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G-CSF抗原结合活性的三个重组噬菌体单链抗体基因的筛选及序列测定
1
作者 贾松惠 郭鹞 +2 位作者 范灵芝 梁米芳 侯云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利用固相化GCSF亲和吸附法,从已构建的抗rhGCSF全套单链抗体(ScFv)噬菌体表面展示文库中,筛选出含有特异抗体片段的噬菌体颗粒。结合直接感染法和酸性洗脱液洗脱法,进行4轮亲和富集筛选,并通过ELISA法结合双酶切鉴定,共筛选出9个具有GCS... 利用固相化GCSF亲和吸附法,从已构建的抗rhGCSF全套单链抗体(ScFv)噬菌体表面展示文库中,筛选出含有特异抗体片段的噬菌体颗粒。结合直接感染法和酸性洗脱液洗脱法,进行4轮亲和富集筛选,并通过ELISA法结合双酶切鉴定,共筛选出9个具有GCSF结合活性的完整的重组噬菌粒克隆。对其中3个阳性克隆进行了ScFv基因全序列测定,获得6个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全序列。计算机分析表明,它们均为新发现的小鼠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SF 重组噬菌体抗体 可变区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外源RNA促进小鼠肠腺辐射损伤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曾桂英 韩士臣 +2 位作者 刘爱平 谢学军 周元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3-238,共6页
BALB/c小鼠接受1040cGy60Coγ射线腹部照射后,采用不同来源的RNA、不同的注入剂量、途径、时间和次数等因素,研究外源RNA对空肠肠腺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的RNA均可明显提高受照小鼠的肠... BALB/c小鼠接受1040cGy60Coγ射线腹部照射后,采用不同来源的RNA、不同的注入剂量、途径、时间和次数等因素,研究外源RNA对空肠肠腺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的RNA均可明显提高受照小鼠的肠腺存活率。(2)酵母RNA的注入剂量与肠腺存活率之间呈一钟形曲线,局部肠腔注入的最适剂量为40~60μg/小鼠,腹腔和肌肉注入时均为80μg/小鼠。(3)采用从(静脉、腹腔、肌肉和皮下)不同途径注入酵母RNA,均可显著提高受照小鼠的肠腺存活率,其中静脉注入效果最佳。(4)照射后小鼠的肠腺存活率随注入酵母RNA时间的推迟而降低,两者在半对数坐标上呈线性关系。(5)小鼠于照射后6h内1次注入RNA,即可生效,多次注入并不增加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RNA 肠腺 辐射损伤 外源核酸
下载PDF
四种核酸前体对小鼠小肠辐射损伤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曾桂英 谢学军 +1 位作者 田芙蓉 周元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1-233,共3页
BALB/c小鼠接受1050c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1h内肌肉注射四种核酸前体(ATP、GMP、Adenine、Thymine)中的一种,可以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肠腺存活率约20%,小肠的大体观察也较为正... BALB/c小鼠接受1050c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1h内肌肉注射四种核酸前体(ATP、GMP、Adenine、Thymine)中的一种,可以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肠腺存活率约20%,小肠的大体观察也较为正常。综合本文及作者以前的实验结果,认为核酸及其前体可用于大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后引起的肠道辐射损伤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核酸前体 小肠 恢复作用 辐射损伤
下载PDF
重组人G—CSF免疫小鼠全套单链抗体噬菌体表面展示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贾松惠 郭鹞 +2 位作者 范灵芝 梁米芳 侯云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1-24,共4页
利用全套噬菌体抗体表面展示技术,绕过杂交瘤技术,从重组人G-CSF免疫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抗体可变区PCR混合引物进行全套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和VL)基因的扩增。经重叠延伸反应,在体外随机装配成单... 利用全套噬菌体抗体表面展示技术,绕过杂交瘤技术,从重组人G-CSF免疫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抗体可变区PCR混合引物进行全套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和VL)基因的扩增。经重叠延伸反应,在体外随机装配成单链抗体(ScFv)。将其克隆至噬菌粒载体pCANTAB5E中,电转化含SupE的E.Coli菌株,以辅助噬菌体M13K07超感染噬菌粒文库,构建成全套ScFv表面展示文库。为利用亲和富集筛选技术,获得具有G-CSF结合活性的完整重组噬菌粒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SF 单链抗体 噬菌体 表面展示 基因文库
原文传递
