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简便、快速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的方法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志阳 王国华 +2 位作者 杨敏 刘新平 药立波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45-245,共1页
目的 :建立转移因子 (TF)等免疫增强制剂体外生物活性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溴化四唑蓝法测定TF等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TF、胸腺因子、胎盘因子三者均能明显地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平均增殖率为 6 3 .5 1%、77... 目的 :建立转移因子 (TF)等免疫增强制剂体外生物活性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溴化四唑蓝法测定TF等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TF、胸腺因子、胎盘因子三者均能明显地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平均增殖率为 6 3 .5 1%、77.6 5 %、86 .6 1%。结论 :此法稳定可靠 ,易于掌握、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四唑蓝 淋巴细胞增殖 转移因子 胸腺因子
下载PDF
核心蛋白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国华 柴玉波 +3 位作者 何鹏 陈南春 陈志阳 刘新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12-323,共12页
为研究、开发治疗肺、肝等纤维化疾病的一种天然白蛋白多糖——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综合归纳了国外研制Decorin的技术、方法,供从事Decorin研究及有兴趣开发Decorin新药的科技人员或制药公司参考。
关键词 核心蛋白聚糖 博来霉素 胶原蛋白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蛋白质组分析中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良和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新 王伯良 +6 位作者 张宗友 兰梅 王吉村 药立波 陈南春 金建平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蛋白质组 蛋白质 双向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双向电泳技术
原文传递
p42/p44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炜 王雨生 +2 位作者 张瑞 张鹏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探讨p4 2 /p4 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edproteinkinase ,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CoCl2 建立培养的人RPE细胞缺氧模型,用2 0... 目的 探讨p4 2 /p4 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edproteinkinase ,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CoCl2 建立培养的人RPE细胞缺氧模型,用2 0μmol·L-1p4 2 /p4 4MAPK特异性阻断剂PD980 5 9处理RPE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分别培养0min、5min、10min、30min、6 0min和12 0min ,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p4 2 /p4 4MAPK表达;培养人RPE细胞1h、3h、6h、12h和2 4h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 zymelinkedimmunosorbantassay ,ELISA)检测缺氧条件下RPE细胞上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 缺氧刺激5min、10min、30min、6 0min和12 0min时,磷酸化p4 2 / p4 4MAPK水平逐渐增高;相应PD980 5 9处理组磷酸化p4 2 / p4 4MAPK水平降低,只可见磷酸化p4 2MAPK条带。在缺氧1h、3h、6h、12h和2 4h时,RPE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P <0 .0 1) ,PD980 5 9处理组VEG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 <0 .0 1)。结论 p4 2 /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缺氧
下载PDF
鼠肌核心蛋白聚糖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志阳 王国华 +2 位作者 柴玉波 刘新平 药立波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37-239,共3页
目的 :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纯化核心蛋白聚糖 (Decorin) ,检测其活性。方法 :以大鼠肌肉为原料 ,采用匀浆、透析、层析等步骤分离、纯化Decorin ,经SDS PAGE检测其分子量和纯度 ,并经细胞株A5 49检测生物学活性结果 :Decorin在SDS PAGE显... 目的 :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纯化核心蛋白聚糖 (Decorin) ,检测其活性。方法 :以大鼠肌肉为原料 ,采用匀浆、透析、层析等步骤分离、纯化Decorin ,经SDS PAGE检测其分子量和纯度 ,并经细胞株A5 49检测生物学活性结果 :Decorin在SDS PAGE显示分子量约为 37~ 38kD两条带 ,得率约为 2mg/g组织 ,对A5 49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活性 ,抑制率 >5 0 %。结论 :此法获得的Decorin将有可能作为天然药物用于治疗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聚糖 转化生长因子-Β 溴化四唑蓝 研制
下载PDF
转4-1BBL基因的小鼠肝癌细胞瘤苗刺激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承利 臧晓霞 +3 位作者 窦科峰 朱帮福 张洪义 张宏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转4-1BBL基因的小鼠肝癌细胞瘤苗体外刺激同系小鼠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2、TNF-α和GM-CSF)的能力。方法以丝裂霉素C(MMC)处理高表达转m4-1BBL基因的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制成肿瘤细胞瘤苗(TCV),体外与同系小鼠脾淋巴细胞共... 目的研究转4-1BBL基因的小鼠肝癌细胞瘤苗体外刺激同系小鼠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2、TNF-α和GM-CSF)的能力。方法以丝裂霉素C(MMC)处理高表达转m4-1BBL基因的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制成肿瘤细胞瘤苗(TCV),体外与同系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观察其对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2、TNF-α和GM-CSF)的影响。结果TCV-4-1BBL刺激后,脾细胞体外分泌细胞因子IL-2、TNF-α和GM-CSF的水平明显增高。结论转4-1BBL基因的小鼠肝癌细胞瘤苗能刺激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2、TNF-α和GM-C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4-1BBL 共刺激分子 肿瘤疫苗 肝细胞癌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鼻咽癌脱落细胞中EB病毒DNA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文弦 陈勇挺 吉昌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6期327-329,共3页
