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娇 舒莉萍 +7 位作者 李轩泽 刘琴 吴颖 刘印 王伟宇 刘鋆 叶川 马敏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4109-4114,共6页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被批准用于实验及临床的少数生物材料之一,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及优异的机械性能,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载体。目的:验证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三维多孔支架材料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被批准用于实验及临床的少数生物材料之一,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及优异的机械性能,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载体。目的:验证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三维多孔支架材料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及体内异位成骨能力。方法:(1)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将150 g/L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液电纺成纳米纤维膜,将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骨髓标本获取已经获得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种植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纤维支架上,采用成骨诱导液培养7 d,DAPI荧光染色、吖啶橙荧光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支架复合物的生长情况;(2)将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纤维支架上,使用成骨诱导液诱导培养的作为实验组,不使用成骨诱导液诱导培养的作为对照组,两组培养14 d后分别植入裸鼠皮下,术后12周取出植入材料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和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植入物体内异位成骨情况。动物实验获得贵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NO1759999。结果与结论:(1)DAPI荧光染色与吖啶橙荧光染色显示细胞黏附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纤维支架上,生长良好;(2)扫描电镜显示,成骨诱导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纤维支架上生长良好,细胞产生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并覆盖于纳米纤维支架表面;(3)植入12周后,两组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和Ⅰ型胶原染色呈阳性,其中实验组各染色阳性表达强于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有较多成骨细胞和典型的骨陷窝,对照组仅有少量骨组织形成;(4)研究表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异位成骨能力,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 纳米纤维膜 静电纺丝 支架 人骨髓间充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 异位成骨
下载PDF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负载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俊标 何志旭 +6 位作者 叶川 王永 王梅 刘琴 杨龙 李靖 马敏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057-3064,共8页
背景: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4HB)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黏附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验证P3HB4HB支架材料与人骨髓... 背景: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4HB)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黏附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验证P3HB4HB支架材料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及体内异位成骨能力。方法:(1)将第5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P3HB4HB三维支架上使用成骨诱导液培养5 d,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2)将第5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P3HB4HB支架上体外使用成骨诱导液培养为实验组,不使用成骨诱导液培养为对照组,两组培养14 d后分别植入裸鼠皮下,植入后16周时取出行苏木精-伊红染色,Vonkossa染色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植入物体内异位成骨情况。结果与结论:(1)吖啶橙荧光染色显示细胞黏附于支架材料表面,生长良好;(2)扫描电镜观察成骨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P3HB4HB支架上生长良好,细胞产生丰富的细胞外基质;(3)植入16周时大体观形成骨样组织,Vonkossa染色、Ⅰ型胶原染色呈阳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见较多成骨细胞,有典型的骨陷窝出现,对照组无骨组织形成;(4)研究表明P3HB4HB适合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3-羟基丁酸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 异位成骨 组织工程支架 种子细胞 体内实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3
作者 张弛可 王飞清 +6 位作者 吴丹 杨波 成金阳 陈娟 唐东昕 刘洋 李艳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4995-5002,共8页
