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护理措施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主要器官感染的发生率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婷 王毓 +1 位作者 赵蓓 闫明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335-1336,共2页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的患者给予术后强化护理措施,能否降低患者主要器官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纳入行颅脑手术的40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措施组和强化护理措施组,观察两组主要器官(呼吸道、皮肤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的患者给予术后强化护理措施,能否降低患者主要器官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纳入行颅脑手术的40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措施组和强化护理措施组,观察两组主要器官(呼吸道、皮肤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强化护理组的主要器官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其中,颅内感染(4.0%vsl0.5%,P=O.019)、下呼吸道感染(5.5%vsll.5%,P=O.047)、泌尿道感染(6.O%vsl3.O%,P=O.026)和皮肤感染(9.0%vsl6.o%,P=O.048)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的患者给予术后强化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主要器官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护理措施 神经外科 感染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103-,105,共2页
将舒适护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是对优质化整体护理的完善和补充,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可以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机体适应能力及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并发促症,促进健康恢复,从... 将舒适护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是对优质化整体护理的完善和补充,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可以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机体适应能力及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并发促症,促进健康恢复,从而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神经外科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世颉 李兵 +7 位作者 闫志强 胡学安 李亮 赵东升 郑新瑞 韩福新 董必峰 费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150例HIC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75例,应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75例,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GOS优... 目的探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150例HIC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75例,应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75例,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GOS优良率、血肿清除率、术中失血量、颅内压变化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OS优良率及血肿清除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4例,脑积水1例,其他并发症11例;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HICH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微创手术 B超
下载PDF
显微外科技术在大型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秦有智 付洛安 +2 位作者 李亮 王瑾 黄海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好发于矢状窦,大型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附着于矢状窦且累及矢状窦壁及窦腔的大型脑膜瘤,该型肿瘤血供丰富,体积较大,易累及周围组织,且其位置特殊,常侵犯中央沟静脉及功能区脑组织,手术难度较大,手...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好发于矢状窦,大型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附着于矢状窦且累及矢状窦壁及窦腔的大型脑膜瘤,该型肿瘤血供丰富,体积较大,易累及周围组织,且其位置特殊,常侵犯中央沟静脉及功能区脑组织,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操作要求较高。显微外科手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大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新方法,本文通过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矢状窦旁脑膜瘤 显微外科技术 手术
下载PDF
环枕畸形神经源性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章翔 易声禹 +5 位作者 李安民 费舟 吴声伶 付洛安 张志文 顾建文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5年第4期193-196,共4页
本文报道我院1975~1992年间收治的84例环枕畸形病例,其中28例表现有神经源性吞咽困难。这些病人在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前均有正常吞咽功能。病人的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发展,严重者合并咽喉区功能障碍、鼻咽部反流和气管内吸入... 本文报道我院1975~1992年间收治的84例环枕畸形病例,其中28例表现有神经源性吞咽困难。这些病人在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前均有正常吞咽功能。病人的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发展,严重者合并咽喉区功能障碍、鼻咽部反流和气管内吸入。除1例外,均行颅后窝减压以及环椎后弓和C2,3椎板切除术。术后2例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吸入性肺炎死亡。21例行追踪观察(随防期6个月~11年,平均3.2年),16例(76.2%)症状消失或改善。作者讨论了本病的病机与诊治方法,并指出早期认识本征象并采取手术治疗,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神经源性 畸形 环枕畸形 颅颈减压术
下载PDF
