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蚯蚓多肽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忠慧 周燕代子 王存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蚯蚓的蛋白含量极高,经蛋白酶水解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肽类物质,进一步纯化后可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蚯蚓多肽。蚯蚓多肽具有平喘降压、抗氧化、增强免疫、抗炎等药理作用。介绍了蚯蚓蛋白的酶解工艺,分析了蚯蚓多肽纯化工艺的优缺... 蚯蚓的蛋白含量极高,经蛋白酶水解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肽类物质,进一步纯化后可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蚯蚓多肽。蚯蚓多肽具有平喘降压、抗氧化、增强免疫、抗炎等药理作用。介绍了蚯蚓蛋白的酶解工艺,分析了蚯蚓多肽纯化工艺的优缺点,包括层析法、电泳法、膜分离法等,综述了蚯蚓多肽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蚯蚓多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多肽 水解 纯化 应用
下载PDF
基于Aspen软件的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过程模拟研究综述
2
作者 王晶 王瑶 +2 位作者 胡学雷 徐松 刘通 《湖南电力》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总结通过Aspen软件中已有模块与功能对固体氧化物电池进行过程模拟的方法,介绍后续固体氧化物电池模拟的优化、从稳态模型到动态模型的改进和电池模型在多种场合中的应用,模拟将固体氧化物电池模型与燃气轮机、等离子体气化、冷热电三... 总结通过Aspen软件中已有模块与功能对固体氧化物电池进行过程模拟的方法,介绍后续固体氧化物电池模拟的优化、从稳态模型到动态模型的改进和电池模型在多种场合中的应用,模拟将固体氧化物电池模型与燃气轮机、等离子体气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与热电联供系统的结合过程,并对未来基于Aspen软件的固体氧化物电池过程模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池 过程模拟 电化学 热量传递 Aspen软件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专业化工特色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新才 王存文 +5 位作者 喻发全 熊艺 秦琴 肖春桥 陈孝平 吕中 《化工高等教育》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显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近10年来,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化工特色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对生物... 为了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显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近10年来,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化工特色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化工特色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育体系
下载PDF
问题清单法促进深度学习的本科生实验设计
4
作者 李萍 唐正姣 +3 位作者 麦丙琳 赵流勇 张志琦 樊宇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0-204,共5页
采用三段式训练法中的问题清单法设计实验,旨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内涵式发展。通过3个阶段“基础培训—申报/主持课题—结题”,围绕3个问题“做什么”“如何做”“结果怎样”展开。学生自主提出课题、自主拟订方案、自主开展实验。研... 采用三段式训练法中的问题清单法设计实验,旨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内涵式发展。通过3个阶段“基础培训—申报/主持课题—结题”,围绕3个问题“做什么”“如何做”“结果怎样”展开。学生自主提出课题、自主拟订方案、自主开展实验。研究了碳量子点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晶和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分析了不同形貌二氧化钛材料的量子点敏化效果差异。该训练逐步培养了学生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并通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清单法,培养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验 三段式 问题清单 深度学习
下载PDF
LED协同Ag/ZnO对变形链球菌再成膜能力影响的实验设计
5
作者 江南 程波 吕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4,共6页
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结合细菌培养、生理指标测定与代谢通路研究,设计了纳米材料抑制细菌再成膜能力的综合实验。实验使用口腔临床常用的发光二极管(LED)治疗灯和Ag/ZnO复合纳米颗粒处理生物膜状龋齿重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S.mut... 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结合细菌培养、生理指标测定与代谢通路研究,设计了纳米材料抑制细菌再成膜能力的综合实验。实验使用口腔临床常用的发光二极管(LED)治疗灯和Ag/ZnO复合纳米颗粒处理生物膜状龋齿重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S.mutans),证明了这一协同处理对残存S.mutans细菌再成膜能力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研究相关代谢通路,解释了上述抑制发生的机理。该实验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特点,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微生物、生物化学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养成大胆假设、严谨求证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ZnO纳米复合物 生物膜 变形链球菌 综合实验
下载PDF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能源化工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思考
6
作者 宋文静 李昱达 +1 位作者 郭琳 赖伟坤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目标对理工类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文化输出能力是高校工作者不可推卸... 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目标对理工类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文化输出能力是高校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针对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能源化工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发展现状,探索二者之间的深层联系,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将中华文化融入高校学科建设的相关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输出 思政教育 教学与科研融合 能源化工
