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技术在粮食多式联运系统中的应用与展望
1
作者 祝玉华 郭少华 +1 位作者 李智慧 甄彤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5,共10页
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其稳定、高效的运输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多式联运高效衔接技术、路径优化、信息共享、一体化监控平台等方面阐述了多式联运信息化发展现状,并针对信息技术在粮食多式联运方面的... 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其稳定、高效的运输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多式联运高效衔接技术、路径优化、信息共享、一体化监控平台等方面阐述了多式联运信息化发展现状,并针对信息技术在粮食多式联运方面的应用以及现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5G和SPC的粮食多式联运粮情动态监测的方法。利用北斗+5G融合定位以及北斗短报文通信方式,弥补了运输车辆在室内、城市密集区等复杂环境下的精准定位和通信的不足。通过设置粮情状态判定规则结合下位机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绘制SPC动态控制图,在实现对粮情状态实时监控的同时,可通过观测数据波动情况预测潜在风险,提前干预,减少粮食在途损耗。最终,为未来打造粮食多式联运高效衔接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物流 多式联运 北斗+5G 动态监测 SPC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和先进成像技术的粮食不完善粒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2
作者 葛宏义 郭春燕 +7 位作者 蒋玉英 张元 孙振雨 季晓迪 吴旭阳 冯博 周文慧 王恒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42,共13页
粮食中不完善粒的存在会降低粮食质量,影响粮食加工产品的品质,并且不完善粒的含量会影响粮食在国家规定的收购标准中的质量等级评定,造成经济损失。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人工检测法和化学试剂法等,这些方法存在主观性强、耗时较长等问题... 粮食中不完善粒的存在会降低粮食质量,影响粮食加工产品的品质,并且不完善粒的含量会影响粮食在国家规定的收购标准中的质量等级评定,造成经济损失。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人工检测法和化学试剂法等,这些方法存在主观性强、耗时较长等问题,难以满足目前前沿研究向快速、准确检测发展的主要趋势。可见光成像技术操作简便且成像速度较快,但其无法识别粮食内部的特征信息。具有高分辨率和快速检测等优势的先进成像技术也成为粮食不完善粒检测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用于粮食不完善粒检测的成像技术,包括可见光成像、X射线、热成像、高光谱和多光谱成像以及太赫兹成像等,对这些技术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和比较。分别从粮食的视觉外观和内部特征信息两方面进行介绍,总结了成像技术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在粮食不完善粒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对未来改进方向进行展望,为粮食不完善粒检测的创新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善粒 可见光成像 X射线成像 热成像 高光谱和多光谱成像 太赫兹成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图像处理技术在粮食害虫识别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宗旺 金会芳 +1 位作者 甄彤 孙福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在储粮过程中,粮食害虫的监控至关重要。常见粮虫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检测、声音检测、传统机器学习图像处理以及深度学习图像处理等。传统机器学习图像处理检测粮虫的步骤有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及特征分类。深度学习技术包括图像分... 在储粮过程中,粮食害虫的监控至关重要。常见粮虫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检测、声音检测、传统机器学习图像处理以及深度学习图像处理等。传统机器学习图像处理检测粮虫的步骤有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及特征分类。深度学习技术包括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两大技术,详细介绍了粮虫检测应用的两阶段和单阶段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了使用图像检测技术进行粮虫检测后估计储粮害虫种群密度的方法,包括使用视频监控、特殊分类器等手段来判断活虫、死虫,进一步判断粮虫的种群密度。综述了目前图像处理技术最新的研究方法,并展望了其在粮虫检测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虫检测 图像处理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智能信息的粮食产量趋势预测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史卫亚 何明扬 《信息通信》 2016年第9期151-152,共2页
文章分别使用灰色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变化趋势。数据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将在波动中提高。并建议要进一步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使用科学方法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关键技... 文章分别使用灰色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变化趋势。数据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将在波动中提高。并建议要进一步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使用科学方法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关键技术,实现对粮食市场的动态监测和分析,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粮食需求 灰色模型 BP神经网络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基于指数平滑及差分处理的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方法
5
作者 傅洪亮 王少航 +2 位作者 曹培格 樊超 杨铁军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0-55,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的预测精度,增强预测算法的鲁棒性,在研究灰色理论及多元回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平滑及差分处理的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方法。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对以往影响因子的数据进行指数平滑处理,运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的预测精度,增强预测算法的鲁棒性,在研究灰色理论及多元回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平滑及差分处理的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方法。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对以往影响因子的数据进行指数平滑处理,运用灰色理论,通过迭代预测影响因子的新数据。通过影响因子关联度分析,自动选取与粮食产量关联度大的因子,对以往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差分处理,以减小数据的波动。通过多元回归及残差修正预测了中短期(5年)和中长期(10年)全国及河南省的年度粮食总产量。该预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平滑 差分处理 灰色理论 多元回归 产量预测