大鼠C6胶质瘤VEGF表达与MRI对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印弘 李复 +3 位作者 高元桂 章翔 高大宽 李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C6胶质瘤的病理、VEGF表达的免疫组化及MRI表现 ,探讨肿瘤侵袭性生长的MRI基础及特点。材料和方法 :对 40只SD大鼠用立体定向法接种C6胶质瘤细胞 ,对成功模型进行MR扫描 ,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6... 目的 :研究大鼠C6胶质瘤的病理、VEGF表达的免疫组化及MRI表现 ,探讨肿瘤侵袭性生长的MRI基础及特点。材料和方法 :对 40只SD大鼠用立体定向法接种C6胶质瘤细胞 ,对成功模型进行MR扫描 ,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6胶质瘤为实质性肿瘤 ,早期周围脑组织无明显水肿 ,晚期水肿明显 ,瘤体中等增强 ,病理见瘤组织内有大量新生血管、血窦生成 ,瘤体周围可见新生的扩大血管腔 ,肿瘤组织内可见大量VEGF表达的血管内皮细胞 ,呈树根样深入周围组织。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胶质瘤 大鼠 VEGF 血管生成 MRI对照研究
下载PDF
羊膜干细胞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牟欢 刘洋 +5 位作者 刘剑 周新立 强廷会 杜兴国 丁晨 薛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9期4-7,23,共5页
目的探讨羊膜干细胞(AMSCs)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害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MSCs,并用流式细胞仪对所分离培养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并进行体外诱导成脂、成骨分化鉴定。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 目的探讨羊膜干细胞(AMSCs)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害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MSCs,并用流式细胞仪对所分离培养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并进行体外诱导成脂、成骨分化鉴定。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实验分组,分为单纯烧伤(burn)组、AMSCs组、假伤(sham)组。实验大鼠背部于98℃热水浴15 s,制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伤后即刻burn组、AMSCs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0.9%氯化钠10 m L(50 m L/kg)行抗休克治疗,3 h后两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PBS和AMSCs;sham组仅对大鼠背部于37℃水浴15 s,模拟烧伤模型制作过程。48 h后采集三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及心肌组织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的含量,RT-PCR法检测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炎性相关因子TNF-α、IL-1β及抑炎因子IL-10 m RNA表达水平。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采用酶消化法培养的AMSCs传至第3代后检测均表达CD29、CD44、CD90、CD105,而CD34阳性率较低,可在体外向成骨成脂诱导分化。与sham组比较,burn组大鼠血清LDH、CK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AMSCs组CK、LDH含量与burn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burn组大鼠心肌中TNF-α、caspase-3、IL-1βm RNA水平均高于sham组(P<0.05),AMSCs组心肌组织中TNF-α、caspase-3、IL-1βm RNA水平显著低于burn组(P<0.05)。burn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 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sham组(P<0.05),AMSCs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 m RNA表达量与burn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结论严重烧伤早期采用AMSCs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肌CK、LDH水平,减轻严重烧伤导致的心肌组织损伤,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减少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脏细胞损伤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肌损伤 羊膜干细胞 炎症因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层析法富集连翘挥发油中β-蒎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肖会敏 王四旺 +2 位作者 王剑波 谢艳华 郭庆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20期20-20,23,共2页
目的:通过柱层析正交试验筛选富集连翘挥发油中β-蒎烯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硅胶H对连翘水蒸气蒸馏提取的青翘挥发油进行层析分离;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层析成分中β-蒎烯含量。结果:层析后可以提高挥发油中β-蒎烯的含量将近30%。结论... 目的:通过柱层析正交试验筛选富集连翘挥发油中β-蒎烯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硅胶H对连翘水蒸气蒸馏提取的青翘挥发油进行层析分离;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层析成分中β-蒎烯含量。结果:层析后可以提高挥发油中β-蒎烯的含量将近30%。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可用于富集连翘挥发油中β-蒎烯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柱层析 挥发油 Β-蒎烯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与保留骨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颅内压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少军 章翔 +5 位作者 费舟 付洛安 姬西团 甄海宁 王西玲 谢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0-381,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方式大体可分为传统开颅术和微创治疗两大类,微创手术包括小骨窗清除血肿加引流术、钻孔引流术、锥颅碎吸术等。我们的经验是传统开颅术在缓解颅内压(ICP)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式。为探讨开颅术治疗HICH时如... 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方式大体可分为传统开颅术和微创治疗两大类,微创手术包括小骨窗清除血肿加引流术、钻孔引流术、锥颅碎吸术等。我们的经验是传统开颅术在缓解颅内压(ICP)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式。