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新模式探讨
1
作者 冯旭阳 徐瑞芬 王海昌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0期1599-1600,共2页
心脏内科临床医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对疾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鉴别诊断,从而找出主要矛盾加以解决,这也是鉴别一个医师医疗水平高低的关键。在我国,临床教学采用的是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 心脏内科临床医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对疾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鉴别诊断,从而找出主要矛盾加以解决,这也是鉴别一个医师医疗水平高低的关键。在我国,临床教学采用的是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医学生在完成基础医学和临床理论课学习后,有1年时间进行临床实习,在各个科由1名临床教师带领1名学生开展临床活动,在连贯的临床环境中进行学习。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先进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心脏内科 教学新模式 实践性教学环节 临床医师 鉴别诊断 基础医学 临床理论课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衰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敏 刘兵 +4 位作者 王海昌 郭文怡 李伟杰 刘丽文 张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全部患者均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导线1根至心脏静脉,术后随访13.8±10.4(3~34)个月,观察心功能,患者活动度及夜间...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全部患者均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导线1根至心脏静脉,术后随访13.8±10.4(3~34)个月,观察心功能,患者活动度及夜间心率、QRS波时限,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舒张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充盈时间,左室内各室壁收缩期达峰时间等。结果26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2个月时猝死;25例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发现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6.2%,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患者活动度从0.31±0.40h/d增加至2.35±1.20h/d,夜间心率由84.8±15.7/min降低至63.4±4.5/min,心律变异性从47.3±7.1ms提高至96.4±15.1ms,QRS波从158.6±31.8ms缩短至129.5±30.2ms(P<0.05),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分别从67.6±8.2mm、77.0±9.4mm缩小至62.1±12.3mm、71.6±8.7mm(P<0.05),左心室收缩末容积、舒张末容积分别从213±54ml、266±68ml缩小至151±62ml、212±63ml(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从21.2%±4.5%提高至32.5%±6.4%(P<0.05),左室舒张充盈时间从329±140ms提高至423±118ms(P<0.05),左室12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从48.4±17.9ms减少至33.5±19.7ms(P<0.05)。结论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玉顺 马东江 +2 位作者 和旭梅 李寰 代政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研究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34例患者,男12例,女22例。复合类型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分别是16例、7例、3例,合并二尖瓣狭窄(Lutembache... 目的研究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34例患者,男12例,女22例。复合类型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分别是16例、7例、3例,合并二尖瓣狭窄(Lutembacher综合征)2例;VSD合并PDA3例、Taussig-Bing畸形合并PDA1例;2例并发3种畸形(并发ASD、VSD和PDA1例,并发ASD、PS和PDA1例)。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原则:先行瓣膜球囊扩张术纠正瓣膜狭窄,其次行VSD封堵术,再次行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术后3d、1个月、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4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术后即刻TTE和造影示ASD,VSD,PDA所有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16例ASD合并PS者,跨肺动脉瓣平均压差由术前52.6±20.5mmHg下降到术后14.3±9.5mmHg(1mmHg=0.133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分别由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1.0和1.2cm2增加到术后1.9和2.0cm2,平均左房压分别由29和26mmHg降至8和7mmHg。对于1例Taussig-Bing畸形合并PDA者,用18mmASD伞成功封堵16mmPDA,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患者症状,为二次手术创造条件。术后72h、1个月、6个月TTE示所有患者各水平分流均消失,左心房、左心室进行性地缩小,所有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移位及脱落;同时行X线检查,肺血均明显减少,房室内径均明显恢复。结论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虽较单纯型复杂,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但如指征掌握恰当,治疗策略合理,操作规范,同样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同期治疗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 疗效观察 心脏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心脏彩超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常快乐 王斌 +2 位作者 张君毅 陶凌 王海昌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利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冠脉造影正常者及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采用矫正TIMI帧计数法(CTFC),按CTFC大于冠状动脉正常血流速度的两个标准差诊断为CSF,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CSF组46例及对照组46例。... 