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颖 任军 +2 位作者 潘伯荣 王九花 黄若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1663-1663,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下载PDF
IL-18基因增强肿瘤抗原致敏DC诱导的CTL特异性杀伤肝癌细胞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静悦 曹大勇 +1 位作者 刘文超 斯小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转染能否使肿瘤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在体外诱导出更强的抗肝癌免疫反应。方法:携IL-18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经肝癌细胞株HepG2冻融抗原致敏的DC(AdIL-18-HepG2/DC),F...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转染能否使肿瘤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在体外诱导出更强的抗肝癌免疫反应。方法:携IL-18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经肝癌细胞株HepG2冻融抗原致敏的DC(AdIL-18-HepG2/DC),FACS分析AdIL-18-HepG2/DC表面分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8的分泌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效应。结果:AdIL-18-HepG2/DC较未转染DC能高水平地表达CD1a、CD11c、CD80、CD86以及HLA-DR;较未经IL-18转染的DC分泌较高水平的IL-18。AdIL-18-HepG2/DC能非常有效地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CPM值为228 018±1 079),其刺激强度显著强于AdIL-18DC、HepG2/DC、AdlzcZ/DC及DC(均P<0.05)。当靶细胞为HepG2时,AdIL-18-HepG2/DC诱导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并且其杀伤能力与效应细胞数量成正比。结论:IL-18基因转染且肝癌抗原致敏的DC可以显著增强DC的特异性抗肝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抗原
下载PDF
肿瘤患者心理因素与其免疫系统双向调节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江宁 刘文超 郑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7-1149,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心珲学 医学 免疫系统 反馈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 DNA p53突变(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汪海丹 任军 +2 位作者 吕韶敏 斯小明 潘伯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 探讨扩增恶性肿瘤患者血浆 DNA的可行性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血浆 DNA突变的新方法 .方法 选取恶性肿瘤患者共 4 0例 ,采用 Qiagen column柱抽提法提取血浆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p5 3基因外显子 7,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目的 探讨扩增恶性肿瘤患者血浆 DNA的可行性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血浆 DNA突变的新方法 .方法 选取恶性肿瘤患者共 4 0例 ,采用 Qiagen column柱抽提法提取血浆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p5 3基因外显子 7,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DHPL C)对产物进行突变分析 ,并与测序结果比较 .结果  4 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提取的 DNA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断 ,DHPL C检测到有 8例突变 ,随机送检的 8份 DHPL C未检测到突变者测序也未发现突变存在 ,与 DNA直接测序结果相一致 .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浆 DNA行PCR扩增是可行的 ,DHPL C可作为一种快速 ,简便和经济的突变筛选方法 ,运用此方法检测血浆中 p5 3等基因的突变有望应用于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预警和早期诊断以及作为预后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 恶性肿瘤 血浆 DNA p53 突变
下载PDF
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22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俊召 刘文超 +4 位作者 陈衍 喻召才 张红梅 杨静悦 薛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2389-2391,共3页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身热疗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2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全身热疗,观察其疗效。全身热疗采用SRI全身热疗系统,温度40℃±0.5℃,持续90-120分钟,1次/3周。结果:近期疗效,完...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身热疗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2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全身热疗,观察其疗效。全身热疗采用SRI全身热疗系统,温度40℃±0.5℃,持续90-120分钟,1次/3周。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3例(1.36%),部分缓解(PR)28例(12.73%),疾病稳定(SD)118例(53.64%),疾病进展(PD)71例(32.27%),疾病控制率(CR+PR+SD)67.73%。绝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好转,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全身热疗联合化疗近期疗效确切,不同肿瘤对全身热疗的敏感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 全身热疗 化疗
下载PDF
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对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开放、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闫向勇 刘文超 +1 位作者 燕忠生 杨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2707-2709,共3页
目的:评估化疗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试验组(100例)采用化疗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化疗联合传统腹水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 目的:评估化疗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试验组(100例)采用化疗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化疗联合传统腹水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腹腔循环热灌注联合化疗者与传统腹水治疗联合化疗者,治疗腹水的有效率分别为61.0%和47.0%(P=0.047)。两组病人以病种为亚组进行生存分析,经log-rank检验结果并未显示出试验组在2年累积生存率上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是胃癌0.315、卵巢癌0.285、大肠癌0.758、肝癌0.471,两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化疗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安全并且有良好近期疗效,但目前未显示出对患者2年累积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 联合化疗 恶性肿瘤 腹水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四氢叶酸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43例 被引量:8