应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技术检测35例鼻咽癌患者(24例刚进行 ̄(60)Co放疗或未治疗,11例放疗接近结束或刚结束)的鼻咽部脱落细胞中的EB病毒DNA,12例急、慢性扁桃体炎或咽炎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另有4例鼻咽癌... 应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技术检测35例鼻咽癌患者(24例刚进行 ̄(60)Co放疗或未治疗,11例放疗接近结束或刚结束)的鼻咽部脱落细胞中的EB病毒DNA,12例急、慢性扁桃体炎或咽炎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另有4例鼻咽癌的活检组织。结果:24例鼻咽癌未治疗或刚治疗组中脱落细胞EB病毒DNA阳性20例(83.3%),阴性4例(16.7%);11例鼻咽癌放疗将近结束或刚结束组EB病毒阳性1例(9.1%),阴性10例(90.9%);12例对照组EB病毒DNA阳性1例(8.3%),阴性11例(91.7%)。4例鼻咽部活检组织EB病毒DNA均阳性。说明应用鼻咽部刮片脱落细胞进行PCR反应检测EB病毒DNA是一种方法简单、痛苦少,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手段,可用于鼻咽癌的诊断、普查、流行病学调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鳞状细胞癌 聚合醚链反应 E-B病毒 DNA
下载PDF
生长因子及维甲酸对外胚间充质细胞中DLX_1、DLX_2基因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富明 陆怀秀 +3 位作者 路凡 肖明振 牛忠英 郭红延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EGF、FGF2 、BMP2 和维甲酸对外胚间充质细胞中DLX1、DLX2 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方法 ,分析不同因子作用的外胚间充质细胞中DLX1、DLX2 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FGF2 及10 -6和 10 -7维甲酸作用后的外胚间充质... 目的 :探讨EGF、FGF2 、BMP2 和维甲酸对外胚间充质细胞中DLX1、DLX2 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方法 ,分析不同因子作用的外胚间充质细胞中DLX1、DLX2 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FGF2 及10 -6和 10 -7维甲酸作用后的外胚间充质细胞中DLX1、DLX2 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 ,而EGF作用后无明显变化。BMP2 作用后的外胚间充质细胞DLX2 基因的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 2倍 ,但DLX1基因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FGF2 、BMP2 及维甲酸可以调控外胚间充质细胞中DLX1、DLX2 基因的表达 ,进一步参与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维甲酸 外胚间充质细胞 DLX基因 斑点杂交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对人牙龈上皮细胞在纯钛表面粘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宇 施生根 +2 位作者 宋应亮 刘新平 药立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血清白蛋白 (humanserumalbumin ,HSA)对人牙龈上皮细胞 (humangingivalepith elialcells,HGE)在种植体材料表面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HGE原代培养 ,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细胞 ,观察人牙龈上皮细胞在人血清白蛋白预孵育及普... 目的 :探讨人血清白蛋白 (humanserumalbumin ,HSA)对人牙龈上皮细胞 (humangingivalepith elialcells,HGE)在种植体材料表面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HGE原代培养 ,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细胞 ,观察人牙龈上皮细胞在人血清白蛋白预孵育及普通纯钛试件表面的粘附。结果 :使用角朊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和分离酶成功地培养出HGE ;HGE经广谱细胞角蛋白单抗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 ;浓度为 5 0mg/ml的HSA预孵育于纯钛表面 ,4h时处理组粘附的HGE的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12、2 4h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 ,粘附的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SA预孵育于纯钛表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人牙龈上皮细胞 细胞粘附
下载PDF
新基因mcpr1在小鼠牙胚发育中的时空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轩东英 金岩 +4 位作者 金明 轩昆 邢向辉 郑梁 赵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mcpr1在牙胚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MCPR1在小鼠牙胚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结果:MCPR1在小鼠牙胚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各期分布模式有所不同,帽状期开始在成釉器上皮细胞表达,在釉... 目的:探讨mcpr1在牙胚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MCPR1在小鼠牙胚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结果:MCPR1在小鼠牙胚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各期分布模式有所不同,帽状期开始在成釉器上皮细胞表达,在釉结节内亦呈现强阳性表达,在分化成熟的成牙本质细胞及成釉细胞内呈现出强阳性表达。结论:mcpr1可能通过上皮-间充质之间的信号传递及相关基因的相互调控,参与成釉器的成熟及牙胚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r1 牙胚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肽核酸 被引量:1
11
作者 惠宏襄 王成济 +1 位作者 赵小宁 金明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9,共4页
