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杆菌W1荚膜多糖结构、免疫及抗衰老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高永娇 王坤 +1 位作者 赵婧 左锋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9,共10页
为了初步探究植物乳杆菌W1荚膜多糖(CPS)的结构及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酶解法提取制备CPS,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系统、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绝对分子量、官能团和单糖组成,并利用RAW264.7细胞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估CPS的... 为了初步探究植物乳杆菌W1荚膜多糖(CPS)的结构及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酶解法提取制备CPS,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系统、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绝对分子量、官能团和单糖组成,并利用RAW264.7细胞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估CPS的免疫和抗衰老活性。结果表明,CPS是一种平均分子量为5.49×10^(4) Da,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其单糖摩尔比为3.12:1。CPS可以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和对中性红的吞噬作用,促进NO和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125μg/mL剂量下,RAW264.7细胞的TNF-α、IL-6、IL-1β的分泌水平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26倍、1.11倍、1.96倍。同时,CPS可显著提升线虫的抗氧化体系(P<0.05),延长其寿命,并提高其应激耐受性。正常、氧化应激和热休克环境下线虫的平均寿命均在125μg/mL处理剂量下达到最大值,寿命延长率分别为21.05%±0.21%、42.86%±0.27%和50.00%±0.2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PS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开发为功能性辅料应用于食品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多糖 巨噬细胞 免疫活性 秀丽隐杆线虫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菌及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明月 吴庆宇 曹阳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中难以降解的纤维素成分含量高。生物法处理是纤维素降解利用的一种有效、环保及安全的处理方式,其利用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微生物通过产生胞外酶,将纤维素转化为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从而提高秸秆... 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中难以降解的纤维素成分含量高。生物法处理是纤维素降解利用的一种有效、环保及安全的处理方式,其利用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微生物通过产生胞外酶,将纤维素转化为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从而提高秸秆消化率。本文概述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类、纤维素酶的分类与作用机制及其在秸秆等粗饲料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和优化培养,进而促进粗饲料资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为草食家畜养殖业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微生物 秸秆
下载PDF
芸豆皮多酚制备、纯化、鉴定及抗油脂氧化作用研究
3
作者 孙立兰 王坤 +2 位作者 张友良 王若坤 左锋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0,共9页
为了探究紫花芸豆皮多酚的制备纯化工艺及抗油脂氧化作用,本研究以紫花芸豆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芸豆皮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利用HPD600大孔树脂对芸豆皮多酚粗提液进行了纯... 为了探究紫花芸豆皮多酚的制备纯化工艺及抗油脂氧化作用,本研究以紫花芸豆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芸豆皮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利用HPD600大孔树脂对芸豆皮多酚粗提液进行了纯化,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酚类物质组成;以过氧化值为指标利用Arrhenius方程建立花生油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0 min、液料比1:60(g:mL)、提取次数4次为芸豆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此时芸豆皮多酚提取量为0.18±0.49 g/g;HPD600大孔树脂对紫花芸豆皮多酚的静态吸附容量、解吸率最大,适合分离纯化紫花芸豆皮多酚,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流速1.0 mL/min、洗脱剂乙醇浓度60%和洗脱流速1.0 mL/min,此时芸豆皮多酚纯度为54.68%±1.97%;芸豆皮中含有19种单体酚,其中儿茶素含量最高,为425.952±7.652μg/g;添加芸豆皮多酚或抗氧化剂能有效延缓食用油过氧化值升高,通过模型推算多酚-维生素C复配的花生油在20℃条件下的货架期最长可达193.4 d,对照组货架期为150.3 d,与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为8.7%,可准确预测该食用油的货架期。综上,芸豆皮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具有安全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的潜在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皮 多酚 分离鉴定 抗油脂氧化 货架期
下载PDF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制备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4
作者 阮圣慧 郑喜群 +1 位作者 刘晓兰 李良玉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36,共12页
