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教学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孔辉 朱庆林 +1 位作者 舒青 韩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年第3期362-363,共2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创新所依托的载体和必要的物质基础。根据发育生物学的教学目的与特点,将多种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模式应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和师生关系,构建起新型的教育...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创新所依托的载体和必要的物质基础。根据发育生物学的教学目的与特点,将多种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模式应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和师生关系,构建起新型的教育观,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生物学 信息化教学 教学创新
下载PDF
精选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蕾 舒青 +2 位作者 李军林 王莉 吴发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2年第2期154-155,共2页
随着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对遗传学的教学必然提出新的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操作的实验能力,掌握现代遗传学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方法,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课时安排精心选择和设置具有代表性的4个遗传学实验,旨在使学员... 随着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对遗传学的教学必然提出新的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操作的实验能力,掌握现代遗传学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方法,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课时安排精心选择和设置具有代表性的4个遗传学实验,旨在使学员掌握基本实验技术,了解新的实验方法,培养学员的综合实验能力,启发创造性思维。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被引量:16
3
作者 秦鸿雁 韩骅 衡恩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3期269-271,共3页
针对当前医学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从教师的外语水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医学专业中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的素质问题.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师素质 医学教育 教学方法 外语水平
下载PDF
亚硝胺诱导食管癌变早期基因差异表达与表观遗传修饰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强强 魏亚宁 +1 位作者 张素珍 舒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亚硝胺诱导食管癌变过程中,食管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不同阶段基因表达的特点以及基因差异表达与DNA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40只,灌喂蒸馏水;B组(实验组)70只,灌喂诱导混合物(20...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亚硝胺诱导食管癌变过程中,食管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不同阶段基因表达的特点以及基因差异表达与DNA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40只,灌喂蒸馏水;B组(实验组)70只,灌喂诱导混合物(20g/L亚硝酸钠+200g/LN,N-二甲基苄胺).在诱导时间4、8、20wk时,提取食管组织RNA,反转录合成cDNA,并与芯片杂交,对芯片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诱导进程中不同组别的表达差异.结果:亚硝胺诱导早期病变进程中原癌基因表达的变化呈现整体逐步上升的趋势,且阶段表达特性显著,但多数抑癌基因未表现出明显变化.甲基化酶基因在4wk无明显改变,但在8、20wk稍有升高,去甲基化酶基因中Mbd2b从8wk开始上调,但Gadd45a从4wk就已诱导上调,8、20wk依然明显上调.未发现明显改变的组蛋白乙酰化酶基因.结论:在亚硝胺诱导食管癌变过程中,大量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与早期基因组的低甲基化密切相关,Gadd45a可能参与了诱导早期的脱甲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食管癌 亚硝胺 表观遗传修饰 DNA甲基化 DNA脱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组蛋白脱乙酰化
下载PDF
固有免疫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功金 霍毅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0-405,共6页
固有免疫细胞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触发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活化来抵抗感染。虽然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心作用,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表观遗传因素,包括DNA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 固有免疫细胞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触发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活化来抵抗感染。虽然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心作用,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表观遗传因素,包括DNA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对不同类型的固有免疫细胞的谱系分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都至关重要。大部分表观遗传型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但是病原体和其他环境刺激因素也能诱导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提高固有免疫的耐受性或者使固有免疫细胞发挥更强大的应答能力。本文就表观遗传学因素对固有免疫应答的启动、维持和调节的重要贡献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表观遗传学 TOLL样受体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综述
原文传递
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及极化相关实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6