肽核酸惠宏襄,王成济,赵小宁,金明(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化教研室化学教研室,西安710032)关键词肽核酸寡聚核苷酸具有与特定的DNA和RNA分子结合的特性,在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作探针、引物、反义核酸等,因磷酸二... 肽核酸惠宏襄,王成济,赵小宁,金明(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化教研室化学教研室,西安710032)关键词肽核酸寡聚核苷酸具有与特定的DNA和RNA分子结合的特性,在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作探针、引物、反义核酸等,因磷酸二酯键极易被核酸酶降解,应用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核酸 DNA 核酸
下载PDF
人骨形成蛋白-2AcDNA基因工程产物诱骨活性的形态学证明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新平 张远强 +1 位作者 陈南春 陈苏民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9-332,共4页
人骨形成蛋白2A(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A,hBMP2A)cDNA3′端567个核苷酸插入表达载体PSG4T-2中,在大肠杆菌中获得15%的表达,表达产物为21KD的蛋白质,经包... 人骨形成蛋白2A(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A,hBMP2A)cDNA3′端567个核苷酸插入表达载体PSG4T-2中,在大肠杆菌中获得15%的表达,表达产物为21KD的蛋白质,经包涵体洗涤,尿素变性和复性后,取1ing表达产物,植入小鼠股四头肌中,21天后取植入区进行组织切片观察,证实这种基因工程产物具有良好的异位骨诱导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成蛋白 基因工程产物 骨诱导活性
下载PDF
葡萄糖、胰岛素和尿酸对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血红素氧合酶-1的影响
13
作者 孙珲 李晓苗 +3 位作者 宋白利 刘新平 药立波 姬秋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6-568,58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胰岛素和尿酸的培养条件下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血红素氧合酶(HO-1)活性的改变,以探讨代谢相关因素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LLC-PK1为研究对象,观察葡萄糖浓度为5、10、22、33 mmo...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胰岛素和尿酸的培养条件下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血红素氧合酶(HO-1)活性的改变,以探讨代谢相关因素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LLC-PK1为研究对象,观察葡萄糖浓度为5、10、22、33 mmol/L,胰岛素浓度为0、10-9、10-8、10-7mol/L,尿酸浓度为0、0.1、0.2、0.4 mmol/L培养48 h条件下,LLC-PK1细胞HO-1活性的改变。结果0.1 mmol/L0、.2 mmol/L和0.4 mmol/L尿酸刺激48 h后,LLC-PK1的HO-1活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而上述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刺激48 h对LLC-PK1的HO-1活性无影响。结论一定浓度的尿酸可使LLC-PK1的HO-1活性升高,提示尿酸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过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葡萄糖 胰岛素 血红素氧合酶 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下载PDF
稳定转染融合基因TFL舌癌细胞系的建立及辐射敏感性实验
14
作者 刘大庆 司徒镇强 +2 位作者 周树夏 王成济 杨安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 :构建含FADD及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 ,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 8113 )中 ,检测建系细胞T TFL的生物学性状 ,并初步观察T TFL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方法 :反转录PCR获得人FADD及TNFR1基因cDNA ,重组PCR法构... 目的 :构建含FADD及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 ,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 8113 )中 ,检测建系细胞T TFL的生物学性状 ,并初步观察T TFL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方法 :反转录PCR获得人FADD及TNFR1基因cDNA ,重组PCR法构建含二者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 ;阳离子脂质体法稳定转染TFL基因入Tca 8113细胞中 ,Westernblot检测融合蛋白TNFR1/DED表达 ,通过生长曲线检测T TFL细胞的生物学性状 ;MTT法检测γ射线对T TFL细胞的作用效应。结果 :获得了人FADD及TNFR1基因并构建成功融合基因TFL ,转染入Tca 8113细胞后 ,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 ,且T TFL细胞与亲本Tca 8113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无明显差异 ,T TFL细胞明显增强了对辐射的敏感性。结论 :T TFL细胞能增强对辐射的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L 舌癌 辐射敏感性实验 癌细胞系 基因表达 融合基因
下载PDF
舌癌细胞系T-TFL的建立和生物学性状检测(英文)
15
作者 刘大庆 司徒镇强 +3 位作者 曹云新 于翠娟 王成济 杨安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174-2175,共2页
背景:基因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舌癌基因治疗的研究报道极少。目的:构建含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中,检... 背景:基因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舌癌基因治疗的研究报道极少。目的:构建含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中,检测建系细胞T-TFL的生物学性状,探讨一种更有利于舌癌患者治疗期及治疗后期内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设计:以诊断为依据,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完成,研究对象为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建系。干预:反转录PCR获得人FADD及TNFR1基因cDNA,重组PCR法构建含二者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通过阳离子脂质体法稳定转染TFL基因入Tca-8113细胞中。主要观察指标:Westernblot检测融合蛋白TNFR1/DED表达,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等检测T-TFL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获得了人FADD及TNFR1基因并构建成功融合基因TFL,转染入Tca-8113细胞后,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且T-TFL细胞与亲本Tca-8113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无明显差异。结论:T-TFL细胞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舌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癌细胞 T-TFL 生物学性状 检测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丙型肝炎检测的进展及方法评价
