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蛎低分子活性物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6
1
作者 黄大川 李祺福 +2 位作者 李鹏 李筱泉 宋昱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4-617,共4页
以新鲜牡蛎为材料 ,经特酸抽提和分子筛凝胶层析 ,获得牡蛎低分子活性物质 ,SDS PAGE凝胶电泳分析鉴定为该组分主要由 8种蛋白组成 .应用该物质处理人肺腺癌A5 49细胞 .实验结果显示 ,经 0 .1mg/mL牡蛎低分子活性物质处理的人肺腺癌A5 4... 以新鲜牡蛎为材料 ,经特酸抽提和分子筛凝胶层析 ,获得牡蛎低分子活性物质 ,SDS PAGE凝胶电泳分析鉴定为该组分主要由 8种蛋白组成 .应用该物质处理人肺腺癌A5 49细胞 .实验结果显示 ,经 0 .1mg/mL牡蛎低分子活性物质处理的人肺腺癌A5 49细胞 ,细胞生长抑制率达 6 2 .2 % ,细胞分裂指数下降 2 8.95 % .光镜观察显示经牡蛎低分子活性物质处理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腺癌 生物学效应 牡蛎 低分子活性物质 肺癌细胞 细胞增殖 A549细胞 抗肿瘤作用 海洋生物
下载PDF
茶多酚锰合成、表征及络合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河宁 李安章 +5 位作者 翁露娜 林庆梅 黄河清 郑忠辉 李棋福 蔡宗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2-1076,共5页
合成了茶多酚锰(TP-Mn)和茶多酚锗(TP-Ge),并采用红外光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表征TP-Mn的理化特性.选用反向液相色谱(RP-HPLC)和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络合TP-Mn的能力,指出BSA可直接络合于TP-Mn... 合成了茶多酚锰(TP-Mn)和茶多酚锗(TP-Ge),并采用红外光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表征TP-Mn的理化特性.选用反向液相色谱(RP-HPLC)和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络合TP-Mn的能力,指出BSA可直接络合于TP-Mn.采用MTT法研究TP和TP-Mn诱导Hela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TP和TP-Mn均能诱导Hela卵巢癌细胞凋亡,但TP-Mn诱导凋亡率约为TP的2倍.比较TP-Ge和TP-Mn诱导Raji人B淋巴瘤细胞凋亡率发现,两者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几乎相同,均高达86%左右.人血清白蛋白(HSB)可作为输送TP-Ge和TP-Mn的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锰 茶多酚锗 肿瘤细胞 凋亡率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DNA微阵列技术及其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涂智杰 周建光 陈亮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3期451-454,共4页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使人们可以方便地调用任何基因序列,但仅有基因序列并不能解释众多的生物学问题,这要求发展一种高通量的技术用于研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基因的相互作用。DNA微阵列技术以其高通量的特点,已经在肿瘤生物学的...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使人们可以方便地调用任何基因序列,但仅有基因序列并不能解释众多的生物学问题,这要求发展一种高通量的技术用于研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基因的相互作用。DNA微阵列技术以其高通量的特点,已经在肿瘤生物学的研究中逐渐被采用。由于癌症是源于基因表达谱改变的基因疾病,通过DNA微阵列技术研究癌症细胞和对应的正常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将会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基因组 微阵列 表达谱 肿瘤
下载PDF
僧帽牡蛎天然活性多肽BPO-1抗人胃腺癌BGC-823细胞活性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李鹏 李祺福 +2 位作者 黄大川 李筱泉 刘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8-622,共5页
运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手段 ,观察鉴定分离提取的牡蛎天然活性肽BPO 1对人胃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 ,BPO 1能有效抑制人胃腺癌BGC 82 3细胞增殖活动 ,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分裂指数下降 .细胞周期检测出现凋亡峰 .光镜... 运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手段 ,观察鉴定分离提取的牡蛎天然活性肽BPO 1对人胃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 ,BPO 1能有效抑制人胃腺癌BGC 82 3细胞增殖活动 ,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分裂指数下降 .细胞周期检测出现凋亡峰 .光镜观察显示经BPO 1处理后的BGC 82 3细胞失去原有的恶性表型 ,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对照组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帕牡蛎 天然活性多肽 细胞凋亡 抗肿瘤活性 海洋生物 BPO-1 人胃腺癌 BGC-823细胞
下载PDF
牡蛎低分子活性肽BPO-L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周期和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祺福 黄大川 +2 位作者 石松林 梁盈 李筱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采用酸抽提、凝胶柱层析等方法,从僧帽牡蛎体内分离提取到牡蛎低分子活性多肽组分BPO-L,以HMBA处理组为平行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变化.研究BPO-L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分化的... 采用酸抽提、凝胶柱层析等方法,从僧帽牡蛎体内分离提取到牡蛎低分子活性多肽组分BPO-L,以HMBA处理组为平行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变化.研究BPO-L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效应,探索其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显示,BPO-L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增殖活动,促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在此过程中,A549细胞c-myc,MTp53等癌基因蛋白表达减弱,p21WAF1/CIP1和Rb等抑癌基因蛋白表达活性的增强.本研究证实BPO-L对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分化作用.其诱导癌细胞分化机理与其调节和干预c-myc、MTp53等癌基因与p21WAF1/CIP1和Rb等抑癌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腺癌A549细胞 牡蛎低分子活性肽 细胞周期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诱导分化