γ射线致人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大祥 曾桂英 +5 位作者 闫小君 任东青 王枫 赵涛 田芙蓉 苏成芝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 mRNA差异展示技术分离正常和经(60)COγ射线照射的人肠上皮细胞株 HIEC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揭开电离辐射对胃肠细胞损伤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从正常的和经γ射线照射的人肠上皮细胞中分离出差异条带共10... 采用 mRNA差异展示技术分离正常和经(60)COγ射线照射的人肠上皮细胞株 HIEC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揭开电离辐射对胃肠细胞损伤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从正常的和经γ射线照射的人肠上皮细胞中分离出差异条带共101条,31个为新表达的差异片段,29个为高表达的差异片段, 41个为要表达的差异片段;其中 10个片段属于 D-T(11)G组, 59个片段属于 D-T(11)A组; 32个片段属于 D-T(11)C组。从新表达的差异片段中随机挑取 5个片段作探针,与正常的及照射后的人肠上皮细胞总RNA进行打点杂交,进一步证实呈差异表达。结果表明,10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γ辐射损伤有关,其中31个新表达基因可能与电离辐射引起正常组织损伤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肠上皮细胞株 差异表达基因 辐射损伤
下载PDF
不同剂量β射线对新西兰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迎光 黄志兰 +2 位作者 任冬青 张发科 张绍章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388-388,共1页
不同剂量β射线对新西兰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张迎光1黄志兰1任冬青2张发科2张绍章2(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诊断科西安7100332第四军医大学防原医学教研室)关键词β射线球囊血管成形术再狭窄血管内支架中图号R8... 不同剂量β射线对新西兰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张迎光1黄志兰1任冬青2张发科2张绍章2(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诊断科西安7100332第四军医大学防原医学教研室)关键词β射线球囊血管成形术再狭窄血管内支架中图号R817.5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主要是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 球囊血管成形术 血管再狭窄 剂量 磷32
下载PDF
小鼠^(60)Co-γ射线照射后空肠组织中NO和cGMP含量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桂荣 郭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1-713,共3页
目的和方法:选用BALB/c小鼠,采用一氧化氮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8Gy、12Gy、14Gy)照射后的小鼠和8Gy照射后不同时间(分别为24h、48h、72h)小鼠空肠组织中N... 目的和方法:选用BALB/c小鼠,采用一氧化氮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8Gy、12Gy、14Gy)照射后的小鼠和8Gy照射后不同时间(分别为24h、48h、72h)小鼠空肠组织中NO-2和cGM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8Gyγ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空肠组织中NO-2含量增加,照后48h含量最高,cGMP含量在照后24h最高,48h降至接近对照水平,在48h处,cGMP含量与照射剂量呈依赖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空肠 放射损伤 CGMP 钴60 Γ射线
下载PDF
Niemann—Pick病伴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附1例报告)
8
作者 赵志刚 郭鹞 +3 位作者 晏培松 李玉松 王冰峰 朱新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209-210,共2页
报道了1例4岁女孩患Niemann—Pick 病(NPD)伴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尸检结果。光镜下可见肝、肾、肺、心、脑、胃、小肠、胰、胸腺、甲状腺、咽部淋巴组织、脑垂体、膀胱、骨髓等器官或组织中有大量泡沫细胞(FC),经特殊... 报道了1例4岁女孩患Niemann—Pick 病(NPD)伴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尸检结果。光镜下可见肝、肾、肺、心、脑、胃、小肠、胰、胸腺、甲状腺、咽部淋巴组织、脑垂体、膀胱、骨髓等器官或组织中有大量泡沫细胞(FC),经特殊染色及肝、肾脏的电镜观察证实FC 为NP 细胞。通过对肾脏的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证明有MsPGN。文中还讨论了NPD 与MsPGN 之间的可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NPD 病理学
下载PDF
小鼠^(60)Co-γ射线照射后小肠中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9
作者 丁桂荣 郭鹞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171-171,共1页
小鼠60Co-γ射线照射后小肠中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丁桂荣郭鹞(第四军医大学防原医学教研室西安710033)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小肠γ射线中图号R818.7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作为一... 小鼠60Co-γ射线照射后小肠中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丁桂荣郭鹞(第四军医大学防原医学教研室西安710033)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小肠γ射线中图号R818.7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参与了肠道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Γ射线 ^60CO
下载PDF
核酸前体对小鼠肠腺辐射损伤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元恺 刘爱平 曾桂英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6-99,共4页
