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鉴美国模式健全血液专科培训“西京模式”——美国血液专科住院医师培训的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段晓晖 郝彩霞 +9 位作者 顾宏涛 董宝侠 杨岚 白庆咸 张涛 薛姣 王军 郭宝林 陈协群 梁蓉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4期688-690,共3页
为培养更加优秀的住院医师,提高诊疗质量,该文章通过对美国血液专业住院医师的培训作一简介,为我国血液专科医师培训提供参考资料,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健全"西京模式"。
关键词 美国 血液专科 启示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和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协群 白庆咸 +6 位作者 王一苇 张永清 张涛 王文清 董宝侠 乔庆大 张伟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 :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治疗特发性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①病例分组 :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入选随机交叉对照组 ,6例巩固治疗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入选非随机自身对照组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目的 :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治疗特发性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①病例分组 :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入选随机交叉对照组 ,6例巩固治疗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入选非随机自身对照组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组入选 9例患者 ;②用药方法 :rhTPO 1 μg/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疗程 1 4d ;③统计分析 :病例资料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①血液肿瘤组 :试验组rhTPO治疗后血小板数均值、最高值皆大于对照 ,两周期血小板数用药前后差值相差显著 (P <0 .0 5 ) ,试验组血小板数低于 5 0× 1 0 9/L的持续日数、恢复至 75× 1 0 9/L和 1 0 0× 1 0 9/L以上需要日数均有不同程度缩短 ;②难治性ITP组 :rhTPO治疗后患者血小板数均值渐升高 ,至 1 7d达 1 0 1× 1 0 9/L ;用药前后血小板差值为 85 .6 7× 1 0 9/L ,其中血小板数达 30× 1 0 9/L ,5 0× 1 0 9/L及 1 0 0× 1 0 9/L所需日数分别为 9.89,1 3.5 6及 1 9.78d .结论 :rhTPO对部分难治性ITP及血液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有一定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急性白血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试验 Ⅲ期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房宁宁 付菊芳 +6 位作者 白燕妮 苏玉婷 何华 王黎红 王丹丹 于方方 邾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7.9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照护者有无健康问题以及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以及医疗费用类别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时提供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与恶性血液病的免疫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玮 孙秉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53-555,共3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恶性血液病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燕妮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12期86-88,共3页
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支持性照顾需求概念及理论实质,支持性照顾需求测评工具,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内容等方面探讨国内外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现状,并预测... 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支持性照顾需求概念及理论实质,支持性照顾需求测评工具,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内容等方面探讨国内外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现状,并预测了恶性血液病护理未来研究方向,认为可运用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调查问卷全面评估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支持性照顾需求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4例治疗中出现精神障碍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白燕妮 张楠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8-768,共1页
关键词 血液病 肿瘤 护理
下载PDF
临床血液病学双语教学中的新尝试
7
作者 梁蓉 陈协群 +5 位作者 白庆咸 张永清 朱华锋 杨岚 张涛 王一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4期393-395,共3页
为了探索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血液病学医学课程双语教学方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双语教学,并进行了初步的教学评价。结果表明,双语教学应循序渐进,采取不同方式逐步深入。
关键词 血液病学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从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分析潜在性法律问题
8
