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阳富临医院儿科门诊患儿挂号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1
作者 杨春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7期117-118,121,共3页
目的全面了解绵阳富临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患儿挂号时间分布特征,为医院儿科门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医院HIS系统中,提取儿科2011—2014年门诊患儿数据,统计分析门诊患儿挂号季度、月、周及日分布情况。结果 2011—2... 目的全面了解绵阳富临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患儿挂号时间分布特征,为医院儿科门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医院HIS系统中,提取儿科2011—2014年门诊患儿数据,统计分析门诊患儿挂号季度、月、周及日分布情况。结果 2011—2014年,儿科门诊第四季度接诊患儿所占构成比最高(30.31%),第一季度最低(19.79%)。10、11、12月门诊患儿挂号人数居前三位,分别占10.34%、10.11%、9.87%;2、1、9月居后三位。患儿挂号时间在1 d内呈现大中小三峰分布,分别为上午9~10时、下午14~15时和晚上19~20时。结论全面收集医院HIS系统儿科门诊挂号信息,采用医院管理统计方法,分析调查门诊患儿就诊时间分布特征,可为引导患者错峰就诊、科学配置人力资源等门诊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门诊管理 挂号时间 分布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王立立 高姝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5-0088,共4页
研究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88例,所有患者在病情确诊前均开展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 研究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88例,所有患者在病情确诊前均开展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 88例患者金标准检测,阳性、阴性者分别63例、25例。血常规检查检出阳性58例,确诊阳性50例;全血C反应蛋白检出阳性57例,确诊阳性51例;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检出阳性63例,确诊阳性62例;检出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相比,单一检测均低于联合检测,P<0.05;针对确诊的63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轻度及中度、重度感染者WBC、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即重度感染者明显高于中度与轻度,而中度高于轻度,P<0.05。结论 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即可提升诊断符合率,而且还能对疾病进行鉴别,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诊断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价值
下载PDF
四川省绵阳市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情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小波 蒲静 +6 位作者 廖东彪 李雪松 周筱秋 任素蓉 冯岗 胡高武 汪虹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1年第6期307-310,共4页
目的:了解绵阳市医院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情况。方法:以NCCN指南为标准,对绵阳市的三家综合性医院的肿瘤科和外科(包括普外科、胸外科、乳腺科、妇产科、五官科)的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在三甲医院手术、新辅助治疗、辅... 目的:了解绵阳市医院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情况。方法:以NCCN指南为标准,对绵阳市的三家综合性医院的肿瘤科和外科(包括普外科、胸外科、乳腺科、妇产科、五官科)的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在三甲医院手术、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化疗、放疗、同步放化疗的评价数值分别为97.8%、92.8%、93.8%、92.7%、56.5%、53.2%;二甲医院相应治疗分别为98.5%、50%、81.5%、80%、86%、70%;二甲以下医院相应治疗分别为99%、20%、60%、70%、50%、20%。肿瘤科的评价平均数值为93.3%,所有外科的评价平均数值为72.9%。结论:绵阳市肿瘤的综合治疗在三甲医院开展较好,二甲医院及其以下医院次之;肿瘤科的综合治疗好于外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综合治疗 调查
下载PDF
208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消化道出血后重启抗凝用药分析
4
作者 孟竹青 王宇 +1 位作者 文海菠 熊川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事件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抗凝药物重启情况及抗凝治疗特征。方法选取绵阳富临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经历GIB事件后停用抗凝药物...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事件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抗凝药物重启情况及抗凝治疗特征。方法选取绵阳富临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经历GIB事件后停用抗凝药物的NVAF住院患者,出血控制后筛选其中有明确抗凝指征(CHA2DS2-VASC男性≥2分或女性≥3分)且无抗凝禁忌的患者208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观察以下指标:①抗凝重启率;②GIB事件分类;③出血原因;④CHA2DS2-VASC/HAS-BLED评分;⑤重启药物方案。结果208例患者中51例(24.5%)重启抗凝,CHA2DS2-VASC评分<5分与≥5分抗凝重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vs.26.0%,P>0.05),出血风险低危组重启率高于高危组(40.7%vs.18.1%,P<0.01)。绝大多数GIB事件为非大出血,追溯到潜在的GIB事件发生风险因素53项,其中低于50%被积极纠正或消除。临床重启抗凝时,多倾向于选用低剂量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结论NVAF患者GIB事件后存在重启抗凝率低、关注出血风险而忽略栓塞风险、不重视纠正出血危险因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消化道出血 抗凝重启
