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油松和岷江柏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娟 孙旭东 +3 位作者 王娜 李锐 陈娟 高国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了解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12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人工林细根(直径≤2 mm)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状况,分析不同土层中细根系统的碳分配策略,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 了解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12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人工林细根(直径≤2 mm)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状况,分析不同土层中细根系统的碳分配策略,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的油松和岷江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进行取样,测定2种林分不同土层深度(h)(0 cm<h≤15 cm和15 cm<h≤30 cm)中吸收根(1~3级)和运输根(≥4级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以及吸收根占总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比例。结果显示:油松和岷江柏吸收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0 cm<h≤15 cm土层均显著高于15 cm<h≤30 cm土层,而运输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土层间差异均不显著;油松和岷江柏吸收根占总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比例在0 cm<h≤15 cm土层均显著高于15 cm<h≤30 cm土层(P<0.05);岷江柏吸收根占总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比例在2个土层中均显著高于油松(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养分有效性最高的土壤表层,油松和岷江柏细根系统内将更多的碳分配到吸收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根 运输根 根生物量 根长密度 干旱河谷
下载PDF
五种松属树种针叶长度与叶水力功能、结构的关系
2
作者 王娜 曾海斌 +5 位作者 高国强 胡文萍 彭震东 桂佳乐 胡婷 周畅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目的]探究松属树种针叶长度与叶水力功能、结构的关系。[方法]以5种松属树种(萌芽松、湿地松、长叶松、火炬松、矮松)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树种针叶的水力导度、阻力分配和解剖结构,分析这些指标的种间变异及其与针叶长度的关系。[结果]5... [目的]探究松属树种针叶长度与叶水力功能、结构的关系。[方法]以5种松属树种(萌芽松、湿地松、长叶松、火炬松、矮松)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树种针叶的水力导度、阻力分配和解剖结构,分析这些指标的种间变异及其与针叶长度的关系。[结果]5种松属树种针叶长度的变化范围为7.5~34.6 cm,随针叶长度的增加,叶水力导度(K_(leaf))、木质部导度(K_(xylem))、木质部外导度(K_(outside-xylem))、纹孔导度(K_(pits))均增加,但管胞腔导度(K_(lumen))降低。K_(leaf)的增加与K_(xylem)、K_(outside-xylem)的共同增加有关,而K_(xylem)的增加主要由K_(pits)的增加导致。在导水阻力方面,针叶在木质部中的导水阻力分配比例明显高于木质部外,且与针叶长度的变化无关。管胞腔中导水阻力的分配比例随针叶长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这可能原因是水分的轴向运输距离增加。[结论]松属树种的针叶长度与叶水力功能、解剖结构具有密切的联系。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松属树种叶大小与叶水力功能、结构的关系,对深入认识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属 针叶长度 水力导度 导水阻力 木质部结构 管胞 纹孔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白马藏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文县草河坝村为例
3
作者 江潮 姜婷 +3 位作者 姜心忆 张甜 孙心竹 王思琪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白马藏族传统村落是活态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对其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体现.以草河坝村为例,采用实地调研、空间句法与空间认知相结合等方法,对其空间特征与成因进行了量化分析,解... 白马藏族传统村落是活态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对其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体现.以草河坝村为例,采用实地调研、空间句法与空间认知相结合等方法,对其空间特征与成因进行了量化分析,解析其与空间认知深层次的逻辑.研究表明:草河坝村内部空间结构层次分明,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村落全局整合度较低,而局部整合度较高,即整体空间的可达性不高,局部空间的通达性较好;全局可理解度非常低,而局部可理解度较高,即整体空间结构较难理解,局部空间的认知较为清晰;部分与人们生活、生产及文化交流的空间选择度较高有关;并证实它们与空间认知的高度契合.结论:草河坝村的整合度、可理解度、可选择度较低的空间使村落内部的日常交流、文化活动等受限,数值相反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凝聚力、认同感等,围绕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空间活力及使用效率、改善空间标识系统等提出相关建议,有利于提升当地的旅游吸引力,并促进白马藏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空间形态 空间优化 白马藏族 传统村落 草河坝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