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在胰腺癌壶腹部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伏立红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胰腺癌壶腹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胰腺壶腹部癌患者80例,按照治疗过程中是否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管...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胰腺癌壶腹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胰腺壶腹部癌患者80例,按照治疗过程中是否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管理.统计两组总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天数,比较两组整体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入住重症监护室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好转出院率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胰腺癌壶腹部肿瘤行手术治疗者,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术期干预,能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壶腹癌 根治术 住院时间 救治功能率 并发症
下载PDF
主动脉弓部疾病腔内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曹龙 郭伟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降主动脉疾病以开放手术为主的治疗格局[1],但受限于主动脉弓特殊的解剖形态、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及分支重建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弓部疾病一度被视为腔...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降主动脉疾病以开放手术为主的治疗格局[1],但受限于主动脉弓特殊的解剖形态、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及分支重建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弓部疾病一度被视为腔内治疗的“禁区”和“最后争夺的阵地”[2]。尽管目前开放手术仍然是年轻、能耐受手术风险患者的治疗首选,但近年来随着腔内技术及器材不断改良及成熟,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arch repair,EAAR)已被推向了全新的高度,逐渐成为外科手术风险较高患者的一种可行性选择。结合当前最新文献和本单位经验,本文将从EAAR定义、技术分类、治疗结果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及未来热点等诸多方面进行简要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腔内治疗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循证医学证据 耐受手术 外科手术 腔内技术 主动脉弓
下载PDF
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殷明妍 仇丽娜 陶悦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24期3317-3321,共5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对外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为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10—12月,采用职业认同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职业幸福感量表对天津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226名... 目的分析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对外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为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10—12月,采用职业认同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职业幸福感量表对天津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226名外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98.14±15.42,职业倦怠总分为64.48±12.36,职业幸福感总分为72.14±15.24;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龄、职称、月收入及月均夜班频次的外科护士职业幸福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婚姻状况、工龄、职称、月收入、月均夜班频次、职业认同及职业倦怠是外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528,P<0.01),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r=0.611,P<0.01),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呈负相关(r=-0.542,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工龄、职称、月收入、月均夜班频次、职业认同及职业倦怠是外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1%。结论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职业幸福感与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密切相关,医院或管理者应提高外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降低职业倦怠,进而提高职业幸福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护士 职业认同 职业倦怠 职业幸福感
原文传递
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与维护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红姝 仇丽娜 +2 位作者 张莉 张苏丽 白建平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7-19,共3页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是目前肿瘤患者化疗常应用的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的静脉输液装置,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患者易于接受,可避免反复穿刺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及降低穿刺难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是目前肿瘤患者化疗常应用的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的静脉输液装置,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患者易于接受,可避免反复穿刺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及降低穿刺难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但目前国内部分医院对VPA日常维护尚缺乏系统的了解,故本文复习相关文献,总结VPA维护对策,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合理安全使用VPA提供参考,并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长期、可靠、安全的输液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肿瘤 化疗 维护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手背静脉采血在发热门诊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苏丽 刘红姝 +2 位作者 柳转岭 张莉 侯向彩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手背静脉采血法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10日至3月10日280例发热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观察组140例。对照组采用肘部静脉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手背静脉采血法;从一次...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手背静脉采血法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10日至3月10日280例发热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观察组140例。对照组采用肘部静脉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手背静脉采血法;从一次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患者舒适程度等方面对比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采血时间、舒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患者经手背静脉采血时间短、患者舒适度高、便于操作,患者便于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手背静脉 采血 发热门诊
下载PDF
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辰新 张艺翔 +2 位作者 徐晓东 邢俊杰 于恩达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实施小切口开腹手术的17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腹部切口长度不超过7... 目的探讨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实施小切口开腹手术的17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腹部切口长度不超过7 cm。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开腹手术,其中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末端回肠造口术8例,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3例,乙状结肠癌扩大根治术2例,左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1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06.4±27.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5.7±27.6)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49.9±12.1)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7±1.0)d。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余者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术后30 d内再入院。手术区域淋巴结清扫数平均(17.7±1.9)枚,直肠标本环周切缘均阴性。随访10~27个月,均未发现转移复发,亦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应用于癌灶位于同一解剖肠段或相邻解剖肠段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初步可行,但还需在临床实践中继续规范适应证和完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原发 同时性 切口
下载PDF