本文以低聚异麦芽糖(IMOs-50型)糖浆为原料,利用顺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对其进行纯化,并对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相关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单柱固定床试验选择适合低聚异麦芽糖分离的固定相,比较了不同类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低聚异... 本文以低聚异麦芽糖(IMOs-50型)糖浆为原料,利用顺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对其进行纯化,并对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相关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单柱固定床试验选择适合低聚异麦芽糖分离的固定相,比较了不同类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低聚异麦芽糖和单糖、二糖混合液的分离度,筛选出ZG106 K+型树脂为合适的分离介质;在制备色谱单柱评价试验结果基础上,结合物料平衡原理和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基本原理,初步确立了顺序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工艺的基本操作参数,并对分离条件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纯化技术参数为:进料量455 mL/h、进料折光60%、色谱柱温65℃、进水量为682 mL/h、进料流速为40.2 mL/min、进水流速为31.8 mL/min、总循环流量为409.5 mL/h,出口折光率为18.70%,纯度为92.80%,收率为83.20%。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在相对湿度为43%和81%的环境中保存7 d后,吸湿率分别为61.63%和67.10%。在相对湿度为43%和0的环境下保存7 d,水分残存率分别为77.96%和15.56%;其化学结构在352.5℃下保持稳定;能进行美拉德反应,典型的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顺序式模拟移动床技术可高效纯化低聚异麦芽糖,为我国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及广泛应用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良好的理化特性为其在食品以及相关功能性糖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色谱 制备色谱 纯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对氧化应激斑马鱼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琳 陈丹 +2 位作者 范晓禹 郑喜群 崔素萍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9,共10页
为探究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组分(BRKBPAPC)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利用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诱导建立氧化应激斑马鱼模型,研究BRKBPAPC对氧化应激斑马鱼的影响。结果表明:BRKBPAPC能显著提高(P<0.05)斑马鱼体内过氧化氢酶(CAT)、... 为探究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组分(BRKBPAPC)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利用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诱导建立氧化应激斑马鱼模型,研究BRKBPAPC对氧化应激斑马鱼的影响。结果表明:BRKBPAPC能显著提高(P<0.05)斑马鱼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同时BRKBPAPC还具有调节斑马鱼脂代谢的能力,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斑马鱼脂代谢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高剂量BRKBPAPC可使斑马鱼行为轨迹增多,高速运动次数、时间、距离显著上升。高剂量抗氧化肽处理21 d时,CAT、SOD、T-AOC、GSH-Px分别增至(28.29±3.29)、(126.59±6.39)、(2.07±0.18)、(84.75±7.77)U/mg prot,MDA含量降至(3.35±0.29)nmol/mg prot。由此可见,BRKBPAPC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及脂代谢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红芸豆 抗氧化肽 氧化应激 脂代谢 斑马鱼 行为
下载PDF
优质安全青贮饲料用添加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冬文 曹阳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58,共6页
青贮是一种通过发酵保存饲料营养成分的技术手段,新鲜饲料经过乳酸发酵后会更加耐储存,营养成分也更能够保持稳定。在调制青贮时,为了促进青贮发酵过程,通常会使用青贮添加剂来最大限度地保证发酵品质,防止营养物质损失,青贮添加剂已经... 青贮是一种通过发酵保存饲料营养成分的技术手段,新鲜饲料经过乳酸发酵后会更加耐储存,营养成分也更能够保持稳定。在调制青贮时,为了促进青贮发酵过程,通常会使用青贮添加剂来最大限度地保证发酵品质,防止营养物质损失,青贮添加剂已经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文章综述了当前应用较广的几种青贮添加剂的作用原理,为青贮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青贮 发酵品质 化学添加剂 生物添加剂
下载PDF
银杏内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欧阳晓伦 刘嘉乐 +5 位作者 巩光禄 申贵男 袁媛 高亚梅 晏磊 王伟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72-78,共7页
银杏(Ginkgo biloba L.)的种子、叶子和果实可用于制作具有抗菌、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生物活性的药物。在银杏生活史的部分或全部阶段在其各种器官、组织以及细胞间隙内存在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内生放线菌,银杏内生菌具有潜在... 银杏(Ginkgo biloba L.)的种子、叶子和果实可用于制作具有抗菌、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生物活性的药物。在银杏生活史的部分或全部阶段在其各种器官、组织以及细胞间隙内存在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内生放线菌,银杏内生菌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综述了已分离的银杏内生菌种类,以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等为主;银杏内生菌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如产生于炭角菌属、曲霉属等内生菌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产生于芽孢杆菌属具有对林木变色疾病防治作用的杆菌素和芬芥素等抗菌肽;球毛壳菌能产生在抗癌和作物病害生物防治有显著作用的球毛壳菌素等。对银杏内生菌代谢产物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以期为利用银杏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内生菌 次生代谢产物
下载PDF
多菌种发酵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8
作者 徐畅 郑喜群 +3 位作者 刘晓兰 韩国栋 王俊彤 李冠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2-181,共10页
为提升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蛋白粉和玉米胚芽粕为主要原料,根据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1:2:3的比例混合接种制备发酵饲料。以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乳酸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 为提升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蛋白粉和玉米胚芽粕为主要原料,根据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1:2:3的比例混合接种制备发酵饲料。以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乳酸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固态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1.1 h、发酵温度36.1℃、含水量55.6%、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糖蜜=7:2:1。在此条件下,发酵饲料中可溶蛋白含量为19.96%,乳酸含量为131.5 mmol/L。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3.04%,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与β-折叠比值由0.561提高到1.072,并且发酵饲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可溶性蛋白质 抗氧化活性 氨基酸
