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绍兴市柯桥区农村桥本氏甲状腺炎育龄女性抗苗勒管激素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寿叶女 金秀萍 +1 位作者 寿何庆 章卓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6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了解柯桥区农村桥本氏甲状腺炎(HT)育龄妇女抗菌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并判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HT育龄妇女治疗后AMH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0月间在绍兴市柯桥区中医院体检和就诊的农村桥本氏甲状腺炎育龄妇女... 目的了解柯桥区农村桥本氏甲状腺炎(HT)育龄妇女抗菌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并判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HT育龄妇女治疗后AMH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0月间在绍兴市柯桥区中医院体检和就诊的农村桥本氏甲状腺炎育龄妇女149例(其中甲功正常组86例;亚临床甲减组34例;甲减组29例),并收集45例体检健康的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AMH水平。并观察治疗后甲减组患者TSH、FT4、AM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HT各组和健康组4组之间TSH、FT4、AM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之间AMH值两两比较,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H与TSH呈中等程度负相关,AMH与FT4呈弱正相关。HT甲减组育龄妇女经治疗后FT4值在第一周迅速恢复至健康育龄妇女的正常水平,以后每周维持在正常水平。TSH值经治疗后每周都下降,至第4周恢复至正常水平;AMH值经治疗后每周都上升,至第4周达到正常水平。结论 HT育龄妇女发生TSH水平升高或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均会对AMH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补充甲状腺激素后,AMH水平会随着TSH和FT4值的回归正常而恢复。对HT农村育龄妇女,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从而促进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育龄妇女 抗菌勒氏管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甲状腺素
原文传递
绍兴地区51 233例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检测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营 茅利明 李雪松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2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 分析2019~2023年期间绍兴地区流感样病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019年11月至2023年3月的51 233例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和病毒分型,同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性别、季... 目的 分析2019~2023年期间绍兴地区流感样病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019年11月至2023年3月的51 233例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和病毒分型,同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性别、季节、年龄段分布特点。结果 2019~2023年期间,51 233例流感样病例标本经检测共检出18 226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35.57%。不同年龄、标本类型和季节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58.12、859.71、939.23,P均<0.05),其中5~15岁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它年龄段(χ^(2)分别=115.10、215.60、182.00、173.70,P均<0.05);与传统流感高发季冬季比较,春季和夏季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11.40、174.80,P均<0.05)。本地区大规模流感高峰节点期分别是2019年冬季、2022年夏季和2023年春季,其余为散发低流行;2019~2023年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4.00,P<0.05);2019年冬季大流行期间以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型混合流行为主,2022年夏季以甲型H3N2流行为主,2023年春季以甲型H1N1混合H3N2流行为主。甲型H3N2的阳性检出率和乙型Victoria型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P<0.05)。结论 2019~2023年绍兴地区三次大流行均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其次为甲乙混合感染,其余散发流行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基因分型上,阳性检出率依次为H3N2、H1N1、Victoria。重点加强易感人群的关怀和宣教工作,普及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以减少流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季节 流感病毒分型 亚型
下载PDF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三重感染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建营 茅利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9期803-806,共4页
目的 调查泌尿生殖道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三重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门诊采样的初诊疑似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5 264例为研究对象,经PCR检测... 目的 调查泌尿生殖道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三重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门诊采样的初诊疑似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5 264例为研究对象,经PCR检测NGH、CT和UU均阳性的患者134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相关科室做NGH、CT和UU的检测且全阴性的8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相关生殖道病原体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264例患者中,三重感染者的比例为2.55%。不同性别、户籍所在地、年龄、感染类型、临床症状、婚姻的三重感染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1.94、161.42、65.64、77.37、67.51、5.53,P均<0.05),不同职业的三重感染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伴侣数>1个、性生活中无避孕措施、个人卫生情况差是三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20.37、4.26、8.34,P均<0.05)。结论 疑似泌尿生殖系感染人群中NGH、CT、UU检出率整体较高,其三重感染患者呈现年轻低龄化趋势,应加强青壮年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同时临床需要重视混合感染的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病原菌感染
下载PDF