作者 任凯夕 赵诣林 +1 位作者 金超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并将其极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方法。方法获取小鼠骨髓细胞,以GM-CSF诱导其中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发育,并辅以LPS和IFN-γ以及IL-4刺激巨噬细胞分别向M1型和M2型分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并将其极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方法。方法获取小鼠骨髓细胞,以GM-CSF诱导其中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发育,并辅以LPS和IFN-γ以及IL-4刺激巨噬细胞分别向M1型和M2型分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和ELISA的实验检测极化后细胞内以及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标志性细胞因子如IL-12、IL-10、Arg1、Ym1、MMR等的表达情况。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骨髓获取的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呈现巨噬细胞特征性的贴壁形态;流式细胞术行胞内染色表明,极化后的M1型与M2型巨噬细胞各自表达其特征性的细胞因子IL-12和Arg1;实时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所培养细胞胞内以及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结果表明所刺激的M1型巨噬细胞高表达IL-12、iNOS、TNF-α等炎性因子,而M2型巨噬细胞表达MMR、Arg1、Ym1等标志因子。结论建立了稳定的M1和M2型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次声暴露对小鼠卵巢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魏亚宁 刘静 +2 位作者 舒青 黄晓峰 陈景藻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研究次声暴露对小鼠卵巢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用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置于次声舱内但无次声作用 ,实验组分为 1,7和 14d组 ,分别暴露于8,16Hz及 90 ,130dB声压场中 ,暴露结束当日处死 ,取卵巢固定 .透射电子... 目的 :研究次声暴露对小鼠卵巢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用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置于次声舱内但无次声作用 ,实验组分为 1,7和 14d组 ,分别暴露于8,16Hz及 90 ,130dB声压场中 ,暴露结束当日处死 ,取卵巢固定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卵巢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 .结果 :1d组中卵泡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坏死 ,水肿 ,线粒体肿胀、空泡化 ,溶酶体增多 ,髓鞘样结构等一系列急性细胞损伤变化 ,尤以 8Hz,130dB损伤最严重 .在 7d组中 ,卵巢细胞内可见大量类固醇和脂滴的结晶 ,卵母细胞微绒毛减少 ,卵黄颗粒增多 .14d组细胞出现卵泡细胞染色质的浓缩和边集 .结论 :次声暴露下可致卵泡细胞形态及分泌功能受损 ,使卵母细胞发育的内环境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小鼠 卵巢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女性假两性畸形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冯蕾 张素珍 +2 位作者 李军林 舒青 秦鸿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81-1081,共1页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 女性 假两性畸形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Notch信号调控巨噬细胞激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春辰 秦鸿雁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巨噬细胞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细胞亚群。因其解剖位置和功能表型上的差异,巨噬细胞可分为两类: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和炎性巨噬细胞。其中,炎性巨噬细胞的产生是巨噬细胞激活的表现形式,也是抵抗病原体入侵... 巨噬细胞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细胞亚群。因其解剖位置和功能表型上的差异,巨噬细胞可分为两类: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和炎性巨噬细胞。其中,炎性巨噬细胞的产生是巨噬细胞激活的表现形式,也是抵抗病原体入侵和重构组织稳态的一种免疫应答方式。巨噬细胞主要存在两种激活方式:经典激活和替代激活,激活后的巨噬细胞分别行使特定的功能。Notch信号通路可调控体内多种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并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控巨噬细胞的激活。本文拟从巨噬细胞的类型、激活方式和Notch调控巨噬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NOTCH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在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兰兰 王雨生 +1 位作者 王耀春 张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信号转导通路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方法:利用CoCl2建立培养的人RPE细胞缺氧模型,分为单纯缺氧组和30μmol/LP...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信号转导通路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方法:利用CoCl2建立培养的人RPE细胞缺氧模型,分为单纯缺氧组和30μmol/LPI3K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阻断处理组,在缺氧条件下分别培养0,1,4,8,12和24h。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磷酸化PI3K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RPE细胞上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缺氧刺激1,4,8,12和24h,RPE细胞膜上PI3K磷酸化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0.05);随缺氧时间延长,RPE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逐渐增加(P<0.05);LY294002处理组VEG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3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缺氧引起的人RPE细胞VEGF表达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与Rb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强荪 舒青 +1 位作者 刘军 张宁仔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osis,AS)的遗传易感性与 Rb基因 (intron2 0 )多态性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以 PCR- STR技术 ,分析了10 7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 68例老年对照组进行 Rb基因内含子 2 ... 目的 探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osis,AS)的遗传易感性与 Rb基因 (intron2 0 )多态性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以 PCR- STR技术 ,分析了10 7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 68例老年对照组进行 Rb基因内含子 2 0多态性的检测 .结果 在动脉粥样硬化群体发现 :等位基因片段 18个 ,片段大小在 390~ 2 60 bp之间 ,重复片段大小为 5 bp,杂合率为 0 .62 ,PIC(信息量 ) :0 .91.与对照组比较该位点多态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其中 :>310 bp片段增多 (AS:40 .2 % ,对照 :2 8.7% ) ,VNTR重复数量 :动脉粥样硬化群体 >对照群体 ;PIC增高 (AS:91% ,对照 :85 % ) ;杂合率降低 (AS:61.7% ,对照 :67.6% ) .