下载PDF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建华 何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我院网络系统,在医疗系统提取全部入选病例人... 目的 探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我院网络系统,在医疗系统提取全部入选病例人口学特点(性别、年龄、民族等)及住院相关信息。剔除病案首页信息记录不完整、住院费用缺失数据的患者10例,获得有效患者例数为894例,本次研究为老年患者,剔除年龄<60岁,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例数为275例。提取全部入选病例基本信息及住院信息。采用SPSS27.0统计学工具处理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描述性分析、多用线性回归等方法统计。结果 2018年-2021年分别为58例(21.09%)、66例(24.00%)、80例(29.09%)、71例(25.82%)。性别、医疗付款方式对住院费用无显著影响(P>0.05),年龄、住院时间、婚姻、手术方式对住院费用产生显著影响(P<0.05)。把住院费用取对数后再作为线性回归因变量,将年龄、婚姻、住院天数、手术名称作为自变量,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Y=2.865+0.815X_(1)+0.754X_(2)+0.826X3+0.535X4,方差F=10.875,P=0.000<0.05,其中,年龄(Beta=0.613)、住院时间(Beta=0.545)对住院费用影响最大。结论 年龄、住院时间对LDH患者住院费用影响最大。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需强化医院管理,强化医保基金筹资力度,而且需要做好疾病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地市级医院PACS建设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清福 周汛 陈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PACS 应用
下载PDF
民营医院94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全粒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民营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对策,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2017年94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生前3位的是用药错误、非计划性拔管、皮肤损伤;(2)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 目的通过对民营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对策,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2017年94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生前3位的是用药错误、非计划性拔管、皮肤损伤;(2)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因素,占98.94%;(3)工作3年以下的护士是发生的主体人群,占86.17%;(4)白班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风险时段,占58.51%。结论加强民营医院的质量控制,落实护士的培训,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医院 护理不良事件 对策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α1-抗胰凝乳蛋白酶和α1-抗胰蛋白酶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余海波 孟莉 +1 位作者 彭飞 沈杨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59-165,共7页
目的 探究血清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lpha-1-antichymotrypsin,AACT)和α1-抗胰蛋白酶(alpha-1-antitrypsin,AAT)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 目的 探究血清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lpha-1-antichymotrypsin,AACT)和α1-抗胰蛋白酶(alpha-1-antitrypsin,AAT)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84例ARDS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时期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进行体检的8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查血清AACT和AAT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ARDS患者血清AACT和AAT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ARD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AACT和AAT表达对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血清AACT(14.02±2.87ng/ml),AAT(4.76±1.19g/L)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56±2.11ng/ml,2.92±0.24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75,13.892,均P <0.05)。ARDS患者中AACT与AAT高表达组生存率[40.00%(18/45),39.02%(16/41)]分别低于AACT与AAT低表达组生存率[84.62%(33/39),81.40%(3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36,15.797,均P <0.001)。并发下呼吸道感染(HR=3.188,P=0.013)、使用血管活性物质(HR=2.656,P=0.045)、免疫抑制药物(HR=6.118,P=0.001)、发病至治疗时长(HR=5.202,P=0.0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 Ⅱ,APACHE Ⅱ)(HR=5.368,P=0.003)、血清AACT(HR=3.976,P=0.009)和AAT(HR=4.773,P=0.008)水平均为ARDS患者30天死亡的危险因素,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HR=0.402,P=0.007)、有创机械通气时间(HR=0.461,P=0.013)为保护因素(P <0.05)。血清AACT与AAT联合预测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95%CI)为0.920(0.841~0.968),高于血清AACT与AAT单独预测[0.778(0.675~0.862),0.793(0.691~0.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6,2.466,均P <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AACT与AAT水平均升高,二者均与患者30天生存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均对ARDS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抗胰凝乳蛋白酶 Α1-抗胰蛋白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人卵母细胞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丽娜 王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5期79-85,共7页