下载PDF
一种基于ESP32-CSI的粮食水分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向上 杨卫东 沈二波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33,共8页
为实现粮食水分的低成本快速准确测量,将小型化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采集设备用于粮食水分检测,采用随机森林和主成分分析两种特征选择算法对CSI的振幅指标进行特征子载波提取,基于选择的特征子载波对10种粮... 为实现粮食水分的低成本快速准确测量,将小型化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采集设备用于粮食水分检测,采用随机森林和主成分分析两种特征选择算法对CSI的振幅指标进行特征子载波提取,基于选择的特征子载波对10种粮食水分进行分类,考虑到之后其移动化场景中的应用受限于功耗以及算力,选取结构较为简洁、运算速度较快、算力要求不高的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BLS)应用于CSI数据的处理,同时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精确度和训练时间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最后动态地增加宽度学习系统的增强节点.试验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最大限度地消除了CSI数据中的冗余信息,BLS相较于卷积神经网络不仅获得了更快的速度而且在准确率方面也优于CNN算法,因此PCA-BLS组合获得了最佳的分类效果;增加增强节点的数量后,训练时间虽然有所延长,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水分 信道状态信息 小型化 振幅 宽度学习系统
下载PDF
水下无线光通信模型及其实验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尚君 梁静远 柯熙政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为了分析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行为,基于水下非视距(NLOS)传输模型、水下信道模型和相关实验,对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分析了蓝绿光在3种不同NLOS传输模型下的传输特性。结合先前的实验结果,阐述了光在... 为了分析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行为,基于水下非视距(NLOS)传输模型、水下信道模型和相关实验,对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分析了蓝绿光在3种不同NLOS传输模型下的传输特性。结合先前的实验结果,阐述了光在水下传输过程中吸收散射及湍流效应对水下折射率结构常数和概率分布的影响机理。同时,对水下光通信实验进行了总结,通过研制的光学系统验证了不同传输速率和不同距离下的水下光通信性能,并对水下无线光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光通信 蓝绿光 非视距 信道模型 湍流
下载PDF
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研究综述
8
作者 吕宗旺 牛贺杰 +1 位作者 孙福艳 甄彤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8,共14页
低照度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低照度图像增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全面分析了低照度图像增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挑战,并介绍了传统方法及其优缺点。其次,重点... 低照度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低照度图像增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全面分析了低照度图像增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挑战,并介绍了传统方法及其优缺点。其次,重点讨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根据学习策略的不同将其分为五类,分别对这些算法的原理、网络结构、解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按时间顺序将近6年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增强代表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归纳了当前主流的数据集与评价指标,并从感知相似度和算法性能两个方面对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测试评估。最后,对低照度图像增强领域改进方向与今后研究作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 图像增强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低照度数据集
下载PDF
遥感影像中种植作物结构分类方法综述
9
作者 甄彤 张威振 李智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48,共14页
遥感影像中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分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综述了遥感影像的主要分类技术,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时序特征和多源数据融合等方法;重点分析了传统分类方法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技术在提升分类精度和效率方面的表现。研... 遥感影像中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分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综述了遥感影像的主要分类技术,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时序特征和多源数据融合等方法;重点分析了传统分类方法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技术在提升分类精度和效率方面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多源遥感数据与深度学习模型显著提高了复杂环境下的作物分类效果,尤其在处理多时相数据时表现突出。未来,遥感影像分类将通过算法优化和数据融合,进一步推动精准农业的发展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农作物分类 深度学习 数据融合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储粮通风温度预测
10
作者 吕宗旺 柳航 孙福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在当前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对储粮过程中的温度波动进行准确预测,并通过智能化的通风控制系统实现对储粮环境的优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CNN-BiGRU-Attention网络模型,通过CNN提取特征图中时序数据之间的... 在当前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对储粮过程中的温度波动进行准确预测,并通过智能化的通风控制系统实现对储粮环境的优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CNN-BiGRU-Attention网络模型,通过CNN提取特征图中时序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并将处理后的特征向量作为BiGRU网络的输入,根据粮情数据的时序特征,在BiGRU网络中加入Attention为粮情特征分配权重;以及采用IPSO优化模型超参数的多模型融合算法来预测粮堆温度。使用吉林省榆树某直属粮库的数据集验证该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6 9,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31 5,确定系数R~2为0.992 5,与其他模型相比,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通过将储粮温度预测功能应用于粮情测控系统中,实现机械通风智能化来保障粮食的安全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温度预测 改进粒子群算法 粮食储藏 通风控制