下载PDF
中国鲎鲎素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化的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祺福 欧阳高亮 +1 位作者 刘庆榕 洪水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0-483,共4页
背景与目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抗肿瘤活性研究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与抗癌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则是肿瘤药物治疗的新策略。本文拟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鲎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化的影响,以为鲎素抗肿瘤作用... 背景与目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抗肿瘤活性研究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与抗癌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则是肿瘤药物治疗的新策略。本文拟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鲎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化的影响,以为鲎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中国鲎血细胞酸抽提液提取鲎素,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3.0μg/ml鲎素处理前后人肝癌SMMC-7721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细胞化学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鲎素处理前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甲胎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变化。结果:经3.0μg/ml鲎素处理的SMMC-7721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恢复性变化,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弱,甲胎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降低。结论:鲎素能有效改变肝癌细胞恶性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改变肝癌细胞相关酶活性和抗原表达,对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 鲎素 肝癌细胞 诱导分化 肝癌 药物治疗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牡蛎天然活性肽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周期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鹏 李祺福 +1 位作者 石松林 梁盈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比较研究牡蛎天然活性肽(BPO)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并进一步探索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酸抽提、凝胶柱层析等方法,从牡蛎体内分离提取到牡蛎天然活性多肽组分BPO-1,以姜黄素和HMBA处理组为平行对照,... 目的比较研究牡蛎天然活性肽(BPO)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并进一步探索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酸抽提、凝胶柱层析等方法,从牡蛎体内分离提取到牡蛎天然活性多肽组分BPO-1,以姜黄素和HMBA处理组为平行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变化。结果BPO-1能有效抑制BGC-823细胞增殖活动,出现亚G1期细胞,细胞进入凋亡现象。BPO-1,姜黄素及其组合均能不同程度地上调BGC-823细胞p16,c-myc,Fas,p21WAF1/CIP1蛋白表达,下调突变型p53,bcl-2蛋白表达。结论BPO-1对胃癌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其诱导癌细胞凋亡机制与其调节和干预bcl-2,c-myc等癌基因和p53,p16,p21WAF1/CIP1等抑癌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BGC-823 牡蛎天然活性肽 细胞周期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下载PDF
中国鲎鲎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祺福 欧阳高亮 +1 位作者 鲍仕登 洪水根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25,共4页
应用从中国鲎血细胞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3.0mg·L-1鲎素处理的SMMC-7721细胞生长缓慢,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5.57%,细胞分裂指数抑制率达43.68%;处理后的细胞碱性... 应用从中国鲎血细胞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3.0mg·L-1鲎素处理的SMMC-7721细胞生长缓慢,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5.57%,细胞分裂指数抑制率达43.68%;处理后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6.26%,γ-GT活性下降,TAT活性增强。结果表明,鲎素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动,具有与癌细胞诱导分化物相似的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鲎素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肝癌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燕彬 王国红 +2 位作者 洪琛 梁盈 李祺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1-5,共5页
