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征 杨海新 +1 位作者 赵春红 孙喜凤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6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控制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8例重症患者,其中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组与A1组,各84例;重症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控制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8例重症患者,其中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组与A1组,各84例;重症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预防患者86例,随机分为B组与B1组,各43例;重症脑梗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C组与C1组,各57例。A组、B组、C组均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质量控制),A1组、B1组、C1组均纳入实验组(集束化护理质量控制)。比较各组营养支持中断发生情况及低血清白蛋白、预防SAP相关情况、压疮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 A组低血清白蛋白率、营养支持中断发生率均高于A1组(P<0.05)。B组SAP发生率高于B1组,住院时间短于B1组(P<0.05)。C组压疮发生率高于C1组,压疮出现时间短于C1组,压疮平均面积大于C1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控制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集束化护理 重症患者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谭蕾 周静 赵景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8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择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择取同期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风险管理。对两... 目的研究并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择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择取同期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风险管理。对两组神经内科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文书写作、基础操作等指标进行评估,并且以考核的形式来分析其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调查患者或者其家属对服务满意度。对搜集到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的诱发可能,改善护理质量,优化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神经内科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人群的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森 郭学文 +8 位作者 赵鑫 黄安琪 林婧格 李兴茂 李秀 杜怡峰 赵咏梅 白洁 夏章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合并糖尿病人群的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IS合并糖尿病患者125例,记录基线状态下一般临床资料,并分别于入院及出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合并糖尿病人群的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IS合并糖尿病患者125例,记录基线状态下一般临床资料,并分别于入院及出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于出院1个月后随访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估患者卒中后神经功能变化与残障情况。根据NIHSS评分是否上升分为非恶化组(79例)和恶化组(46例),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和血糖变异性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神经功能恶化的可能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糖变异性指标对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基线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糖变异性参数相比,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R(OR=0.937,P<0.001)、MAGE(OR=1.360,P=0.024)、LAGE(OR=1.364,P=0.015)是NIHSS评分恶化的危险因素。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48 h血糖平均值(OR=1.208,P=0.033)、MAGE(OR=1.206,P=0.040)以及入院空腹血糖(OR=1.182,P=0.016)是影响mRS评分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TIR预测发生恶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81(95%CI:0.699-0.862,P<0.001),灵敏度为82.6%,特异度为60.8%,最佳截断值为41.3%。结论以TIR等为代表的血糖变异性指标可能是提示AIS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 目标范围内时间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改善酒精诱导的斑马鱼神经元分化障碍
4
作者 殷果 李荣 +2 位作者 刘岳飞 王晓睛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899,共11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胎儿酒精谱系障碍(FASD)斑马鱼模型的神经元分化及及感觉-运动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将斑马鱼胚胎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50μmol/L氮-[氮-(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S-苯基甘氨酸丁酯(DAPT,Notch信号...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胎儿酒精谱系障碍(FASD)斑马鱼模型的神经元分化及及感觉-运动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将斑马鱼胚胎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50μmol/L氮-[氮-(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S-苯基甘氨酸丁酯(DAPT,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组,检测比较两组斑马鱼的死亡率、孵化率以及畸形率;比较两组斑马鱼的身体长度;利用原位杂交和qRT-PCR技术检测两组神经干/前体细胞标志物sox2、神经前体细胞分化因子neurogenin1、神经元标志物huc的表达;检测两组在无刺激、强光、震动刺激情况下的行为学表现。其次,将斑马鱼胚胎分为DMSO组、1.5%酒精处理组、DAPT处理组、酒精和DAPT联合处理组,利用原位杂交和qRT-PCR技术检测各组sox2、neurogenin1、huc的表达,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otch)信号受体notch1a,促进神经发育的靶基因her8a及Notch胞内活性片段(NICD)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各组在无刺激、强光、震动刺激情况下的行为学表现。结果50μmol/L DAPT处理斑马鱼胚胎后,受精后1 d(1 dpf)胚胎死亡率(P<0.01)显著增加,2 dpf孵化率显著降低(P<0.01),3 dpf畸形率(P<0.001)显著增加,15 dpf斑马鱼体长显著缩短(P<0.05);斑马鱼胚胎sox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eurogenin1(P<0.05)和huc mRNA(P<0.0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在无刺激、强光、震动刺激情况下,DAPT处理组的斑马鱼运动距离均显著缩短(P<0.001),运动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单独使用1.5%酒精处理斑马鱼胚胎后,notch1a、her8a及NICD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1.5%酒精联合DAPT处理斑马鱼胚胎后,较酒精单独处理组,neurogenin1和hu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so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在强光刺激下的运动距离显著变长,运动速度显著变快(P<0.05)。