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骶部脊神经后支行经特点及骨纤维管道解剖测量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斌 易南 +1 位作者 马虹 杨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腰骶背神经后支的行径特点,并测量神经行径的骨纤维管道的位置。方法:解剖8具16侧成人尸体标本,观察测量神经走行经过的骨纤维管道位置。结果:腰神经后外侧支在行径中经过下位椎体横突背面的骨纤维管道,该点至后正中线... 目的:探讨腰骶背神经后支的行径特点,并测量神经行径的骨纤维管道的位置。方法:解剖8具16侧成人尸体标本,观察测量神经走行经过的骨纤维管道位置。结果:腰神经后外侧支在行径中经过下位椎体横突背面的骨纤维管道,该点至后正中线的距离从L1至L5椎体依次为24.9±1.2,25.7±1.4,30.2±1.7,32.5±1.3,32.2±1.5mm;所汇成的臀上皮神经分2—3束跨髂嵴入臀,最内侧的入臀点骨纤维管道至后正中线距离为68.4±11.8mm。后内侧支恒定地向后下沿下位椎体横突基部的骨纤维管。臀中皮神经主要由L5-S3的后外侧支组成,经过骶髂长韧带深面的纤维管道,管道内上口至髂后上棘的距离平均为32.4±6.2mm;外下口至髂后上棘的距离平均为36.8±5.6mm;髂后上棘至骶骨外侧角的距离平均为67.2±9.3mm。结论:腰骶神经后支行经的几个骨纤维管道位置基本恒定。这些骨纤维管道是神经卡压的解剖基础,在疼痛诊断和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 臀中皮神经 神经卡压综合征 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管
下载PDF
大鼠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6-390,T009,共6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和ABC法),对儿茶酚胺类(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标记物)、5-羟色胺、胆碱类(以胆碱乙酰化酶-ChAT作标记物)以及神经肽类(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降压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和ABC法),对儿茶酚胺类(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标记物)、5-羟色胺、胆碱类(以胆碱乙酰化酶-ChAT作标记物)以及神经肽类(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降压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和神经肽Y)等物质在SD大鼠延髓内脏带内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证明,上述物质均较集中地分布于延髓内脏带,即位于延髓中尾段(从闩尾侧1.0mm到闩吻侧0.8mm)的一条从背内侧至腹外侧宽约0.6~1.3mm的弧形带状区,表明延髓内脏带是一相对独立的机能结构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羟化酶 5-羟色胺 神经肽 延髓内脏带
原文传递
切牙管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牛学刚 赵铱民 邹昌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 :测量切牙管及邻近骨性结构 ,为切牙区种植体植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对 73例上颌骨标本的切牙管进行实体定量测量。结果 :(1)切牙管前壁与鼻底平面交角 :114 .80°±11.0 0° ;(2 )上前牙槽骨... 目的 :测量切牙管及邻近骨性结构 ,为切牙区种植体植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对 73例上颌骨标本的切牙管进行实体定量测量。结果 :(1)切牙管前壁与鼻底平面交角 :114 .80°±11.0 0° ;(2 )上前牙槽骨前壁与鼻底平面交角 :10 7.2 8°± 10 .75° ;(3 )切牙管长度 :男性为 (15 .63± 2 .18)mm ,女性为 (14 .5 9± 1.96)mm ;(4 )切牙管鼻腔开口宽径 :男性为 (4 .92± 1.46)mm ,女性为 (5 .73± 1.5 0 )mm ;切牙管口腔开口宽径 :男性为 (3 .2 3± 0 .60 )mm ,女性为 (3 .83± 0 .92 )mm。 (5 )在鼻底平面 ,切牙管前壁与上前牙槽骨前壁距离 :(6.15± 1.90 )mm。结论 :切牙管区种植体植入方向应与切牙管平行 ,与鼻底平面成约 115°角 ;切牙管前部牙槽骨较薄 ,宜植入直径为 4mm以下的种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管 应用解剖 研究 牙种植 义齿
下载PDF
眼球解剖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楠 李辉 +1 位作者 赵晋波 严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86,共2页
眼科教学中,由于眼球解剖结构抽象复杂、专科性强,因此眼球解剖的教学历来是眼科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以往传统眼科教学主要以口述讲解、挂图及模型示范为主要授课方式,但随着s见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更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可... 眼科教学中,由于眼球解剖结构抽象复杂、专科性强,因此眼球解剖的教学历来是眼科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以往传统眼科教学主要以口述讲解、挂图及模型示范为主要授课方式,但随着s见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更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可能,精美的视频和3D动画使原本抽象复杂的专业名词变得更易理解和掌握.此外,指导学生对动物眼球进行解剖,能够更进一步加深其对解剖结构全面直观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培养医学生动手能力也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解剖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培养医学生 眼科教学 解剖结构 眼科学教学 计算机技术
下载PDF
前臂骨间后神经受压综合征的有关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祖桢 黄耀添 李惠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100侧成人尸体的肘部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旋后肌的浅深二部均有各自的起止点,可以清楚地分为两块肌肉;由 Frohse 腱弓(旋后肌弓)围成的旋后肌管上口64%近圆形,24%为卵圆形,12%为裂隙状,Frohse腱弓全长为腱性的占71%。本文以旋后肌浅... 对100侧成人尸体的肘部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旋后肌的浅深二部均有各自的起止点,可以清楚地分为两块肌肉;由 Frohse 腱弓(旋后肌弓)围成的旋后肌管上口64%近圆形,24%为卵圆形,12%为裂隙状,Frohse腱弓全长为腱性的占71%。本文以旋后肌浅部为标志,将前臂骨间后神经(PIN)分为管前段、管内段、管后段,并记录了各段的分支状况。旋后肌浅部的宽度、旋后肌管的长度与 PIN 管内段的长度三者相等。被动旋前时,可见 Frohse 腱弓对 PIN 的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肌 旋后肌管 前臂 骨间后神经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殿仕 吕顺艳 +1 位作者 李金莲 李云庆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人体解剖学教学法的研究则对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气氛的营造、启发式教学、学生实践机会的增加、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第二课堂的开...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人体解剖学教学法的研究则对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气氛的营造、启发式教学、学生实践机会的增加、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第二课堂的开展等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体解剖学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教学 实践 医学 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下载PDF
