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及拓宽就业门路的主要措施——以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秀荣 《理论观察》 2014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工科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就业的对口率高,但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门路拓宽的主要做法有: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坚持分流引导教育;以导师制为抓手做好全员就... 工科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就业的对口率高,但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门路拓宽的主要做法有: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坚持分流引导教育;以导师制为抓手做好全员就业指导;丰富就业信息资源;努力实现专业化就业指导;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工科毕业生 就业、
下载PDF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以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劳动教育与实践》为例
2
作者 战艳虎 谢倩 +1 位作者 李光 李玉超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68-73,共6页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劳动教育与专业理论课相融合,更有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对于符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劳动教育模式研究较少。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国家环保政策为抓手,以高分子材料...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劳动教育与专业理论课相融合,更有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对于符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劳动教育模式研究较少。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国家环保政策为抓手,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借助顶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专业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模式,实现劳动教育与本专业理论知识相融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打造劳动育人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专业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 融合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12
3
作者 温路新 王胜武 +1 位作者 邵鑫 崔诗才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0-101,共2页
总结了国内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经验,提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建设六个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科研与科技开发活动三条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以综合... 总结了国内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经验,提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建设六个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科研与科技开发活动三条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以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实验为主,整合成一门独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验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材料开发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4
作者 陈辉 张召 +2 位作者 郭帅 赵晓林 李欣欣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6期0021-00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法。文中对当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教学内容、操作规范、教学团队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本文研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法。文中对当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教学内容、操作规范、教学团队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改革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证明了改革措施的有效性,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金属材料工程 实践教学 改革 实践能力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红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3期305-305,共1页
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种方法:构建各章的知识框架;在教学中与所学专业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追踪公式的来源轻松记公式。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物理化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中化工课程设置问题
6
作者 温路新 邵鑫 崔诗才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分析了国内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化工类课程设备现状,重点讨论了反应工程与化工原理两门课程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开设化工类课程的建议.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化学工程
下载PDF
关于高校本科阶段《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讨
7
作者 班朝磊 朱淑芹 王长征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4期44-44,46,共2页
分析了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英语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8
作者 陶发荣 李艳凯 +1 位作者 张冉 李光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1期524-529,共6页
新工科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大学化学实验》作为材料类专业大学生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实验课程,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奠定大学生良好的学... 新工科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大学化学实验》作为材料类专业大学生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实验课程,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奠定大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素养基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聊城大学材料类专业《大学化学实验》为例,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为目标,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究。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arrying out in-depth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with students as the center is the necessary way for higher educ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both morality and ability. University chemistry experiment, a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terials to enter the univers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stablishing a good learning attitude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found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effec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iming at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cultiv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eaching reform with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as a key, taking the university chemistry experiment of materials majors in Liaoche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 材料类专业 教学改革 新工科 工程教育认证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智慧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9
作者 宋博 倪俊杰 宋玉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7期100-103,共4页
互联网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存在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何利用“互联网+”背景和智慧教育模式为新时代下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探索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理论强化、智慧教育、现场实践和模拟实习等方法加... 互联网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存在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何利用“互联网+”背景和智慧教育模式为新时代下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探索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理论强化、智慧教育、现场实践和模拟实习等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适合经济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研究了强化专业特色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 智慧教育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材料类专业实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0
作者 韩维坊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8期060-063,共4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构建和优化实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到学生实验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是确保工程教育质量、提升专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材料类专业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实验教学在培...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构建和优化实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到学生实验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是确保工程教育质量、提升专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材料类专业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存在考核指标单一、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专业实验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实践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改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倪俊杰 王慧 +6 位作者 贾正锋 王长征 黄宝旭 赵利民 班朝磊 马杰 赵性川 《中国冶金教育》 2017年第5期7-9,共3页