16
作者 惠宏襄 赵小宁 金明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5年第5期212-214,共3页
本文综述了常用丙型肝炎检测方法(HCV抗体检测法和HCV病原检测法)的原理。应用和研究进展.并作了方法学评价。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检测 病原 抗体
下载PDF
NDRG2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中婵 沈岚 +3 位作者 孙冬冬 曹丰 药立波 王海昌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心肌缺血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RMMI)时,心肌组织中N-Mcy下游调节基因(NDRG2)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I/R)组,每组5-6只。单纯缺血组:套扎冠脉,选... 目的: 观察大鼠心肌缺血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RMMI)时,心肌组织中N-Mcy下游调节基因(NDRG2)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I/R)组,每组5-6只。单纯缺血组:套扎冠脉,选取缺血3、6、12、24 h4个时间点。再灌注组分别选择再灌注后6、12、24和48 h后获取心脏。结果: 单纯缺血组各时间点NDRG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NDRG2 mRNA和其蛋白表达的变化一致。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NDRG2 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在缺血12 h达到最低(P〈0.01),NDRG2蛋白的表达在缺血24 h达到最低(P〈0.01)。结论: 单纯心肌缺血不引起NDRG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但再灌注损伤可下调心肌细胞中NDRG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大鼠
原文传递
骨形成蛋白在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mRNA水平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岩 司晓辉 +1 位作者 杨连甲 刘新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MP)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及发挥作用方式.方法:在建立兔颌骨骨折愈合模型的基础上,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的方法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间分别检测BMP表达产物和BMP2mRNA转录水平.结果...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MP)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及发挥作用方式.方法:在建立兔颌骨骨折愈合模型的基础上,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的方法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间分别检测BMP表达产物和BMP2mRNA转录水平.结果:在骨折愈合早期由受创伤的骨基质释放的BMP在骨膜及骨断端骨髓中的骨诱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受到诱导刺激的细胞在分化为具有成骨及成软骨能力的细胞的同时,也具有合成及分泌BMP的能力,这种能力保证了正常骨组织的形成.结论: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BMP骨诱导贯穿于骨折愈合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骨折 愈合 基因 表达 颌骨骨折 MRNA
原文传递
转4-1BBL基因的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承利 窦科峰 +2 位作者 朱帮福 臧晓霞 张洪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45-1145,共1页
为了探讨4-1BBL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我们研究了转染共刺激分子4-1BBL后的小鼠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特性的改变。为今后肿瘤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4-1BBL 鼠肝 肝癌细胞 小鼠 观察 体内 肿瘤免疫 转染 生长特性 共刺激分子
原文传递
转4-1BBL基因小鼠肝癌细胞瘤苗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承利 窦科峰 +2 位作者 臧晓霞 朱帮福 陈苏民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54-558,共5页
目的 研究转 4 1BBL基因小鼠肝癌细胞疫苗体外诱导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及刺激同系小鼠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IL 2、TNF α和GM CSF)的能力。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 m4 1BBL导入小鼠肝癌细胞Hepa1 ... 目的 研究转 4 1BBL基因小鼠肝癌细胞疫苗体外诱导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及刺激同系小鼠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IL 2、TNF α和GM CSF)的能力。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 m4 1BBL导入小鼠肝癌细胞Hepa1 6 ,经G4 18筛选后获得稳定高表达克隆 ,以丝裂霉素C(MMC)处理后 ,制成肿瘤细胞疫苗 (TCV) ,经体外与同系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 ,测定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及对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IL 2、TNF α和GM CSF)的影响。结果转染 4 1BBL的Hepa1 6细胞能够高表达 4 1BBL蛋白 ,并且经MMC处理后制成的瘤苗在培养 4 8h仍能表达m4 1BBL。与野生型的Hepa1 6细胞相比 ,上述瘤苗能诱导淋巴细胞产生针对亲本的小鼠肝癌细胞Hepa1 6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P <0 0 5 ) ,但是对于小鼠肝癌细胞H2 2及成纤维细胞NIH3T3无效 ;此瘤苗在体外能显著增强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 2、TNF α和GM CSF的能力。结论 转 4 1BBL基因小鼠肝癌细胞疫苗能诱导有效的抗肝癌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4-1BBL基因 小鼠 免疫应答 癌症疫苗 肝细胞癌 细胞毒素类 刺激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