下载PDF
基于THz光谱和多信息融合的小麦品质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葛宏义 蒋玉英 +1 位作者 张元 廉飞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38-3342,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不同品质小麦分类模型的检测精度,提出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融合小麦样品的吸收光谱和折射率光谱信息,对其品质进行检测识别。以正常小麦、发芽小麦、霉变小麦和虫蚀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获取样品THz波段光学参... 为进一步提高不同品质小麦分类模型的检测精度,提出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融合小麦样品的吸收光谱和折射率光谱信息,对其品质进行检测识别。以正常小麦、发芽小麦、霉变小麦和虫蚀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获取样品THz波段光学参数,在特征层选用AdaBoost(AdaBoost)分类器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了小麦品质多项光学指标的分类融合模型。并将融合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融合模型对小麦样品的识别率达到95%。最后,为了验证融合模型的有效性,将其与单光谱分析回归模型进行了对比,表明融合模型比单光谱模型在小麦样品的识别率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且SVM融合模型的识别率最高,是一种最优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z光谱 多元信息融合 SVM 小麦品质
下载PDF
基于超表面透镜天线的小麦堆积密度测量方法研究
12
作者 秦瑶 朱嘉昊 +4 位作者 孙启翔 余威 蔡成欣 李明星 王其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4,共8页
精确测量小麦堆积密度是仓储小麦数量核查的关键,对国家储粮数量评估、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下粮食调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对小麦堆积密度的快速、非接触、高精度测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超表面透镜天线的小麦堆积密度测量方法。该方法... 精确测量小麦堆积密度是仓储小麦数量核查的关键,对国家储粮数量评估、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下粮食调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对小麦堆积密度的快速、非接触、高精度测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超表面透镜天线的小麦堆积密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不同堆积密度的小麦样品在23.8~24.2 GHz频率范围内的复相对介电常数,分析小麦含水量、堆积密度与复相对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提出小麦含水量无关系数用于减少含水量分布不均匀对于小麦堆积密度测量的影响,通过将小麦含水量无关系数与小麦堆积密度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用于小麦堆积密度预测。在所选定的含水量与密度范围内选取100组小麦样品进行密度预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1 1 g/cm^(3),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01 0 g/cm^(3)。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超表面透镜天线的小麦堆积密度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小麦堆积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透镜天线 相位梯度 小麦堆积密度 复相对介电常数 含水量无关系数 微波检测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并行卷积的小麦不完善粒检测研究
13
作者 张庆辉 王晶平 +4 位作者 吕鹏涛 王爱民 吕磊 张梦雅 王金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4,共9页
现有的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忽略了在同一卷积层提取多尺度特征的重要性,因提取的特征过于单一而产生了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了多尺度并行卷积神经网络MSPCNeXt。其中,MSPCNeXt-v1结合降维和大核平均分解,既降低了模型开销,又... 现有的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忽略了在同一卷积层提取多尺度特征的重要性,因提取的特征过于单一而产生了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了多尺度并行卷积神经网络MSPCNeXt。其中,MSPCNeXt-v1结合降维和大核平均分解,既降低了模型开销,又提升了表征能力;MSPCNeXt-v2则在通道维度分割特征向量,将各部分输入不同分支,通过因式分解将大卷积核转为串联的正交平方核,以提高性能。结果表明:在公开数据集GrainSpace上验证了MSPCNeXt-v1和MSPCNeXt-v2模型的有效性;相较于基线ConvNeXt,MSPCNeXt-v1的平均精确率提高了2.605%,Top-1精确率提高了2.353%,但是模型规模较大;MSPCNeXt-v2的平均精确率提高了2.297%,Top-1精确率提高了1.912%,同时还减少了0.456 G的计算量和5.986 M的参数量。通过多尺度并行卷积提取小麦不完善粒的特征,再利用卷积分解和特征分割降低模型复杂度,可以有效地提升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不完善粒 多尺度卷积 并行分支 卷积分解 特征分割
下载PDF
基于改进EfficientNet的轻量化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
14
作者 于锦龙 于俊伟 +2 位作者 张自豪 潘泉 母亚双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针对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复杂度高、难以部署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fficientNet-B0改进的轻量化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ML-EfficientNet。首先,对CBAM注意力模块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注意力模块LCSA并使用... 针对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复杂度高、难以部署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fficientNet-B0改进的轻量化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ML-EfficientNet。首先,对CBAM注意力模块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注意力模块LCSA并使用LCSA模块替换原网络中的SE模块,使模型能同时捕获通道信息与空间信息,提升模型的识别能力。然后,借鉴CSPnet思想对MBConv的结构进行调整,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提升模型识别正确率。最后,在模型的首个卷积层后加入LCSA模块,进一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ML-EfficientNet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5.71%,参数量为2.863 M、浮点计算量为0.376 G。较改进前识别精度提升了1.57%,参数量减少60%,浮点计算量减少9%,能够有效地进行小麦不完善粒的识别任务,为智慧农业提供有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不完善粒识别 EfficientNet-B0 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许德刚 邢奎杰 +1 位作者 李凡 郭奕欣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0,共5页