结论酒精上调斑马鱼胚胎Notch信号、抑制神经元分化并降低感觉-运动能力,而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改善斑马鱼胚胎神经元分化及感觉-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胎儿酒精谱系障碍 神经元分化 NOTCH信号通路 DAPT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张卓 王云超 王春一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2期1991-1995,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9例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5例在...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9例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Hcy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PI、RI低于对照组(P<0.05),PSV、EDV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可减轻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自理能力,可能与降低CRP、Hcy表达和促进脑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疗法 注射剂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贵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3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组,2014年1~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组。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组,2014年1~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组。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作为活动主题,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执行,对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品管圈活动前组(P<0.05)。实施品管圈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品管圈前(P<0.05)。实施品管圈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出错发生情况少于实施品管圈前,而基础护理合格情况、护理操作合格情况均高于实施品管圈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可以大大提高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神经内科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措施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俊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1期16-17,20,共3页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病房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参考双盲法将样本进行分组,样本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参与诊治的50例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参照组收入的25例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收入的25例行人性化护理管理,...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病房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参考双盲法将样本进行分组,样本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参与诊治的50例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参照组收入的25例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收入的25例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计算两组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参照组相关数据指标对比,实验组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心、风险意识、护理水平与参照组有关数值对比(P<0.05),表明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检验意义。结论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患者中得到显著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病房 人性化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采取精细化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冯艳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2期10-12,共3页
目的评估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对促使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状况提升构成的影响价值。方法将2018年2—10月该医院神经内科10名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收治的37例患者纳入参比组统计对应指标资料,采用常规化管理... 目的评估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对促使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状况提升构成的影响价值。方法将2018年2—10月该医院神经内科10名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收治的37例患者纳入参比组统计对应指标资料,采用常规化管理干预措施,将2019年2—10月该医院神经内科10名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收治的3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统计对应指标资料,选择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统计护理工作人员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人员护理质量评估结果相比于参比组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参比组更高(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采取精细化管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精细化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同情聚焦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与病耻感的影响
9
作者 刘晓云 李冠增 +1 位作者 杨春玲 王艾君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 探讨同情聚焦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与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认知... 目的 探讨同情聚焦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与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同情聚焦疗法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羞耻感、认知功能、自我批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病耻感水平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批评水平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同情聚焦疗法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批评水平、羞耻感,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同情聚焦疗法 认知功能 羞耻感 认知行为疗法
下载PDF
miR-185过表达对MPP+诱导帕金森病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10
