃肠道激素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并发术中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荣 田叶红 +4 位作者 张利云 郑百战 孙英 董世光 刘震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变病变并发术中出血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01~2015-12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实施ESD治疗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SD术中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变病变并发术中出血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01~2015-12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实施ESD治疗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SD术中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113例患者有32例(28.32%)发生ESD术中出血,均采用电凝或止血夹治疗。对ESD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抗血栓药物〉1年、病变位于贲门-胃底、病变〉5 cm、操作时间〉90 min、病理为早癌与ESD术中出血显著相关(P〈0.05)。结论 ESD并发术中出血的风险受患者本身情况、病变特点以及手术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全面综合的分析准备能对安全有效实施ESD治疗策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癌前病变 早癌 术中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蓉 卢王 +1 位作者 张哲 王景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632-1635,共4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为FD的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马来酸曲美布汀...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为FD的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电图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小弯、胃大弯、胃体、胃窦电节律和电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FD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胃部自主运动节律,减轻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曲美布汀 疏肝解郁胶囊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分型、胃排空功能、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唐红卫 黄裕新 +6 位作者 徐海峰 高巍 周润锁 尚磊 王庆莉 高峰 安晓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通过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测及血中胃肠激素检测,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症状分型、胃排空和胃肠激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以 FD 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罗马Ⅱ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三个... 目的:通过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测及血中胃肠激素检测,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症状分型、胃排空和胃肠激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以 FD 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罗马Ⅱ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三个临床亚型,每型患者随机取10人为一组,并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步观察胃排空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变化.胃排空检测后,再将30例 FD 患者分为2组,胃排空正常组和胃排空延迟组.通过^(99m)Tc 标记的固体餐检测胃排空,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中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P物质(substance P,SP)的含量.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外周血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结果:溃疡样型组40%胃排空延缓,胃半排空时间(GET_(1/2))及各时间段胃排空率(GE%)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动力障碍样型组、非特异性型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 SS 升高(P<0.05),MTL,SP,NO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力障碍样型组70%胃排空延缓,GET_(1/2)延长(P<0.05),GE%15min,30min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45min 及45min 以后各时间段减低(45min,P<0.05;60min,P<0.05;90min,P<0.01;120min,P<0.01);外周血 SS 升高(P<0.05),MTL、SP、NO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特异性型组70%胃排空延缓,GET_(1/2)延长(P<0.05),GE%15min、30min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45min 及45min 以后各时间段减低(45min,P<0.05;60min,P<0.05;90min,P<0.01;120min,P<0.01);外周血 SS升高(P<0.05),MTL,SP,NO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FD 胃排空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SS 升高(P<0.05),MTL,SP,NO 无显著性差异(P>0.05),FD 胃排空延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 SS,NO 升高(P<0.05),MTL 降低(P<0.05),SP 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D 患者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以动力障碍样型和非特异型为明显,各亚型间存在不同发病机制,症状分型有利于经验性治疗,对 FD 患者进一步行胃排空检测,有利于明确胃排空情况,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外周血 MTL 降低、NO 含量升高与 FD 患者胃排空延迟有关.SS,SP 与 FD 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症状 临床分型 胃排空功能 胃肠激素 相关性 放射免疫法 硝酸还原酶法 外周血
下载PDF
内镜下弹性胶圈结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100例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裕新 张少玲 +3 位作者 穆琳 陈岳祥 闻勤生 孙大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索一种通过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新方法———镜下弹性胶圈结扎治疗术 ,并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透明胶圈结扎器 ,通过胃镜实施治疗操作 ,将弹性胶圈准确无误地结扎至息肉基底部致缺血坏死脱落。结果 :治疗上消化... 目的 :探索一种通过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新方法———镜下弹性胶圈结扎治疗术 ,并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透明胶圈结扎器 ,通过胃镜实施治疗操作 ,将弹性胶圈准确无误地结扎至息肉基底部致缺血坏死脱落。结果 :治疗上消化道带蒂或无蒂型息肉 10 0例 ( 115枚 )全部获得成功。对直径 <1.5cm息肉110枚一次性成功率及根治率均达 10 0 % ;对 5枚 >1.5cm息肉 ,需分次结扎 2~ 3次达到治愈。 10 0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及不良作用。结论 :本法设备简便、操作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可靠、无任何并发症、且在门诊即可开展 ,为临床治疗息肉开辟了又一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消化道息肉 内镜 结扎
下载PDF
西安地区胃镜确诊消化性溃疡2642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曙光 赵保民 +4 位作者 黄裕新 闻勤生 张少玲 姜惠玲 刘震雄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西安地区 消化性溃疡 诊断 胃镜检查 检出率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溃疡 复合型溃疡
下载PDF
睡眠障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运动功能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超 王景杰 +3 位作者 卢王 杨琦 李慧艳 黄裕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睡眠障碍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诊断。研究对象来自门诊和住院...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睡眠障碍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诊断。研究对象来自门诊和住院连续病例,共34例,A组:睡眠障碍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6例;B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例。选择健康志愿者8例作为对照(C组)。用多导睡眠仪和胃电图记录仪对各试验者进行整晚同步监测,在对不同试验组睡眠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观察睡眠期的浅睡眠S2期、深睡眠S4期的胃肌电主频、胃动过缓、正常慢波、胃动过速百分比变化情况。次日晨起抽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结果 A组较B、C组总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快眼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明显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在深睡眠比例、快眼动睡眠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记录时间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S2、S4、快眼动睡眠期胃电主频较B组、C组下降(P<0.05)。②A组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均比B组、C组升高(P<0.05),B组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比C组降低(P<0.05)。结论睡眠障碍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各期胃肌电主频降低,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分泌增加,提示睡眠障碍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相关。睡眠障碍影响胃运动功能的机制可能与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肌电活动 脑肠肽