以粮食产量预测问题研究现状及其不足为基础,对粮食产量预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展开研究,介绍了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灰色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在粮食产量预测方面的应用。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性能特点和优劣,并对粮食产量预... 以粮食产量预测问题研究现状及其不足为基础,对粮食产量预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展开研究,介绍了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灰色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在粮食产量预测方面的应用。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性能特点和优劣,并对粮食产量预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今后完善粮食产量预测技术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预测 影响因素 灰色理论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NET的粮食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周芳 杨桦 孙宜贵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0,共4页
本文结合行业需求,实现了一个基于.NET平台和SQL Server的粮食收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特别针对目前粮食收发业务中常见作弊现象,将自动车牌识别技术融入系统设计。分析了关键业务和系统角色,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核心模块的实现细节。... 本文结合行业需求,实现了一个基于.NET平台和SQL Server的粮食收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特别针对目前粮食收发业务中常见作弊现象,将自动车牌识别技术融入系统设计。分析了关键业务和系统角色,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核心模块的实现细节。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方案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发 自动车牌识别 防作弊 NET框架 管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多蚁群优化的粮食物流配送路径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周芳 杨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利用多蚁群并行优化算法,本文建立了带多个约束条件的某粮库粮食物流配送问题的数学模型,优化了粮食物流的配送路径;通过改进信息素的更新方式,加强了蚁群算法的自适应性,提高了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多蚁群... 利用多蚁群并行优化算法,本文建立了带多个约束条件的某粮库粮食物流配送问题的数学模型,优化了粮食物流的配送路径;通过改进信息素的更新方式,加强了蚁群算法的自适应性,提高了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多蚁群并行算法优化粮食配送的路径,可以快速有效地求得问题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蚁群算法 优化物流配送
下载PDF
RIS辅助无人机通信系统波束赋形双重循环优化算法
18
作者 郭歆莹 刘龙飞 朱春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提高复杂城市环境中无人机(UAV)集成可重构智能表面(RIS)构成的RIS-UAV中继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研究了定轨迹RIS-UAV中继通信系统的最大化系统下行和速率问题,构建了一个联合主被动波束赋形的多变量非凸优化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设... 为提高复杂城市环境中无人机(UAV)集成可重构智能表面(RIS)构成的RIS-UAV中继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研究了定轨迹RIS-UAV中继通信系统的最大化系统下行和速率问题,构建了一个联合主被动波束赋形的多变量非凸优化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式规划(FP)的流形优化的低复杂度交替优化双重循环算法。首先,通过FP算法将问题化简;其次,利用标准凸优化算法设计基站主动波束赋形,利用流形优化算法设计RIS被动波束赋形;最后,通过内外双重循环交替迭代优化直至收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经典方案对比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较低的复杂度,且在最大发射功率为20 dBm时,和速率比随机相位方案实现大约6 dB的增益。此外,RIS采用3 bit离散相移时系统和速率性能与连续相移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可重构智能表面 波束赋形 分式规划 流形优化
下载PDF
基于Agent-Aglet的Web信息检索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朝辉 秦杰 甄彤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8-171,176,共5页
本文以Agent-Aglet平台为基础,运用Java语言设计了SearchAglet并成功应用于Web的网络信息检索中,智能化地将信息检索技术与知识学习技术有机结合,提出了新的Web信息检索方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移动AGENT WEB信息检索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储粮害虫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德刚 李凡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5-194,共10页
储粮害虫检测技术一直是粮食储藏害虫防治的研究热点。以储粮害虫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其不足为基础,针对储粮害虫防控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需求展开了研究,介绍了储粮害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光学、声学、图像识别等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 储粮害虫检测技术一直是粮食储藏害虫防治的研究热点。以储粮害虫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其不足为基础,针对储粮害虫防控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需求展开了研究,介绍了储粮害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光学、声学、图像识别等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机理与特点,讨论了在储粮害虫检测中技术特点、应用成效、发展趋势等研究进展并对比分析了各种信息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文章最后对储粮害虫信息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今后完善储粮害虫检测技术及实现粮食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害虫 检测 声学 光学 图像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