人卵母细胞生长、发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理、生化演变过程,经历了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4个生长发育阶段。初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一极体,成为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二次减数... 人卵母细胞生长、发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理、生化演变过程,经历了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4个生长发育阶段。初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一极体,成为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发育成为成熟卵母细胞,即MⅡ[1]。这两次成熟分裂能整合多种信号和诸多因子,这些信号通路和诸多因子构成了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调控网络。尽管如此,一些机制仍不清楚,一些信号通路仍未发现,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因子功能和作用尚未被完全证实。故深入研究人类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及这一过程中的生理调控机制,对人类生殖医学及其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卵母细胞 生长发育阶段 成熟卵母细胞 生理调控 成熟分裂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
下载PDF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ICD-10编码分类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玉刚 何刚 +1 位作者 刘世全 欧江福 《现代临床医学》 2022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病毒性肺炎是病毒感染侵袭肺实质、间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性感染性疾病,其感染病原体种类多,临床症状相似,容易误诊,而正确辨析病毒性肺炎分型是科学研究与分类管理的前提。本文对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ICD-10编码分类进行分析与总结,... 病毒性肺炎是病毒感染侵袭肺实质、间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性感染性疾病,其感染病原体种类多,临床症状相似,容易误诊,而正确辨析病毒性肺炎分型是科学研究与分类管理的前提。本文对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ICD-10编码分类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该病的分类统计及临床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ICD-10 编码
下载PDF
雌激素对光诱导的视网膜电图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代艳 欧阳俊 +1 位作者 陈小虎 王晓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65-1166,共2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光诱导的视网膜电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去势+雌激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去势组、去势+雌激素组大鼠接受12h亮12h暗(12∶12)的循环光照射,共14次。行右眼的暗视蓝光ERG、暗视...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光诱导的视网膜电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去势+雌激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去势组、去势+雌激素组大鼠接受12h亮12h暗(12∶12)的循环光照射,共14次。行右眼的暗视蓝光ERG、暗视白光ERG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暗视蓝光、暗视白光ERGb波振幅分别为87.6±20.2μV、231.2±27.7μV,去势组为24.3±8.4μV、38.5±11.9μV,去势+雌激素组40.0±10.6μV、66.6±17.0μV。去势组与去势+雌激素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q=-3.0129,P=0.005;q=-3.4822,P=0.002)。结论:雌激素对光诱导的视网膜电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损伤 雌激素 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对30例内眼术后在+90D前置镜下行视网膜光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娜 王晓莉 欧阳俊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550-1551,共2页
目的观察内眼术后在+90D前置镜下行视网膜光凝的疗效。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8月对30例在我院行内眼手术后患者在+90D前置镜下行部分或全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全视网膜光凝后6个月进行荧光眼... 目的观察内眼术后在+90D前置镜下行视网膜光凝的疗效。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8月对30例在我院行内眼手术后患者在+90D前置镜下行部分或全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全视网膜光凝后6个月进行荧光眼底造影,对视网膜裂孔及变性者视网膜光凝半月后+90D前置镜检查。结果视网膜光凝术后6个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造影结果发现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基本消退,视力提高2行10例,不变9例,下降4例;7例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半月后+90D前置镜检查病变周围激光斑均已色素变。结论+90D前置镜可以解决内眼术后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瞳孔偏小、人工晶体盘缘后视网膜难以用常规三面镜进行视网膜激光的难题,因此内眼术后在+90D前置镜下行视网膜光凝简便易行、高效、非接触性以减少术后感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眼术后 前置镜 视网膜光凝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微波 张新平 刘中平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650-165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2例,C在≤6、6~12、12~24h3个时段对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微创碎吸3种术式手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中等量出血,...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2例,C在≤6、6~12、12~24h3个时段对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微创碎吸3种术式手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中等量出血,时间≤6h3种术式疗效接近;而6h后手术开颅及小骨窗术式有明显优势(P<0.05);大量出血开颅手术最具优势(≤6h,组P<0.01;6~12h组P<0.05),而小骨窗亦优于微创手术(P<0.05)。