miR-630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铭芳 唐蒙蒙 丁伟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005-1008,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miR-630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630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37例肺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肺组织,通过RT-PCR检测各标本中miR-630、SOX4 mRNA的表达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miR-630与... 目的研究miR-630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630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37例肺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肺组织,通过RT-PCR检测各标本中miR-630、SOX4 mRNA的表达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miR-630与SOX4的相关性;通过转染miR-630mimic和miR-630NC至离体培养的A549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COL1A1、COL1A5、SOX4的表达情况,划痕试验和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侵袭情况,荧光素酶素试验验证SOX4是miR-630的靶基因。结果与癌旁正常肺组织比较,miR-630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P<0.05);肺腺癌组织中SOX4 mRNA的表达增加(P<0.01);miR-630与SOX4 m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0.344,P<0.01)。与对照组比较,转染miR-630mimic后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减少(P<0.01),细胞中COL1A1、COL1A5、SOX4的表达减少(均P<0.05);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miR-630能够降低SOX4-3′-UTR质粒的荧光素活性(P<0.05)。结论 miR-630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miR-630可能是通过下调SOX4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微小RNA-630 SOX4 侵袭
下载PDF
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BNP、IL-6、PCT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1
5
作者 蒋小红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11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简称患者组)及110名中老年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浆...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11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简称患者组)及110名中老年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浆BNP及血清IL-6、PCT浓度。将患者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NYHAⅠ级(24例)、NYHAⅡ级(27例)、NYHAⅢ级(35例)、NYHAⅣ级(30例)。采用Spearmen等级相关分析BNP、IL-6及PCT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血浆BNP及血清IL-6、PCT浓度分别为(456.87±52.67)ng/L、(34.67±7.21)ng/L及(3.89±1.32)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48±6.21)ng/L、(3.25±0.41)ng/L、(0.42±0.14)μg/L](P均<0.05)。患者组BNP、IL-6及PCT浓度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不同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e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BNP、IL-6及PCT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0.65、0.59,P均<0.05)。结论监测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BNP、IL-6及PCT浓度的变化对患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蒋小红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I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各40例,以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I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各40例,以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及APN水平;根据APN中位数将AMI患者分为高APN组和低APN组,比较2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hs-CRP和c Tn I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APN水平与hs-CRP、c Tn I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9、-0.527,P均<0.05);随访12个月,低APN组AMI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高APN组(P<0.05)。结论血清APN水平可能与AMI的发生、发展有关。监测血清APN水平对AMI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育龄妇女AMH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寿叶女 金秀萍 +1 位作者 寿何庆 章卓亮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育龄妇女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水平,分析AMH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指导其孕期保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就诊的HT育龄妇女患者156例,按甲状腺功能情况分HT甲状腺功能正...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育龄妇女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水平,分析AMH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指导其孕期保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就诊的HT育龄妇女患者156例,按甲状腺功能情况分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63例、HT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48例、HT甲状腺功能减退组45例。另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育龄妇女5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AMH水平,并分析HT育龄妇女甲状腺功能指标与AM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T育龄妇女各分组与健康对照组4组间AM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AMH水平最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HT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均P<0.05),最低是HT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均P<0.05)。HT育龄妇女AMH水平与T_(3)、T_(4)、FT_(3)、FT_(4)水平呈弱正相关(分别r=0.253、0.255、0.285、0.374,均P<0.05),与TSH水平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493,P<0.05),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呈极弱负相关(r=-0.192、-0.162,均P<0.05)。结论HT与卵巢贮备功能减退密切相关,随着疾病的发展,AMH水平不断地降低。建议在婚前或备孕前向患者宣教并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和AMH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抗苗勒管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育龄妇女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者治疗前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寿何庆 茅利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的生殖器疱疹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前后Th1和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SV-2基因为阳性的生殖器疱疹患者5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4...