为探讨开颅术治疗HICH时如何能更有效地降低ICP,选择我院2002年8月2005年4月收治的187例手术患者资料分析去除骨瓣和保留骨瓣两种方式术后ICP的变化,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开颅术 颅骨切除术 颅内压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慧 陈伟 +2 位作者 雷翀 张涛元 侯丽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在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在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110例,男48例,女62例,年龄29~5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TCI组(E组)和丙泊酚TCI...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在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在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110例,男48例,女62例,年龄29~5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TCI组(E组)和丙泊酚TCI组(P组),每组55例。E组使用依托咪酯-舒芬太尼TCI(依托咪酯初始血浆靶浓度为0.2μg/ml,根据BIS值以0.1μg/ml梯度逐步增加,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1.0ng/ml)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P组使用丙泊酚-舒芬太尼TCI(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0μg/ml,根据BIS值以0.3μg/ml梯度逐步增加,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1.0ng/ml)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记录两组患者诱导期低血压发生情况、诱导期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诱导期睫毛反射消失时间、麻醉期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入CCU时APACHE II评分、术后24h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术后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前、术后2、6、24h血浆中血糖、乳酸浓度,术前及术后24h血浆皮质醇、醛固酮、ACTH浓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组患者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诱导期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5);E组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6、24h两组患者血糖和乳酸浓度明显升高(P〈0.05),6h达到高峰,24h开始下降,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24hP组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24hP组皮质醇和醛固酮浓度明显高于E组(P〈0.05);两组ACTH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可以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能安全应用于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靶控输注 胸腔镜 二尖瓣置换术
下载PDF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体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实施的有效性。方法在施教实践中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团队协作精神、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技能训练的四个基本思路,并从理论上予以论证。结果在认知观念上,充分肯定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是医学教育系...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实施的有效性。方法在施教实践中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团队协作精神、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技能训练的四个基本思路,并从理论上予以论证。结果在认知观念上,充分肯定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是医学教育系统中高层次的教育,医科大学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重要任务。它是一个系统的人才工程,直接影响到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是摆在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面前的一项新任务。结论所践行的这四个方面新思路,很适合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与训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 人才工程
下载PDF
颅骨修补时机和应用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玖 郑新瑞 费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97-400,共4页
对于脑卒中或创伤性脑损伤(TBI)后重度脑水肿,控制顽固性颅高压仍是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顽固性颅高压可降低脑灌注压,导致脑缺血缺氧及继发性脑损害,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呈恶性循环,去骨瓣减压术可显著缓解顽固性颅高压,阻止脑疝形成... 对于脑卒中或创伤性脑损伤(TBI)后重度脑水肿,控制顽固性颅高压仍是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顽固性颅高压可降低脑灌注压,导致脑缺血缺氧及继发性脑损害,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呈恶性循环,去骨瓣减压术可显著缓解顽固性颅高压,阻止脑疝形成。去骨瓣减压术后常常遗留大片骨缺损,必须进一步手术有效修补缺失的颅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 去骨瓣减压术 颅高压 创伤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害 脑疝形成 自体骨移植 脑灌注压 骨瓣移植 羟磷灰石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障碍的急诊气管切开术探讨(附263例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章翔 赵宗位 +1 位作者 易声禹 唐义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障碍的急诊气管切开术263例进行了分析。本组颅脑损伤程度严重,Glasgow 昏迷计分3~8分,呼吸障碍明显,大多合并颅内血肿、脑干损伤和多发性创伤。于伤后6小时内,6~12小时及12小时以上入院行急诊气管切开术者... 本文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障碍的急诊气管切开术263例进行了分析。本组颅脑损伤程度严重,Glasgow 昏迷计分3~8分,呼吸障碍明显,大多合并颅内血肿、脑干损伤和多发性创伤。于伤后6小时内,6~12小时及12小时以上入院行急诊气管切开术者,死亡率分别为25.0%、39.6%和43.6%。文中对呼吸障碍类型、气管切开意义、方法与术后处理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作者认为,对此类伤员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以改善呼吸和脑缺氧。