下载PDF
依鲁替尼纳米晶的制备工艺研究
7
作者 周洁 刘云 +3 位作者 冯菊红 汪诗雨 葛燕丽 胡学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4,63,共6页
为改善依鲁替尼(IBR)的水溶性和溶出度,采用湿法介质研磨法制备了依鲁替尼纳米晶(IBR-NC),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IBR-NC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溶出度实验对IBR-N... 为改善依鲁替尼(IBR)的水溶性和溶出度,采用湿法介质研磨法制备了依鲁替尼纳米晶(IBR-NC),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IBR-NC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溶出度实验对IBR-NC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PVP-K30-SDS为稳定剂,在物料比(IBR、PVP-K30、SDS的质量比)为10∶4∶1、IBR用量为120 mg、氧化锆珠规格为0.3 mm、氧化锆珠用量为40 g、研磨转速为150 r·min^(-1)、研磨时间为2.0 h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IBR-NC的粒径为(224.7±5.7)nm、PDI为0.151±0.017,累积溶出率在10 min能达到99.49%,溶出效果良好,且放置90 d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溶出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鲁替尼 湿法介质研磨法 纳米晶 累积溶出率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26
8
作者 韩新才 闫福安 +4 位作者 王存文 余响林 喻发全 王凯 陈启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7,32,共6页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国家培养新型工业化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针对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基...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国家培养新型工业化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针对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条件,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期为我国高校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
下载PDF
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对锗的吸附特征
9
作者 李丽君 张臻悦 +1 位作者 吴汉军 郭文达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煤系伴生资源提取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含锗废液,导致稀散金属锗资源的流失,并污染环境。采用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JFMBO)作为吸附材料富集回收煤浸出液中低浓度锗,通过XRD、BET、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研究了JFMBO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 煤系伴生资源提取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含锗废液,导致稀散金属锗资源的流失,并污染环境。采用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JFMBO)作为吸附材料富集回收煤浸出液中低浓度锗,通过XRD、BET、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研究了JFMBO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等特征,并探究了JFMBO对锗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改性铁锰氧化物吸附锗的最佳投加量为2 g L;JFMBO对锗的吸附容量与溶液pH呈现正相关的趋势;JFMBO对锗的吸附容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升高温度有助于JFMBO对锗吸附反应的进行。锗在JFMBO上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25℃下锗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169.535μmol g。JFMBO可再生使用,循环进行3次吸附-脱附后仍可保持较高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 吸附 高效提取 再生
下载PDF
改性甘蔗渣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综合化学实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余军霞 池汝安 +1 位作者 徐源来 张越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42,共4页
为提高农作废弃物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制备了均苯四甲酸二酐改性甘蔗渣。采用扫面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仪(EDX)、电位滴定等方法对改性甘蔗渣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及未改性甘蔗渣对Pb2+和Cd2+的... 为提高农作废弃物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制备了均苯四甲酸二酐改性甘蔗渣。采用扫面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仪(EDX)、电位滴定等方法对改性甘蔗渣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及未改性甘蔗渣对Pb2+和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后甘蔗渣对Pb2+和Cd2+的吸附容量显著提高,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可在50min内达平衡。该研究可作为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甘蔗渣 改性 吸附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卓 张臻悦 +3 位作者 孙宁杰 张涵 刘茁 池汝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91,共8页