背景:目前,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改变尚不完全清楚。目的:综合生物信息学和细胞实验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改变,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在... 背景:目前,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改变尚不完全清楚。目的:综合生物信息学和细胞实验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改变,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从GEO数据集中筛选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和获取Hub基因。培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处理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各组细胞进行成脂诱导分化、成骨诱导分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周期检测和Hub基因的验证。结果与结论:①从GSE84881中获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数据,筛选出184个上调基因和140个下调基因。②富集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细胞周期、脂肪细胞分化、细胞代谢过程和MYC通路。根据Degree算法筛选出上调的10个Hub基因和下调的10个Hub基因。③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与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未发生改变,但其成脂分化能力增强、成骨分化能力减弱、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数增多、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周期停滞、LGALS3表达增加以及MYC表达降低。经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后,健康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出现相似改变。④结果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发生改变,这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的交互作用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液 GEO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移植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廖文萍 胡蓉 +3 位作者 黄悦 李红 闫丽丽 苏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6-272,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异体移植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并诱导成骨方向分化。取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PBS...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异体移植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并诱导成骨方向分化。取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PBS组和大鼠BMSCs组,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建立EAE模型。小鼠免疫后38d和48d腹腔注射PBS或大鼠BMSCs进行治疗,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变化。二次治疗12d后取各组小鼠脊髓、脾脏和外周血。HE染色及Luxol fast blue染色观察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情况;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细胞CFSE标记后10mg/L刀豆球蛋白(Con A)和MOG_(35~55)刺激培养3d,观察脾细胞增殖情况。ELISA检测大鼠BMSCs移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含量。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大鼠BMSCs第3代(P3)细胞表达抗原CD29、CD90、CD106,不表达CD45。体外诱导其能向成骨分化。小鼠发病后,大鼠BMSCs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PBS组减轻,评分降低。HE染色和Luxol fast blue染色结果显示,大鼠BMSCs组脊髓炎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比同时间点PBS组减轻(P<0.05)。Con A和MOG_(35~55)刺激培养后,PBS组和大鼠BMSCs组脾细胞增殖增加,而大鼠BMSCs组又较PBS组降低。与PBS组相比,大鼠BMSCs组血浆细胞因子IFN-γ、IL-17含量降低(P<0.05)。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BMSCs,大鼠BMSCs异体移植对小鼠EAE模型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异体移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脾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Luxol fast blue染色 小鼠
原文传递
重点实验室在创新型医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许键炜 杨小燕 +3 位作者 孙小霞 王静娴 刘金河 周艳华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结合贵州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基础、必要性,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意义,开放的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探讨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在培养应用创新型医... 结合贵州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基础、必要性,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意义,开放的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探讨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在培养应用创新型医学人才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氧化石墨烯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鋆 杨龙 +6 位作者 王伟宇 周玉虎 吴颖 卢涛 舒莉萍 马敏先 叶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466-3472,共7页