本组抢救治疗效果满意,痊愈好转率达62.4%,死亡率为36.1%,较文献报道的结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呼吸障碍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轻型颅脑战创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元国豪 费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72-475,共4页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包括脑震荡、亚脑震荡(subconcussion)和简易爆炸装置所造成的爆震伤。在现代战争中,大多数的创伤性脑损伤为mTBI。第一次大规模军事相关mTBI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部分曾...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包括脑震荡、亚脑震荡(subconcussion)和简易爆炸装置所造成的爆震伤。在现代战争中,大多数的创伤性脑损伤为mTBI。第一次大规模军事相关mTBI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部分曾遭受过猛烈炮火袭击的战斗人员患有"弹震症"或"脑震荡"。脑震荡是一种以头痛、失忆、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抑郁和自杀倾向为特征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亚脑震荡 爆震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的抗肿瘤效应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玖 罗鹏 费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870-3874,共5页
肿瘤由基因、环境、代谢及信号通路异常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这些异常可严重扰乱细胞增殖与死亡间的稳态平衡。一般而言,高选择性药物可特异性阻断一种信号通路,但发挥治疗作用有限,因此,通过多位点、多通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 肿瘤由基因、环境、代谢及信号通路异常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这些异常可严重扰乱细胞增殖与死亡间的稳态平衡。一般而言,高选择性药物可特异性阻断一种信号通路,但发挥治疗作用有限,因此,通过多位点、多通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药物成为研究新方向。甘草查尔酮A(Licochalcone A,LCA),一种新型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根部的主要活性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病毒、抗炎、抗菌、抗疟疾、抗血管生成及骨诱导性,其抗肿瘤特性受到广泛关注,可通过促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及抗侵袭与转移等多种作用参与杀伤肿瘤细胞。本文拟阐述LCA的抗肿瘤效应及其分子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甘草查尔酮A 药物治疗 抗肿瘤机制
下载PDF
脑外伤并发呼吸障碍263例急诊气管切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章翔 赵宗位 +5 位作者 易声禹 唐义厚 张志文 付洛安 费舟 李安民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0-41,共2页
我院35年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958例,其中263例合并有呼吸障碍,占13.4%,均于入院后行急诊气管切开术及其他相应抢救治疗措施。本文对该急救处理进行分析与讨论。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263例中,男196例,女67例。年龄1.5~76岁,其中15... 我院35年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958例,其中263例合并有呼吸障碍,占13.4%,均于入院后行急诊气管切开术及其他相应抢救治疗措施。本文对该急救处理进行分析与讨论。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263例中,男196例,女67例。年龄1.5~76岁,其中15岁以下者63例,16~60岁181例,61岁以上19例。致伤原因:跌伤与坠伤66例(25.1%),车祸伤146例(55.5%),砸伤33例(12.5%),火器伤7例(2.7%),其他伤11例(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损伤 呼吸障碍 气管切开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慧 陈伟 +1 位作者 雷翀 陈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ASA IIIII级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拟在全胸腔镜下行择期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CI组和N-TCI(非TCI)组,每组55例。TCI组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ASA IIIII级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拟在全胸腔镜下行择期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CI组和N-TCI(非TCI)组,每组55例。TCI组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N-TCI组使用丙泊酚单次推注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持续输注及大剂量镇静镇痛进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诱导期间低血压发生率,记录患者基础情况、麻醉诱导期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麻醉诱导期和维持期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临床参数。结果 TCI组患者麻醉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21.8%vs45.5%,P=0.007)、诱导期及维持期丙泊酚用量均明显低于N-TCI组[(62.3±17.7)mgvs(85.9±24.4)mg,P=0.002]及[(640.8±159.7)mgvs(843.5±283.7)mg,P=0.001],清醒时间[(1.9±0.6)hvs(3.3±0.9)h,P=0.011]、机械通气时间[(11.1±6.8)hvs(15.9±8.2)h,P=0.024]、拔管时间[(11.7±6.9)hvs(16.5±8.3)h,P=0.028]明显短于N-TCI组,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0vs7.3%,P=0.049)明显低于N-TCI组。两组患者其他参数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能安全应用于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有利于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极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胸腔镜 二尖瓣置换术
下载PDF
巧用弹力绷带固定气管套管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静 张永琴 +1 位作者 郭丝锦 史璐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管套管 弹力绷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