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微生态营养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应激和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邵峰 张彦波 杨道贵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和谷氨酰胺强化的免疫微生态营养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应激和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加入益生菌和谷氨酰胺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每组51例。研究组病人均在手术中置入鼻肠营养... 目的:探讨益生菌和谷氨酰胺强化的免疫微生态营养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应激和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加入益生菌和谷氨酰胺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每组51例。研究组病人均在手术中置入鼻肠营养管,术后均给予免疫微生态营养液,对照组病人术后常规处理。两组病人均予术前和术后第3和第7天,分别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C3、C4、CD4+、CD8+、CD4+/CD8+,IgG、IgM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第7天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3、C4、CD4+、CD8+、CD4+/CD8+,IgG、IgM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早期给予益生菌和谷氨酰氨强化的免疫微生态营养,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和改善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谷氨酰氨 肠内营养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转移相关基因CD44V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启 魏法才 +3 位作者 张爱霞 曹明智 周岩冰 杨金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5-297,共3页
为探讨CD 4 4V 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笔者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6 2例乳腺癌、2 0例乳腺良性肿瘤及1 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D 4 4V 9的表达水平。结果示乳腺癌组CD 4 4V 9阳性表达率和高表达率分别为6 4.5%,4 8.4%,明显高... 为探讨CD 4 4V 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笔者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6 2例乳腺癌、2 0例乳腺良性肿瘤及1 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D 4 4V 9的表达水平。结果示乳腺癌组CD 4 4V 9阳性表达率和高表达率分别为6 4.5%,4 8.4%,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2 0.0%,5.0%)和正常乳腺组(6.7%,0%)(均P<0.0 5);良性肿瘤组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 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CD 4 4V 9表达率为7 9.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率(31.6%)(P<0.0 5);浸润性癌中CD 4 4V 9表达率为7 0.4%,明显高于早期浸润性癌的表达率(25.0%)(P<0.0 5)。CD 4 4V 9表达与肿瘤大小、PTNM分期无关(P>0.0 5),但随PTNM分期的增高,CD 4 4V 9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提示CD 4 4V 9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D 4 4V 9基因表达水平有望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倾向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肿瘤浸润力 CD44V9 转移相关基因
下载PDF
术前精氨酸强化PN对结直肠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道贵 杨风辉 +4 位作者 隋永领 侯守玺 徐春英 魏发才 朱丙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精氨酸强化肠外营养(PN)对结直肠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给常规术前准备,常规PN组和精氨酸强化PN组除常规准备外,分别给予常规P... 目的:探讨术前精氨酸强化肠外营养(PN)对结直肠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给常规术前准备,常规PN组和精氨酸强化PN组除常规准备外,分别给予常规PN和精氨酸强化PN7天,术前7天和手术当天早晨7:00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CD3、CD4、CD8、IL-2、NK细胞和NK细胞活性;取同期进行腹股沟疝手术的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三组病人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常规PN组营养前、后各项免疫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精氨酸强化PN组则有显著改变。结论:术前常规PN无助于结直肠癌病人免疫功能抑制的改善;精氨酸强化PN则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肠外营养 精氨酸 大肠肿瘤 术前
下载PDF
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营养支持在小肠外瘘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道贵 邵峰 +2 位作者 李蕊 李洪光 隋永领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营养支持在小肠外瘘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本组共 2 2例 ,均为小肠肠外瘘 ,早期确定性手术距瘘诊断间隔时间为 6~ 97h ,其中 1 5例在瘘发生后 4 8h内手术。 2 1例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营养支持在小肠外瘘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本组共 2 2例 ,均为小肠肠外瘘 ,早期确定性手术距瘘诊断间隔时间为 6~ 97h ,其中 1 5例在瘘发生后 4 8h内手术。 2 1例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1例行肠瘘楔形切除修补术 ;术后给予生长抑素 +重组人生长激素 +营养支持。术后 3天内给予生长抑素 ,3天后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 ,共 5~ 7天。 结果 :2 2例病人均获成功 ,术后未再发生肠瘘。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 (9.6± 5 .9)天 ;完全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平均为 (1 3.1± 6 .2 )天。 结论 :对小肠外瘘病人进行早期确定性手术后 ,采用生长抑素 +重组人生长激素 +营养支持方案 ,能确保肠吻合口的愈合 ,提高肠外瘘的治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生长激素 营养支持 小肠外瘘 手术治疗 生长抑素
下载PDF
两种肝门胆管成形胆道重建手术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蕊 米曰堂 +3 位作者 李学华 杨凤辉 邵峰 张彦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炎症性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间因肝内胆管结石行带血管蒂胆囊瓣肝门胆管成形术 (PHBDS)及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RYCJ)治疗的肝门胆管炎症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的情况和...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炎症性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间因肝内胆管结石行带血管蒂胆囊瓣肝门胆管成形术 (PHBDS)及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RYCJ)治疗的肝门胆管炎症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的情况和术后胆管炎发生率、结石复发率。结果 两组间围手术期胆漏、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HBDS组与RYCJ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 5 .66%和 2 1.88% (P =0 .0 10 )。