目的利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冠脉造影正常者及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采用矫正TIMI帧计数法(CTFC),按CTFC大于冠状动脉正常血流速度的两个标准差诊断为CSF,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CSF组46例及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其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数。结果 CSF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无统计学差异,左室舒张早期的血流峰值速度E峰下降,左室舒张晚期的血流峰值速度A峰升高,E/A比值下降,E/A比值减低患者出现CSF的比例增高(P<0.05)。结论 E/A比值与CSF密切相关,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在CSF组更明显,DTI对评估CSF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K_(ATP)通道介导了刺激κ阿片受体诱导的延迟性心脏保护效应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迈 贾国良 +1 位作者 裴建明 周京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 :用U5 0 4 88H刺激心脏κ阿片受体 (UP)可模拟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延迟性保护作用 .本实验研究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在UP引起的心脏保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离体灌流的大鼠心脏模型 ,通过局部缺血和再灌注 ,以心肌梗死面积作为... 目的 :用U5 0 4 88H刺激心脏κ阿片受体 (UP)可模拟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延迟性保护作用 .本实验研究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在UP引起的心脏保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离体灌流的大鼠心脏模型 ,通过局部缺血和再灌注 ,以心肌梗死面积作为心脏损伤的判定标准 ,观察细胞膜KATP(sarcKATP)和线粒体KATP(mitoKATP)的选择性阻断剂HMR 10 98及 5 HD对UP诱导的延迟性保护作用的影响 .结果 :UP可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此作用可被心脏κ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阻断剂nor BNI阻断 .心肌缺血前 2 4h阻断sarcKATP或mi toKATP,UP的延迟性心脏保护作用可被显著减弱 ;开始缺血前阻断sarcKATP或mitoKATP,只有 5 HD可以抑制UP的延迟性心脏保护作用 .结论 :U5 0 4 88H可通过刺激心脏κ阿片受体产生延迟性的心脏保护作用 ,sarcKATP和mitoKATP同时参与此作用的触发 ;而只有mitoKATP还同时作为晚期效应器介导了此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敏感性钾通道 U50488H 心肌梗死
下载PDF
U50 488H预处理大鼠诱导的延迟性心脏保护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迈 贾国良 +1 位作者 裴建明 周京军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 :trans- (± ) - 3,4 - dichloro- N- methyl- N - [2 - (1- pyrrolidinyl) cyclohexyl]- benzeneacetam ide (U 5 0 4 88H)是κ阿片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实验观察静脉注射 U 5 0 4 88H (10 mg/ kg) 2 4 h后对心脏的延迟性保... 目的 :trans- (± ) - 3,4 - dichloro- N- methyl- N - [2 - (1- pyrrolidinyl) cyclohexyl]- benzeneacetam ide (U 5 0 4 88H)是κ阿片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实验观察静脉注射 U 5 0 4 88H (10 mg/ kg) 2 4 h后对心脏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及其细胞内机制。方法 :1采用离体灌流的大鼠心脏模型 ,通过局部缺血 /再灌注 ,以心脏梗死面积作为心脏损伤的判定标准 ,观察 U 5 0 4 88H预处理 (U P)对心脏的延迟性保护作用。 2采用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模型 ,通过代谢抑制(metabolic inhibition,MI) ,观察 UP对心肌细胞内静息 Ca2 + 和电诱导 Ca2 + 瞬变的影响。结果 :1U P可显著降低心脏梗死面积 ;2 U P的大鼠心肌细胞在 MI时 ,心肌细胞内静息 Ca2 + 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3U P的大鼠心肌细胞在 MI时 ,心肌细胞电诱导 Ca2 + 瞬变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上述作用均可被 U P前 10 min腹腔注射κ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阻断剂 nor- binaltorphim ine (10 m g/ kg)阻断。结论 ::U 5 0 4 88H可通过刺激κ阿片受体产生延迟性的心脏保护作用 ,此作用与心肌细胞内的 Ca2 + 稳态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50 488H 心脏梗死面积 心肌细胞 CA^2+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和非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更须 梁延春 +2 位作者 张荣庆 贾国良 蔡振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 (RHD)心房纤颤 (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是否存在 Ca2 + 超载 .方法 急性分离 RHD伴 AF和非 AF患者的心房肌细胞 ,用 Fluo- 3作为钙指示剂 ,用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 Ca2 +浓度 .结果  AF组心房肌细胞内 Ca2 +...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 (RHD)心房纤颤 (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是否存在 Ca2 + 超载 .方法 急性分离 RHD伴 AF和非 AF患者的心房肌细胞 ,用 Fluo- 3作为钙指示剂 ,用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 Ca2 +浓度 .结果  AF组心房肌细胞内 Ca2 +浓度明显高于非 AF组心房肌细胞内 Ca2 +浓度(5 17± 98) nmol· L- 1 vs(2 6 2± 6 5 ) nmol· L- 1 ,两组间差异显著 (P<0 .0 1) .结论  RHD伴 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存在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肌细胞内 钙离子