背景: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4-hydroxybutyrate,P34HB)支架因亲水性不足而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受限。目的:探索P34HB、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共溶剂混合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复合静... 背景: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4-hydroxybutyrate,P34HB)支架因亲水性不足而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受限。目的:探索P34HB、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共溶剂混合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复合静电纺丝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P34HB、P34HB/PEG、P34HB/PEG/GO支架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静电纺丝支架的三维结构,光学测量仪测定支架上水滴的静接触角,力学测试仪分析静电纺丝支架的拉伸应力应变情况和拉伸弹性模量。将3种支架分别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细胞黏附,Alamar blue法检测细胞增殖,Live/Dead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存活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3组支架纤维随机分布,P34HB、P34HB/PEG、P34HB/PEG/GO组纤维直径逐渐减少;②P34HB/PEG、P34HB/PEG/GO支架的接触角小于P34HB支架(P<0.01);③P34HB/PEG、P34HB/PEG/GO支架的应变率低于P34HB支架(P<0.05或P<0.01),P34HB/PEG/GO支架的弹性模量高于P34HB/PEG支架(P<0.05),3组支架抗拉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P34HB/PEG/GO组共培养1,3,6 h的细胞黏附数量多于P34HB组、P34HB/PEG组(P<0.01),且P34HB/PEG组多于P34HB组(P<0.01);⑤P34HB/PEG/GO组共培养4,7 d的细胞增殖快于P34HB组、P34HB/PEG组(P<0.05或P<0.01);⑥共培养7 d后,扫描电镜显示P34HB/PEG/GO支架表面细胞量最大、铺展最好,Live/Dead荧光染色该组细胞存活率最高;⑦结果表明,P34HB/PEG/GO静电纺丝支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与良好的亲水性,能有效促进细胞增殖、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氧化石墨烯 聚乙二醇 组织工程 支架 静电纺丝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红细胞膜相关蛋白通过IL-6/STAT3/ROR-γt信号通路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Th17细胞分化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可可 李远迪 +5 位作者 文廷浩 朱婕 高杰 胡蓉 韩锋 苏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8-545,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中,外源性和内源性红细胞膜相关蛋白(ERMA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信号通路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中,外源性和内源性红细胞膜相关蛋白(ERMA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信号通路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验证不同浓度ERMAP-Ig融合蛋白功能;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ERMAP基因敲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ERMAP-Ig融合蛋白在体外对Th17细胞分化影响。40只6周龄普通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EAE模型:对照(control)-Ig和ERMAP-Ig组,每组20只;记录临床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EAE小鼠体内Th17细胞分化情况。40只6周龄已鉴定的野生型和ERMAP基因敲除小鼠分为2组建立EAE模型:ERMAP^(+/+)和ERMAP^(-/-)组,每组20只。记录临床评分;脊髓HE和固蓝(LFB)染色并进行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IL-17A+CD4+T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白细胞介素17(IL-17)、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ROR-γt蛋白水平表达;Real-time PCR检测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STAT3和ROR-γt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水平IL-17和TNF-α的表达。结果1.外源性ERMAP-Ig融合蛋白抑制体内外Th17细胞分化且减轻小鼠EAE症状。2.与对照组相比,ERMAP^(-/-)组EAE小鼠炎性浸润和脱髓鞘症状加重,Th17分泌IL-17A增加。3.内源性ERMAP基因敲除后,IL-17、TNF-α、IL-6、STAT3及ROR-γt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MAP可能通过IL-6/STAT3/ROR-γt信号通路调控Th17细胞分化,参与小鼠EAE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相关蛋白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因子3 维甲酸受体相关孤核受体γt 流式细胞术 小鼠
原文传递
配对盒基因6/小鼠胚胎干细胞细胞系的建立及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玲 高杰 +2 位作者 李红 胡蓉 苏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1-458,共8页
目的建立配对盒基因6(Pax6)/小鼠胚胎干细胞(m ESCs)细胞系并鉴定其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m ESCs,将重组载体p EF1α-Pax6-IRES-AcGFP和空载体p EF1α-IRES-AcGFP分别用脂质体法转染m ESCs,经G418梯度及荧光蛋白双筛选后,使用... 目的建立配对盒基因6(Pax6)/小鼠胚胎干细胞(m ESCs)细胞系并鉴定其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m ESCs,将重组载体p EF1α-Pax6-IRES-AcGFP和空载体p EF1α-IRES-AcGFP分别用脂质体法转染m ESCs,经G418梯度及荧光蛋白双筛选后,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免疫印迹法及RT-PCR技术检测Pax6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Pax6/m ESCs阳性细胞的比例。将获得正确的细胞系分别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对其干细胞标志物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SSEA1)、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进行检测,碱性磷酸酶(AP)染色法对其多能性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指数Ki67。将Pax6/m ESCs进行肾背囊下移植,移植物行HE染色观察其分化能力。结果 Pax6成功在m ESCs内表达,经G418筛选后,获得Pax6/m ESCs细胞系,流式结果显示,Pax6阳性率为90%,免疫荧光显示,干细胞标志物SSEA1、OCT4表达阳性且AP染色阳性,并且在体内移植后能向3个胚层分化。结论 Pax6成功在m ESCs内表达,经G418筛选后,获得细胞系Pax6/m ESCs并维持良好的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盒基因6 小鼠胚胎干细胞 基因转染 G418筛选 流式细胞术 小鼠
