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淑娜 姜综敏 +6 位作者 孟炜 江峰 顾伟鸣 胡伟忠 付朝伟 许爱娥 赖声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97例SLE患者和200例对照在启动子区-1722T〉C和-318C〉T位点的多态性。结果SLE患者组-1722T〉C位点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2),患者中的T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OR=1.94,95%CI1.34-2.80,P=0.000);而在-318C〉T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是,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精确P<0.05),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频率分布不同(χ2=12.64,P=0.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T-C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频率(P=0.001)而C-C单倍型频率较低(P=0.002)。结论CTLA-4基因-1722T〉C位点多态与SLE易感性有关。虽然本次研究结果未发现-318C〉T位点多态与SLE发病相关,但发现T-C单倍型为SLE易感单倍型,而C-C单倍型为其保护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HDAC1和HDAC6蛋白过表达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韩艳 张美花 +3 位作者 金铁峰 张爽 玄延花 林贞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6,401,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1和6蛋白表达检测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147例卵巢病变的存档蜡块标本,其中包括3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6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和8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应...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1和6蛋白表达检测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147例卵巢病变的存档蜡块标本,其中包括3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6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和8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DAC1和HDAC6基因蛋白在上述卵巢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蛋白检测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 HDAC1和HDAC6蛋白分别为胞核和胞质染色,HDAC1蛋白强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囊腺癌中分别为7.7%(3/39)、65.4%(17/26)和80.5%(66/82);HDAC6蛋白的强阳性表达在3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完全阴性,而在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中为34.6%(9/26)、在浆液性囊腺癌中则高达86.6%(71/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DAC1和HDAC6蛋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