为提高以镁盐为浸取剂浸取稀土时的稀土浸取率,对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时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和铝的反应过程符合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不同镁盐浸取稀土和铝过程中离子交换反应... 为提高以镁盐为浸取剂浸取稀土时的稀土浸取率,对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时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和铝的反应过程符合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不同镁盐浸取稀土和铝过程中离子交换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及反应级数从小到大依次为硝酸镁<氯化镁<硫酸镁;以硝酸镁为浸取剂时浸取反应速率快,达到反应平衡所需时间短,工业上可采用硝酸镁作为浸取剂在缩短反应时间、降低镁盐浓度的条件下,有效降低成本,优化浸出过程;镁离子浓度对稀土浸取的影响要大于其对铝浸取的影响,镁盐与稀土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及反应级数均小于其与铝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及反应级数;铝浸取过程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均大于以相同浸取剂浸取稀土时浸取过程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铝的浸出速率要略慢于稀土,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对稀土浸出液进行分批收液,达到有效降低稀土浸出液中铝含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镁盐 浸取动力学
下载PDF
蓖麻粕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俞作建 乔奕宁 +2 位作者 姚嘉诚 周俊锋 王存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蓖麻粕代替豆粕作为饲粮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及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将黑水虻幼虫分为3组,分别是豆粕组(SM组)、50%豆粕和50%蓖麻粕组(SCM组)以及蓖麻粕组(CM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幼虫存活数、体重和体长等,检测分析幼虫... 试验旨在探究蓖麻粕代替豆粕作为饲粮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及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将黑水虻幼虫分为3组,分别是豆粕组(SM组)、50%豆粕和50%蓖麻粕组(SCM组)以及蓖麻粕组(CM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幼虫存活数、体重和体长等,检测分析幼虫和虫沙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等变化。试验期12 d。结果显示,CM组虫沙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显示,蓖麻粕对幼虫肠道细菌的主要类型、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明显影响(P>0.05)。CM组的黑水虻幼虫生长更快,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SM组(P<0.05),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蓖麻粕代替豆粕作为饲粮更有利于黑水虻幼虫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蓖麻粕 存活率 肠道微生物 生长曲线
原文传递
磷矿颗粒流态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昊一 康明雄 +3 位作者 刘根炎 李茜 吴元欣 刘少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72,99,共5页
在高1 m、内径42 mm的流化床中,对粒径54—600μm、密度2 252—2 665 kg/m3的磷矿颗粒的流态化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磷矿颗粒粒径和密度对磷矿颗粒流态化行为有较大影响,床层膨胀比随着磷矿颗粒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磷... 在高1 m、内径42 mm的流化床中,对粒径54—600μm、密度2 252—2 665 kg/m3的磷矿颗粒的流态化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磷矿颗粒粒径和密度对磷矿颗粒流态化行为有较大影响,床层膨胀比随着磷矿颗粒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磷矿颗粒属于Geldart B类颗粒时,流化较好;而当颗粒平均粒径为82μm时,虽然属于A类颗粒,但由于颗粒间力较大,不易流化,出现柱塞状上升、沟流等不正常流化现象,表现出拟C类颗粒的流态化特性。通过测量床层压降,获得了磷矿颗粒的最小流化速度,并与不同的最小流化速度关联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显示Thonglimp关联式对B类颗粒更符合实验结果,并提出了适合磷矿颗粒的最小流化速度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 磷矿 最小流化速度 磷酸 窑法磷酸
下载PDF
高校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新才 王存文 +2 位作者 熊艺 吕中 秦琴 《高等理科教育》 2013年第5期116-121,共6页
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对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以及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武汉工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广... 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对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以及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武汉工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思路、措施、特点和效果,以期为我国高校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校外教育资源 毕业设计(论文) 实践教学 生物专业
下载PDF
姜辣素提取与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项敏 郭嘉 +3 位作者 刘竞博 梅军 王正裔 罗炎烽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7-10,13,共5页
介绍了姜辣素的化学组成和性质,重点阐述了姜辣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测定的方法,并探讨了姜辣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姜辣素 提取 分离纯化 测定