原文传递
Wnt信号通路与自身免疫调节因子共同参与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
9
作者 文廷浩 李远迪 +5 位作者 何可可 宋雯茜 王先斌 高杰 苏敏 胡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96-2001,共6页
背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 gene,Aire)及Wn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Wnt信号与Aire是否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尚未可知。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和自身... 背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 gene,Aire)及Wn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Wnt信号与Aire是否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尚未可知。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和自身免疫调节因子与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两步分化方法定向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内胚层再分化为胸腺上皮祖细胞,然后用Aire shRNA慢病毒感染小鼠胚胎干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单克隆稳定株,再采用两步分化方法进行诱导分化,分别于定向诱导分化第0,3,10天,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Real-Time qPCR检测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定向诱导分化第0天,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SEA1、OCT4表达呈阳性;②定向诱导分化第3天,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OX17、FOXA2表达呈双阳性;③定向诱导分化第10天,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PCAM1、K5、K8表达呈阳性;④与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相比,诱导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升高,Aire蛋白表达降低;⑤与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相比,诱导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及Aire mRNA表达升高;⑥与正常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最终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相比,敲低Aire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最终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综上所述,Wnt信号通路和Aire共同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小鼠胸腺上皮祖细胞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胚胎干细胞 胸腺上皮祖细胞 内胚层细胞
下载PDF
Pax6基因表达对过氧化氢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影响
10
作者 高杰 邹星星 +3 位作者 文邦红 李远迪 苏敏 胡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4921-4925,共5页
背景: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过度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会产生预防和治疗效果。目的:探究Pax6基因表达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衰老的影响。方法:复苏BM-... 背景: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过度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会产生预防和治疗效果。目的:探究Pax6基因表达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衰老的影响。方法:复苏BM-MSCs、Pax6/BM-MSCs、shPax6/BM-MSCs,经过氧化氢处理24 h后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衰老相关分子Wnt7a、p21、p5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经过氧化氢处理后,3组细胞显示衰老表型,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与BM-MSCs组相比,Pax6/BM-MSCs组内阳性细胞表达较少,shPax6/BM-MSCs组内阳性细胞表达较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BM-MSCs组相比,Pax6/BM-MSCs组细胞内Ki67阳性表达增加,细胞凋亡水平降低,shPax6/BM-MSCs组细胞内Ki67阳性表达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BM-MSCs组相比,Pax6/BM-MSCs组的Wnt7a、p53、p21表达量降低,shPax6/BM-MSCs组的Wnt7a、p53、p21表达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Pax6过表达能够对抗过氧化氢诱导的BM-MSCs衰老进程,可能与Wn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AX6 Wnt7a 过氧化氢 凋亡 衰老
下载PDF
YTHDF3靶向PD-L1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肿瘤干性的影响
11
作者 宋雯茜 安亚军 +4 位作者 朱婕 李远迪 苏敏 赵友波 胡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3164-3171,共8页