血清SAA、TSP-1及SOFA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颖 张辉 索海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796-799,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清淀粉样蛋白(serumam yloid A protein,SAA)、(thrombospondin-1,TSP-1)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202... 目的研究血清清淀粉样蛋白(serumam yloid A protein,SAA)、(thrombospondin-1,TSP-1)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收治的10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患者出院时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75)和预后较差组(n=26)。两组患者血清SAA、TSP-1、SO-FA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对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感染休克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血清SAA、TSP-1及SOFA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相比于预后良好组,预后较差组SAA、TSP-1显著更高(P<0.05);相比于预后良好组,预后较差组SOFA评分显著更高(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心功能不全的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AA、TSP-1、SOFA评分、年龄以及合并心功能不全是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分析得出,血清SAA、TSP-1以及SOFA评分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预测价值较高,且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SAA、TSP-1以及SOFA明显升高,较高的血清SAA、TSP-1以及SOFA评分是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三项联合检测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SAA TSP-1 SOFA评分 感染性休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舒适护理应用于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侯向彩 张苏丽 白建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S0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肛肠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肛肠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睡眠质量、疼痛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olcaba评分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护理 肛肠手术 术后护理
下载PDF
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乔剑 于洋 +2 位作者 卢建跃 白建平 尹创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0期3945-3949,共5页
目的:研究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胃肠肿瘤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47,贮存式自体... 目的:研究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胃肠肿瘤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47,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和B组(n=48,异体成分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平均血液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变化。随访患者2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术前至术后7 d时间段A组的CD3^(+)、CD4^(+)水平及CD4^(+)/CD8^(+)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术后7 d已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术后1 d、3 d、7 d的CD3^(+)、CD4^(+)水平及CD4^(+)/CD8^(+)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CD8^(+)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7 d的RBC、Hct、Hb分别较输血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红细胞沉降率均升高,但A组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平均血液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Kaplan-Meier检验结果显示,A组较B组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异体成分输血减轻,且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根治术 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T细胞亚群 血液流变学 预后
原文传递
分级心理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莉 杨雅清 张苏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GERD患者2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级心理护理。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GERD患者2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级心理护理。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血浆5-HT及GAL水平等方面评价分级心理护理对GERD患者的价值。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CL-90中的躯体化等因子得分明显降低,PSQI中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等因子得分明显降低(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三级心理护理患者SCL-90中的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评分显著下降,二级心理护理患者的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评分显著下降,一级心理护理患者的人际、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显著下降(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三级心理护理患者PSQI因子中仅有日间功能评分显著下降,二级心理护理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因子评分明显下降(均P<0.05);一级心理护理患者的各因子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分级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GERD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促进5-HT、GAL水平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分级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无麻醉肠镜下行肥大肛乳头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辰新 张艺翔 +1 位作者 何海燕 邢俊杰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无麻醉肠镜下行肥大肛乳头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无麻醉肠镜下行肥大肛乳头切除术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切除肛乳头数目及大小,术中及术后30 min疼痛情况,... 目的探讨无麻醉肠镜下行肥大肛乳头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无麻醉肠镜下行肥大肛乳头切除术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切除肛乳头数目及大小,术中及术后30 min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完成全结肠肠镜检查,其中7例患者合并结肠息肉,息肉最大径0.5~0.8 cm,均同时行结肠息肉摘除术。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无麻醉肠镜下肥大肛乳头切除术,共切除肛乳头60个,每例患者切除肛乳头1~4个,肛乳头直径大小0.5~2.0 cm,手术时间为(5.0±1.1)min/例。46例患者术中中位VAS疼痛评分3.0(2.5,4.0)分,其中切除肛乳头直径大于1.5 cm的患者术中中位VAS疼痛评分4.3(3.5,5.0)分,高于切除肛乳头直径小于1.5 cm的3.0(2.5,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0 min中位VAS疼痛评分1(0,2)分,其中切除肛乳头直径大于1.5 cm的患者术后30 min中位VAS疼痛评分2(2,3)分,高于切除肛乳头直径小于1.5 cm的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3个月的随访,无手术部位出血、肛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时2例患者诉存在肛门坠胀感,1例患者诉肛门瘙痒症状改善不明显,其余43例患者诉不适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无麻醉肠镜下行肥大肛乳头切除术安全有效、便捷可行,且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患者接受程度高,预后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乳头 内镜治疗 无麻醉肠镜
下载PDF
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与传统保乳手术对T1期乳腺癌患者复发的影响
12
作者 石磊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目的对比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与传统保乳手术对T1期乳腺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T1期乳腺癌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行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对照组行传统保乳手... 目的对比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与传统保乳手术对T1期乳腺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T1期乳腺癌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行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对照组行传统保乳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两组均未出现复发。结论与传统保乳手术相比,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治疗T1期乳腺癌患者不会增加患者复发率,且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期乳腺癌 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 传统保乳手术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