胆管结石发生率分别为 3 .77%和 16.67% (P =0 .0 2 1)。结论 PHBDS手术操作简单安全 ,保留了Oddi括约肌功能 ,防止了胆肠反流的发生 ,治疗效果优于RYCJ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外科学 胆管肠吻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胆管炎/病因学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白蛋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邵峰 张彦波 杨道贵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白蛋白浓度、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8例腹腔严重感染患者术后采用信封法随机分成吲哚美辛组19例,对照组1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似,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72h内均不使用血液及...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白蛋白浓度、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8例腹腔严重感染患者术后采用信封法随机分成吲哚美辛组19例,对照组1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似,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72h内均不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仅常规给予羟乙基淀粉及晶体液治疗,吲哚美辛栓组术后吲哚美辛栓50mg肛门内给药,每8h1次。术后常规监测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在72、144h空腹抽血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糖、胰岛素的浓度,并使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最后将2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吲哚美辛组术后72h的白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72、144h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点空腹血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感染患者术后使用吲哚美辛栓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并明显减少白蛋白的分解,提高白蛋白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血清白蛋白 胰岛素抵抗 吲哚美辛
下载PDF
30例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洪光 王力 +3 位作者 李学华 刘志恒 米曰堂 刘桂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7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6年1月诊治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确诊率达90%(27/29),但不能确定其组织类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随访,手术切除率86.7%,胰腺囊腺瘤18例...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6年1月诊治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确诊率达90%(27/29),但不能确定其组织类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随访,手术切除率86.7%,胰腺囊腺瘤18例均完整切除,术后无复发。胰腺囊腺癌12例,8例完整切除后5年生存率66%,不能行切除者预后差。结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率的关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治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性肿瘤 囊腺瘤 囊腺癌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下载PDF
中药配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恒岭 吕绪昆 +2 位作者 李树亮 李培哲 张建先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8期660-662,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补液、灌肠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同时...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补液、灌肠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同时加用醋酸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加用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8.7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胃肠减压量、腹痛腹胀的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中转手术例数等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醋酸奥曲肽 粘连性肠梗阻 疗效观察
下载PDF
hTERT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树范 陈鸿强 +1 位作者 成雨 陈雨信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8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和胃镜病理确诊的不同病变类型的胃组织标本126例,其中正常组织10例,慢性胃炎26例,胃良性溃疡22例,胃平滑肌瘤5例,胃增生性息肉3例,胃癌50例,...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和胃镜病理确诊的不同病变类型的胃组织标本126例,其中正常组织10例,慢性胃炎26例,胃良性溃疡22例,胃平滑肌瘤5例,胃增生性息肉3例,胃癌50例,胃恶性淋巴瘤2例,胃间质瘤8例。胃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54例,其中低度18例,中度25例,重度1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hTERT在各类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对各指标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TERT在正常和良性病变胃组织中无或很少表达,在恶性病变中呈强阳性表达(P<0.05),且在癌变过程中表达水平随黏膜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增高。在胃癌组织中,hTERT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位置、组织病理类型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Bormann分型、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hTERT的表达与胃恶性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其表达程度可代表胃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可能成为胃恶性病变基因或免疫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末端转移酶 胃肿瘤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印鲁 贾树范 +1 位作者 赵荣宇 由翠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 5例肝细胞癌病人手术后的存档石蜡切片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情况 ,并比较术前行与未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术前经肝...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 5例肝细胞癌病人手术后的存档石蜡切片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情况 ,并比较术前行与未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显著低于未拴塞组 [(35 .83± 12 .2 3) %VS (5 9.92± 2 3.5 7) % ,P <0 .0 5 ]。结论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能够抑制肝细胞癌的细胞增殖 ,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细胞癌 细胞增殖 影响 治疗
下载PDF