7
作者 罗丽莹 吕韶敏 刘文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5-475,共1页
关键词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胃肿瘤 肠道肿瘤 化学治疗 病例
下载PDF
伊班磷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文超 张燕军 +6 位作者 任军 范黎 尤向辉 黄若宇 黄颍 斯晓明 潘伯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 :评价伊班磷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及其不良反应 .方法 :将 1 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患者 ,采用随机、阳性对照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 (组A ,n =8)用伊班磷酸钠 4mg ,阳性对照组 (组B ,n =1 0 )用帕米磷酸二钠90mg ,... 目的 :评价伊班磷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及其不良反应 .方法 :将 1 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患者 ,采用随机、阳性对照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 (组A ,n =8)用伊班磷酸钠 4mg ,阳性对照组 (组B ,n =1 0 )用帕米磷酸二钠90mg ,均单次iv滴注 ,观察 2 1d评价止痛效果 .结果 :1 8例入组患者 ,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 .组A患者 ,有效率 4 / 8;组B患者 ,有效率 3/ 1 0 .组A 4例有效患者 ,3~ 6 (平均 4 .5 )d起效 ,观察期间均无复发 ;组B 3例有效患者 ,6~ 9(平均 7.5 )d起效 ,2例于治疗后 1 1~ 1 4 (平均 1 2 .5 )d复发 .不良反应组B为发热 ,组A主要是恶心呕吐、骨肌肉疼痛、水肿和手足麻木等 ,但发生率较低 ,程度均轻 .结论 :伊班磷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耐受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磷酸钠 骨肿瘤/继发性 疼痛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与肺癌EGFR突变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倩荣 陈衍 +1 位作者 斯晓明 刘文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2101-21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EGFR突变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初治NSCLC患者共155例,用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芯片技术检测NSCLC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EGFR突变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初治NSCLC患者共155例,用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芯片技术检测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的表达及与病理组织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CEA、CA125在NSCLC中表达特点及CEA、CA125的表达水平与EGFR突变率的关系。结果:治疗前血清CEA、CA125表达异常与患者EGFR敏感突变无相关性。但治疗前血清CEA、CA125表达水平高于正常10倍以上时,EGFR突变率显著升高;且随着CEA、CA125水平异常程度的升高,EGFR突变率呈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无法进行EGFR突变检测的NSCLC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A125表达水平高于10倍以上者,其可能是EGFR-TKI治疗优势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尧 王宇 +5 位作者 赵东利 闫晓红 杨乔 杨哲 周海平 耿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研究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IB-CR组接受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常规放疗组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 目的:研究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IB-CR组接受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常规放疗组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检测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抗凋亡分子和促凋亡分子的蛋白含量以及血清中肺癌活力指标。结果:与常规放疗组比较,SIB-CR组肺癌组织的凋亡指数明显升高,Fas、FasL含量较高,而Bcl-2、Pim-1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CR组血清中Cyfra21-1、SCC、TSGF的含量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能够诱导肺癌细胞凋亡、调节促凋亡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优于常规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 凋亡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倩荣 刘文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9-573,共5页
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凝血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等环节参与肿瘤的转移。TGF-β... 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凝血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等环节参与肿瘤的转移。TGF-β是由巨噬细胞、间质细胞和肿瘤细胞产生,它能对抗血管内皮的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使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肿瘤细胞从血管中游出进入器官组织中形成种植转移。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可合成和分泌EGF等细胞因子,引导肿瘤细胞穿越血管壁,促进肿瘤的转移。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肿瘤细胞的迁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凝血酶能通过影响微环境中其他细胞的行为而为肿瘤转移提供一个相容的环境。