下载PDF
消化道Cajal间质细胞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慧群 黄裕新 +1 位作者 王景杰 杨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受体 胃肠动力 胃肠动力疾病
下载PDF
消化内镜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震雄 赵曙光 +3 位作者 秦明 王旭霞 窦维佳 王景杰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9期811-813,共3页
传统的消化内镜培训方式已不能适应医学教学的迅猛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精益要求。通过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消化内镜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消化内镜培训方式是一个巨大进步。它以更贴近临床实际的仿真环境和更符合医... 传统的消化内镜培训方式已不能适应医学教学的迅猛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精益要求。通过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消化内镜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消化内镜培训方式是一个巨大进步。它以更贴近临床实际的仿真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的以人为本方式,帮助初学者较快掌握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的基本技能,使消化内镜的规范化教学成为可能。文章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讨消化内镜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在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和不足,以期提高消化内镜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计算机模拟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下消化道出血221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红卫 黄裕新 +4 位作者 王景杰 董海燕 沈荣 徐铭宝 姜立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60-861,共2页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前列腺素E在消化系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金章 黄裕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410-411,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素E 消化性溃疡 胰腺炎 肝疾病 治疗
下载PDF
两类胃酸分泌抑制剂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义战 刘莉 +5 位作者 王伯良 陆将 何保健 仲月霞 宋德根 江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90-792,共3页
目的 比较抑酸药 H2 受体拮抗剂 (H2 A)与质子泵抑制剂 (PPI)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 .方法  130只 SD大鼠随机分成 6组 ,制备急性胃溃疡出血模型 ,以不同 p H值的缓冲液冲洗胃溃疡部位后记录其胃粘膜出血时间 (GMBT) .2 2 4例消化性... 目的 比较抑酸药 H2 受体拮抗剂 (H2 A)与质子泵抑制剂 (PPI)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 .方法  130只 SD大鼠随机分成 6组 ,制备急性胃溃疡出血模型 ,以不同 p H值的缓冲液冲洗胃溃疡部位后记录其胃粘膜出血时间 (GMBT) .2 2 4例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患者 ,随机分 2组 ,2 4h内洛赛克组静滴 40 mg洛赛克 ,法莫替丁组静滴 40 mg法莫替丁 ,动态测定给药前 1h及给药后 2 4h胃内 p H值 . 3回顾性分析2 72例应用洛赛克 (4 0 m g静滴 ,1次· d- 1 )与 2 70例应用法莫替丁 (4 0 mg静滴 ,2次· d- 1 )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手术率与死亡率 .结果 当 p H≥ 6 .0时大鼠 GMBT明显缩短 (P<0 .0 5 ) .胃内 p H值监测结果 ,用药后各组 p H>4.0 ,p H>6 .0的时间 ,洛赛克组比法莫替丁组显著延长 (P<0 .0 1) .洛赛克治疗组手术率比法莫替丁治疗组明显减低 (P<0 .0 5 ) ,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对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止血效果明显高于 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 消化性溃疡 治疗
下载PDF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和消化内镜表现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韩跃东 张超 +1 位作者 张国平 张衍国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表现。方法:对5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了胃镜和肠镜检查。结果:消化内镜下表现为消化道黏膜不同程度的点片状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片状溃疡。好发部位为十二指肠降部、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结... 目的:观察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表现。方法:对5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了胃镜和肠镜检查。结果:消化内镜下表现为消化道黏膜不同程度的点片状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片状溃疡。好发部位为十二指肠降部、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结论:消化内镜检查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消化道 内镜
下载PDF
甘丙肽对消化道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郝悦 黄裕新 王景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1169-1173,共5页
甘丙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神经肽,根据其分子结构分析来看,甘丙肽可能是区别于其他族神经肽而独立存在的一种神经肽.他广泛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调节胃肠、泌尿生殖系统平滑肌收缩、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催垂体生长激... 甘丙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神经肽,根据其分子结构分析来看,甘丙肽可能是区别于其他族神经肽而独立存在的一种神经肽.他广泛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调节胃肠、泌尿生殖系统平滑肌收缩、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催垂体生长激素、催产素释放等生理功能.但是其确切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从目前来看,甘丙肽对消化道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甘丙肽有效地直接引起食管下括约肌收缩、对基础和刺激后的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对肠道平滑肌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直接作用于胰岛使血糖升高的作用等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倍受人们的关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丙肽 神经肽 中枢神经系统 胃肠功能
下载PDF
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护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盈盈 刘震雄 +1 位作者 赵曙光 雷巧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对81例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患者实施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内镜显示 治疗处粘膜色泽正常,无复发,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是一种疗 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新方法... 对81例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患者实施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内镜显示 治疗处粘膜色泽正常,无复发,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是一种疗 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新方法。认为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保证仪器性能良好;治疗中密切配合;治疗后注重潜在并 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氩离子凝固术 息肉 疣状胃炎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