下载PDF
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对果蔬汁黏度及褐变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陈丹 李琳 +2 位作者 范晓禹 郑喜群 崔素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6,145,共6页
将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添加到果蔬汁中,分析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对果蔬汁黏度及褐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提高了果蔬汁的黏度;其中,5~10 mg/mL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对香蕉汁的褐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5~15 m... 将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添加到果蔬汁中,分析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对果蔬汁黏度及褐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提高了果蔬汁的黏度;其中,5~10 mg/mL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对香蕉汁的褐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5~15 mg/mL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对茄子汁、马铃薯汁的褐变有抑制作用;15 mg/mL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对黄元帅苹果汁的褐变有抑制作用。综合来看,5 mg/mL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的抗褐变效果最好,低质量浓度的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糖基化产物对果蔬汁基本都有一定的抑制褐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产物 果蔬汁 黏度 褐变度
下载PDF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色谱高效纯化低聚异麦芽糖应用研究
10
作者 阮圣慧 郑喜群 +2 位作者 刘晓兰 李良玉 姜彩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68,230,共7页
[目的]提高低聚糖行业的生产效率。[方法]以50型低聚异麦芽糖浆为原料,利用顺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对其纯化。通过制备色谱单柱试验筛选出钾离子型树脂为合适的分离介质;根据物料平衡原理和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基本原理近似确定分离工... [目的]提高低聚糖行业的生产效率。[方法]以50型低聚异麦芽糖浆为原料,利用顺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对其纯化。通过制备色谱单柱试验筛选出钾离子型树脂为合适的分离介质;根据物料平衡原理和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基本原理近似确定分离工艺的初始操作参数,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技术参数为:料液折光率60%、柱温65℃、进样量455 mL、进水量682 mL、进样流量37.4 mL/min、进水流量29.6 mL/min以及总循环流量364 mL/h,在此条件下低聚异麦芽糖出口折光为20.40%,纯度达到90.20%,收率达到85.50%。[结论]自主研制的顺序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设备可用于高效纯化低聚异麦芽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 色谱分离 纯化 低聚异麦芽糖
下载PDF
芸豆酵素发酵过程中组分及抗氧化功能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迪 王颖 +4 位作者 张艳莉 佐兆杭 刘淑婷 张裕 李志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8-24,共7页
以紫花芸豆为原料制备芸豆酵素,探究其发酵过程中pH、总酸、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参数(还原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芸豆酵素发酵过程中pH持续降低后趋于平... 以紫花芸豆为原料制备芸豆酵素,探究其发酵过程中pH、总酸、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参数(还原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芸豆酵素发酵过程中pH持续降低后趋于平缓趋势,总酸变化规律与之相反;还原糖含量由发酵初期小幅度上升至11.2 mg/mL,随之不断下降并于发酵48 h达到最低值3.55 mg/m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17.07%持续降低至6.01%;总酚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仅在发酵32 h有所下降,并于发酵结束达到最大值367.92 mg/mL;黄酮含量呈现持续升高趋势并于发酵48 h达到92.24μg/mL后趋于稳定,芸豆酵素的抗氧化能力(还原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并于发酵后期达稳定状态,分别于发酵56 h时达到最大值(0.88μmol/L、88.12%)。功能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参数相关性表明,总酚、黄酮与还原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 酵素 代谢产物 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发酵法制备芸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海军 王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67-372,共6页
为了探讨发酵改性后的芸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复合菌系发酵改性芸豆膳食纤维,测定其发酵前后理化性质,并建立运动性大鼠模型,向大鼠灌胃5.80、2.90、1.45 g/kg的芸豆膳食纤维,通过游泳力竭实验,分析... 为了探讨发酵改性后的芸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复合菌系发酵改性芸豆膳食纤维,测定其发酵前后理化性质,并建立运动性大鼠模型,向大鼠灌胃5.80、2.90、1.45 g/kg的芸豆膳食纤维,通过游泳力竭实验,分析丙二醛、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以及肝糖原、肌糖原的变化,探究其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后的芸豆膳食纤维含量为18.32%,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144.83%、80.66%和58.97%。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体内丙二醛含量(P<0.05),且能够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P<0.05),提升肌糖原与肝糖原的含量和储存能力,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综合以上结果,发酵法制备芸豆渣膳食纤维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积极作用,且能够提高抗氧化能力、保护肌肉组织和增强运动耐受性,对未来应用于人体作为一种运动型营养补充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法 芸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 运动性疲劳 抗氧化性 植物乳杆菌
