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16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37
1
作者 陈香美 陈以平 +12 位作者 李平 陈建 谌贻璞 周柱亮 陈威 赵宗江 危成筠 魏日胞 邓跃毅 李建军 杜婧 周瑾 何亚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 目的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中医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2
作者 连耀国 陈威 +2 位作者 王汉民 伦立德 刘宏宝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5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笔者介绍一典型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结合近年来收治的另外4例病人进行讨论和文献复习,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 肾损害 临床病理特点 典型病例 文献复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