作者 白燕妮 付菊芳 方会涛 《现代护理》 2004年第7期675-676,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疾病认知程度 潜在性法律问题 心理特点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K562细胞的杀伤与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协群 万幼峰 +1 位作者 白庆咸 曹云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发现,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为了深入理解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这一新的药理作用,本研究采用具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特征性异常染色体犤t(9;22)犦的K562细胞株为实验对象,进一... 背景与目的:近年发现,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为了深入理解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这一新的药理作用,本研究采用具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特征性异常染色体犤t(9;22)犦的K562细胞株为实验对象,进一步探讨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拓扑替康(topotecan)对靶细胞的杀伤与诱导凋亡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拓扑替康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形态学与AnnexinVFITC染色,研究拓扑替康对靶细胞的促凋亡活性;采用caspase-8特异性抑制剂IETD-fmk,分析拓扑替康介导的细胞杀伤或凋亡和caspase活化的关系。结果:经0.15μmol/L拓扑替康处理至12、24、48及72h时,K562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相比,逐渐降至(92±36)%犤P>0.05vs(94±27)%犦、(68±21)%犤P<0.05vs(119±13)%犦、(54±15)%犤P<0.05vs(132±31)%犦及(21±10)%犤P<0.01vs(114±19)%犦;同时,靶细胞出现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细胞固缩、染色质边集、核碎裂,最终解离为大量凋亡小体;经caspase-8抑制剂与拓扑替康联合处理至24、48h时,K562细胞的存活率依然维持在(95±29)%与(87±11)%,后者显著高于单用拓扑替康者犤P<0.05vs(54±15)%犦,且无明确的凋亡小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替康 K562细胞 凋亡 杀伤 CASPASE-8 白血病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下载PDF
基因芯片方法研究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机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永清 黄高升 +2 位作者 王哲 冯骥良 郭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 探索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提取苦参碱诱导前后白血病细胞株K5 62总RNA ,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与人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芯片杂交 ,用ESTblot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经苦参碱诱导后K5 62细胞 111个周期相关基因... 目的 探索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提取苦参碱诱导前后白血病细胞株K5 62总RNA ,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与人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芯片杂交 ,用ESTblot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经苦参碱诱导后K5 62细胞 111个周期相关基因中 ,有CCNB1,cyclinD1,PCNA ,TFDP1等 15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 ,CDKN2D ,E2F5等 5个基因表达上调 ,Westernblotting方法证实了PCNA基因表达改变。结论 苦参碱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与PCNA ,P19 INK4D等多个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苦参碱 细胞增殖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悦 白燕妮 +4 位作者 郑玉杰 王美霞 杨艳 赵卿 付菊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引进和翻译国外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并验证其在我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确定中文版问卷,便利抽样26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试调查。通过高低分组比较、条目与总分的... 目的引进和翻译国外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并验证其在我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确定中文版问卷,便利抽样26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试调查。通过高低分组比较、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来进行量表的项目分析,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项目分析未有条目删除,各条目区分度较好,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0.70(P<0.01);除了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存在轻微地板效应外,其余分量表和总量表都不存在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0.94,重测信度为0.89~0.93。在患者症状体验部分,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3.61%;在对日常生活影响部分,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46%。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各分量表模型的适配度良好。同时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结论中文版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评估中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评估工具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青蒿素对人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薄剑 王文清 +5 位作者 王全顺 李红华 赵瑜 吴晓雄 达万明 于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4-637,共4页
