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茶提取物抑制TPA促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程书钧 何其傥 +6 位作者 黄茂端 王志远 刘晓立 高燕宁 白瑾峰 郭素萍 李秀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9-264,共6页
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这种绿茶提取物(GTE)在BALB/3T3细胞转化实验中,可以明显抑制TPA的促癌作用。体内实验表明,GTE可以抑制TPA诱导小鼠耳皮肤水肿,并抑制TPA诱导小鼠皮肤乌氨酸脱羧酶活性增高.次黄嘌呤... 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这种绿茶提取物(GTE)在BALB/3T3细胞转化实验中,可以明显抑制TPA的促癌作用。体内实验表明,GTE可以抑制TPA诱导小鼠耳皮肤水肿,并抑制TPA诱导小鼠皮肤乌氨酸脱羧酶活性增高.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产生的含氧自由基可以引起IAR20肝细胞SCE增高,而GTE可明显抑制这种自由基对细胞SCE的诱导作用.本文讨论了GTE抑制促癌作用的有关机制.实验结果表明,GTE可能对于某些肿瘤的预防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 促癌作用 TPA 预防
下载PDF
茶和姜黄素对二甲基苯并蒽诱发地鼠口腔癌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宁 陈晓欣 +2 位作者 韩驰 陈君石 杨中枢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4-357,共4页
以 0 5 %二甲基苯并蒽 (DMBA) ,涂于地鼠左侧颊囊共 6周 (每周 3次 )。在最后一次涂DMBA后 ,分别给地鼠饮 0 6 %的绿茶粉水 ,涂抹姜黄素 1 0 μmol于左侧颊囊 (每周 3次 )或二者联合处理 1 8周。茶与姜黄素二者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口... 以 0 5 %二甲基苯并蒽 (DMBA) ,涂于地鼠左侧颊囊共 6周 (每周 3次 )。在最后一次涂DMBA后 ,分别给地鼠饮 0 6 %的绿茶粉水 ,涂抹姜黄素 1 0 μmol于左侧颊囊 (每周 3次 )或二者联合处理 1 8周。茶与姜黄素二者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口腔肿瘤发病率和癌发病率 ,肉眼肿瘤数目和体积、鳞癌和异常增生及乳头状瘤数目也分别显著降低。绿茶和姜黄素单独处理也分别降低了肿瘤数目、肿瘤体积和鳞癌数目。此外 ,绿茶还降低了异常增生数目和姜黄素降低了鳞癌发病率。茶与姜黄素单独或联合处理均抑制了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和乳头状瘤病损的BrdU增殖指数 ,茶单独或与姜黄素联合增加了异常增生和鳞癌病损的凋亡指数 ,姜黄素单独或与茶联合抑制了乳头状瘤和鳞癌病损的新生血管形成。结果表明 ,茶与姜黄素对DMBA诱发的地鼠口腔癌在启动后阶段均有预防作用 ,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苯并蒽 姜黄素 口腔癌 预防 动物实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血管生成因子
下载PDF
反-双(三异丙基膦)正辛基氯化铂(Ⅱ)的合成及其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李明阳 Joseph San Filippo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报导了合成反-双(三异丙基膦)正辛基氯化铂(Ⅱ)的方法,并以动力学方法研究其热分解反应,给出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和可能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正辛基 氯化铂 络合物 三异丙基膦
下载PDF
含氘量高的2-d_1-正辛基锂的合成
4
作者 李明阳 Joseph San Filippo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在反应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文[1]曾报道了以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方法对正辛基锂的热分解β-H消除反应的研究。为了此项研究,我们按下述路线合成了尚未见报道的含氘量高的2-d_1-正辛基锂。本文将报道其详细合成... 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在反应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文[1]曾报道了以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方法对正辛基锂的热分解β-H消除反应的研究。为了此项研究,我们按下述路线合成了尚未见报道的含氘量高的2-d_1-正辛基锂。本文将报道其详细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辛基锂
下载PDF
胃癌、不典型增生和正常人血清中视黄醇、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和12种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玉凤 史奎雄 +4 位作者 潘金妹 许秀娴 刘海卫 袁耀宗 杨中枢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50-153,共4页
本文测定了45例胃癌、41例胃不典型增生(胃癌癌前病变)和48例对照组血清中视黄醇、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和12种元素(Zn、Cu、Mn、Fe、Ca、Mg、Ni、Cr、Co、Cd、Mo、Se)的含量。结果表明:胃癌病人血清中的β-胡萝卜素和硒、钴含量低于... 本文测定了45例胃癌、41例胃不典型增生(胃癌癌前病变)和48例对照组血清中视黄醇、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和12种元素(Zn、Cu、Mn、Fe、Ca、Mg、Ni、Cr、Co、Cd、Mo、Se)的含量。结果表明:胃癌病人血清中的β-胡萝卜素和硒、钴含量低于胃不典型增生病人,更低于对照组。此外,胃癌组与胃不典型增生组比较,明显降低的元素有镍、铬;明显升高的元素有锰、钙、镉。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的有锌、铁、铬、镉;明显升高的有锰、钙、镁、钼。胃不典型增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的有锰、铁、镉;明显升高的有钼。上述15个指标,经逐步回归判别分析,筛选出10个变量指标(Mn、Fe、Ca、Cr、Mo、Co、Cd、Se、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用以识别胃癌,其识别符合率为100%。若用逐步回归判别分析,判别血清中Mn、Cr、Mo、Co、Cd五个微量元素的含量,其识别胃癌的符合率亦为97.8%。作者认为对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进行逐步回归判别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参考指标,并认为适当补充硒和β-胡萝卜素将有助于预防胃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胡萝卜素 微量元素 视黄醇
下载PDF
中西古典文学中的疯癫形象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萍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4-152,共29页
疯癫一直是倍受作家青睐的文学道具.本文通过对中西古典文学中包含疯癫描写的一些经典文本的阅读,采用形象分析的方法,从表现疯癫的程式、意义、审美情感等各个方面对中西文学中疯癫的呈现进行比较分析.中西文学中对疯癫的呈现有相似之... 疯癫一直是倍受作家青睐的文学道具.本文通过对中西古典文学中包含疯癫描写的一些经典文本的阅读,采用形象分析的方法,从表现疯癫的程式、意义、审美情感等各个方面对中西文学中疯癫的呈现进行比较分析.中西文学中对疯癫的呈现有相似之处,但是仍然存在着由不同文化背景而造成的引人注目的差异.中国文学对疯癫的表现重外部特征的模拟,表现方式上以抽象为主,高度程式化,疯癫的形象相对单一,富于现世精神而绝少悲剧性;西方则注重对情感和心灵的追问,表现方式上以移情为主,形象上主要朝"神性"和"兽性"两方面拓展,富于超世精神,饱含悲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 佯狂 分裂 悲剧性 狂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