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M RI动态增强扫描评价恩度在乳腺癌中的抗血管生成与抗肿瘤作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8月60例乳腺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单独新辅助化疗治疗3个周期,在治...目的:探讨M RI动态增强扫描评价恩度在乳腺癌中的抗血管生成与抗肿瘤作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8月60例乳腺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单独新辅助化疗治疗3个周期,在治疗前、后使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Trio Tim 3.0T超导型磁共振进行扫描,在常规成像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瘤灶相应指标的变化,并将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肿瘤的抑制率为(69.72±6.2)%,高于新辅助化疗对肿瘤的抑制率(48.71±5.8)%( P <0.05)。实验组治疗后肿瘤的微血管成熟度较高,MVD分别为(3.7±1.7),低于对照组(5.1±2.8)( P <0.05)。治疗后实验组反应肿瘤的血管通透性指标Ktrans在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实验组下降了(0.32±0.11)ml/min /100cm3,对照组下降了(0.14±0.08)ml/min /100cm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肿瘤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Ve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缩小( P <0.05),但实验组缩小了(0.40±0.14),而对照组仅缩小(0.19±0.12)( P <0.05)。结论 DCE‐MRI可以作为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手段,Ktrans与Ve可以作为肿瘤M VD、血管通透性的代替生物标志。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经保乳手术切除肿瘤患者26例,使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verio tim 3.0T超导型磁共振进行成像,成像方法包括常规SE序列、扩散加权成像,所有病例均经穿刺活...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经保乳手术切除肿瘤患者26例,使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verio tim 3.0T超导型磁共振进行成像,成像方法包括常规SE序列、扩散加权成像,所有病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病理,将磁共振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瘢痕与肿瘤复发的MRI影像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瘢痕表现为残留乳房内原手术部位见不规则软组织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病灶边缘欠光整。DWI呈稍高信号,ADC值为(1.34±0.29)×10-3mm2/s。肿瘤复发表现为残留乳房内原手术部位见不规则软组织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其与周围腺体信号比随b值增大而增大,ADC值为(1.02±0.31)×10-3mm2/s,与手术瘢痕的ADC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在磁共振常规序列上与瘢痕组织难以鉴别,但扩散加权成像能有效的将两者区分开来,可成为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患者随访的重要手段。展开更多
本文回顾了CT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水平,认为CT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低剂量成像时代。并提出在应用CT低剂量技术的时侯应遵守ALARA(As Low As Reassenable Achievable)原则。由于当前CT低剂量技术种类繁多,本文在举例归纳说明的同时,认...本文回顾了CT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水平,认为CT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低剂量成像时代。并提出在应用CT低剂量技术的时侯应遵守ALARA(As Low As Reassenable Achievable)原则。由于当前CT低剂量技术种类繁多,本文在举例归纳说明的同时,认为放射科医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以更好地掌握和使用CT低剂量技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M RI动态增强扫描评价恩度在乳腺癌中的抗血管生成与抗肿瘤作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8月60例乳腺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单独新辅助化疗治疗3个周期,在治疗前、后使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Trio Tim 3.0T超导型磁共振进行扫描,在常规成像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瘤灶相应指标的变化,并将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肿瘤的抑制率为(69.72±6.2)%,高于新辅助化疗对肿瘤的抑制率(48.71±5.8)%( P <0.05)。实验组治疗后肿瘤的微血管成熟度较高,MVD分别为(3.7±1.7),低于对照组(5.1±2.8)( P <0.05)。治疗后实验组反应肿瘤的血管通透性指标Ktrans在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实验组下降了(0.32±0.11)ml/min /100cm3,对照组下降了(0.14±0.08)ml/min /100cm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肿瘤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Ve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缩小( P <0.05),但实验组缩小了(0.40±0.14),而对照组仅缩小(0.19±0.12)( P <0.05)。结论 DCE‐MRI可以作为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手段,Ktrans与Ve可以作为肿瘤M VD、血管通透性的代替生物标志。
文摘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经保乳手术切除肿瘤患者26例,使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verio tim 3.0T超导型磁共振进行成像,成像方法包括常规SE序列、扩散加权成像,所有病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病理,将磁共振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瘢痕与肿瘤复发的MRI影像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瘢痕表现为残留乳房内原手术部位见不规则软组织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病灶边缘欠光整。DWI呈稍高信号,ADC值为(1.34±0.29)×10-3mm2/s。肿瘤复发表现为残留乳房内原手术部位见不规则软组织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其与周围腺体信号比随b值增大而增大,ADC值为(1.02±0.31)×10-3mm2/s,与手术瘢痕的ADC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在磁共振常规序列上与瘢痕组织难以鉴别,但扩散加权成像能有效的将两者区分开来,可成为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患者随访的重要手段。
文摘本文回顾了CT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水平,认为CT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低剂量成像时代。并提出在应用CT低剂量技术的时侯应遵守ALARA(As Low As Reassenable Achievable)原则。由于当前CT低剂量技术种类繁多,本文在举例归纳说明的同时,认为放射科医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以更好地掌握和使用CT低剂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