结论  Rb基因 VNTR重复数量的增多可能是老年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 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hdll1^(ext)-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萍 贾洪霞 +1 位作者 周鹏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构建人dll1ext(humandelta like1extracellularregion) 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F BOSneo hdll1ext Fc,并在COS 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人脑cDNA文库中PCR扩增人delta like1胞外段 ,通过DNA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EF BOSne... 目的 :构建人dll1ext(humandelta like1extracellularregion) 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F BOSneo hdll1ext Fc,并在COS 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人脑cDNA文库中PCR扩增人delta like1胞外段 ,通过DNA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EF BOSneo hdll1ext Fc。瞬时转染COS 7细胞 ,应用RT PCR、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双抗体夹心ELISA ,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pEF BOSneo hdll1ext Fc。以重组载体转染COS 7细胞后 ,RT PCR结果显示delta like1胞外段与IgG1Fc在mRNA水平正确拼接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反应 ;夹心ELISA法检测到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地扩增了人delta like1胞外段 ,构建了 pEF BOSneo hdll1ext Fc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COS 7细胞中获得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likel 融合蛋白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原文传递
HEK293T细胞表达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促进巨噬细胞迁移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媛媛 赵俊龙 +4 位作者 刘娟 姜亚丽 韩骅 秦鸿雁 刘晓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验证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小鼠基因组DNA作模板,用PCR法获得MCP-1启动子区基因片段,插入p FLAGCMV1载体。用双酶切法和测序... 目的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验证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小鼠基因组DNA作模板,用PCR法获得MCP-1启动子区基因片段,插入p FLAGCMV1载体。用双酶切法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构建好的病毒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P-1的表达,用Transwell^(TM)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分泌的MCP-1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重组载体酶切鉴定在相应位置有目的片段,转染单核细胞趋化因子重组载体后的HEK293T细胞有MCP-1表达,转染后HEK293T细胞分泌的MCP-1明显增加巨噬细胞的迁移。结论HEK293T细胞表达的MCP-1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真核表达载体 载体构建
原文传递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建新 邹炼 李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5-597,共3页
目的 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0(FGF 10 )的表达 ,探讨其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2 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FGF 10的表达 ,并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前... 目的 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0(FGF 10 )的表达 ,探讨其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2 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FGF 10的表达 ,并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FGF 10mRNA的水平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 ;前列腺组织中均见FGF 10阳性染色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结论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FGF 10的表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 ,提示F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前列腺增生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AR基因甲基化修饰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亚宁 舒青 张素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 (AR)基因CpG岛 (CCGG)胞嘧啶甲基化模式与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 .方法 :应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对 96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1例正常对照人群AR基因CpG岛甲基化模...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 (AR)基因CpG岛 (CCGG)胞嘧啶甲基化模式与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 .方法 :应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对 96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1例正常对照人群AR基因CpG岛甲基化模式进行比较 ,并进行分析 .结果 :男性患者AR基因CpG岛甲基化程度较男性对照组为低 (P <0 .0 5 ) ;女性患者AR基因CpG岛甲基化程度较女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 (P >0 .0 5 )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比较 ,男性患者AR基因CpG岛甲基化程度较低 (P <0 .0 5 ) ;男性对照与女性对照的甲基化模式差异无显著 (P >0 .0 5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雄激素受体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抑制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被引量:2
16