下载PDF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铵盐浸出过程中稀土离子和铝离子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芳 黄素华 +3 位作者 冯健 邓东浩 王志伟 刘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为揭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矿过程中稀土阳离子(RE^(3+))及杂质铝离子(Al^(3+))的迁移分布规律,本文分别用硫酸铵、硫酸铵与甲酸铵混合浸取剂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进行模拟浸取实验,测定并计算不同浸取阶段、不同矿层中各种状态下的RE^... 为揭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矿过程中稀土阳离子(RE^(3+))及杂质铝离子(Al^(3+))的迁移分布规律,本文分别用硫酸铵、硫酸铵与甲酸铵混合浸取剂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进行模拟浸取实验,测定并计算不同浸取阶段、不同矿层中各种状态下的RE^(3+)和Al^(3+)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矿土和孔隙中的RE^(3+)和Al^(3+)含量随着浸取的进行而减少,迁移状态的RE^(3+)和Al^(3+)含量随浸取程度加深而增大,浸取剂对RE^(3+)的浸出效果优于对Al^(3+)的浸出效果。矿土中的RE^(3+)和Al^(3+)在浸润开始时的第四层矿体中含量最多,孔隙中RE^(3+)含量在第四层矿体中100%浸润时最多,迁移状态的RE^(3+)和Al^(3+)含量随着浸取程度以及矿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其峰值集中在最后阶段的第四层矿体中。浸润阶段发生反吸附,但对后续浸出过程没有明显影响。硫酸铵与甲酸铵混合浸取剂对Al^(3+)的浸出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浸取程度 稀土离子 铝离子 时空分布规律 矿层深度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微细颗粒迁移规律及调控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贺鹏 谢帆欣 +4 位作者 张臻悦 李运强 郭江凤 张永兵 罗仙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4,共8页
离子型稀土矿在浸出过程中浸出剂与矿石表面水合机制较为复杂,颗粒间的桥式胶结因离子吸附交换过程中存在多种作用力与分散作用而容易发生断裂,从而使微细颗粒发生迁移和重新排列,并在孔喉处沉淀,产生堵塞现象,影响离子型稀土的浸出效... 离子型稀土矿在浸出过程中浸出剂与矿石表面水合机制较为复杂,颗粒间的桥式胶结因离子吸附交换过程中存在多种作用力与分散作用而容易发生断裂,从而使微细颗粒发生迁移和重新排列,并在孔喉处沉淀,产生堵塞现象,影响离子型稀土的浸出效率。为揭示离子型稀土矿在原地浸出过程中微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并找到适宜的调控方法,以龙南足洞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柱式溶浸法,考察了浸出剂质量浓度、黏度、流速、水力梯度、矿体高度及矿体含水率对微细颗粒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微细颗粒的迁移是影响浸出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外力的作用下,微细颗粒在浸出过程中易随浸出剂发生迁移运动。当调控浸出剂质量浓度低于4%,浸出剂黏度不超过1.5 mPa·s,水力梯度小于0.75,浸出剂流速低于3 mL/min,原矿含水量大于11%时,矿体中微细颗粒迁移率较低,矿体渗透性保持良好,有利于浸出液的渗流和稀土离子的浸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微细颗粒 迁移规律 优化调控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板栗皮槲皮素类物质消化前后的组成差异
18
作者 张文 雷嗣超 +2 位作者 钟书言 刘祎妍 杨芳 《中国果菜》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黄酮类物质是植物次级代谢产物,能够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潜在的调节脂质代谢作用。槲皮素属于黄酮类物质中的黄酮醇类,因此,研究槲皮素及其糖基化衍生物在体内的消化机制,对开发调节脂质代谢功能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超高效... 黄酮类物质是植物次级代谢产物,能够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潜在的调节脂质代谢作用。槲皮素属于黄酮类物质中的黄酮醇类,因此,研究槲皮素及其糖基化衍生物在体内的消化机制,对开发调节脂质代谢功能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板栗皮槲皮素类物质经过模拟人体消化体系后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板栗皮样品中的槲皮素类物质含量在消化后显著降低(P<0.05),差异代谢物分析显示,下降较为显著的是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模拟胃肠消化后分别降低了94.08%(板栗内皮)和90.88%(板栗外皮)。综上,板栗皮槲皮素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稳定性较差,未来可采用纳米颗粒负载等方式对其进行包埋,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皮 黄酮类物质 槲皮素 体外消化 差异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结合科研项目开展科技活动与创新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中 陈嵘 户业丽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09-110,108,共3页
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将其中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关联较多的研究内容归纳整理成小课题,供生物专业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和创新实验。这些课题不仅能拓宽创新实验的广度,还能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 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将其中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关联较多的研究内容归纳整理成小课题,供生物专业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和创新实验。这些课题不仅能拓宽创新实验的广度,还能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促进老师和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与创新实验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科技活动 创新实验
下载PDF
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综合化学实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芳 冯健 +3 位作者 吴柏宏 张臻悦 吴晓燕 池汝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分别以La^(3+)和Y^(3+)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代表,探讨了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采用密封振荡平衡法考察了初始浓度、温度和时间对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影响。确定蒙脱土吸附La^(3+)和Y^(3+)符合Freundlich吸... 分别以La^(3+)和Y^(3+)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代表,探讨了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采用密封振荡平衡法考察了初始浓度、温度和时间对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影响。确定蒙脱土吸附La^(3+)和Y^(3+)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属于非均匀表面的单层吸附,蒙脱土吸附La^(3+)和Y^(3+)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蒙脱土吸附La^(3+)活化能为28.1kJ/mol、吸附重稀土钇离子的活化能为13.8kJ/mol。该综合化学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蒙脱土 稀土离子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