作者 刘啸 张磊 陶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miR-185过表达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帕金森病(P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PC12细胞。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C mimics组、miR-185 mimics组。模型组、NC mim... 目的探讨miR-185过表达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帕金森病(P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PC12细胞。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C mimics组、miR-185 mimics组。模型组、NC mimics组、miR-185 mimics组予1 mmol/L MPP+诱导PD细胞模型,对照组不予MPP+诱导。成模24 h,NC mimics组、miR-185 mimics组分别转染NC mimics、miR-185 mimics。取上述各组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miR-185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iR-185相对表达量及培养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GSH、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均<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NC mimics组比较,miR-185 mimics组miR-185相对表达量及培养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均<0.05);GSH、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均<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而模型组与NC mimics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iR-185过表达能够促进PD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以及抑制Bax蛋白表达和促进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小RNA-185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调节蛋白1和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凡 曲方 +2 位作者 陈团芝 宋福林 杨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504-508,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2h)模型。阿司匹林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及每日清晨腹腔注射阿司匹林(80mg/kg,溶解于1.5ml的10%L-赖氨酸等渗盐水溶液中)1次。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10%L-赖氨酸1.5ml。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NRG-1、存活素的表达。结果①再灌注后24h,3、5、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阿司匹林组分别为1.47±0.11、1.22±0.08、0.85±0.15、0.59±0.12,对照组为1.87±0.18、1.45±0.14、1.05±0.08、0.75±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I/RP后各时间点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大鼠梗死侧神经元的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有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梗死中心区两种阳性细胞表达数在再灌注后6h最多,随后逐渐减少,7d最少;梗死周边区6h后仅有少量的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3d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各时间点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可诱导大鼠神经元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阿司匹林上调缺血后NRG-1的存活素表达,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阿司匹林 神经调节蛋白1 存活素 大鼠
下载PDF
丘脑结节动脉梗死的神经心理学障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庆河 孟范文 彭玉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1-382,共2页
目的探讨丘脑结节动脉梗死的神经心理学障碍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丘脑结节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意志缺乏和行为障碍、丘脑性失语和左侧空间忽视及视空间功能障碍、记忆障碍,而均无脑神经损害及运... 目的探讨丘脑结节动脉梗死的神经心理学障碍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丘脑结节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意志缺乏和行为障碍、丘脑性失语和左侧空间忽视及视空间功能障碍、记忆障碍,而均无脑神经损害及运动、感觉障碍。结论丘脑结节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心理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结节动脉 梗死 神经心理学障碍
下载PDF
神经白塞氏病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春红 刘颖 +2 位作者 许研 孟庆玲 张文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白塞氏病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探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6例神经白塞氏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随访10例神经白塞氏病患者,对该病的演变规律进行总结。结果16例神经白塞氏病患者均有白塞氏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其... 目的分析神经白塞氏病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探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6例神经白塞氏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随访10例神经白塞氏病患者,对该病的演变规律进行总结。结果16例神经白塞氏病患者均有白塞氏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其中口腔溃疡16例,生殖器溃疡10例,眼部病变6例,皮肤病变8例,针刺反应阳性10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者只有2例,其余14例从白塞氏病基本临床表现到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时间平均5.8年。16例中单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2例,周围神经损害2例,两者同时合并者2例。16例行头部MR检查均显示颅内散在点状或小片状T1加权像正常或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影。结论神经白塞氏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均可因小血管炎而受损,影像学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结合白塞氏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及针刺反应综合分析可诊断神经白塞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白塞氏病 临床表现 影像学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致敏兔后其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军 孙义华 杨霞峰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反应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动物随机分三组,分别用神经节苷脂(GM1)、弗氏佐剂(FCA)、血蓝蛋白(FKH)三种免疫物以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实验动... 目的探讨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反应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动物随机分三组,分别用神经节苷脂(GM1)、弗氏佐剂(FCA)、血蓝蛋白(FKH)三种免疫物以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免疫间隔时间为每20天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结果动物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神经节苷脂滴度在免疫后逐渐增加,在40天左右达到高峰。结论Th1和Th2类细胞反应参与了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蛋白类载体参与了Th1和Th2类细胞反应,而多糖类抗原也参与Th2类细胞反应。蛋白载体在GM1抗体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伴艾迪瞳孔溶栓治疗一例