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老年人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附21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道贵 邵峰 +3 位作者 李洪光 陈启 隋永领 魏发才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评价次全结肠切除在治疗老年人癌性左半结肠梗阻中的价值。方法 :对采用次全结肠切除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 2 1例 6 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根治性切除 1 6例 ,姑息性切除 5例 ,术后每日排便 1~ 2次 ,... 目的 :评价次全结肠切除在治疗老年人癌性左半结肠梗阻中的价值。方法 :对采用次全结肠切除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 2 1例 6 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根治性切除 1 6例 ,姑息性切除 5例 ,术后每日排便 1~ 2次 ,均痊愈出院 ,无 1例出现吻合口瘘和死亡。随访结果 ,姑息切除的 5例患者均在术后 1 6个月内死亡 ,根治性切除的 1 6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 1 0 0 % ,3年为 6 9.2 % (9/ 1 3) ,5年为 5 3.3% (5 / 8)。结论 :次全结肠切除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有效和安全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全结肠切除术 治疗 老年人 左半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结肠肿瘤
下载PDF
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7表达的研究
12
作者 李蕊 米曰堂 +3 位作者 冯吉焕 孙晓铮 李强 刘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B7-1和B7-2在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表达及其免疫学意义。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对照组);B组为冷缺血20min再灌注24h组;C组为冷缺血30min再灌注24h组。分别取各组之肝脏,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B7-1和B7-2在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表达及其免疫学意义。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对照组);B组为冷缺血20min再灌注24h组;C组为冷缺血30min再灌注24h组。分别取各组之肝脏,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B7-1和B7-2mRNA的表达。结果B7-1mRNA在B,C组表达为0.529±0.089和0.618±0.074,均较A组(0.131±0.012)明显增高(P<0.01)。B7-2mRNA在B,C组表达为0.474±0.132和0.682±0.095,均较A组(0.163±0.054)明显增高(P<0.01)。并且B7-1和B7-2在C组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冷缺血再灌注时肝脏B7-1和B7-2表达上调,增加了肝脏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液供给 缺血再灌注损伤 冷缺血 B7 大鼠
下载PDF
Caspase-9表达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巨脾形成的作用机制探讨
13
作者 支庆江 高恒岭 +2 位作者 陈鸿强 张曙光 时倡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Caspase-9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中的表达及对其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巨脾和15例正常人外伤脾脏组织中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Caspase-9在外伤脾脏及巨脾组织中阳性表... 目的:探讨Caspase-9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中的表达及对其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巨脾和15例正常人外伤脾脏组织中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Caspase-9在外伤脾脏及巨脾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和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9阳性表达与肝功能Child分级及巨脾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r=0.834,P<0.05)。结论:Caspase-9参与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高血压 门静脉
下载PDF
Double Tract代胃术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杨道贵 隋永领 +1 位作者 李洪光 魏发才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讨理想的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 全胃切除后按Doubletract法重建消化道 ,增加人工小肠套叠瓣 ,重建His角 ,共 89例作为研究组。将采用Doubletract代胃术的 2 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 8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 目的 探讨理想的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 全胃切除后按Doubletract法重建消化道 ,增加人工小肠套叠瓣 ,重建His角 ,共 89例作为研究组。将采用Doubletract代胃术的 2 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 8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术后随访 3~ 47个月 ,除 1例术后 4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外 ,其余患者近期效果良好 ,饮食正常 ,恢复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 ,无一例合并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低血糖反应和无胃综合征。Visick分级均为Ⅰ、Ⅱ级。术后 3个月钡餐检查显示“新胃”扩大酷似胃形 ,钡剂大部分经过十二指肠 ,无钡剂反流。上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Doubletract代胃术是一种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Tract代胃术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胃肿瘤 并发症 气管插管
下载PDF
乙状结肠直肠支撑绑扎式吻合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附132例报告)
15
作者 隋永领 杨道贵 +2 位作者 魏法才 刘志恒 张彦波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评价支撑管绑扎式吻合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用支撑管行乙状结肠直肠绑扎式吻合术治疗 132例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手术顺利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4例 (3% ) ,吻合口狭窄 2 4例 (18% ) ,但狭... 目的 :评价支撑管绑扎式吻合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用支撑管行乙状结肠直肠绑扎式吻合术治疗 132例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手术顺利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4例 (3% ) ,吻合口狭窄 2 4例 (18% ) ,但狭窄病例绝大多数经扩肛治愈。术后脱管后均能控制排气排便 ,术后半年排便优良率为 10 0 %。结论 :乙状结肠直肠绑扎式吻合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具有操作简单 ,效果确切之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术 治疗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感染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衣凤莲 塔娜 +1 位作者 王丽琴 任少达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142例,根据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48 h)和晚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48 h)...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142例,根据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48 h)和晚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48 h)。主要观察指标为入院后院内死亡率、住院时间、颅内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肺炎、总感染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结果:与晚期肠内营养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率显著降低(2.47%vs.12.90%,P=0.036);总感染率显著降低(7.41%vs.37.10%,P=0.000);住院时间显著缩短[(28.85±8.49)vs.(35.83±11.82)]d,P=0.018)。两组患者颅内感染、肺炎与败血症发生率、死亡率和入院30 d时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感染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颅内出血 感染 高血压