小鼠经980cGyγ射线腹部照射后,用局部肠腔扩张注入法,将被测试剂注入空肠肠腔内。于照射后第4d活杀小鼠,测定注入肠段和对照肠段的肠腺存活率。结果表明:单独一种嘌呤类或嘧啶类核苷酸、核苷和碱基,同小牛胸腺DNA一样... 小鼠经980cGyγ射线腹部照射后,用局部肠腔扩张注入法,将被测试剂注入空肠肠腔内。于照射后第4d活杀小鼠,测定注入肠段和对照肠段的肠腺存活率。结果表明:单独一种嘌呤类或嘧啶类核苷酸、核苷和碱基,同小牛胸腺DNA一样,具有提高照射后肠腺存活率的作用。这一事实提示,外源核酸对辐射损伤细胞或机体的恢复效应,并非由于其高聚状态,而是其酶解产物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核酸 肠腺 放射损伤
下载PDF
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对造血系统辐射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波涛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97-201,共5页
在文献基础上分析了作为免疫调节系统组分的细胞及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淋巴细胞对早期造血干细胞有刺激和抑制作用,井影响其辐射敏感性。同时;详细描述了照射条件下,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分析其辐射... 在文献基础上分析了作为免疫调节系统组分的细胞及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淋巴细胞对早期造血干细胞有刺激和抑制作用,井影响其辐射敏感性。同时;详细描述了照射条件下,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分析其辐射防护作用机理。论证了辐射对造血系统的损伤与损伤免疫调节机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辐射 造血系统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大鼠胃肠D细胞数量及胃肠和下丘脑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
12
作者 孙诚 郭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对4Gy、8Gy ̄60Cor线一次全身照射后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性内分泌细胞(D细胞)作了动态半定量分析,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技术对胃窦、十二指肠和下丘脑SS...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对4Gy、8Gy ̄60Cor线一次全身照射后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性内分泌细胞(D细胞)作了动态半定量分析,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技术对胃窦、十二指肠和下丘脑SS含量作了动态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受照射后各时点胃肠道D细胞数目均有增加;胃肠和下丘脑组织中SS含量均有增高趋势。二者增高的峰值均出现于照后第1天。结合SS的生理功能和D细胞数目及SS含量的变化规律,作者推测上述改变属机体的应激反应,可能具有抗放射损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幽门窦 十二指肠 下丘脑
下载PDF
微波辐照孕鼠对子鼠体重、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志刚 郭鹞 吴芬芳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8-230,共3页
微波辐照孕鼠对子鼠体重、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赵志刚郭鹞吴芬芳我们用微波照射孕鼠,观察子鼠体重及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情况,同时测定子鼠脑内精氨酸加压素(AVP)和生长抑素(SS)含量,以阐明此改变的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 微波辐照孕鼠对子鼠体重、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赵志刚郭鹞吴芬芳我们用微波照射孕鼠,观察子鼠体重及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情况,同时测定子鼠脑内精氨酸加压素(AVP)和生长抑素(SS)含量,以阐明此改变的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辐照 子代 体重 学习记忆 小鼠
原文传递
电磁脉冲辐照后大鼠小脑、海马中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丁桂荣 谢学军 +3 位作者 张李燕 郑振兴 周晏 郭鹞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拟从观察电磁脉冲(EMP)辐照后大鼠小脑、海马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情况,探讨EMP所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MP辐照后大鼠小脑、海马组织中NOS阳性神经元的... 目的拟从观察电磁脉冲(EMP)辐照后大鼠小脑、海马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情况,探讨EMP所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MP辐照后大鼠小脑、海马组织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EMP辐照后1.5、24h海马中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着色变浅,照后48h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恢复至对照水平,但着色仍浅。小脑中NOS阳性细胞在照后无明显变化。结论NOS在EMP所致大鼠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学 海马小脑 一氧化氮 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