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心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BNP及FGF-23水平的关系
1
作者 吕洁 张静静 +2 位作者 徐亚光 刘璐 姜倩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9期2757-2761,共5页
目的探讨肾心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脑钠肽(BN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肾心综合征患者纳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纳为对照组以及15例... 目的探讨肾心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脑钠肽(BN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肾心综合征患者纳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纳为对照组以及15例慢性肾病患者纳为慢性肾病组。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8.79±8.58)岁;对照组男13名、女12名,年龄(69.48±8.11)岁;慢性肾病组男9例、女6例,年龄(70.12±8.09)岁。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BNP、FGF-23水平(经方差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BNP、FGF-23水平预测肾心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同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及肾功能分期肾心综合征患者血清BNP、FGF-23水平(经方差分析),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BNP、FGF-23水平与肾功能分期及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BNP、FGF-23水平[(456.48±64.48)mmol/L、(61.15±5.15)ng/L]均高于慢性肾病组[(248.89±54.47)mmol/L、(47.48±4.78)ng/L]及对照组[(75.52±10.45)mmol/L、(30.44±4.4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8.625、346.409,均P<0.001)。经ROC分析证实,血清BNP、FGF-23水平可预测肾心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曲线下面积为0.690、0.941(均P<0.05)。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BNP、FGF-23水平[(346.48±34.14)mmol/L、(68.14±5.46)ng/L]均显著低于心功能Ⅲ级患者[(651.15±86.15)mmol/L、(72.18±6.48)ng/L]及心功能Ⅳ级患者[(819.15±94.58)mmol/L、(81.15±6.7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0.981、19.070,均P<0.001)。肾功能Ⅰ期患者血清BNP、FGF-23水平[(348.48±32.45)mmol/L、(68.45±5.48)ng/L]均显著低于肾功能Ⅱ期患者[(456.18±45.15)mmol/L、(74.45±6.15)ng/L]、肾功能Ⅲ期患者[(784.15±56.15)mmol/L、(78.15±6.89)ng/L]及肾功能Ⅳ期患者[(826.45±64.15)mmol/L、(86.15±6.8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7.325、20.322,均P<0.001)。血清BNP、FGF-23水平与肾功能分期及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BNP、FGF-23水平与肾心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分期及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临床医师应对上述指标密切监测,以预测疾病发生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心综合征 病情严重程度 脑钠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下载PDF
基于炎性因子、NT-proBNP分析复方α-酮酸片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王天舒 张静静 徐亚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基于炎性因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指标水平变化分析复方α-酮酸片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 目的基于炎性因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指标水平变化分析复方α-酮酸片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间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165例CRF伴HF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经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82)及对照组(n=83),对照组仅使用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用复方α-酮酸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红蛋白、NT-proBNP、炎性因子及其他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炎性因子浓度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NT-proBNP、炎性因子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CI、CO均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1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vs.22.78%,P=0.008)。结论CRF合并HF患者联合应用复方α-酮酸片及左卡尼汀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减轻患者炎性反应,降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肾衰竭 复方Α-酮酸片 左卡尼汀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炎症因子 心功能
下载PDF
托伐普坦联合氢氯噻嗪在肾病综合征患者顽固性水肿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申刚 赵伟伟 王梦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2期3245-3249,共5页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联合氢氯噻嗪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顽固性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方式,依随机数字表法将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NS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女15例,男30例,年龄...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联合氢氯噻嗪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顽固性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方式,依随机数字表法将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NS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女15例,男30例,年龄28~67(49.02±5.14)岁;病程6~32(15.59±4.36)个月;水肿程度:中度29例,重度16例;24 h尿量(698.04±98.75)ml。研究组女16例,男29例,年龄30~68(48.76±4.98)岁;病程5~33(16.02±4.15)个月;水肿程度:中度27例,重度18例;24 h尿量(703.45±103.45)ml。常规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研究组给予托伐普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水肿消退时间、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体重、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Upro)、血肌酐(Scr)]、尿常规[24 h尿量、尿钠、尿钾排泄量]及血清胱抑素C(Cys-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常规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治疗后研究组体重和水肿消退时间均低于常规组[(62.39±2.87)kg比(67.96±3.62)kg、(9.04±2.24)d比(11.41±3.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9、4.2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Upro、Scr均低于常规组[(12.46±2.15)mmol/L比(16.46±1.89)mmol/L、(1.29±0.32)g/24 h比(1.88±0.38)g/24 h、(217.24±93.26)mmol/L比(273.48±101.1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7、7.97、2.7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24 h尿量高于常规组[(1814.58±189.47)ml/24 h比(1340.86±201.32)ml/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Cys-C、TGF-β均低于常规组[(5140.29±25.89)ng/L比(6128.56±30.45)ng/L、(1.87±0.34)mg/L比(2.20±0.52)mg/L、(304.64±62.25)ng/L比(409.46±83.5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87、3.56、6.75,均P<0.05)。结论托伐普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NS患者顽固性水肿疗效显著,能改善肾功能,促进排尿,减轻体重,稳定电解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难治性水肿 氢氯噻嗪 托伐普坦 疗效