明晰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进而明确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分子,寻找其相对应的靶点,对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转移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骥(综述) 刘文超(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失调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以及凋亡等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能够抑制CDK4/CDK6介导的Rb蛋白产物的磷酸化,其CpG岛异常甲基化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21作为p5...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失调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以及凋亡等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能够抑制CDK4/CDK6介导的Rb蛋白产物的磷酸化,其CpG岛异常甲基化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21作为p53的下游调节因子,与肿瘤血管的生成、淋巴转移及预后相关;p27作用机制复杂,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并可恢复耐药乳腺癌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p57在细胞周期G1到S期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其表达程度与部分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它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了解这些基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探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而寻找有效治疗靶点,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关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肿瘤
下载PDF
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应用于肿瘤患者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盛蓉 范黎 慕利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39-640,共2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改善白细胞减少状况的疗效。方法 :5 6例肿瘤患者 (设自身对照 )于常规化疗后 ,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 (5 0 μg/天 ,3~ 4天 )皮下注射 ,并观察血象变化。结果 :治疗组白... 目的 :观察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改善白细胞减少状况的疗效。方法 :5 6例肿瘤患者 (设自身对照 )于常规化疗后 ,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 (5 0 μg/天 ,3~ 4天 )皮下注射 ,并观察血象变化。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天数为 7.2天 (平均 ) ,最低值为 2 .15× 10 9/L ;对照组为 2 0天 (P =0 .0 2 5 )和1.19× 10 9/L(P >0 .0 5 )。结论 :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的应用可缩短骨髓造血恢复时间 ,减少白细胞降低天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诺赛特 辅助化疗 小剂量 短疗程
下载PDF
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Raf-1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宁宁 刘文超 +1 位作者 薛妍 药立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研究Raf-1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结肠癌细胞系(HT-29、SW480、LS174T)中Raf-1的表达,然后将表达差异较大的2株细胞(HT-29、LS174T)分别接种到BALB/cnu/nu小鼠体内,... 目的:研究Raf-1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结肠癌细胞系(HT-29、SW480、LS174T)中Raf-1的表达,然后将表达差异较大的2株细胞(HT-29、LS174T)分别接种到BALB/cnu/nu小鼠体内,分别观察肿瘤的生长速度、瘤重变化等情况,最后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瘤组织中Raf-1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情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LS174T组移植瘤生长速度及瘤重大于HT-29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f-1在LS174T组中的强阳性率为50%,在HT-29组中为1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S174T组中MVD平均值为28.32±5.2,HT-29组MVD平均值为19.23±4.7,两组之间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f-1是调控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关键分子,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Raf-1的表达与MVD值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1 肿瘤血管生成 裸鼠 微血管密度 结肠癌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基因NDRG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乐 张健 刘文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7-200,共4页
NDRG2隶属于NDRG家族(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family),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目前功能定位于抑癌候选基因。将NDRG2基因转染入U373和U138胶质瘤细胞系后,明显抑制了胶质瘤细胞的增... NDRG2隶属于NDRG家族(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family),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目前功能定位于抑癌候选基因。将NDRG2基因转染入U373和U138胶质瘤细胞系后,明显抑制了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在结肠癌及高危腺瘤中,NDRG2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同时随着Dukes′分级的增高,NDRG2表达有下降趋势。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该基因的其他功能也逐渐被揭示:与组织胚胎的发育和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疾病的发生相关,参与了醛固酮对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水钠代谢调节作用,以及多种应激反应例如:DNA损伤、缺氧等。目前其转录调控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分子研究表明,NDRG2受c-Myc负调控且该调控需要Miz-1参与,同时NDRG2还是HIF-1的靶基因。维尔姆斯肿瘤基因(WT1)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导NDRG2表达等。