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博拉出血热的中医病因刍议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慧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9期886-887,共2页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呕吐、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呕吐、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病死率高,在1976年—2012年的19次疫情中,共有2403人感染,其中死亡1594人,平均死亡率高达66.3%[1],目前在西非流行的扎伊尔型病死率为53%[2]。针对埃博拉病毒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3]。中医虽然对埃博拉出血热没有治疗经验可谈,但曾多次参与“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控制与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中医认识传染病病因并不为病原体所囿,而是着眼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后所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来把握病因--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因此,本文尝试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并兼顾运气、环境、气候等资料,刍议埃博拉出血热的中医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出血热 中医病因 瘀毒 寒毒 热毒 湿毒 正虚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俞娣 冯霞 钟琴娟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8期275-27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严密观察其病情,积极给予吸氧和保暖等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严密观察其病情,积极给予吸氧和保暖等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如情志护理、辨证施护等。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疾病恢复时间和并发症,调查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疾病恢复时间平均为(14.87±1.59)天,短于对照组(21.74±1.77)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4,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P=0.043)。对照组满意度为88.87%,观察组为97.6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中医护理 辨证施护 情志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