下载PDF
远红外线照射法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红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78-0081,共4页
应用动静脉内瘘法,针对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探究。针对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作为常见和最终的方法,想要确保患者顺利实施血液透析,需要有通畅的血管通路,这也是长期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开展治疗... 应用动静脉内瘘法,针对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探究。针对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作为常见和最终的方法,想要确保患者顺利实施血液透析,需要有通畅的血管通路,这也是长期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建立,以此降低患者的穿刺痛苦,减少血液透析流量。实际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妥善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得出来。本文针对动静脉内瘘综合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远红外线照射法进行多角度探究,希望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护理 远红外线照射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膜性肾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洪虹 李秀珍 徐文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等特点。方法选取2010—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经肾穿刺确诊为膜性肾病且资料齐全的患者117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并探讨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117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等特点。方法选取2010—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经肾穿刺确诊为膜性肾病且资料齐全的患者117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并探讨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117例患者中男61例,女56例,男∶女=1.09∶1;年龄13~69岁,平均年龄(37.8±14.0)岁。特发性膜性肾病81例(占69.23%),继发性膜性肾病36例(占30.77%);不典型膜性肾病20例(17.09%),Ⅰ期膜性肾病48例(41.02%),Ⅱ期膜性肾病44例(37.61%),Ⅲ期膜性肾病5例(4.28%),无Ⅳ期膜性肾病患者。不同性别膜性肾病患者病理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75例(64.10%),46例(39.32%)合并镜下血尿,22例(18.80%)合并高血压,2例(1.71%)存在肾功能不全。2010—2014年膜性肾病占当年肾穿刺总数的比例分布为14.00%、35.38%、32.26%、50.79%、50.72%。结论膜性肾病患者以特发性膜性肾病多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发病高峰年龄聚集在30~49岁。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分型主要为Ⅰ期和Ⅱ期膜性肾病。继发性膜性肾病以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病多见。诊断为膜性肾病的比例较以往增加,近2年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流行病学 病理学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脏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忠超 李雪 +3 位作者 杨瑞衡 洪虹 刘泽炜 王怀国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1期591-594,共4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ECHO)及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tissue velocity imaging,TVI)技术,探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ECHO)及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tissue velocity imaging,TVI)技术,探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ECHO及TVI技术对慢性肾脏病5期未透析组(chronic renal disease,CKD5)、维持性血液透析组(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组(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3组进行检查,比较各组间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超声变化。结果 1室间隔厚度(F=1.595,P=0.21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F=0.146,P=0.864)、左心室后壁厚度(F=1.543,P=0.222)、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F=0.904,P=0.410)、左心房内径(F=0.986,P=0.379)、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峰)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峰)之比E/A比值(F=0.543,P=0.588)、射血分数(F=1.038,P=0.360)、二尖瓣环TVI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峰)(F=1.330,P=0.270)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APD组二尖瓣环TVI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峰)、Em/Am比值高于MHD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Em(t=2.375,P=0.021),Em/Am(t=2.940,P=0.005)]。2CKD5、MHD、CAPD3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77%、83%、66%,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分别为73%、83%、69%,3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c2=2.570,P=0.277;c2=1.735,P=0.420)。心脏瓣膜返流主要为二尖瓣返流和三尖瓣返流,3组间返流率均无显著差异(c2=3.344,P=0.188;c2=2.067,P=0.356)。结论 1ESRD无论是否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心脏结构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心脏瓣膜返流以二尖瓣返流为主,其次为三尖瓣返流,TVI技术比ECHO能更敏感的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2MHD和CAPD无法改善左心室肥厚及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但CAPD相对于MHD可能延缓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瑞衡 刘泽炜 洪虹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0期1993-1995,2002,共4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克莫司组(25例)和环磷酰胺组(24例)。