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D-L1表达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
1
作者 朱舒文 姚赫 +2 位作者 陈佳琴 华艳 朱大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2期1112-1114,1119,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5%左右,5年生存率较低[1]。常规化疗无法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而靶向治疗最终会发生耐药[2]。近年来,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5%左右,5年生存率较低[1]。常规化疗无法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而靶向治疗最终会发生耐药[2]。近年来,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药物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治疗中[3]。同时,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也逐渐被患者认同,且患者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依从性。目前中医证候与免疫微环境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探讨“证”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有研究认为,在脾胃虚弱、癌毒积蕴的证候条件下,PD-L1表达和效应T细胞活化均受影响,是肿瘤免疫微环境形成的重要条件[4]。这为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证候的本质。本研究旨在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其PD-L1表达以及CD8+T淋巴细胞浸润的相关性,为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证型 PD-L1 免疫微环境 CD8+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基于财务角度的公立医院采购过程内部控制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丁萍 李乐波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96,共3页
当前,各级公立医院已采取系列措施、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文章以采购事项为例,借助财务部门参与公立医院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优势,将财务部门嵌入经济事项全过程内部监控... 当前,各级公立医院已采取系列措施、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文章以采购事项为例,借助财务部门参与公立医院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优势,将财务部门嵌入经济事项全过程内部监控,探索对公立医院经济活动进行参与式、过程式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盲点控制在公立医院的业务活动过程之中,为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内部控制 财务 采购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骆学新 李银银 +2 位作者 周罗瑜 周晓娜 王芩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第6期412-41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预防、辨证施治及心身同治提供新的思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研究的方法,将符合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指导患者完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预防、辨证施治及心身同治提供新的思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研究的方法,将符合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指导患者完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从参与调查的乳腺癌患者看,乳腺癌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是肝郁气滞证、冲任失调证。在人格心理特征方面,大多数处于中间型人格,但仍有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存在不稳定型人格、精神质人格。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倾向于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冲任失调证、无证可辨型倾向于情绪稳定型人格,冲任失调证掩饰性更高。结论: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医证型 人格特征 中医体质
下载PDF
走动式管理模式在中医院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沈芳 胡慧良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9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走动式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院门诊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中医院门诊诊治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按照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流程执行... 目的:探讨走动式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院门诊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中医院门诊诊治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按照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流程执行各项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挂号时间和等待检查时间,评价两组护理质量,记录两组患者投诉率,调查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候诊时间、就诊秩序、环境管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挂号时间和等待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环境管理、导诊服务、护理操作、便捷服务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走动式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缩短患者等候就诊时间,提升患者体验感,同时还可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有效改善护患间关系,避免投诉现象的发生,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动式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中医院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院门诊中的效果
5
作者 周萍萍 周彩丽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院门诊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门诊128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院门诊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门诊128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服务技术、护士热情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门诊候诊时间、就诊秩序、环境管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院门诊中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避免投诉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 全生命周期 健康服务管理模式 门诊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中医院特色护理文化与品质管理的实践
6
作者 戴嘉洪 林江娟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7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索新形势下中医院特色护理文化与品质管理的实践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22—2023年收治的11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新形势下中医院特色护理文化与品质管理模式。... 目的:探索新形势下中医院特色护理文化与品质管理的实践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22—2023年收治的11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新形势下中医院特色护理文化与品质管理模式。比较护士的中医特色管理水平、中医药文化服务、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中医特色管理水平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中医药文化服务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形势下中医院特色护理文化与品质管理模式在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的中医特色管理水平、中医药文化服务以及护理质量,且有助于患者病情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中医院 特色护理文化 品质管理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中医院特色健康理念在门诊管理中的作用
7
作者 黄红萍 黄爱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健康管理方式对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共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 目的:研究分析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健康管理方式对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共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管理方式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风险意识评分、自我管理意识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风险意识评分、自我管理意识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护理理念健康管理方式,可有效提高门诊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整体干预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 中医护理 健康管理 门诊
原文传递
2019-2021年绍兴市某医院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况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飞 杨琴 +2 位作者 叶玲玲 汪宇林 包海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16-2720,共5页