下载PDF
细胞氧化应激的危害及抗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崔素萍 陈丹 +3 位作者 穆秋霞 李琳 王坤 郑喜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74-79,133,共7页
氧化应激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氧化-抗氧化平衡受到了破坏,从而导致组织损伤。活性氧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呼吸作用,而过量的活性氧将会损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如何保持细胞内的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平衡(... 氧化应激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氧化-抗氧化平衡受到了破坏,从而导致组织损伤。活性氧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呼吸作用,而过量的活性氧将会损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如何保持细胞内的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对健康极为重要。抗氧化系统通过清除ROS、螯合金属离子、猝灭单线态氧以及降低氧浓度等方式来减缓或抑制细胞氧化。将从细胞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线粒体损伤、抗氧化防御系统三方面阐述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为促进健康并预防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活性氧 线粒体损伤 抗氧化防御系统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玉米芯中半纤维素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良玉 韩舒晨 +4 位作者 汤华成 宋春丽 刘中学 付巧雨 郑喜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5-80,共6页
试验为高效去除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提高玉米芯的饲料价值,以玉米芯原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提取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5.23%、提取温度80.6℃... 试验为高效去除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提高玉米芯的饲料价值,以玉米芯原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提取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5.23%、提取温度80.6℃、提取时间74.1 min、液料比17.0 mL/g、半纤维素的提取率(76.0±0.18)%;采用膜分离技术回收NaOH,可降低生产成本及环境污染。研究表明,去除半纤维素的玉米芯可在饲料生产应用,半纤维素可应用于木糖的生产,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无污染的玉米芯综合利用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半纤维素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优化
原文传递
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洛哌丁胺诱导小鼠便秘的作用及机制
15
作者 曾祥瑞 姜彩霞 +2 位作者 刘晓兰 郑喜群 魏旭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本文主要研究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corn bran soluble dietary fiber,CSDF)对洛哌丁胺诱导的小鼠便秘及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SDF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1)·d)和联... 本文主要研究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corn bran soluble dietary fiber,CSDF)对洛哌丁胺诱导的小鼠便秘及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SDF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1)·d)和联合组(CSDF:副干酪乳杆菌=30:1(v:v)),每组10只。CSDF持续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以洛哌丁胺悬浊液(10 mg·kg^(-1))诱导小鼠便秘,持续7 d。排便试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CSDF干预能显著缩短便秘小鼠首粒黑便时间,6 h排便量和粪便含水量显著提高(P<0.05)。小肠推进率和结肠病理试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小肠推进率提升了110.58%,结肠隐窝深度提升了43.67%。与模型组相比,CSDF摄入后小鼠胃肠道相关神经递质(胃动素、5-羟色胺等)水平升高,提示CSDF可改善便秘性肠道神经系统紊乱。此外,补充CSDF后,有益肠道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毛螺菌等)丰度上调,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升高,L-CSDF组中典型的SCFAs(乙酸、丙酸和丁酸)分别达到了模型组的1.89、1.60和4.35倍。综上,CSDF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重塑肠道菌群及代谢物水平来缓解便秘,且联合益生菌后CSDF可更有效的缓解便秘引发的结肠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 副干酪乳杆菌 缓解便秘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东北粮食主产区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现状问卷调查及建议 被引量:7
16
作者 申贵男 袁媛 +5 位作者 艾士奇 刘晓烨 晏磊 谷学佳 王玉峰 王伟东 《土壤与作物》 2020年第3期296-303,共8页
东北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畜禽养殖区,因秸秆和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均属于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它们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对于缓解环境压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问卷法、座谈... 东北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畜禽养殖区,因秸秆和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均属于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它们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对于缓解环境压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问卷法、座谈法、访谈法及新媒体投票法等方法,调研了东北三省生产者对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认知程度和执行意愿,并对废弃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事农业生产的生产者中,90%以上的生产者对秸秆及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比较认可,期待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改善生活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建议加大农业废弃物的技术推广和资金补贴,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环保意识,以达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畜禽粪便 污染 资源化利用 调查