结论中等量以上脑出血,提倡早期外科干预,短期疗效随访提示: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优于微创血肿碎吸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RNA干扰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表达对缺氧/复氧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华 王东梅 何天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对缺氧/复氧(H/R)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H/R+NC组和H/R+siPDCD4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 目的探讨RNA干扰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对缺氧/复氧(H/R)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H/R+NC组和H/R+siPDCD4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4组H9C2心肌细胞中PDCD4 mRNA和蛋白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上清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H/R组H9C2心肌细胞PDCD4 mRNA和蛋白、活化的Caspase-3、Bcl-2相关X(Bax)蛋白、上清液中LDH、MDA水平及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上清液中SOD水平、H9C2心肌细胞Bcl-2和p-AKT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R+siPDCD4组H9C2心肌细胞PDCD4 mRNA和蛋白、活化的Caspase-3、Bax蛋白、上清液中LDH、MDA水平及凋亡率均低于H/R组,而上清液中SOD、H9C2心肌细胞Bcl-2和p-AKT蛋白水平均高于H/R组(P<0.05)。结论RNA干扰PDCD4表达可抑制H/R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心肌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体会及方法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新平 刘微波 +1 位作者 夏永利 雷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CT定位 内科保守治疗 降低颅内压 治疗有效率 病死率 高血压病
下载PDF
《证类本草》药图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川 蒋淼 +3 位作者 周莹莹 余海波 陈玲 李轩豪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证类本草》是宋代本草发展最高峰的总结,对众多药物形态记述和药图收录,也最齐全。前人认为《证类本草》中的所有药图都来自于苏颂编纂的《本草图经》。今通过对《证类本草》中所有药图的整理和分析后发现,《证类本草》药图的画法不... 《证类本草》是宋代本草发展最高峰的总结,对众多药物形态记述和药图收录,也最齐全。前人认为《证类本草》中的所有药图都来自于苏颂编纂的《本草图经》。今通过对《证类本草》中所有药图的整理和分析后发现,《证类本草》药图的画法不尽相同,且"药图名"中的地名与"图经曰"中产地介绍的地名有出入。由此推测:《证类本草》的药图并非一人所画,且《证类本草》的药图并不全来自《本草图经》。本文将药图对比分析的结果汇总,以期对《证类本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本草图经 药图 绘画风格
下载PDF
腹部手术附加内环封闭术治疗腹股沟斜疝
17
作者 彭永海 李洪永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中附加内环封闭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近10a来我院腹部手术中行内环封闭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附加手术的时间平均为5min20s,本组病例术后无手术部位感染或(和)其他并发...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中附加内环封闭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近10a来我院腹部手术中行内环封闭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附加手术的时间平均为5min20s,本组病例术后无手术部位感染或(和)其他并发症,恢复良好,随访时间最长9a,无复发疝发生。结论:对诊断明确的腹股沟斜疝,只要病例选择得当,在腹部手术中附加内环封闭术,以消除疝门并加强腹壁薄弱或缺损环节,可谓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简便、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附加内环封闭术 治疗腹股沟斜疝 疗效探讨
下载PDF
尿激酶加自体血清引流颅脑手术后颅内血肿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张新平 刘微波 夏永利 《华中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引流颅脑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颅脑手术后颅内残余血肿或再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血肿中均置引流管。观察组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注入治疗,对照组仅用尿激酶注入治... 目的探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引流颅脑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颅脑手术后颅内残余血肿或再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血肿中均置引流管。观察组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注入治疗,对照组仅用尿激酶注入治疗。利用CT测量原血肿量,引流后第3、7天残余血肿量以及评测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对照组于引流术后第3、7天的平均血肿清除率分别为63.4%和74.5%,观察组分别为80.6%和95.3%,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GCS评分改善情况亦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引流效果更好。结论在术中置有引流管且在血肿中央的情况下,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引流颅脑手术后残余血肿或再出血,比仅用尿激酶注入治疗引流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颅内血肿 尿激酶 自体血清
下载PDF
YB-1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杉 张羽 +6 位作者 杜小波 任素蓉 冯岗 廖东彪 周筱秋 李雪松 王晋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0期1876-1878,1884,共4页
目的研究YB-1在宫颈癌中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46例宫颈癌标本组织中YB-1的表达,探讨YB-1与宫颈癌的关系,并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YB-1高表达的宫颈癌患... 目的研究YB-1在宫颈癌中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46例宫颈癌标本组织中YB-1的表达,探讨YB-1与宫颈癌的关系,并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YB-1高表达的宫颈癌患者复发率更高,并且有更短的无病进展期(P=0.035)和总的生存时间(P=0.01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YB-1高表达是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本项研究中,YB-1高表达患者预后差,YB-1高表达可能是宫颈癌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1 宫颈癌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