下载PDF
同种心脏移植围术期心血管功能变化监测及支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兰荪 蔡振杰 +1 位作者 王晓武 刘维永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 评价同种心脏移植围术期心血管功能变化及处理经验 .方法 分析近 2 a 11例心脏移植病例 , 级心功 ,左室 EF值 (2 0± 3) % ,术后采用新三联方案 (即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强的松 )预防排斥反应 ,重点观察围术期心血管功能变... 目的 评价同种心脏移植围术期心血管功能变化及处理经验 .方法 分析近 2 a 11例心脏移植病例 , 级心功 ,左室 EF值 (2 0± 3) % ,术后采用新三联方案 (即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强的松 )预防排斥反应 ,重点观察围术期心血管功能变化和支持 .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术后 3例分别死于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和精神失常 ,8例存活 .心功能恢复到 → 级 .结论 术后 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动过缓 ,给予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均有效 ,6例术后 5~ 10 d心电图出现 ST- T改变 ,除 1例外均恢复正常 .恢复过程又出现新的心律失常 ,应警惕急性排斥反应 .另外本组 1例儿童接受成人供心 ,供、受体体质量比值 >70 % ,对如何通过控制前负荷 ,防止高心排出量 ,高血压和右心功能不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心脏移植 心血管生理学 同种异体原位移植 排斥反应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兵 王海昌 +5 位作者 李伟杰 郭文怡 程何祥 沈敏 刘丽文 张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CHF患者行CRT,全部患者均经冠状静脉窦置入左室导线1根至心脏静脉,术后随访13.8±10.4个月,观察心功能,患者活动度及夜间心率、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CHF患者行CRT,全部患者均经冠状静脉窦置入左室导线1根至心脏静脉,术后随访13.8±10.4个月,观察心功能,患者活动度及夜间心率、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心功能超声指标。结果24例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例猝死,有效率92.3%,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患者活动度从0.17±0.24小时/天增加至2.98±0.46小时/天,夜间心率由80.8±12.0次/分降低至61.3±2.5次/分,QRS波时限从158.60±31.86ms缩短至130.95±23.44ms,P<0.05。LVEF从0.21±0.05提高至0.35±0.05,P<0.05,其他相关超声指标较CRT之前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CRT是治疗CHF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下载PDF
雄激素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功能及心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中 郑强荪 +6 位作者 马恒 陈迈 高渊 雷靖袆 张超 刘文秀 张宪伟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观察雄激素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雄激素组(TUD500mg/kg)、对照组、去势组,每组14只。制备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观察左室压力,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 目的观察雄激素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雄激素组(TUD500mg/kg)、对照组、去势组,每组14只。制备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观察左室压力,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梗死率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的Bcl-2、Bax和Caspase-3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去势组相比,雄激素组可以明显改善再灌注后的心脏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P<0.05);②雄激素组心肌梗死范围(31±11)%比对照组(39±8)%和去势组(44±7)%显著减少(均P<0.05);③雄激素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3.7±1.1)%vs(5.8±0.9)%、(6.5±2.3)%,均P<0.05],增加心肌组织中Bcl-2含量,Bax含量未见显著变化,Caspase-3激活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激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心肌细胞凋亡为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缺彬再灌注 心肌梗死 凋亡
下载PDF
阿霉素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1