他克莫司组患者给予他克莫司联合糖...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克莫司组(25例)和环磷酰胺组(24例)。他克莫司组患者给予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他克莫司起始剂量为0.05 mg/(kg·d),分2次于餐前1 h口服;环磷酰胺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环磷酰胺0.6~1.0 g+5%葡萄糖250 m L,静脉滴注,时间>1 h,每月1次。治疗后随访患者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的水平;动态分析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的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清白蛋白的水平;计算两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肌酐治疗后无明显变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他克莫司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于环磷酰胺组[(1.8±0.6)mmol/L比(2.5±0.8)mmol/L;(6.3±2.4)mmol/L比(8.6±2.6)mmol/L](P<0.01)。他克莫司组24 h尿蛋白定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环磷酰胺组在治疗后1个月升高,随后又呈下降趋势,两组血清白蛋白均呈升高趋势,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他克莫司组临床总缓解率高于环磷酰胺组[(88.0%(22/25)比62.5%(15/24)](P<0.05),粒细胞减少、血糖升高、恶心呕吐及脱发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环磷酰胺组[4.0%(1/25)比25.0%(6/24)、4.0%(1/25)比25.0%(6/24)、4.0%(1/25)比29.2%(7/24)、4.0%(1/25)比29.2%(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效果安全有效,能有效缓解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秀珍 王鸿泰 徐文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71-167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定CKD分期3~4期患者共130例,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的浓...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定CKD分期3~4期患者共130例,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并根据其浓度分为微炎症反应组(40例)和非微炎症反应组(90例),检测两组rHu-EPO治疗3个月时达到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水平,研究微炎症反应对rHu-EPO疗效的影响。结果:微炎症反应组的Hb升高幅度较非微炎症反应组Hb升高幅度小,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反应直接影响rHu-EPO疗效,其炎症介质水平的高低与RBC、Hb的升高幅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非透析 炎症 贫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慢性肾功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饮食管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程立新 张学勇 刘涛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8期450-453,共4页
关键词 慢性肾功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饮食管理 能量 脂肪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姜黄对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下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鸿泰 李秀珍 李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微炎症状态 慢性肾衰竭 肾功能 肿瘤坏死因子-Α 姜黄 细胞因子水平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56例慢性肾脏病营养不良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 被引量:17
11
作者 卞凌云 徐丽 +1 位作者 马金 张红娇 《护理学报》 2017年第7期55-57,共3页
目的总结个体化营养干预在56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做法和体会。方法营养师根据56例患者年龄、体质量、劳动强度分别计算全天热量和蛋白需求,结合患者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对饮食中的脂肪、水、钠、磷实施个体化干预,适时进... 目的总结个体化营养干预在56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做法和体会。方法营养师根据56例患者年龄、体质量、劳动强度分别计算全天热量和蛋白需求,结合患者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对饮食中的脂肪、水、钠、磷实施个体化干预,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护士定期采用3 d回顾询问法,调查患者3 d早、中、晚及加餐所摄入的全部食物名称和量评估膳食摄入情况,及时与营养师和肾内科医师沟通。医护联合设计健康教育精细化内容,教育形式多样化、个性化,体现全程无缝隙管理。结果干预6个月时,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由56例(100%)下降至22例(39%);改良主观综合评估营养良好人次由6例(11%)上升至31例(55%);轻-中度营养不良人次由35例(63%)下降至19例(34%);重度营养不良人次由15例(27%)下降至6例(11%);蛋白能量消耗发生人次由6例(11%)下降至1例(2%)。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营养干预 营养风险 肠内营养
下载PDF
一叶萩碱、黄芪联合治疗肾性贫血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鸿泰 耿迎春 李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1-61,共1页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外肾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将 6 0例慢性肾炎致肾性贫血的患者 ,按血肌酐水平 1∶1配对 ,分实验组加用黄芪、一叶 艹秋 碱。 2个月为 1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外肾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将 6 0例慢性肾炎致肾性贫血的患者 ,按血肌酐水平 1∶1配对 ,分实验组加用黄芪、一叶 艹秋 碱。 2个月为 1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一叶 艹秋 碱、黄芪联合应用 ,通过改善造血微环境和红细胞膜功能 ,对肾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叶QIU碱 黄芪 肾性贫血 联合治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姜黄、女贞子对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下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鸿泰 李秀珍 李捷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女贞子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150例,均为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患者。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用免疫... 目的探讨姜黄、女贞子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150例,均为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患者。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并根据其浓度分为微炎症状态组(56例)和非微炎症状态组(94例),微炎症状态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姜黄、女贞子各9g,3个月后观察血清IL-6、TNF-α、hs—CRP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微炎症状态组治疗后较非治疗组IL-6、TNF-α、hs—CRP明显下降,肾功能恶化程度减轻。结论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对肾功能有不良影响。姜黄、女贞子能降低炎症介质(IL-6、TNF-α、hs-CRP)的浓度,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慢性 炎症 姜黄 女贞子