下载PDF
鼻康片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田 喻国冻 +1 位作者 邢杨 任少达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78-181,210,共5页
目的探讨鼻康片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鼻康片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氯... 目的探讨鼻康片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鼻康片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h1、Th2、Th17和Treg细胞、IL-2、IL-4、IFN-γ、过敏性鼻结膜炎生活质量(RQLQ)。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h1、Th17、Treg、IL-2和RQLQ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h1显著升高(14.38±1.89 vs.11.48±1.44%,P=0.000);Th17显著降低(1.34±0.28 vs.1.61±0.29%,P=0.000);Treg显著升高(3.48±0.75 vs.2.72±0.52%,P=0.000);IL-2显著升高(45.38±9.83 vs.34.38±10.83 pg/ml,P=0.000);RQLQ评分显著降低(17.38±5.84 vs.20.32±6.48,P=0.019)。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h2、IL-4和IFN-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康片有助于纠正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鼻康片
下载PDF
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初次报告(2019)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鑫 +16 位作者 刘腾 吴建林 陈磊 孙少川 郑春宁 陈心锐 刘世君 姜飚 隋永领 李宇 孙作成 李玉明 姜立新 王超 刘志民 胡三元 刘少壮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统计分析山东地区减重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SDBMSR),统计分析截至2019年12月31日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患者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SDBMSR共收... 目的:统计分析山东地区减重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SDBMSR),统计分析截至2019年12月31日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患者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SDBMSR共收集来自山东省10个地市、14个分中心提供的531例登记数据。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患者术前BMI为41.5(26.2,106.0)kg/m^2,女213例(64.4%),平均(31.5±8.8)岁;男118例(35.6%),平均(31.0±9.3)岁。数据库所有数据手术方式均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39.6%的患者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52.9%的患者术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4.9%的患者术前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结论:SDBMSR为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的大数据登记与质量控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目前数据,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状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糖尿病 2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老年人骨盆骨折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洪光 王子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骨盆骨折患者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方法选择多发性骨盆骨折(骨折3处以上),年龄>70岁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例...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骨盆骨折患者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方法选择多发性骨盆骨折(骨折3处以上),年龄>70岁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例,采用标准肠内营养+rhGH[rhGH0.2U/(kg.d)皮下注射,共计8天];另外1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8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统计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gA、IgG、IgM、CD3、CD4、CD4/CD8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肠内营养支持下加用rhGH可以明显促进老年骨盆骨折患者的蛋白质合成代谢,并改善免疫功能,增加肌肉的收缩力,增强排痰力度,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蛋白代谢 骨盆骨折 老年 免疫
下载PDF
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报告(2021) 被引量:2
20
作者 岳雯雯 黄鑫 +16 位作者 刘腾 吴建林 陈磊 李宇 仲明惟 孙少川 姜飚 王彬 孙作成 李光 隋永领 毕维民 李玉明 刘世君 胡三元 刘少壮 山东省减重与代谢外科协作组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724-728,733,共6页
目的:统计分析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SDBMSR)及子库-胃袖状切除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SGOP)统计分析截至2021年12月31日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患者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 目的:统计分析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SDBMSR)及子库-胃袖状切除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SGOP)统计分析截至2021年12月31日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患者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SDBMSR共收集到山东省10个地市、14个分中心上传的1431例患者数据。患者术前BMI为39.9(35.3,44.6)kg/m^(2),31(26,36)岁,男女占比为28.8%与71.2%。术前合并肥胖相关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32.2%)、原发性高血压(32.0%)、高脂血症(37.8%)、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5.1%),33.3%的育龄期女性术前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胃袖状切除术561例(52.3%)、胃袖状切除术合并肝活检447例(41.7%)、合并其他手术47例、修正手术7例、胃水球置入术7例、胃大弯折叠术2例、胃袖状切除术+双通道术1例。截至2021年12月31日,SDBMSR-SGOP共收集到186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数据,其中月经异常发生率为88.2%,高雄激素血症发生率为54.8%,卵巢多囊样改变发生率为78.0%。结论:SDBMSR、SDBMSR-SGOP的构建为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的病例登记、质量控制与临床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是山东省减重与代谢外科的主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糖尿病 2型 减重与代谢手术 胃袖状切除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