作者 霍毅 陈功金 +5 位作者 申彦彦 李柄毅 李玉芳 席文锦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吞噬、抗原提呈、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吞噬、抗原提呈、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DC,利用小干涉RNA(siRNA)下调MYSM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微球实验检测BMDC的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实时定量PCR检测BMDC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MYSM1下调后DC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下调MYSM1的表达后,BMDC的吞噬功能无显著变化,抗原提呈功能增强,IL-6、TNF-α的表达增强。结论 MYSM1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可以抑制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 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 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 固有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牙龈卟啉菌牙龈蛋白酶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体外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凤秋 杨连甲 +2 位作者 吴织芬 秦鸿雁 臧晓霞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90-193,共4页
目的 :构建牙龈卟啉菌牙龈蛋白酶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检测其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牙龈卟啉菌牙龈蛋白酶K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 + ) -KGPcd ,然后通过脂质体将 pcDNA3.1( + ) -KGPcd瞬时转染COS... 目的 :构建牙龈卟啉菌牙龈蛋白酶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检测其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牙龈卟啉菌牙龈蛋白酶K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 + ) -KGPcd ,然后通过脂质体将 pcDNA3.1( + ) -KGPcd瞬时转染COS7细胞 ,以RT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质粒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牙龈蛋白酶K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的COS7细胞中可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转录和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 pcDNA3.1( + ) -KGPcd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正确转录和表达 ,为下一步作为基因疫苗免疫动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菌 牙龈蛋白酶K 牙龈蛋白酶K催化结构域 基因疫苗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转导的重组酶Cre在体外对LoxP标记的小鼠骨髓细胞DNA重组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群 吴补领 +2 位作者 周学东 王冀姝 韩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 :研究逆转录病毒体系转导的重组酶Cre在体外对LoxP标记的基因组进行重组的能力 .方法 :用逆转录病毒表达Cre,体外感染条件性基因剔除 (即LoxP标记的基因 )小鼠来源的原代培养的骨髓细胞 .从被感染的骨髓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 ,利用... 目的 :研究逆转录病毒体系转导的重组酶Cre在体外对LoxP标记的基因组进行重组的能力 .方法 :用逆转录病毒表达Cre,体外感染条件性基因剔除 (即LoxP标记的基因 )小鼠来源的原代培养的骨髓细胞 .从被感染的骨髓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 ,利用PCR的方法显示LoxP标记的基因组长度的剪切前后改变 ,从而反映Cre在体外对LoxP标记的基因组的重组力 .结果 :被表达有Cre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的骨髓细胞 ,其特定的基因组长度发生了预期的变化 ,被标记的片段部分发生缺失 .结论 :在体外 ,用逆转录病毒体系转导重组酶Cre能够有效地对LoxP标记的基因组进行重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重组酶 条件性基因剔除 逆转录病毒
下载PDF
次声对雄性小鼠睾丸细胞DNA CpG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柳村 陈彩云 +2 位作者 周鹏 陈景藻 舒青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967-1968,共2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次声作用后小鼠睾丸细胞基因组DNACpG甲基化的变化进行分析,以研究次声作用与表遗传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8Hz,130dB的次声分别作用于1,7和14d组3个实验组,各雄性Balb/c小鼠20只,每日次声暴露2h.同时...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次声作用后小鼠睾丸细胞基因组DNACpG甲基化的变化进行分析,以研究次声作用与表遗传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8Hz,130dB的次声分别作用于1,7和14d组3个实验组,各雄性Balb/c小鼠20只,每日次声暴露2h.同时设对照组,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小鼠睾丸细胞基因组DNACpG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次声暴露1,7和14d组的小鼠睾丸细胞基因组DNACpG甲基化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并随次声作用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分别为0.0150±0.0127vs0.0235±0.0062,0.0140±0.0030vs0.0273±0.0040,0.0150±0.0096vs0.0250±0.0049(P=0.000).结论:次声作用可致睾丸细胞基因组DNACpG甲基化的改变,与次声暴露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小鼠 睾丸细胞 甲基化
下载PDF
融合His标签的HCV包膜糖蛋白E2的真核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德伟 贾战生 +5 位作者 秦鸿雁 孙强 刘秋平 聂青和 周永兴 韩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目的 构建HCV包膜糖蛋白E2与His标签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表达 ,为研究HCV包膜糖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HCV基因组序列中扩增出编码HCV包膜糖蛋白E2的基因 ,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载体中 ,构建pET... 目的 构建HCV包膜糖蛋白E2与His标签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表达 ,为研究HCV包膜糖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HCV基因组序列中扩增出编码HCV包膜糖蛋白E2的基因 ,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载体中 ,构建pET2 8(a) HCVE2 ,从pET2 8(a) HCVE2上获得His HCVE2融合基因 ,插入pcDNA3 1,构建表达HCV包膜糖蛋白E2与His标签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His E2。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DNA3 1 His E2转染CHO细胞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检测融合蛋白在CHO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转染HCVE2与His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CHO细胞内有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与His标签融合的HCV包膜糖蛋白E2能够在CHO细胞内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包膜糖蛋白E2 融合基因 真核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