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的生殖器疱疹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前后Th1和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SV-2基因为阳性的生殖器疱疹患者5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4例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Th1和Th2细胞的6个免疫细胞因子以及相关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治疗前,IL-4、IL-6、IL-10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6.90、-14.49、-16.75、21.02、14.68、13.37,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2、IFN-γ水平仍低于对照组,IL-10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99、-9.88、3.61,P均<0.05),而观察组治疗后IL-4、IL-6、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8、-1.19、0.01,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4+、CD16+/CD56+和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48、-21.44、-15.82、17.61,P均<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8、-0.98、-1.88、-0.05,P均>0.05)。结论积极进行抗病毒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可以提高生殖器疱疹患者疗效,减少复发及潜伏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2型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棒状杆菌感染所致肺脓肿一例
9
作者 刘洋 金秀萍 +1 位作者 李子夜 陈胜海 《上海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569-571,共3页
棒状杆菌既往多被认为是皮肤和黏膜的定植菌。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增多及多种检查手段的应用,多项病例报告证实棒状杆菌可成为致病菌,且有高度耐药性。棒状杆菌可引起多部位感染,然而临床罕见由棒状杆菌... 棒状杆菌既往多被认为是皮肤和黏膜的定植菌。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增多及多种检查手段的应用,多项病例报告证实棒状杆菌可成为致病菌,且有高度耐药性。棒状杆菌可引起多部位感染,然而临床罕见由棒状杆菌感染导致的肺脓肿。本文介绍了1例由棒状杆菌感染引起的肺脓肿病例及其诊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脓肿 棒状杆菌 支气管毛刷 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绍兴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和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金秀萍 寿叶女 +2 位作者 陈文虎 刘小香 孙爱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2期2020-2022,共3页
目的分析绍兴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耐药情况以及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对713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随机抽取40株Uu临床分离株PCR扩增gyr A和par C基因... 目的分析绍兴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耐药情况以及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对713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随机抽取40株Uu临床分离株PCR扩增gyr A和par C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并测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原体总检出率为45.0%。女性检出率60.0%明显高于男性21.1%(P<0.05)。Uu单独感染率(31.8%)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Mycoplama hominics,Mh)单独感染率(1.8%)、也高于Uu和Mh混合感染率(11.4%),P<0.01。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4.7%和86.0%,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率均小于30.0%。Mh对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100%敏感,敏感率明显高于Uu、Uu和Mh混合感染(P<0.01);其余7种抗菌药物对Uu的敏感性高于Mh、Uu和Mh混合感染。喹诺酮中介耐药株Gyr A中D112E突变率(70%)与耐药株(75%)均高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耐药株Par C中S83L突变率(65%)明显高于中介耐药株(15%,P<0.01)。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支原体属对各种抗菌药物已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S83L和D112E突变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密切相关,且S83L突变可提高耐药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属 药敏试验 突变 耐药性
下载PDF
6547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顾旭明 傅建英 +2 位作者 金秀萍 杜蓬 蒋侃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2517-2519,共3页
目的分析本院6 547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细菌性、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病的检测情况。方法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镜检和细菌性阴道病(BV)四联检测,结果按年龄分5组进行清洁度、BV、滴虫和真菌的感染率比较。结果 6 547例阴道分... 目的分析本院6 547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细菌性、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病的检测情况。方法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镜检和细菌性阴道病(BV)四联检测,结果按年龄分5组进行清洁度、BV、滴虫和真菌的感染率比较。结果 6 547例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Ⅳ分别占3.0%、37.3%、42.2%和17.5%;清洁度正常和异常分别占40.3%和59.7%。25岁~34岁年龄组清洁度Ⅲ度和>55岁年龄组清洁度Ⅳ度检出率最高,这2组清洁度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BV、滴虫和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5%、3.5%和17.2%。随着清洁度等级上升,三类阴道病的检出率逐级升高。25岁~34岁和35岁~44岁2个年龄组BV和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滴虫检出率的年龄分布特征则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阴道清洁度异常患者BV、滴虫和真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清洁度正常患者(P<0.01)。结论本院妇科患者真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较高,3种阴道病的阳性率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及患者年龄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清洁度 细菌 滴虫 真菌 阴道病
原文传递