下载PDF
芸豆/大豆复合发酵液代谢组分及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志芳 佐兆杭 +2 位作者 王颖 张裕 王迪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豆基植物发酵液在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紫花芸豆、大豆为原料,采用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益生菌共同发酵制备复合发酵液,并对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含量及抗氧... 目的:探究豆基植物发酵液在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紫花芸豆、大豆为原料,采用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益生菌共同发酵制备复合发酵液,并对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发酵液pH值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并逐步稳定在3.55左右,总酸由0.13 mg/mL上升至0.43 mg/mL,可溶性固形物由10.01%降低至5.73%,还原糖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先下降后保持波动平衡的状态,总酚、黄酮类物质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均先迅速上升,后分别稳定在430 mg/mL和155.30μg/mL左右,发酵液还原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并于发酵后期达稳定状态,分别于发酵48 h时达到最大值(0.608,3.404 mmol/L)。结论:芸豆/大豆复合发酵液常规代谢组分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规律性,且该发酵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复合发酵液 代谢产物 抗氧化
下载PDF
芸豆加工过程中蛋白-多酚复合物功能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妍兵 陶阳 +4 位作者 苗雪 刁静静 张东杰 陈洪生 王长远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7-64,共8页
考察芸豆蛋白与多酚在25、70、80、90、100℃下的抗氧化活性、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活性,并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复合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80℃时,芸豆蛋白-多... 考察芸豆蛋白与多酚在25、70、80、90、100℃下的抗氧化活性、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活性,并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复合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80℃时,芸豆蛋白-多酚复合物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复合物的溶解度达到77.4%,较常温下溶解度提高10%以上;乳化性和起泡性分别为60.4%和98.75%,显著高于常温条件处理组,而碱性环境下乳化性较对照组增加了26.95%,起泡性也有相同的趋势,结合红外和电泳分析推测芸豆蛋白与多酚在热处理条件下可能形成了共价复合物,从而改变其功能活性。热加工过程中,80℃的加工条件下可最大程度的保证复合物理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蛋白-多酚复合物 抗氧化性 功能特性
下载PDF
高酯柑橘果胶-大豆分离蛋白复合 凝胶制备及质构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慧敏 许馨予 +3 位作者 贾斌 王坤 李丹 左锋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3-168,共6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高酯柑橘果胶(CP)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凝胶并对其质构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复合物稳定性研究发现:当SPI-CP体积比1∶1时体系稳定性最好,此时复合物体系的浊度为(0.258±0.010)、平均粒径为(106±4)nm、电位为...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高酯柑橘果胶(CP)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凝胶并对其质构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复合物稳定性研究发现:当SPI-CP体积比1∶1时体系稳定性最好,此时复合物体系的浊度为(0.258±0.010)、平均粒径为(106±4)nm、电位为(39.6±0.5)mV。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凝胶质构特性发现:当复合物体系的pH为2.51、蔗糖质量分数为23.76%、SPI-CP复合物质量浓度为0.05 g/mL,形成凝胶的硬度为6.58 N,是最佳形成凝胶条件,可以提高SPI-CP复合凝胶溶液的稳定性,改善复合凝胶质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大豆分离蛋白 复合物 质构 凝胶
下载PDF
藜麦粉的抗氧化能力及体外降糖降脂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佐兆杭 徐炳政 +2 位作者 宫雪 庞惟俏 王颖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511-1518,共8页
为了对比脱皮制粉工艺和传统制粉工艺对藜麦抗氧化活性和降糖降脂生理功能的影响,测定了藜麦脱皮前后总酚、总黄酮、皂苷含量以及乙醇-丙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率,并分析其降糖降脂的生理功能。结果表... 为了对比脱皮制粉工艺和传统制粉工艺对藜麦抗氧化活性和降糖降脂生理功能的影响,测定了藜麦脱皮前后总酚、总黄酮、皂苷含量以及乙醇-丙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率,并分析其降糖降脂的生理功能。结果表明,传统制粉工艺制备的藜麦原粮粉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和皂苷含量均高于脱皮粉,且藜麦原粮粉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显著高于脱皮粉;藜麦原粮粉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率显著高于脱皮粉。与藜麦原粮粉相比,藜麦脱皮粉的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和体外降糖降脂能力虽有所降低,但仍呈现出较强的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脱皮工艺 抗氧化 降糖 降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