目的:探究YTHDF3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和YTHDF3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肿瘤干性的影响及可能涉及的靶点。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临床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YTHDF3的表达水平,使用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检测YTHDF3在mRNA和蛋... 目的:探究YTHDF3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和YTHDF3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肿瘤干性的影响及可能涉及的靶点。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临床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YTHDF3的表达水平,使用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检测YTHDF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干扰YTHDF3在两组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干扰YTHDF3后观察肝癌细胞的成球能力和流式细胞术测定CD133干性标记的变化。最后,下调YTHDF3检测PD-L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YTHDF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与LO2细胞相比,两组肝癌细胞中YTHDF3的表达升高。干扰YTHDF3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后,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成球能力减弱,CD133干性标记阳性率降低。下调YTHDF3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PD-L1的表达随之减少。结论:YTHDF3在肝癌中的高表达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肿瘤干性等特征,可能是作用于PD-L1来实现肝癌细胞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YTHDF3 m^(6)A 肿瘤干性 免疫逃逸
下载PDF
彗星实验方法的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12
作者 范南英 张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检测细胞DNA损伤,对彗星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建立阳性对照。方法以传统碱性彗星实验为基础,对制胶方法、凝胶浓度、琼脂糖溶剂、裂解时间、细胞密度和电泳电压加以优化。以过氧化氢(H_(2)O_(2))作为DNA损伤诱导剂...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检测细胞DNA损伤,对彗星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建立阳性对照。方法以传统碱性彗星实验为基础,对制胶方法、凝胶浓度、琼脂糖溶剂、裂解时间、细胞密度和电泳电压加以优化。以过氧化氢(H_(2)O_(2))作为DNA损伤诱导剂诱导HL-60细胞作为该实验的阳性对照。结果优化后的实验结果显示,制胶方法由三步法进步为两步法,以PBS为琼脂糖溶剂,0.8%正常熔点琼脂糖制备底层胶,0.7%低熔点琼脂糖与细胞悬液混合作为第二层胶,制胶效果好,操作更简单省时,较好地解决了脱胶问题。裂解1 h,1 V/cm电压电泳,获得了具有代表性的彗星图像,结果易于判读,能有效避免假阳性结果。并对不同浓度H_(2)O_(2)诱导的HL-60细胞DNA损伤情况进行比较,成功建立了彗星实验的阳性对照。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化后的彗星实验方法成本更低,更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也更好,能够快速检测细胞中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实验 HL-60 DNA损伤模型
下载PDF
β-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克隆和诱导表达及其对PC1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杰 严会文 +3 位作者 李红 黄悦 胡蓉 苏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6-481,共6页
目的构建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X-TRE3G-IRES-β-NGF,应用Tet-on 3G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探讨β-NGF在人胚肾(HEK293FT)细胞中的过表达情况,及其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SD大鼠脑组织提... 目的构建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X-TRE3G-IRES-β-NGF,应用Tet-on 3G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探讨β-NGF在人胚肾(HEK293FT)细胞中的过表达情况,及其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SD大鼠脑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 DNA,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鼠β-NGF基因完整编码区,将β-NGF基因定向插入载体p LVX-TRE3G-IRES中。将重组载体p LVX-TRE3G-IRES-β-NGF和载体p LVX-Tet3G分别转染空白HEK293FT细胞,制备收获慢病毒,共转染HEK293FT细胞,同时用不同剂量强力霉素(Dox)诱导NGF表达(分为未转染组、0、100、500和1000μg/L Dox诱导表达组)。48h后收集细胞,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内β-NGF表达情况。同时收集培养上清,1.ELISA检测各组上清内β-NGF的分泌量;2.制作条件培养基,加入PC12细胞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观察PC12细胞诱导分化情况。结果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 LVX-TRE3G-IRES-β-NGF序列和方向正确;β-NGF在转染细胞内被诱导表达,随着Dox剂量增加,表达量增强;β-NGF在培养基的上清内表达,表达量随Dox剂量增加而增多。诱导表达的条件培养基可诱导PC12细胞形态改变,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蛋白。结论成功重组慢病毒载体p LVX-TRE3G-IRES-β-NGF,转染后β-NGF基因能够在HEK293FT细胞中表达和分泌,且该蛋白具有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运用Tet-On 3G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可成功诱导表达获得不同剂量β-NGF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神经生长因子 PC12细胞 强力霉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红系祖细胞在造血缺陷斑马鱼体内的移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志操 黄波 +5 位作者 向文碧 孙琮杰 吴西军 周艳华 何志旭 舒莉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9,共6页