作者 栾荣华 马梃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阿霉素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栾荣华①综述马梃光审校阿霉素(adriamycin,Adr)属蒽醌类抗生素,具有抗瘤谱广、作用强的特点,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然而,Adr具有... 阿霉素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栾荣华①综述马梃光审校阿霉素(adriamycin,Adr)属蒽醌类抗生素,具有抗瘤谱广、作用强的特点,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然而,Adr具有严重的心脏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脏毒性 抗肿瘤抗生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超声指导下心脏再同步治疗后参数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敏 刘兵 +4 位作者 王海昌 郭文怡 李伟杰 刘丽文 张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方法对8例慢性心力衰竭CRT患者,术后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AV间期,在组织多普勒显像下优化VV间期,达到CRT最佳治疗目的。结果8例CRT后心功能都得到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从... 目的探讨如何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方法对8例慢性心力衰竭CRT患者,术后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AV间期,在组织多普勒显像下优化VV间期,达到CRT最佳治疗目的。结果8例CRT后心功能都得到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起搏时的AV间期与窦性心律时的AV间期之比优化至130~180/100~150ms,使得左室充盈时间从354±147ms升至420±112ms,二尖瓣返流由8.41±4.55cm2减少至5.36±4.71cm2;VV间期优化至4~40ms,使得左室内各室壁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从48.4±17.9ms减少至30.2±18.6ms,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由20.6±9.0cm/s上升至26.1±3.1cm/s。结论术后个体化的参数优化可以提高CRT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起搏参数
下载PDF
C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高好考 孙东东 +2 位作者 张英梅 曹丰 王海昌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期295-297,共3页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模式,它是"以问题为引导、典型病例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本文拟以急性心肌梗死教学为例,初步探...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模式,它是"以问题为引导、典型病例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本文拟以急性心肌梗死教学为例,初步探讨C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 心血管内科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心脏阿片肽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迈 裴建明 李兰荪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27-230,共4页
心肌细胞膜和血管壁存在大量的阿片受体 ,其在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对其信号转导机制和病理生理学意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阿片样受体 信号转导 机制 心脏 生理学
下载PDF
浅谈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心内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好考 孙东东 +1 位作者 张英梅 王海昌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3期452-453,共2页
临床思维是临床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因此,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是医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心血管内科学实习带教的经验,对在该阶段如何培养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因此,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是医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心血管内科学实习带教的经验,对在该阶段如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临床思维 基于计算机的教学
下载PDF
去势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功能及心肌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张中 郑强荪 +6 位作者 马恒 陈迈 高渊 雷靖 张超 刘文秀 张宪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去势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和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对照组,每组14只。制备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观察左室压力,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梗死率和细胞凋亡指数... 目的:观察去势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和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对照组,每组14只。制备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观察左室压力,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梗死率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的Bcl-2、Bax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去势组再灌注后的心脏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2)去势组心肌梗死范围(43.68±6.89%)较对照组(39.33±7.85%)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3)对照组和去势组间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组织中Bcl-2、Bax含量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去势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没有保护作用,而且不影响心肌细胞凋亡过程,生理剂量的雄激素对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脏功能不产生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雄激素 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 凋亡
下载PDF
pH对心脏κ-阿片受体调节Ca^(2+)瞬变作用的影响
17
作者 裴建明 王跃民 +2 位作者 马恒 毕辉 陈迈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2056-2059,共4页