目的:通过青蒿素对经典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的作用研究,探索青蒿素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试验(MTT)、细胞形态学、DNA电泳及NBT还原试验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青蒿素促进U937细胞凋亡及诱导分化作用.结果:青蒿素... 目的:通过青蒿素对经典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的作用研究,探索青蒿素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试验(MTT)、细胞形态学、DNA电泳及NBT还原试验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青蒿素促进U937细胞凋亡及诱导分化作用.结果:青蒿素在浓度>6μmol/L时可显著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P<0.01);在诱导分化浓度下,青蒿素可促进U937细胞向成熟粒细胞分化(P<0.01).结论:青蒿素对白血病细胞U937的选择性促凋亡作用以及诱导分化效应表明其可能是一种理想的高效低毒抗白血病药物,有望进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类 白血病 U937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丙戊酸钠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分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冬梅 陈协群 +2 位作者 梁蓉 董宝侠 尹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VPA对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NBT还原实验结合形态学作为观测细胞分化指标... 为进一步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VPA对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NBT还原实验结合形态学作为观测细胞分化指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VPA能明显抑制HL-60的增殖;经2mmol/L VPA处理24-48小时后,HL-60出现胞浆空泡、核固缩、核碎裂及凋亡小体;Annexin V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由2.9%升高到17.1%;流式细胞术检测出明显的亚二倍体峰;G1期细胞由51.1%增加至84.6%,S期细胞由37.9%减低至14.4%。0.25mmol/L VPA作用1周后,促进HL-60细胞向中幼粒、晚幼粒阶段分化,NBT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7±2)%。结论:VPA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HL-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不同锑剂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凋亡诱导作用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于文强 孙秉中 +5 位作者 柴玉波 赵忠良 刘雪松 纪宗玲 路凡 陈苏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 :通过不同锑剂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的比较 ,力求找到有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锑剂药物 .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及NBT(硝基四氮唑蓝 )还原试验判定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 ;细胞周期分析和DNA... 目的 :通过不同锑剂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的比较 ,力求找到有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锑剂药物 .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及NBT(硝基四氮唑蓝 )还原试验判定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 ;细胞周期分析和DNA电泳研究细胞凋亡 .结果 :三价锑剂能够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 ,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 ,而五价锑剂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没有凋亡诱导作用 .结论 :三价锑剂能够有效地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 ,提示酒石酸锑钾作为临床治疗寄生虫病有效药物 ,可以老药新用 ,有望用于临床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剂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诱导作用 治疗 细胞凋亡
下载PDF
Th1/Th2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和集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涛 孙秉中 +2 位作者 陈协群 朱华锋 乔庆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55,359,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平衡偏离及平衡回复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和集落生成的影响。方法以1例确诊的sAA患者为研究对象。(1)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法富集CD34+细胞、CD4+(Th)细胞。(2)以流式细胞术(FCM...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平衡偏离及平衡回复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和集落生成的影响。方法以1例确诊的sAA患者为研究对象。(1)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法富集CD34+细胞、CD4+(Th)细胞。(2)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细胞中Th1、Th2细胞比例。(3)扩增CD34+细胞并再次富集以获足量CD34+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Th细胞作用组;Th细胞+IFN-γ作用组;Th细胞+IL-4作用组。(4)各组扩增培养10d,继以集落生成试验,测定各组CD34+细胞扩增率和集落产率。(5)患者经免疫抑制治疗后随访,用FCM监测Th1/Th2细胞比。结果(1)患者经5个月治疗获缓解。(2)缓解前、后Th1/Th2比分别是22.47和12.27,正常对照组为8.98±4.45。(3)CD34+细胞扩增率,以对照组最高,其次为Th细胞+IL-4组、Th细胞组,Th细胞+IFN-γ组的最低。(4)各组CD34+细胞集落产率与其扩增率数值平行相关,即对照组最多,其次为Th细胞+IL-4组、Th细胞组,Th细胞+IFN-γ组的最少。结论Th1细胞反应亢进直接抑制sAA患者CD34+细胞在体外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IL-4能拮抗这种造血抑制效应,这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平衡而间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T细胞亚群 再生障碍性贫血 集落形成测定 FCM