下载PDF
非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鸿泰 李秀珍 +1 位作者 李捷 耿迎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386-2387,共2页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复方甘草酸苷、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23例,均符合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给予霉酚酸酯1.5g/d、复方甘草酸苷0....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复方甘草酸苷、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23例,均符合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给予霉酚酸酯1.5g/d、复方甘草酸苷0.1g/d及拉米夫定0.1g/d,治疗6个月,每2~4周复查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HBV-DNA定量、血常规。结果:治疗后8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肝、肾损害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霉酚酸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霉酚酸酯 复方甘草酸苷 拉米夫定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学勇 李俊芳 +2 位作者 孟凡鹏 李世雪 孙明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小板参数 高脂血症 低蛋白血症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在大鼠造影剂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慧 申兰雨 张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6期1695-1699,共5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在大鼠造影剂肾病中的表达情况,总结NGAL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造影剂肾病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造影剂肾病组尾...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在大鼠造影剂肾病中的表达情况,总结NGAL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造影剂肾病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造影剂肾病组尾静脉注射10 mg/kg吲哚美辛+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0 mg/kg+碘帕醇3 g/kg,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造影剂肾病造模前3 d、造模当天、造模后3 d连续应用30 mg/(kg·d)的阿托伐他汀钙灌胃。比较三组血清、肾组织中NGAL表达水平,检测三组肾功能指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GAL在肾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B组血清NGAL水平(100.05±10.84μg/L)显著高于A组、C组(12.16±1.38μg/L、13.05±1.42μg/L)(P<0.05),A组与C组血清NGA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13.18±1.52 mmol/L,55.84±5.63μmol/L)显著高于A组、C组(2.54±0.37 mmol/L,40.16±4.58μmol/L;2.86±0.46 mmol/L,40.25±4.57μmol/L)(P<0.05),A组与C组血清BUN、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肾组织中NGAL蛋白(3.95±0.47)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1.02±0.16,1.26±0.24)(P<0.05),A组与C组肾组织中NGAL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肾组织中NGAL阳性表达率(100%)显著高于A组、C组(10.00%、20.00%)(P<0.05)。A组、C组肾组织中NGAL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肾病大鼠血清、肾组织中NGAL均呈高表达,高表达与肾功能损伤指标密切相关,检测NGAL水平在临床诊断、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造影剂肾病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肾功能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马忠超 谢婷婷 +1 位作者 孙晓萍 刘泽炜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6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DKD患者60例,分为3组,分别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1~2期、3~4期、5期未透析患者,每组各20例,同时选择20例年龄、性别与DK...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DKD患者60例,分为3组,分别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1~2期、3~4期、5期未透析患者,每组各20例,同时选择20例年龄、性别与DKD患者匹配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malondialdehyde,SOD)、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应用B超测量计算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颈动脉斑块(carotid plaques,PS)、弹性指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Ep)、僵硬指数(stiffness index,SI),比较各组间临床生化及超声指标水平,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DKD患者具有较高的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ormone,iPTH)、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MPO、MDA、ox-LDL、SOD、IL-6、IMT、PS、Ep、SI和较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变量分析中,IMT与iPTH、SUA、CRP、MPO、MDA、IL-6、ox-LDL呈正相关,Ep与iPTH、SUA、MPO、MDA、IL-6、ox-LDL呈正相关,SI与MPO、MDA、ox-LDL呈正相关,IMT、Ep、SI均与HB、ALB、TBIL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具有较高的iPTH、SUA、CRP、MPO、MDA、SOD、IL-6、ox-LDL、IMT、Ep、SI和较低的HB、ALB、TBIL,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传统和非传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增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可能表明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代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瘦素与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
18
作者 程立新 张学勇 田铃铃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11期69-71,共3页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最终结果,是临床常见病,并发症多,预后差。进入尿毒症期需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据报道约有58%的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影响CRF患者生活质量和增...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最终结果,是临床常见病,并发症多,预后差。进入尿毒症期需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据报道约有58%的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影响CRF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瘦素(leptin)与CRF营养不良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拟对此方面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营养不良 瘦素 患者生活质量 透析患者 RENAL 肾脏疾病 尿毒症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