目的分析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现状及效果,为促进内镜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9-2021年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现状,随机对完成清洗和消毒的待用内镜进行有机物和病原菌残留情况检查,... 目的分析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现状及效果,为促进内镜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9-2021年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现状,随机对完成清洗和消毒的待用内镜进行有机物和病原菌残留情况检查,分析内镜清洗和消毒工作质量.结果2019-2021年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人员中护士、清洗时间>60 s、清洗用水使用过滤水和纯化水、消毒时间>5 min、终末漂洗方法中手动喷淋、干燥方法使用75%乙醇冲洗后吹干、存储方式为无菌巾包裹后平置以及可追溯记录的占比均升高(P<0.05);2019-2021年软式消化内镜内腔面、外腔面和活检孔端口有机物检测合格率各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9-2021年胃镜和肠镜检出菌落数逐渐减少(P<0.05);2021年胃镜微生物学抽检合格率均高于2019年(P<0.05),2020年和2021年肠镜微生物学抽检合格率高于2019年(P<0.05);2019-2021年软式消化内镜抽检病原菌分布情况未见明显变化.结论2019-2021年医院软式消化内镜清洗和消毒工作清洗人员、清洗方式、清洗时间、储存方式和消毒记录等逐渐趋于规范化,且有机物和病原菌残留抽检合格率均不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软式内镜 消毒 三磷酸腺苷荧光检测 细菌培养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中医医院外科手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小华 董玉燕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21期250-252,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医院外科手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对某中医医院外科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手术治疗后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包括感染部位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根据患... 目的:分析中医医院外科手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对某中医医院外科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手术治疗后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包括感染部位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发生医院感染组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组,采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总结管理对策。结果:100例外科手术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其中感染部位以切口部位发生率最高、为37.50%,其次分别为呼吸道部位、泌尿道部位、胃肠道部位。16例外科手术医院感染者病原菌分布最为广泛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占比为43.75%,其次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假丝酵母菌属。在性别及文化水平方面,发生医院感染组患者相较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年龄、手术时间、病程、抗菌药物种类、BMI、住院时间方面,发生医院感染组患者相较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医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分别为年龄>60岁、手术时间>1 h、抗菌药物种类>2种、BMI>28 kg/m~2、住院时间>15 d。结论:中医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存在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年龄>60岁、手术时间>1 h、抗菌药物种类>2种、BMI>28 kg/m~2、住院时间>15 d均是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要根据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从注重高龄患者监护以及规范抗生素应用等方面加强管理,以进一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外科手术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
原文传递
分级诊疗模式下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操作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模式下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操作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情况。方法:以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职的2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其中医临床管理能力及中医适宜技术掌握情况,统计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需求及培训方式需求情...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模式下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操作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情况。方法:以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职的2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其中医临床管理能力及中医适宜技术掌握情况,统计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需求及培训方式需求情况。结果:中医临床管理能力中的中医管理理论知识、中医管理临床实践、中医基础知识和经络腧穴基础知识平均得分分别为(62.86±3.89)分、(61.74±4.04)分、(63.85±3.20)分和(62.11±2.26)分,整体平均得分相对较低。对中药熏蒸技术、穴位贴敷技术、经穴推拿技术、耳穴埋豆技术、艾灸技术、中医蜡疗技术的总掌握率分别为75%、65%、60%、75%、75%和70%,各项中医适宜技术的掌握水平整体偏低。对中药熏蒸技术、穴位贴敷技术、经穴推拿技术、耳穴埋豆技术、艾灸技术、中医蜡疗技术培训的总需要率分别为80%、90%、95%、80%、85%和90%,各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需求整体较高。在中医技术培训方式需求方面,以临床实践教学培训需求最高,为50%;其次分别为网络教学和模拟病房教学,分别为30%和15%;最低的为发放材料自学,占5%。结论:分级诊疗模式下中医医院护士的中医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其中医临床管理能力及中医适宜技术的掌握水平均整体较低,对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需求整体较高,相关科室应根据需求情况积极进行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中医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模式 中医医院 护士 中医操作能力 培训需求
原文传递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视角下中医医院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俞春秋 傅金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15期219-220,共2页
医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伦理关系,中医文化中的人文伦理就是利用相关的人文伦理知识来改善医患关系,解决主要问题。中医医患关系中的诊疗方法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医德理念,对缓解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医患关系 和谐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院医共体发展模式下的急诊科护理管理创新模式成效研究
12
作者 王彩霞 沈洪梁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20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院医共体发展模式下的急诊科护理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2021年医院收治的62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中医院医共体发展模式...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院医共体发展模式下的急诊科护理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2021年医院收治的62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中医院医共体发展模式下的创新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急诊管理效果、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焦虑)、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舒适度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病情监护和突发事件管理、信息交流以及医护配合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26.81±3.91)分,低于对照组的(32.69±4.75)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为(2.75±0.74)分,低于对照组的(3.69±0.68)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评分为(2.39±0.41)分,高于对照组的(1.78±0.32)分。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院医共体发展模式下的急诊科护理管理创新模式可明显提升急诊管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其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性,同时高效、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 医共体发展模式 创新模式 急诊
原文传递
基于“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的分筋推拿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观察
13
作者 徐佳丽 胡萍英 俞一飞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 基于“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观察分筋推拿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予分筋推拿手... 目的 基于“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观察分筋推拿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予分筋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48/50)]高于对照组[82.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基于“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的分筋推拿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助于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并降低疼痛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且操作方便简捷、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失衡 以筋为先 分筋推拿手法 筋骨理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疗效 腰椎功能
下载PDF
“酸儿辣女”可信吗
14
作者 俞丹红 《健康博览》 2025年第1期56-57,共2页