从更新专业核心理论、实验教学内容入手,新编讲义或教材,实验教学模块化,注重专业理论与实验衔接,综合利用多种教法和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实验竞赛等活动,改进教考评价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教改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材料专业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鹃 王长征 +2 位作者 滕谋勇 魏燕燕 胡成超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大学物理课程是材料专业的基础课,它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改革课件、增加与材料专业相关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从而增强学生兴趣,增大了课程的内容含量。
关键词 大学物理 基础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金相实验技术能力提升与改革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杰 王长征 +2 位作者 黄宝旭 陈辉 赵性川 《新校园(上旬刊)》 2015年第12期45-45,共1页
针对金相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者探索了实验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介绍了其实施过程。
关键词 金相实验技术 实验教改 金属材料
下载PDF
“工、质管融合”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14
作者 滕谋勇 葛祥才 +1 位作者 公维才 郝丽娜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22期131-133,共3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及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可以看出无论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还是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达到高分子材料企业对质量管理人才的要求;根据高分子材料企业对质量管理人才的要... 介绍了目前国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及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可以看出无论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还是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达到高分子材料企业对质量管理人才的要求;根据高分子材料企业对质量管理人才的要求,确定了"工、质管融合"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质量管理 工、质管融合 新工科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15
作者 马杰 王长征 赵性川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9期71-72,共2页
文章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即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推进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反馈,建立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 金属材料工程 应用型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校企联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以《聚合物合成与加工课程设计》为例
16
作者 战艳虎 葛祥才 +5 位作者 李艳凯 满丽敏 吴炳田 高磊 李光 滕谋勇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0期341-345,共5页
为了进一步落实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理念,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采取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和案例式启发教学方式,将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理念和实际工程案例融入《聚合物合成与加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该专业打破常规... 为了进一步落实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理念,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采取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和案例式启发教学方式,将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理念和实际工程案例融入《聚合物合成与加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该专业打破常规,采取课程设计报告和现场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和综合式考核方式的实施,提升了本专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the combined mod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joint teaching and case-based teaching was chosen by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dure of Curriculum Design of Polymer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 experts instructed actual engineering cases and the standards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safety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rse design report and field defense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capacity training. For students, the forementioned teaching procedure was benefit in their improved ability of multi-perspective think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coupling with the enhanced ability of team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课程设计 校企联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下载PDF
三明治结构柔性储能电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雨凡 薛文清 +4 位作者 李玉超 战艳虎 谢倩 李艳凯 查俊伟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共12页
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因其高功率密度、耐击穿、安全柔韧、易加工和自愈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领域.其中,基于三明治结构设计获得具有更高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的柔性电介质材料成为近年来聚合物... 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因其高功率密度、耐击穿、安全柔韧、易加工和自愈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领域.其中,基于三明治结构设计获得具有更高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的柔性电介质材料成为近年来聚合物储能电介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常用策略.本文从电介质的材料构成、结构设计以及制备方法等角度综述了基于三明治结构聚合物电介质薄膜在储能密度提升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三明治结构电介质材料性能调控的微观机制和协同增强机理,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三明治 储能 电介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实验-虚拟仿真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性川 李玉超 +2 位作者 王长征 黄宝旭 马杰 《科教导刊》 2021年第28期122-124,共3页
新型适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目标由过去知识传授改变为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必须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当成一项系统工程。在改革时,必须统筹兼顾... 新型适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目标由过去知识传授改变为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必须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当成一项系统工程。在改革时,必须统筹兼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因素。因此,围绕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一直是工科领域教育者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一体化教学 金属材料工程
下载PDF
材料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19
作者 赵晓林 陈辉 +1 位作者 李欣欣 张召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127-129,共3页
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材料专业大学化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改革措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材料专业大学化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改革措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利用大学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 材料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模板法构筑三维钛酸钡/聚乙烯醇-氮化硼柔性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储能特性
20
作者 杨永志 姜芃 +3 位作者 晁巾翔 李雨凡 李永明 李玉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82-2389,共8页
为研究三维钛酸钡(3DBT)网络结构和BN含量对复合体系介电储能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无尘纸为模板,溶胶凝胶法制备3DBT陶瓷网络;然后将含有不同比例氮化硼(BN)纳米片/聚乙烯醇溶液(PVA-BN)反向引入到3DBT网络中,制得了3DBT/PVA-BN复合电介质... 为研究三维钛酸钡(3DBT)网络结构和BN含量对复合体系介电储能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无尘纸为模板,溶胶凝胶法制备3DBT陶瓷网络;然后将含有不同比例氮化硼(BN)纳米片/聚乙烯醇溶液(PVA-BN)反向引入到3DBT网络中,制得了3DBT/PVA-BN复合电介质材料。研究表明,反向引入PVA溶液能够实现其对3DBT的有效包埋,赋予3DBT良好的柔韧性。当PVA达到饱和时,3DBT网络的质量分数约为27%(体积分数6.9%)。其中,3DBT/PVA-0.50%BN复合电介质材料表现出综合的介电储能特性,其介电常数和储能密度为18.1(1kHz)和1.24J/cm~3(90k V/mm下),分别是传统方法制备27%nano-BT/PVA复合材料的1.74和3.54倍。此外,获得的3DBT/PVA-BN介电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储能密度 三维钛酸钡 氮化硼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