应用细胞培养、台盼蓝拒染计数、光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处理MG-63细胞后,细胞增殖活动受到抑制,抑制率为52.10%,细... 应用细胞培养、台盼蓝拒染计数、光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处理MG-63细胞后,细胞增殖活动受到抑制,抑制率为52.10%,细胞倍增时间由对照组的48 h延长至65 h;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由对照组的47.5%上升到59.5%,S期细胞比例则由对照组的20.0%下降至9.0%;并出现细胞形态规则、大小趋于一致、细胞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小等变化;MG-63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相关的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干预c-fos和c-myc等癌基因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骨肉瘤细胞 抑制作用 丹参酮ⅡA
下载PDF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花药的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41
10
作者 谢潮添 杨延红 +1 位作者 朱学艺 田惠桥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5-302,共8页
对一种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和可育株的花药进行了细胞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种子播种后,有1/4植株为不育株,其余的为可育株。通过对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确认不育花粉的败育发生在小孢子发育时期。用组... 对一种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和可育株的花药进行了细胞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种子播种后,有1/4植株为不育株,其余的为可育株。通过对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确认不育花粉的败育发生在小孢子发育时期。用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多糖和脂类的分布动态,发现在减数分裂前,可育花药和不育花药的药隔细胞中都储藏了大量的淀粉粒。二者的差异仅是不育花药的绒毡层细胞液泡化明显。在减数分裂后的小孢子发育时期,可育花药的绒毡层细胞具有将药隔细胞中的淀粉粒多糖吸收并转化成脂类的功能,小孢子及以后的二胞花粉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脂类储藏物质在不育花药中,虽然减数分裂后药隔细胞中的淀粉粒也都消失,但绒毡层细胞中的脂类物质相比很少,同时绒毡层细胞显示了明显的多糖反应,表明不育花药的绒毡层细胞将糖类转化为脂类的功能受阻。在小孢子的表面有些脂类物质,但在细胞质中却没有脂类积累。这一结果暗示在该种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株中,由于花药绒毡层细胞转换多糖为脂类的功能失常,导致了小孢子的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核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细胞化学 高等植物
下载PDF
文蛤多肽粉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国兴 范成成 +4 位作者 康劲翮 冷波 张剑 王勤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35-137,共3页
将文蛤肉以复合胰蛋白酶酶解,经喷雾干燥工艺得到了文蛤多肽粉,研究文蛤多肽粉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理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文蛤多肽粉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使细胞变形以至... 将文蛤肉以复合胰蛋白酶酶解,经喷雾干燥工艺得到了文蛤多肽粉,研究文蛤多肽粉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理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文蛤多肽粉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使细胞变形以至破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抗肿瘤作用明显;文蛤多肽粉给药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文蛤多肽粉能促进小鼠胸腺和脾脏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多肽 抗肿瘤 急性毒性试验 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
下载PDF
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人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鹏 邱乒乒 +3 位作者 李华亮 戴燕燕 李文岗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580,共5页
作为传统中药的河蚬具有退热、治疗肝病和解酒等功效.以新鲜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肉为原料,经甲醇抽提,乙酸乙酯萃取等方法得到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运用DPPH法检测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通过MTT法和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对人胆管癌细胞QBC... 作为传统中药的河蚬具有退热、治疗肝病和解酒等功效.以新鲜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肉为原料,经甲醇抽提,乙酸乙酯萃取等方法得到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运用DPPH法检测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通过MTT法和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QBC939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较低的浓度下有较高的清除效果,IC50值为0.6 mg/mL,且随其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对QBC939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处理48 h,IC50值为250μg/mL,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处理后的QBC939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研究表明: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不但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对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能够改变QBC939细胞周期分布,并诱导QBC939细胞发生凋亡.说明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具有天然药物开发的潜力,同时也为胆管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抗氧化 胆管癌 增殖抑制 凋亡
下载PDF