目的评估红系祖细胞在先天原始造血缺陷cloche^(-/-)突变体斑马鱼体内的移植效果。方法收集绿色荧光标记红系祖细胞的转基因系zTg(gata1:EGFP)斑马鱼胚胎,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利用显微注射... 目的评估红系祖细胞在先天原始造血缺陷cloche^(-/-)突变体斑马鱼体内的移植效果。方法收集绿色荧光标记红系祖细胞的转基因系zTg(gata1:EGFP)斑马鱼胚胎,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gata1^+细胞移植到42hpf的cloche^(-/-)突变体斑马鱼心脏中,采用体视荧光显微镜追踪观察移植后的红系祖细胞在cloche^(-/-)突变体斑马鱼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选出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并在移植后2 h可观察到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逐渐增殖扩散且16 h持续有绿色荧光表达。结论红系祖细胞有重建造血的潜力,为进一步研究红系祖细胞移植后的功能鉴定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系祖细胞 斑马鱼 移植 cloche^-/-突变
下载PDF
β-神经生长因子的诱导表达及其对角膜缘干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杰 丁玲 +3 位作者 胡蓉 黄悦 苏敏 李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27,共7页
目的运用Tet-on 3G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探讨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在人胚肾(HEK293FT)细胞中的过表达情况及其对角膜缘干细胞(LSCs)的作用。方法将p LVX-TRE3G-IRES-β-NGF和p LVX-Tet3G慢病毒在空白的HEK293FT细胞进行扩增,收获慢病毒... 目的运用Tet-on 3G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探讨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在人胚肾(HEK293FT)细胞中的过表达情况及其对角膜缘干细胞(LSCs)的作用。方法将p LVX-TRE3G-IRES-β-NGF和p LVX-Tet3G慢病毒在空白的HEK293FT细胞进行扩增,收获慢病毒,再共转染HEK293FT细胞,同时用不同剂量强力霉素(Dox)诱导β-NGF表达(分为未转染组、1000、100和1000μg/L Dox诱导表达组)。48 h后收集细胞,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内β-NGF表达情况。体外分离培养LSCs,慢病毒共转染LSCs,分为对照组(未转染组)和诱导表达组[实验组A(慢病毒载体Dox 1000μg/L)、实验组B(慢病毒载体Dox 100μg/L)、实验组C(慢病毒空载体Dox 1000μg/L)],诱导表达48 h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GF及相关蛋白(p63、p38、Trk A)的表达情况。结果NGF在转染细胞内被诱导表达,随着Dox剂量增加,表达量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实验组C相比,实验组A的p63表达降低,Trk A表达降低,p38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实验组C相比,实验组B的p63表达增加,Trk A表达增加,p38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Tet-on 3G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可成功诱导表达不同剂量β-NGF蛋白,低剂量Dox诱导下NGF产生的微环境可促进LSCs的体外扩增,并能维持LSCs的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神经生长因子 TET-ON 3G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 强力霉素 角膜缘干细胞 免疫印迹法 免疫荧光 大鼠
原文传递
二氢杨梅素对Bloom解旋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金河 张望明 +2 位作者 晏文涛 许键炜 葛章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53-1460,共8页
目的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研究DMY对Bloom解旋酶(Bloom helicase,BLM)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对探索DMY的抗肿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紫外光谱、圆二色谱、荧光偏振和自由磷检... 目的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研究DMY对Bloom解旋酶(Bloom helicase,BLM)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对探索DMY的抗肿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紫外光谱、圆二色谱、荧光偏振和自由磷检测等方法和技术研究DMY对BLM解旋酶的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结果圆二色谱和紫外光谱结果显示,DMY能与BLM解旋酶结合,且有1个结合位点;在0~25μmol·L^-1浓度范围内,DMY对BLM解旋酶的二级结构的干扰能力成正相关,在25~75μmol·L^-1浓度范围内则相反。荧光偏振和自由磷检测实验显示,DMY能结合在BLM解旋酶上,进而抑制BLM解旋酶的解链活性。结论DMY能够竞争性结合于BLM解旋酶的DNA结合位点上,改变BLM解旋酶的空间结构,从而抑制BLM解旋酶与DNA的结合,进而抑制BLM解旋酶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Bloom解旋酶 生化活性 构象 二级结构 圆二色谱 荧光偏振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金河 葛章文 +3 位作者 张望明 晏文涛 刘志 吴昌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MY)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DMY组和对照组,DMY组分成5组,分别加入终浓度1、5、10、15及20mg/L的DMY,对照组加入等量DMSO;各组细胞培养72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DM...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MY)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DMY组和对照组,DMY组分成5组,分别加入终浓度1、5、10、15及20mg/L的DMY,对照组加入等量DMSO;各组细胞培养72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DMY对A549细胞的半数致死量(IC50值);选取IC50值附近浓度的DMY处理细胞,分别在24、48及72h时,采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肺癌A549细胞分为DMY组(终浓度大约为IC50值的DMY)及对照组,细胞培养48h时,采用Hoechst33342/PI双染法结合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DNAladder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内DNA的断裂程度。