基层医院门诊尿路感染优势菌株及其耐药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雨晗 余江峰 +1 位作者 金秀萍 蒋锦琴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了解门诊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病原菌的分布,分离的优势菌株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型及携带率。方法收集2017—2019年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钱清分院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样本,并对其进行培养、分离,采用VITEK ... 目的了解门诊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病原菌的分布,分离的优势菌株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型及携带率。方法收集2017—2019年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钱清分院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样本,并对其进行培养、分离,采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病原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测定大肠埃希菌产ESBL情况,PCR检测ESBL基因型及其携率。结果1529例患者送检中段尿病原菌阳性392例,阳性率为25.6%。分离到病原菌424株,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70.3%、22.4%和7.3%。大肠埃希菌最常见有226株,其中44.7%(101株)产ELBL,产ESBL菌株CTX-M型和TEM型基因携带率分别为87.1%和70.3%。除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其余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本地区门诊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其产ESBL率高、CTX-M和TEM为主要携带基因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尿路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瑛 陈胜海 +2 位作者 陈文虎 金秀萍 刘小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3555-35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住院110例AECOPD患者,包括67例感染性AECOPD患者(感染组)和43例非感染性AECOPD患者(非感染组),另收集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住院110例AECOPD患者,包括67例感染性AECOPD患者(感染组)和43例非感染性AECOPD患者(非感染组),另收集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10例AECOPD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PCT和CRP及WBC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CRP、PCT和WBC治疗前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治疗前感染组3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治疗前后CRP、PCT和WB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PCT诊断感染性AECOPD的灵敏度分别为89.6%和92.5%,明显高于WBC的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和PCT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的评估指标,对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ompP6基因的PCR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琴 金秀萍 +2 位作者 汪琴琴 刘小香 孙爱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omp P6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并确定其检测限、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的omp P6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用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验证其检测限,通过检测1 225例呼吸道感染标本并与细菌培养... 目的建立基于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omp P6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并确定其检测限、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的omp P6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用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验证其检测限,通过检测1 225例呼吸道感染标本并与细菌培养法比较确定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 1 225例呼吸道感染标本,细菌培养流感嗜血杆菌的阳性率为10.94%(134/1 225),PCR检测流感嗜血杆菌的阳性率为19.18%(235/1 225),培养法检测阳性标本PCR法检测均阳性。建立的PCR方法检测临床标本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χ2=32.5,P<0.01)。检测时模板的下限为3 pg,方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0.7%。结论建立的PCR方法具有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对于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呼吸道感染 聚合酶连反应
原文传递
孕中期孕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凤 金秀萍 王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2497-2499,共3页
目的评价孕中期孕妇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在减少出生缺陷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I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 CG)浓度,利用Risks 2T风险计算分析软件对DS、ES和NTD的风险度进行评... 目的评价孕中期孕妇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在减少出生缺陷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I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 CG)浓度,利用Risks 2T风险计算分析软件对DS、ES和NTD的风险度进行评估,对DS、ES高风险孕妇行羊水穿刺或脐血穿刺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进行3D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随访。结果不良妊娠的发生率高龄组孕妇明显高于适龄组;高风险孕妇不良妊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风险孕妇;高龄组高风险孕妇自愿接受侵入式检测明显高于适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孕中期孕妇产前筛查,并对DS、ES高风险孕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进行3D超声产前诊断可以有效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适龄孕妇 孕中期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杀白细胞素基因携带率和耐药特点 被引量:5
16
作者 寿何庆 赵瑛 +2 位作者 杨甜 梅丰翌 王家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PVL)编码基因pvl携带情况和耐药特点。方法PCR扩增临床菌株pvl基因,头孢西丁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K-B法检测临床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77株临床菌株中,43株(15.5%...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PVL)编码基因pvl携带情况和耐药特点。方法PCR扩增临床菌株pvl基因,头孢西丁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K-B法检测临床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77株临床菌株中,43株(15.5%)携带pvl基因(pvl+),pvl检出率MRSA菌株为24.7%,明显高于MSSA菌株的11.5%(P<0.05)。脓液标本分离菌株pvl基因检出率最高,为22.3%;pvl+-MRSA菌株主要来源为烧伤、软组织挫伤后感染部位的脓液和肺炎患者的痰液。临床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1.0%,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0%,未发现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pvl+和pv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MRSA菌株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l+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MRSA耐药率升高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pvl+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白细胞素基因 耐药