文蛤多肽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冷波 康劲翮 +3 位作者 贺量 范成成 王勤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3-597,共5页
研究了文蛤多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5.0μg/mL文蛤多肽处理的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达89.4%;处理后的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处于G0/G1期的细胞明... 研究了文蛤多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5.0μg/mL文蛤多肽处理的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达89.4%;处理后的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处于G0/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和M期细胞减少,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为22.3%.实验结果表明,文蛤多肽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动,可通过改变肝癌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周期而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多肽 肝癌细胞 增殖抑制
下载PDF
三种樟科植物的细胞总DNA提取 被引量:25
14
作者 徐虹 郑敏 +3 位作者 章军 朱斌琳 张娆挺 袁文杰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1-457,共7页
为了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樟科植物肉桂、锡兰肉桂、阴香中获得高质量DNA ,研究和改进了CTAB法、高盐低pH法和尿素法。改进方法包括 :1)在裂解液中加入 2 % β -巯基乙醇和 5 %PVP ,以防止氧化褐变的发生 ;2 )在酚 :氯仿抽提前加入 1 5mo... 为了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樟科植物肉桂、锡兰肉桂、阴香中获得高质量DNA ,研究和改进了CTAB法、高盐低pH法和尿素法。改进方法包括 :1)在裂解液中加入 2 % β -巯基乙醇和 5 %PVP ,以防止氧化褐变的发生 ;2 )在酚 :氯仿抽提前加入 1 5mol L醋酸铵冰浴处理 ,能降低DNA的黏性。所得DNA的质量和产量经电泳、紫外吸收A2 60 A2 80 、PCR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测 ,结果表明改进法提取的DNA质量要比常规法的好。其中改进的CTAB法获得的DNA纯度最高 ,能用于PCR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是提取这 3种樟科植物总DNA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锡兰肉桂 阴香 DNA提取
下载PDF
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扬 李秀 +3 位作者 左正宏 王诚 王重刚 陈奕欣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6-499,共4页
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叶状体体细胞对氨苄青霉素有很强的耐受性,但氨苄青霉素对体细胞分裂、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更多的体细胞分化形成细胞团,并能抑制叶状体假根的形成.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对氯霉素敏感,100μg/cm3和800... 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叶状体体细胞对氨苄青霉素有很强的耐受性,但氨苄青霉素对体细胞分裂、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更多的体细胞分化形成细胞团,并能抑制叶状体假根的形成.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对氯霉素敏感,100μg/cm3和800μg/cm3组的体细胞分别于培养的12、10d全部死亡.本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氯霉素可作为坛紫菜基因工程的有效选择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体细胞 菜叶 叶状体 抗生素敏感性 氯霉素 分化 氨苄青霉素 耐受性 细胞团
下载PDF
甘薯胚性悬浮系的建立及其细胞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红 陈亮 +1 位作者 沈明山 陈睦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558,共4页
徐薯 18叶片接种在附加 2mg/L 2 ,4 D的MS固体培养基上 ,形成了质地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 ,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 1mg/L 2 ,4 D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 ,建立了增殖迅速、分散度良好的具有较高体胚分化能力的细胞悬浮系 .小型细胞团 ... 徐薯 18叶片接种在附加 2mg/L 2 ,4 D的MS固体培养基上 ,形成了质地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 ,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 1mg/L 2 ,4 D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 ,建立了增殖迅速、分散度良好的具有较高体胚分化能力的细胞悬浮系 .小型细胞团 (直径小于 35 0 μm)以 2 %~ 4%的接种量转移到无激素MS液体培养基中 ,可分化出大量体胚 .在继代初期 ,悬浮系 pH值呈下降趋势 ,细胞处于旺盛分裂时期 ,导致悬浮系鲜质量、干质量、细胞紧实体积(PVC)的显著升值 ;4d以后 ,pH值逐渐回升 ,细胞分裂缓慢而体积增长迅速 ,导致鲜质量、PVC增加而干质量少有变化 ;6d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胚性悬浮系 细胞生长特性 体细胞胚胎发生 细胞悬浮培养 胚性愈伤组织 细胞分化
下载PDF
杆状病毒对不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转移及表达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辰煜 程通 +5 位作者 卢五迅 陈敏 吴婷 王颖彬 张军 夏宁邵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7,共5页