结果:DMY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细胞抑制率随着DMY浓度的增加逐渐增高(P<0.01),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C50值为(13.16±0.098)mg/L;以15mg/LDMY处理A549细胞,细胞存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1),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15mg/LDMY孵育A549细胞48h,Hoechst33342/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核内呈现强蓝光,说明细胞处于凋亡状态,DNAladder凝胶实验检测发现凋亡DNA片段明显增加,出现Ladder现象。结论:DMY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能与染色体DNA断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DNAladder凝胶电泳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49对Bloom DNA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金河 张望明 +5 位作者 晏文涛 向天 罗维 杨凯琳 徐泽权 刘杰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汉防己甲素衍生物是一类双苄基异喹啉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49对Bloom DNA解旋酶(bloom DNA helicase,BLM)构象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对于探索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扫描... 目的汉防己甲素衍生物是一类双苄基异喹啉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49对Bloom DNA解旋酶(bloom DNA helicase,BLM)构象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对于探索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扫描研究药物HL-49对BLM DNA解旋酶构象的影响,荧光偏振技术和孔雀绿-磷钼酸铵比色法分析HL-49对BLM解旋酶的DNA结合活性、DNA解链活性、ATPase活性。结果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HL-49对BLM DNA解旋酶的三维构象影响不明显。荧光偏振法结果显示,HL-49对BLM解旋酶的DNA(dsDNA/ssDNA)结合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但随浓度的增加,与DNA相互结合的能力越强(P<0.01)。随着HL-49浓度的增加,BLM DNA解旋酶的DNA解链能力下降,K_(obs)值逐渐降低。孔雀绿-磷钼酸铵比色结果说明,随着HL-49浓度的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HL-49能明显抑制BLM DNA解旋酶的ATPase活性。结论汉防己甲素衍生物HL-49通过与DNA的可逆性结合,抑制BLM DNA解旋酶的ATPase活性和DNA解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衍生物 Bloom解旋酶 生化活性 构象 荧光偏振 ATP酶活性
下载PDF
snx8a基因在早期斑马鱼胚胎中空间和时间特异性表达
19
作者 张乙进 杨雁竹 +3 位作者 罗红 莫大双 舒莉萍 江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索snx8a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Snap Gene 6.0.2软件对由NCBI数据库上拷贝的人类SNX8、斑马鱼Snx8a和Snx8b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利用转化连接、TA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原位杂交探针质粒;通过收... 目的探索snx8a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Snap Gene 6.0.2软件对由NCBI数据库上拷贝的人类SNX8、斑马鱼Snx8a和Snx8b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利用转化连接、TA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原位杂交探针质粒;通过收集不同发育时相的野生斑马鱼胚胎进行全胚胎原位杂交,观察斑马鱼早期胚胎中snx8a的空间表达情况、使用RT-qPCR检测斑马鱼早期发育不同时期snx8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斑马鱼Snx8a较Snx8b与人的SNX8同源性更高;对构建的原位杂交探针质粒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探针质粒序列正确、质粒可用;全胚胎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斑马鱼snx8a基因在胚胎一细胞期就开始表达,之后特异表达于斑马鱼头部及尾部造血区;RT-qPCR结果显示,snx8a基因表达逐渐升高,在胚胎12 hpf时达到峰值(P<0.05)。结论斑马鱼snx8a基因为母源性基因,其可能与斑马鱼神经发育和造血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snx8a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胚胎原位杂交 胚胎发育
下载PDF
丝素蛋白材料对成神经分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许键炜 解小芬 +5 位作者 匡涛 胡光线 王道勇 冉渺 杨小军 伍徐娴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 研究成神经分化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在丝素蛋白(SF)材料上的生长发育,明确细胞与SF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从新生儿脐带分离培养hUC-MSC,接种在家蚕SF膜材料上,并诱导其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作为实验组。同时在常规培养... 目的 研究成神经分化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在丝素蛋白(SF)材料上的生长发育,明确细胞与SF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从新生儿脐带分离培养hUC-MSC,接种在家蚕SF膜材料上,并诱导其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作为实验组。同时在常规培养基上培养hUC-MSC作为对照组。对不同时间段的细胞进行β-Ⅲ-tubulin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并通过CCK-8及流式细胞术等对细胞增殖及存活率等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诱导,hUC-MSC逐渐向成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Nestin和NSE呈阳性表达。SF薄膜能较好地支持成神经样分化hUC-MSC的生长。CCK-8及流式细胞检测表明SF膜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并提高成活率。结论 SF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支持成神经分化hUC-MSC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成神经分化 丝素蛋白(SF) 生物相容性 神经损伤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