原文传递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莉洁 刘波 +3 位作者 董红娟 王健红 白庆咸 陈协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AML患者,年龄10-61岁(中位年龄38岁),男27例,女23例。诱导化疗方案为IDA 10mg.m-2.d-1,d1-3;Ara-C 100mg.m-2.d-1,d1-7。...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AML患者,年龄10-61岁(中位年龄38岁),男27例,女23例。诱导化疗方案为IDA 10mg.m-2.d-1,d1-3;Ara-C 100mg.m-2.d-1,d1-7。结果:完全缓解率达86%,诱导化疗期间未发生早期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及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结论:IDA-A方案作为AML的诱导缓解化疗,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CR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金喜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依赖caspase活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协群 万幼峰 曹云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 探讨金喜素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金喜素对HL 6 0细胞的杀伤作用 ;通过形态学、DNA凝胶电泳及AnnexinVFITC染色 ,研究金喜素对靶细胞的促凋亡活性 ;采用caspase 8、3特异性抑制剂IETD fmk、DEVD ... 目的 探讨金喜素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金喜素对HL 6 0细胞的杀伤作用 ;通过形态学、DNA凝胶电泳及AnnexinVFITC染色 ,研究金喜素对靶细胞的促凋亡活性 ;采用caspase 8、3特异性抑制剂IETD fmk、DEVD CHO ,分析金喜素介导的靶细胞凋亡与caspase活化的关系。结果 经 0 1μmol·L-1金喜素处理至 8、12及 16h时 ,HL 6 0细胞的存活率依次降至6 2 %± 12 %、、43%± 15 %及 32 %± 10 % ,低于对照 (P <0 0 5 ) ,同时 ,靶细胞逐渐出现磷脂酰丝氨酸外化 ,并产生梯状DNA及凋亡小体 ;经caspase抑制剂与金喜素联合处理12、16h时 ,HL 6 0细胞的存活率高于单用金喜素组 ,分别为77%± 14%、6 5 %± 16 % (IETD fmk组 )与 74%± 12 %、6 0 %± 11% (DEVD CHO组 ) ,同时 ,靶细胞的梯状DNA与凋亡小体的诱生也明显受抑。结论 金喜素对HL 6 0细胞具有较强的促凋亡作用 ,该过程可能依赖caspase 8、cas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喜素 HL-60细胞 CASPASE 细胞凋亡 白血病 抗癌药 药物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8
作者 房宁宁 付菊芳 +6 位作者 陈协群 白燕妮 梁娜 杨引娣 朱丽 王丹丹 邾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2年4-8月在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2年4-8月在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中的白血病特异性量表及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结果 117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118.64±26.859)分,4个维度中,功能状况得分最低,其次为情感状况和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得分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目前是否继续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和感染以及患者目前的体能状况评分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目前是否继续工作、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是影响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4个维度中受损最严重的为功能状况,提示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白血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尤其要重视低收入、无工作且有出血症状患者的观察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WR-2721,PF4对于全身照射条件下小鼠造血系统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顾宏涛 杨岚 +1 位作者 田琼 朱华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2006-2008,共3页
目的 :比较细胞因子PF4与辐射防护剂WR 2 72 1对全身照射 (TBI)后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WR 2 72 1保护组和PF4保护组 ,后 3组给予 7Gy60Coγ 射线全身照射 .用流式细胞仪 (FCM ... 目的 :比较细胞因子PF4与辐射防护剂WR 2 72 1对全身照射 (TBI)后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WR 2 72 1保护组和PF4保护组 ,后 3组给予 7Gy60Coγ 射线全身照射 .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 ,采用内源性脾结节法测定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S) ,进行小鼠骨髓病理检查 .结果 :WR 2 72 1和PF4可以减少造血细胞坏死、凋亡 ,增多CFU S ,还能减轻骨髓基质水肿、出血 ;PF4造血保护作用更强 .结论 :PF4和WR 2 72 1在小鼠全身照射前使用 ,可以减轻骨髓辐射损伤 ,可作为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的骨髓保护剂 .PF4对于全身照射 (T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2721 PF4 辐射防护剂 流式细胞仪 小鼠 造血系统 保护作用 骨髓保护剂
下载PDF
反义端粒酶RNA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传山 王文亮 +4 位作者 黄高昇 刘利 胡沛臻 马福成 朱晓慧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 观察反义端粒酶 RNA对 SMMC- 772 1肝癌细胞系的作用 ,探讨抗端粒酶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式将反义端粒酶 RNA真核表达载体 p BBS2 12 / h TR转入 SMMC772 1细胞中 ,经潮霉素筛选 ,克隆细胞株... 目的 观察反义端粒酶 RNA对 SMMC- 772 1肝癌细胞系的作用 ,探讨抗端粒酶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式将反义端粒酶 RNA真核表达载体 p BBS2 12 / h TR转入 SMMC772 1细胞中 ,经潮霉素筛选 ,克隆细胞株扩增鉴定后 ,采用 TRAP- PCR- EL ISA,FCM及电镜检测反义端粒酶 RNA对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同时进行裸鼠荷瘤生长实验观察 .结果 TRAP- PCR- EL 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结果为 :实验组吸光度值为 0 .980 ,对照组吸光度值为 2 .86 1;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为 :实验组 13.8% ,对照组未见有凋亡峰形成 ,电镜观察发现转染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 .裸鼠移植瘤生长实验发现 ,转染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作用 ,说明反义端粒酶 RNA显著抑制 SMMC772 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并且对其有显著的促凋亡作用 .结论 反义端粒酶 RNA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同时显著促进癌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端粒酶 脱噬作用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