原文传递
291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 被引量:3
17
作者 寿叶女 金秀萍 蒋锦琴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721-2722,2725,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91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91例患者中,137例支原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7.1%。... 目的调查医院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91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91例患者中,137例支原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7.1%。其中Uu阳性134例(46.0%),Mh阳性39例(13.4%),Uu+Mh混合感染36例(12.4%)。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较敏感;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较大,其中对交沙霉素耐药率接近20%;对3种喹诺酮类敏感率均<35%,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现象明显。结论本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存在普遍,以Uu为感染主,支原体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耐药,药敏试验能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属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荚膜型和非荚膜型流感嗜血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瑛 王荣山 +3 位作者 朱文珠 金洪星 金秀萍 范兴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3102-3105,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外膜蛋白P6编码基因omp6和荚膜编码基因bex A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确定其检测限、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流感嗜血杆菌的omp6和bex A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用Hi标... 目的建立基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外膜蛋白P6编码基因omp6和荚膜编码基因bex A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确定其检测限、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流感嗜血杆菌的omp6和bex A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用Hi标准菌株确定其检测限,双重PCR检测289例鼻窦炎患者鼻咽部分泌物(NPS)确定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289例NPS培养阳性率为50.5%,14株为荚膜型;双重PCR检测omp6的阳性率为54.7%,bex A阳性16株。双重PCR与细菌培养及血清凝集试验符合率分别为95.8%和99.3%。检测时模板的下限为3.8 pg/μl。双重PCR检测omp6和bex A基因的灵敏度均为100.0%,特异度分别为91.6%和99.3%。结论建立的双重PCR是一种快速、特异和敏感的Hi感染的检测和分型方法,可代替细菌培养和血清凝集试验用于临床标本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鼻窦炎 鼻咽部分泌物 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细菌培养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分布 被引量:4
19
作者 章卓亮 金秀萍 +1 位作者 茅国峰 孙爱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流行状况。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91株,经VITEK2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PCR检测PMQR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aac(6')...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流行状况。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91株,经VITEK2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PCR检测PMQR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aac(6')-Ib-cr、oqxA、oqxB、qepA。接合试验分析PMQR基因的转移性。结果191株菌株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均敏感。对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耐药率均低于30%。环丙沙星耐药率为64.4%,PMQR基因检出率为37.7%,123株环丙沙星耐药株中qnrA阳性26.0%、qnrB阳性4.9%、qnrS阳性1.6%、aac(6')-Ib-cr阳性43.1%、oqxA阳性8.9%、qepA阳性4.9%,未检出到qnrC、qnrD和oqxB。其中40株(32.5%)只检测到单一基因,其余32株(26.0%)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PMQR基因。接合试验证明43株细菌携带的PMQR基因可转移。结论本院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较严重且呈多药耐药,对环丙沙星耐药较高,PMQR基因以qnr和aac(6')-Ib-cr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质粒介导 喹诺酮耐药
原文传递
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铭芳 周军 王敏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择ACI患者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排除ACI的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hs-CR...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择ACI患者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排除ACI的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hs-CRP、DD;观察组入院3d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及血清hs-CRP和DD水平的测定,并按照TOAST分型方法进行病因学分型.结果 观察组hs-CRP、DD水平分别为(7.88 ±2.54) mg/L、(1 286.2±233.4) μg/L,对照组分别为(1.14±0.32)mg/L、(462.8±147.2) μg/L,观察组hs-CRP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5.53、20.67,均P<0.05);不同TOAST亚型ACI患者的hs-CRP和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目呈正相关(r=0.465,P=0.000),而DD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目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ACI患者血清hs-CRP和DD水平的升高证实其参与了ACI急性炎性反应,而hs-CRP更能反映ACI患者CAS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D-二聚体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