“酸儿辣女”是一个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说法。认为孕妇对食物的喜好可以反映出胎儿的性别,如果喜欢吃酸的食物,就会生男孩;而喜欢吃辣的食物,则会生女孩。一方面,古代缺乏科学认知手段。人们往往通过观察孕妇的一些外在表现来猜测胎儿性... “酸儿辣女”是一个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说法。认为孕妇对食物的喜好可以反映出胎儿的性别,如果喜欢吃酸的食物,就会生男孩;而喜欢吃辣的食物,则会生女孩。一方面,古代缺乏科学认知手段。人们往往通过观察孕妇的一些外在表现来猜测胎儿性别。孕妇孕期口味的变化相对比较明显,容易被观察到,于是人们便试图将口味偏好与胎儿性别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偶然的巧合强化了这种说法。偶尔有孕妇喜欢吃酸且生了儿子,或者喜欢吃辣生了女儿,这种个例被人们记录并传播,逐渐形成了普遍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性别 孕妇孕期 认知手段 外在表现 食物
下载PDF
定期给口腔做个大扫除
15
作者 王建平 《健康博览》 2025年第4期26-26,共1页
去医院看牙,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先洗个牙。有些人觉得纳闷:“我每天都认真刷牙,难道还会刷不干净吗?”其实,即使我们非常认真地刷牙,也难免留有死角,而附着在牙齿上的牙菌斑非常顽强,刷牙的时候只能刷掉一部分,剩下的牙菌斑会慢慢形成... 去医院看牙,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先洗个牙。有些人觉得纳闷:“我每天都认真刷牙,难道还会刷不干净吗?”其实,即使我们非常认真地刷牙,也难免留有死角,而附着在牙齿上的牙菌斑非常顽强,刷牙的时候只能刷掉一部分,剩下的牙菌斑会慢慢形成牙结石,最终导致各种口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结石 定期给口腔做个大扫除 牙菌斑
下载PDF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美丽 施佳琪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3期197-199,共3页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文章从推广...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文章从推广体系、技术培训、宣传报道、人才梯队方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模式探讨,以提高基层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适宜技术 基层医院 推广 应用
原文传递
医疗健康大数据在中医院慢病管理中的实践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彩丽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医疗健康大数据在中医院慢病管理中的实践效果,为提高中医院患者慢病管理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186例中医院慢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慢病患者入院接受慢病管理的时间分为对... 目的:探讨和研究医疗健康大数据在中医院慢病管理中的实践效果,为提高中医院患者慢病管理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186例中医院慢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慢病患者入院接受慢病管理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医慢病管理模式。调查人员通过制定慢病患者中医知识调查量表调查患者对中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中医健康知识包括养生知识、生活起居知识、中医膳食知识维度评分。研究人员使用临床慢性疾病患者护理依从性评价量表进行护理依从性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依从、一般依从和基本不依从,计算为整体护理依从性。使用临床相关的调查量表以及标准评价患者的服药安全性、服药准时性、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养生知识维度评分、生活起居知识维度评分、中医膳食知识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病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结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安全性维度评分、服药准时性维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院慢病管理患者实施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管理模式后患者的中医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有所提高,并且慢病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慢病整体管理效果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健康大数据 中医院 慢病管理 实践观察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药文化理念下的中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慧吉 王芬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6期245-247,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中医药文化理念下的中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方法:医院自2021年8月起应用基于中医药文化理念下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2021年2—7月为实施前,2021年8月—2022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应用常规感染防控管理,实施前随机选择601例... 目的:分析基于中医药文化理念下的中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方法:医院自2021年8月起应用基于中医药文化理念下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2021年2—7月为实施前,2021年8月—2022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应用常规感染防控管理,实施前随机选择6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后随机选择6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士共12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士的中医药文化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病房中医药文化建设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中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洗手正确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病区空气菌株数显著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中医药文化理念下的中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的成效显著,与常规感染防控管理相比,大大提高了护士的中医药文化水平,促进了病房中医药文化建设,且能提高护士的中医护理质量,改善其手卫生执行情况与病区空气质量,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中医药文化理念的传承,对提高中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理念 中医院 感染防控管理 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在中医院骨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颖文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23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在中医院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骨科于2021年5月运用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进行管理,将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93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93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分析...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在中医院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骨科于2021年5月运用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进行管理,将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93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93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分析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实施前后的管理有效性。结果:实施后在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开展、操作质量、患者宣教、理论知识掌握4个维度的中医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在生存质量、健康状况、自我感觉、日常活动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在院期间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08%、护理差错发生率为3.23%,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4.37±1.19)分,依从性评分为(90.43±1.38)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院骨科开展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在提高科室整体中医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等方面均获得了良好效果,对于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的顺利开展及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追踪管理法 中医院 骨科
原文传递
中医院外科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与管理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小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5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院外科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的128例中医院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现代化建...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院外科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的128例中医院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现代化建设发展管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气短乏力、胸闷痛、心悸、口黏多痰等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管理、制度落实、护理质量监管等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后,中医现代化建设发展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中医院外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并且改善中医证候情况,且该管理措施能够获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对于中医院的发展及建设能够形成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 外科 现代化建设 管理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