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先导管消融后盘式封堵器左心耳封堵治疗的安全性临床研究
1
作者 黄洋琴 殷燕高 +1 位作者 王渝 张大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先导管消融后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绵阳四○四医院同台行导管消融+LAAC即“...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先导管消融后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绵阳四○四医院同台行导管消融+LAAC即“一站式”治疗的NVAF患者144例,术中先采用射频或冷冻能量消融方式,后均再使用LAmbreTM(先健公司)封堵器行LAAC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完成心脏超声、心电图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常规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和手术效果,术后45 d、3个月、半年以及1年均完成食管超声或者心脏CT检查了解左心耳封堵状态。统计和收集1年中所有患者随访的临床资料,了解器械相关表面血栓、心包积液、栓塞、残余分流(封堵不完全)、器械脱落、出血、临床死亡等情况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现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发生率为0.69%,心包积液8例,心包积液发生率5.56%,其中心包穿刺引流1例,发生率为0.69%,无外科开胸、大出血、器械脱落以及死亡等。结论NVAF先导管消融后即刻采用盘式封堵器行LAAC的一站式术式,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安全可行,且短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但长期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术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