GFP基因重组病毒在神经解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云庆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11,共7页
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重组病毒标记技术是神经解剖研究的新方法。此方法可以用于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学特点、神经活性物质及其受体的化学构筑、神经元形态与投射终止部位和功能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局部神经环路。该法弥补了以往形态学研究... 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重组病毒标记技术是神经解剖研究的新方法。此方法可以用于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学特点、神经活性物质及其受体的化学构筑、神经元形态与投射终止部位和功能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局部神经环路。该法弥补了以往形态学研究方法的一些缺陷 ,能为机能学研究提供直接的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重组病毒 神经元 形态学研究 应用
原文传递
病例分析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殿仕 吕顺艳 +1 位作者 李金莲 李云庆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第5期484-485,共2页
结合教学实践,对病例分析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该教学法的优点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这一教学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结合教学实践,对病例分析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该教学法的优点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这一教学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教师知识的不断更新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讨论式教学 病例分析 实施方法
下载PDF
不同专业人体解剖学并轨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被引量:7
9
作者 熊抗辉 王殿仕 李金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4期339-341,共3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为了更好地整合人力资源,节省教学器材,减少重复教学班次,优化教学环境,在教学中采取将授课学时相等的几个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合班授大课,并分班实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如何教好合班学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为了更好地整合人力资源,节省教学器材,减少重复教学班次,优化教学环境,在教学中采取将授课学时相等的几个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合班授大课,并分班实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如何教好合班学生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专业 人体解剖学 并轨教学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下载PDF
素质教育和古老学科——七年制人体解剖学教学组织的做法和体会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亚云 李金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0年第S1期27-27,23,共2页
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加强素质教育 ,如何将素质教育与古老的解剖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文选择七年制人体解剖教学为基地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办法、教学整体组织等四方面 ,介绍如何围绕素质教育 ,逐步建立起学生为主体、教... 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加强素质教育 ,如何将素质教育与古老的解剖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文选择七年制人体解剖教学为基地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办法、教学整体组织等四方面 ,介绍如何围绕素质教育 ,逐步建立起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解剖学 七年制
下载PDF
研究生传统神经解剖学技术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抗辉 李金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第6期584-584,共1页
传统神经解剖学技术作为研究生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激发对科研的兴趣有重要意义.对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考核方法... 传统神经解剖学技术作为研究生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激发对科研的兴趣有重要意义.对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探讨,以此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神经解剖学 教学方法 基础课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解剖学教学如何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辉 李金莲 李云庆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0年第S1期10-10,8,共2页
新的世纪给解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则是高等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师需要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师资培养、教材及教学资料的修改和建设、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引入、教学视听教师和网... 新的世纪给解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则是高等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师需要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师资培养、教材及教学资料的修改和建设、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引入、教学视听教师和网络远程教育的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我们在新世纪解剖学教学改革中即将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力图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教学 改革 计算机辅助教学 多媒体 网络
下载PDF