研究已证实杆状病毒可进入某些哺乳动物细胞 ,这提示了可将重组杆状病毒作为一种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新型基因转移载体。利用已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BacV CMV EGFPA ,以含病毒的Sf9细胞培养上清同时孵育多种哺乳动物细胞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 研究已证实杆状病毒可进入某些哺乳动物细胞 ,这提示了可将重组杆状病毒作为一种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新型基因转移载体。利用已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BacV CMV EGFPA ,以含病毒的Sf9细胞培养上清同时孵育多种哺乳动物细胞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报告基因在不同细胞株中的转移效率及表达效率。共使用了 2 0种哺乳动物细胞株 ,其中有 12种人类组织细胞 ,7种小鼠组织细胞 ,1种猴组织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携带CMV启动子的重组杆状病毒可有效进入多数哺乳动物细胞 ,其中对人、猴来源细胞的基因转移效率显著高于对鼠源细胞 ,对贴壁细胞的基因转移效率显著高于对悬浮细胞。同时 ,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携带有CMV启动子和EGFP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pCDNA3 1 EGFP分别转染部分特别是被认为杆状病毒进入能力较低的细胞株 ,结果显示CMV启动子在这些细胞中均可有效引导EGFP基因的表达 ,因此认为携带了CMV启动子的重组杆状病毒对不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转移效率能基本反映出杆状病毒对不同种哺乳动物细胞的进入能力。通过综合比较携带CMV启动子的杆状病毒对不同种属及组织来源细胞的基因转移及表达效率 ,可看出杆状病毒对灵长类动物贴壁细胞的基因转移及表达效果是较好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哺乳动物细胞 基因转移 表达效率
下载PDF
文蛤多肽对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剑 康劲翮 +3 位作者 刘凤娇 范成成 李华亮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9-732,共4页
采用蒸馏水抽提,有机溶剂沉淀大分子蛋白,SephadexG-25分子筛柱层析等技术从文蛤肉分离纯化,得到一种低分子量的蛋白多肽,命名为Mer2.实验结果表明,Mer2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效应,Mer2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量效与... 采用蒸馏水抽提,有机溶剂沉淀大分子蛋白,SephadexG-25分子筛柱层析等技术从文蛤肉分离纯化,得到一种低分子量的蛋白多肽,命名为Mer2.实验结果表明,Mer2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效应,Mer2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量效与时效关系.经40μg/mLMer2处理,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缓慢,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生长抑制率达78.1%,并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为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多肽 宫颈癌HELA细胞 抗癌 MTT比色法 凋亡
下载PDF
HMBA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化过程中hnRNP A2/B1的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春红 李祺福 +3 位作者 陈兰英 唐剑 宋建晔 谢忠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77-684,共8页
背景与目的:核基质蛋白的差异表达与细胞癌变和增殖分化调控关系密切。本研究观察了hnRNP A2/B1在诱导分化处理前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中的存在和分布,及其与Actin、Prohibitin的共定位关系。方法:选择性抽提经环六亚甲基双乙酰... 背景与目的:核基质蛋白的差异表达与细胞癌变和增殖分化调控关系密切。本研究观察了hnRNP A2/B1在诱导分化处理前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中的存在和分布,及其与Actin、Prohibitin的共定位关系。方法:选择性抽提经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MBA)诱导处理前后的MG-63细胞核基质,并运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蛋白质印记杂交、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等技术检测hnRNP A2/B1在核基质中的表达与定位变化,及其与相关蛋白的共定位关系。结果:双向电泳及蛋白质印迹杂交结果证实了hnRNP A2/B1存在于MG-63细胞核基质蛋白组分中,并在HMBA处理后细胞核基质中表达下调;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hnRNP A2/B1定位在核基质上,经HMBA处理后hnRNP A2/B1表达减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hnRNP A2/B1与细胞核基质蛋白组分Actin、细胞增殖相关调控因子Prohibitin具有共定位关系,但在诱导处理后细胞内的共定位关系减弱。结论:hnRNP A2/B1在MG-63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分布,及其与Actin、Prohibitin的共定位关系的改变对MG-63细胞分化具有重要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RNP A2/B1 核基质 成骨肉瘤 MG-63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茶多酚及茶多酚锗的组成、结构和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河宁 陈东仕 +3 位作者 胡晓慧 欧阳高亮 郭玉萍 黄河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8-261,共4页
采用有机合成法合成茶多酚-锗化合物.运用反相液相色谱技术初步分离茶多酚和茶多酚锗的酚类组成.选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化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茶多酚及茶多酚-锗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茶多酚主要由儿茶素及酚类化合物组... 采用有机合成法合成茶多酚-锗化合物.运用反相液相色谱技术初步分离茶多酚和茶多酚锗的酚类组成.选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化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茶多酚及茶多酚-锗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茶多酚主要由儿茶素及酚类化合物组成,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棓酸甲酯(EGC-MG)和表三羟基黄烷-3-醇没食子酸酯(EZG)易与Ge4+反应且形成含锗的酚类化合物.茶多酚及茶多酚-锗化合物均有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能力,其抑制速率随着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而提高,但茶多酚锗抑制速率高于茶多酚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茶多酚锗 组成 分子结构 肺癌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