目的 研究 p H对κ-阿片受体调节心肌细胞内钙瞬变作用的影响 .方法 用光谱荧光法 ,以 Fura- 2为 Ca2 + 指示剂测定大鼠单个心肌细胞电刺激引起的钙瞬变 ,观察激动 κ-阿片受体对钙瞬变的影响及在不同 p H值时该作用的变化特点 .结果... 目的 研究 p H对κ-阿片受体调节心肌细胞内钙瞬变作用的影响 .方法 用光谱荧光法 ,以 Fura- 2为 Ca2 + 指示剂测定大鼠单个心肌细胞电刺激引起的钙瞬变 ,观察激动 κ-阿片受体对钙瞬变的影响及在不同 p H值时该作用的变化特点 .结果 当细胞外液 p H为 7.4时 ,U5 0 ,4 88H(κ-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 )在 10μmol· L- 1 ~ 30μmol· L- 1 浓度范围内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心肌细胞的钙瞬变 ,该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当细胞外液的 p H为 6 .8时 ,U5 0 ,4 88H的作用曲线明显右移 ,表明其作用减弱 .当细胞外液的 p H为 8.0时 ,U5 0 ,4 88H的作用曲线明显左移 ,而且其最大效应提前发生 ,表明U5 0 ,4 88H的作用被加快和加强 .结论  p H对κ-受体介导的钙反应具有调节作用 ;临床酸化血液可能对阿片中毒者具有抗毒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к-阿片受体 酸中毒 碱中毒 pH值 钙瞬变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和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细胞外向钾电流的比较
18
作者 周更须 梁延春 +4 位作者 张荣庆 蔡振杰 贾国良 郭群 张作明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33-434,439,共3页
目的 :探讨外向钾 ( K+ )电流的变化在风湿性心脏病 ( RHD)心房纤颤 ( AF)心房电重构 ( AER)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解法获得人心房肌单个细胞 ,利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记录法 ,记录 RHD AF和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细胞外向性 K+ 电流的两... 目的 :探讨外向钾 ( K+ )电流的变化在风湿性心脏病 ( RHD)心房纤颤 ( AF)心房电重构 ( AER)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解法获得人心房肌单个细胞 ,利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记录法 ,记录 RHD AF和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细胞外向性 K+ 电流的两个主要组分瞬时外向钾电流 ( Ito)和持续外向钾电流 ( IKSUS)。结果 :AF患者心房肌细胞 Ito和 IKSUS在不同除极电压下均较窦性心律患者明显减小 ( P<0 .0 1)。结论 :外向电流减小是复极延缓的因素 ,外向钾电流的减小可能在慢性 AF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外向钾电流 心房电重构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对心房肌细胞外向钾电流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周更须 梁延春 +4 位作者 张荣庆 蔡振杰 贾国良 郭群 张作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 (RHD)慢性心房颤动 (AF)对心房肌细胞外向钾 (K+ )电流影响 ,探讨钾电流的变化在心房电重构 (AER)中的作用。采用酶解法获得人心房肌单个细胞 ,利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记录法 ,记录AF和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细胞外向性K+...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 (RHD)慢性心房颤动 (AF)对心房肌细胞外向钾 (K+ )电流影响 ,探讨钾电流的变化在心房电重构 (AER)中的作用。采用酶解法获得人心房肌单个细胞 ,利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记录法 ,记录AF和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细胞外向性K+ 电流的两个主要组分 :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和持续外向钾电流 (IKSUS)。结果发现AF患者心房肌细胞外向性K+ 电流的两个主要组分Ito和IKSUS在不同去极化电压下均较窦性心律患者明显减小 (P <0 .0 1)。外向电流减小是延缓复极的因素 ,所以外向钾电流的变化可能在慢性AF引起的AER中不起主要作用。AER是多种离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外向钾电流 心房电重构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对窄QRS波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沈敏 刘兵 +5 位作者 易甫 王海昌 郭文怡 李伟杰 刘丽文 张军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窄QRS波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QRS时间〈120ms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术后随访(15.6±12.1)个月,观察心功能、活动耐量、夜间心率、心率变异性(SDNN)和左心...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窄QRS波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QRS时间〈120ms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术后随访(15.6±12.1)个月,观察心功能、活动耐量、夜间心率、心率变异性(SDNN)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组织多普勒检测左心室内各心室壁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三维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测左心室16、12、6节段达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Tmsv-Dis)和最大时间差(Tmsv-Dif)。结果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活动度从(0.03±0.05)h/d增加至(2.93±1.10)h/d,夜间心率由(85.0±3.6)次/min降低至(62.3±2.5)次/min,SDNN从(48.3±7.6)ms升至(116.7±5.8)ms,左心室射血分数从(21.2±4.5)%提高至(34.7±5.1)%(P〈0.05)。Ts—SD,Tmsv—Dis及Tmsv—Dif均有明显减低(P〈0.05)。结论窄QRS波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前应用超声心动描记术及组织多普勒等评价患者心室运动的失同步是很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QRS波群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