15
作者 汪艳 冯德朋 +3 位作者 程秋凤 张静静 王培健 郝继恒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6-256,F0003,共2页
患者,男,54岁,因突发言语不清2 h余入院。既往有高血糖2年余,未行特殊治疗。家属诉患者近期食用腌制鸡蛋,近半年长期服用酵素。11时30分左右患者活动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头晕、无视物旋转,在家休息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神志恍惚,言语不... 患者,男,54岁,因突发言语不清2 h余入院。既往有高血糖2年余,未行特殊治疗。家属诉患者近期食用腌制鸡蛋,近半年长期服用酵素。11时30分左右患者活动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头晕、无视物旋转,在家休息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神志恍惚,言语不能,双上肢不自主运动。入院查体:Bp:174/112 mm Hg,神志恍惚,精神差,言语不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7 mm,对光反射消失,无眼球震颤,瞳孔运动略迟缓,无眼外肌麻痹及上睑下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艾迪瞳孔
下载PDF
三级综合医院发展中医特色护理的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海新 袁玮 杨桂华 《中华护理教育》 2014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发展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方法和效果。方法加强院内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开展规范化的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并在临床广泛应用。结果患者满意度由92.45%提高到95.44%(P<0.05),护理人员中...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发展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方法和效果。方法加强院内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开展规范化的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并在临床广泛应用。结果患者满意度由92.45%提高到95.44%(P<0.05),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P<0.01),中医护理工作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结论在综合医院开展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中医护理学 医院 专科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尹继君 孟范文 +3 位作者 王新强 彭玉华 林峰 霍桂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ANPE)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SAH并ANP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NPE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高,本组病死率为91.7%,肺水肿的程度和...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ANPE)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SAH并ANP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NPE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高,本组病死率为91.7%,肺水肿的程度和原发病的轻重密切相关,易并发中枢性高热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与下丘脑和脑干的植物神经调节中枢功能受损有关。积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挽救病人生命。结论ANPE起病急,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息性神经源性肺水肿
下载PDF
脑损伤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鲍景蕾 尹继君 郭倩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目的 探讨脑损伤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脑损伤120例,根据有无认知功能损伤分为损伤组与无损伤组,每组60例;另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蒙特利尔认知评... 目的 探讨脑损伤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脑损伤120例,根据有无认知功能损伤分为损伤组与无损伤组,每组60例;另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并比较有无认知功能损伤、不同认知功能损伤程度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扩散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峰度(AK)、平均扩散峰度(MK)、径向扩散峰度(RK)],分析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损伤组视空间与执行、注意力与计算力、语言功能、抽象能力、延迟记忆领域评分及MoCA总分低于无损伤组、对照组(P<0.01);损伤组前、旁扣带脑回右侧FA、AK及MK低于无损伤组(P<0.01);轻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前、旁扣带脑回右侧FA、AK及MK高于中重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P<0.01);右侧FA、AK及MK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 脑损伤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可用于早期评估认知功能损伤,为临床评估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提供依据,利于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额叶前皮质微结构 扩散各向异性分数 平均扩散率 轴向扩散峰度 认知功能损伤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上肢神经卡压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史淼 王春霞 +6 位作者 郝芳 陈枫 张宇实 史志韧 李海清 辛兆芹 亓恒涛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上肢神经卡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2例上肢神经卡压症患者的高频超声及电生理表现,比较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32例上肢神经卡压症患者中,16例为正中神经卡压,15例为尺神经卡压,1例为桡神经...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上肢神经卡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2例上肢神经卡压症患者的高频超声及电生理表现,比较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32例上肢神经卡压症患者中,16例为正中神经卡压,15例为尺神经卡压,1例为桡神经卡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3.8%,电生理诊断的准确率为87.5%。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地显示上肢神经卡压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上肢神经卡压症 电生理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42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春红 崔立海 +2 位作者 张文英 石磊 张士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8期68-68,71,共2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一类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18%~30%的患者有神经系统损害。现对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一类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18%~30%的患者有神经系统损害。现对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损害 主动脉夹层 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资料 诊治水平 病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