但NDRG2生物学功能至今还尚未完全明确,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肿瘤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肿瘤患者自体血浆诱导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红梅 张利旺 +1 位作者 贾军 任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以实体瘤患者自体血浆替代胎牛血清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血细胞分离机分离经动员的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自体血浆(AP)、胎牛血清(FCS)等培养条件... 目的探讨以实体瘤患者自体血浆替代胎牛血清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血细胞分离机分离经动员的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自体血浆(AP)、胎牛血清(FCS)等培养条件下,加入rhGM-CSF、rhIL-4和nrhTNF-α培养7~9 d诱导成为树突状细胞,进行细胞形态、表型及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分析.结果在不同血清条件下,PBMC经诱导后均出现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但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以自体血浆培养的DC共刺激分子CD86为(74.09±0.92)%,MHCⅡ类分子HLA-DR为(91.73±1.96)%,显著高于FCS培养的DC;并且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AP-DC具有更高效的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的能力.结论以AP代替FCS,实体瘤患者PBMC可被诱导为表型更成熟的DC;该方法既可去除异种蛋白干扰,又利于DC成熟,可作为临床应用DC的培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诱导 自体血浆
下载PDF
噪音避水应激中心理因素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炳龙 胡家露 +4 位作者 潘伯荣 仇军文 季万胜 吴开春 樊代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344-2348,共5页
目的:探讨噪音联合避水应激中的心理因素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A, B,C组和对照组.A组大鼠接受避水应激.B组接受噪音应激,C组接受噪音避水复合应激.应激结束后,检测所有大鼠肠系膜淋巴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噪音联合避水应激中的心理因素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A, B,C组和对照组.A组大鼠接受避水应激.B组接受噪音应激,C组接受噪音避水复合应激.应激结束后,检测所有大鼠肠系膜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外周血NK细胞杀伤功能.结果:以B淋巴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及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均显示,避水组与对照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噪声组的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LPS:0.71±0.11 vs 1.00±0.00,P<0.05; PHA:0.68±0.08vs1.00±0.00,P<0.05):复合应激组刺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LPS:0.4±0.05vs1.00±0.00,P<0.01:PHA:0.46±0.06vs1.00±0.00,P<0.01),且与噪声组也存在差异(LPS:0.4±0.05 vs 0.71±0.11,P<0.05; PHA:0.4±0.05 vs 0.68±0.08,P<0.05).避水组与对照组的NK细胞杀伤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1;而噪声组NK细胞杀伤活性低于对照组(1/10:24.6±11.6 vs 39.5±13.1,P<0.05; 1/20:21.8±9.6 vs 34.6±10.4.P<0.05;1/40: 17.8±7.9vs30.2±10.6,P<0.05);复合刺激组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1/10:17.6±8.3vs39.5±13.1,P<0.01;1/20:14.9±5.8 vs34.6±10.4.P<0.01:1/40:10.2±4.3 vs 30.2±10.6,P<0.01),且与噪声组也存在差异(1/10: 17.6±8.3vs24.6±11.6.P<0.05;1/20:14.9±5.8 vs 21.8±9.6.P<0.05;1/40:10.2±4.3vs 17.8±7.9.P<0.05).结论:应激导致大鼠免疫功能下降,噪音联合避水应激中的心理因素对大鼠免疫系统抑制起一种潜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水 噪声 应激 心理因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开展热疗,推动肿瘤治疗的进步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文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81-486,共6页
肿瘤热疗,即应用热能治疗肿瘤,是继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后又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法。本文概述了热疗的基本概念,系统介绍热疗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影响肿瘤侵袭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协同放、化疗作用等机理,同时介绍了肿... 肿瘤热疗,即应用热能治疗肿瘤,是继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后又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法。本文概述了热疗的基本概念,系统介绍热疗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影响肿瘤侵袭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协同放、化疗作用等机理,同时介绍了肿瘤热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其中包括热休克蛋白(HSPs)的表达、信号通路转导以及耐药相关调控,并提出了肿瘤热疗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热疗 治疗
下载PDF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异常 被引量:2
19
作者 盛蓉 张涵英 潘伯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434,共1页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防御素的抗肿瘤研究
20
作者 刘文超 穆怀兴 +1 位作者 任军 潘伯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706-709,共4页
当代肿瘤的治疗仍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1,2].防御素引入肿瘤基因治疗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新途径.防御素(defensins)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巨噬细胞、小肠Peneth细胞中的一组同源性很高... 当代肿瘤的治疗仍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1,2].防御素引入肿瘤基因治疗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新途径.防御素(defensins)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巨噬细胞、小肠Peneth细胞中的一组同源性很高的生物多肽类,由29~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Mr3000~4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类 药理学 肿瘤细胞 培养 药物作用 基因疗法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