经皮椎间盘切除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廷宝 范清宇 +2 位作者 李云庆 刘晓平 周银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 经皮椎间盘切除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成熟的方法,但仍有并发症发生。探讨经皮穿刺至椎间隙的局部解剖学特点,为提高手术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11例成人尸体的L_(3.4)、L_(4.5)和L_5S_1间隙经皮椎间盘切除... 目的 经皮椎间盘切除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成熟的方法,但仍有并发症发生。探讨经皮穿刺至椎间隙的局部解剖学特点,为提高手术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11例成人尸体的L_(3.4)、L_(4.5)和L_5S_1间隙经皮椎间盘切除的进针过程可能遇到的组织结构进行局部解剖学研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操作时应采取的措施。结果 人体正中矢状面后侧旁开3~5cm,从皮肤到椎间隙途经皮肤、皮下脂肪、深筋膜骶棘肌外侧部、腰方肌、腰大肌和神经根下方,L_5S_1间隙有10例遇到髂骨翼。外侧途径经皮肤、皮下脂肪、深筋膜、骶棘肌中部、腰方肌、腰大肌和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旁开8~10cm途径皮肤、皮下脂肪、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膜后方和腰大肌,有4例遇到结肠。结论 经皮椎间盘切除以正中矢状面后旁开8~10cm、进针方向与椎间隙平行且与正中矢状面成45°~60°夹角最为安全,L_5S_1间隙遇到髂骨翼时可行髂骨翼钻孔进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盘切除 局部解剖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年轻助教如何上好人体解剖学实习课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玉琳 李金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4期382-384,共3页
在医学院校的人体解剖学专业中刚刚进科的年轻助教直接参与了大量实习课的教学,结合自身经验,就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完成课堂教学并且通过课后总结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年轻助教 人体解剖学 实习课 医学教育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当代神经解剖学的发展动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云庆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神经解剖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形态和结构的科学,属于解剖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以往的神经解剖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的正常形态和结构。然而近年来随着方法学的不断创新和引入其它学科的先进技术,其内容已突破了仅以研究脑和脊髓的形态... 神经解剖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形态和结构的科学,属于解剖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以往的神经解剖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的正常形态和结构。然而近年来随着方法学的不断创新和引入其它学科的先进技术,其内容已突破了仅以研究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为中心的范畴,以至在某些方面达到了与其它学科之间无法截然划分界限的程度,形成了新兴的综合科学-神经科学。本文着重从神经解剖学的发展特点、当代神经解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神经解剖学的研究范畴和内容等三方面阐述了当代神经解剖学的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技术方法 研究内容
下载PDF
神经解剖学的现状及在我国发展这门科学的刍议
16
作者 李继硕 《解剖学通报》 198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神经解学剖是当前解剖学领域中生命力甚强、最为活跃的分野之一。其所以如此是因为(1)脑的结构和功能还有大量未解之谜;(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研究手段日新月异,因而研究工作有了不断深入的可能性。近百年来神经解剖学的发展曾经有... 神经解学剖是当前解剖学领域中生命力甚强、最为活跃的分野之一。其所以如此是因为(1)脑的结构和功能还有大量未解之谜;(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研究手段日新月异,因而研究工作有了不断深入的可能性。近百年来神经解剖学的发展曾经有过几次飞跃性变化,最近一次是从7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利用轴浆流原理所进行的标记方法的问世而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神经学 中枢神经再生
下载PDF
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17
作者 易国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1期37-39,63,共4页
在200例童尸标本上,观察了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按上矢状窦和直窦分支情况,将窦汇区分为四种新的类型。各窦横断面积:右横窦>上矢状窦>左横窦>直窦。上矢状窦偏向右横窦者占58%,偏向左横窦者占19%,居中或等分者占23%。直窦偏向... 在200例童尸标本上,观察了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按上矢状窦和直窦分支情况,将窦汇区分为四种新的类型。各窦横断面积:右横窦>上矢状窦>左横窦>直窦。上矢状窦偏向右横窦者占58%,偏向左横窦者占19%,居中或等分者占23%。直窦偏向左横窦者占27.5%,偏向右窦者占37.0%,居中或等分者占35.5%。左、右横窦间有直接通道(池状、孔状或管状)者占46%,无直接通道者占54%.该部解剖学的特殊变异,有可能误诊为横窦梗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汇 上矢状窦 直窦 横窦 枕窦
下载PDF
日本宫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其摄影中心简介
18
作者 上杉兼一 张淼丽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3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日本宫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摄影中心 数字化图像 病例摄影 手术摄影
下载PDF
中国解剖学会第11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召开
19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8-608,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年会 学会 中国 香港大学 会议中心 论文摘要
下载PDF
大鼠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fos表达 被引量:38
20
作者 陈良为 晋光荣 +1 位作者 饶志仁 施际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本文应用Fos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c-fos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多数核团或部位的c-fos表达于伤害性刺激后的30min开始,2h达高峰,4h后逐渐降低,12h基本恢复正常。(2)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本文应用Fos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c-fos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多数核团或部位的c-fos表达于伤害性刺激后的30min开始,2h达高峰,4h后逐渐降低,12h基本恢复正常。(2)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呈双侧性分布,定位于胸髓(Rexed Ⅰ、Ⅱ、Ⅴ和Ⅹ层)、孤束核、延髓腹外侧区、臂旁外侧核、脑桥室周灰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楔形核、中缝背核、下丘、丘脑(中线核团、背内侧核、腹后内侧核小细胞部)、外侧缰核、内侧膝状体大细胞部、下丘脑(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室周核等)、中央杏仁核、终纹床核、伏核、外侧隔核、梨状区皮质等。本文对以上部位的c-fos表达规律及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蛋白 胃肠道 刺激 中枢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