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创建纪实与价值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民选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5,共13页
经过六年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于2021年10月揭牌成立。本文记录了中心创建的申办缘由、创建过程和价值意义。中心的创建源于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主动回应、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积极参与,以及中国一代代教育学者创建国际... 经过六年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于2021年10月揭牌成立。本文记录了中心创建的申办缘由、创建过程和价值意义。中心的创建源于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主动回应、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积极参与,以及中国一代代教育学者创建国际教育组织的夙愿。漫长的创建过程包含着众多创新实践,也包含了六个方面的艰苦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赋予了教师教育中心四大使命与四大功能,为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中心一方面能够在此平台上可持续地传播中国教育经验,另一方面又能够真心投入全球教师发展事业,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 教师教育 创建 意义
下载PDF
教师队伍建设的全球图景与中国选择——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师报告》的分析
2
作者 吴晶 郑煣于 李廷洲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面向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中小学教师数量缺口超四千万,且存在年龄、性别、城乡、学科等结构性短缺。在补充合格师资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面临教师职业吸引力、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师资公平配置、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挑战。中国已建... 面向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中小学教师数量缺口超四千万,且存在年龄、性别、城乡、学科等结构性短缺。在补充合格师资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面临教师职业吸引力、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师资公平配置、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挑战。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师队伍,在价值引领、能力建设、资源配置、地位提升等方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师发展道路。为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结合全球教师发展形势,中国应注重政策参与,提升教师在决策制定中的话语权;强调协同合作,让教师成为高度协作性的职业;关注终身学习,倡导教师持续性的专业发展;坚持资源投入,持续改善教师的地位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师报告 教师队伍建设 全球图景 教师教育体系
原文传递
构建全球教师发展与职业变革的社会契约--基于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师报告》的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佳 卞翠 +1 位作者 李廷洲 张民选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全球中小学教师不仅在生师比上面临绝对性数量短缺,而且在学科、性别、高质量教师、地区分配等方面也存在结构性短缺。全球教师短缺归因于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学生从教意愿低,教师招聘与管理体制不畅,教师流失率高。基于此,不少国家的政... 全球中小学教师不仅在生师比上面临绝对性数量短缺,而且在学科、性别、高质量教师、地区分配等方面也存在结构性短缺。全球教师短缺归因于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学生从教意愿低,教师招聘与管理体制不畅,教师流失率高。基于此,不少国家的政府部门重视加强规划与调控,强化教师行业投资水平,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与职业吸引力,以期建设更加稳定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短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职业变革 社会契约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 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编译) 黄金鲁克 +2 位作者 李萍 张民选 卞翠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师资建设)》 2021年第6期40-43,共4页
“如果有什么东西将我们聚集起来的话,那就是我们当下的脆弱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球发布仪式上如此表示。... “如果有什么东西将我们聚集起来的话,那就是我们当下的脆弱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球发布仪式上如此表示。2019年9月25日,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活动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教育的未来”倡议,以重新思考知识和学习如何在日益复杂、不确定和不稳定的世界里塑造人类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社会契约 不确定感 联合国大会 高级别 构想
下载PDF
如何面对世界危机、教育危机和不确定的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解读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民选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9-74,共6页
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首发了题为《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的未来教育发展报告(简称“教育的未来”报告)。2022年9月19日,联合国又罕见地组织国际社会召开了“教育变革峰会”,重申信守... 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首发了题为《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的未来教育发展报告(简称“教育的未来”报告)。2022年9月19日,联合国又罕见地组织国际社会召开了“教育变革峰会”,重申信守承诺、广泛动员、采取政治行动是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因为这事关2030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事关我们人类的共同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社会契约 可持续发展目标 教育变革 信守承诺 危机 构想
原文传递
从“专门化培养”到“专业化教育”:面向教育强国的教师教育转型发展
6
作者 赵萍 冯远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9期13-18,共6页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过封闭独立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对教师开展专门化培养。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师教育开启了专业化进程:提升教师培养的学历水平;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教学,以理论和实践...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过封闭独立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对教师开展专门化培养。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师教育开启了专业化进程:提升教师培养的学历水平;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教学,以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形式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和培养过程。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过程中形成了师德为先、研究驱动和协同合作的中国经验。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我国教师教育将着力于从涵养教育家精神、持续创新教师培养方式和调整教师教育学科治理入手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化培养 专业化教育 教师教育转型 教师教育体系
原文传递
全球教师绩效评价的政策样态、实践图景与价值向度
7
作者 宋佳 王芮 朱莹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新公共管理对全球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问责主义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逻辑,教师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表现报告、技术过程与制度化进程,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系统发挥质量管理功能。根据不同国家的教师绩... 新公共管理对全球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问责主义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逻辑,教师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表现报告、技术过程与制度化进程,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系统发挥质量管理功能。根据不同国家的教师绩效评价主体、内容与方式,教师绩效评价模式可分为官僚问责、专业问责、市场问责与管理问责四种模式,管理问责逐步成为全球教师绩效评价的主流模式。当前,教师绩效评价的效用仍存在限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师报告》倡议面向未来,教师绩效评价应发挥多主体作用,服务教师发展性,并合理审慎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为此,不少国家通过完善指标体系、提升评价主体专业化水平以及改进评价技术,促使教师绩效评价逐步向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绩效评价 管理问责 教师评价改革 全球教师报告
原文传递
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的历史逻辑、全球坐标与时代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廷洲 张念 秦志莲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9期7-12,18,共7页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是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共识,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关键议题。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经历了初步探索、恢复重建、稳步发展、法治保障、全面深化五个发展阶段。在全球框架下,中国教师地位待遇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是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共识,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关键议题。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经历了初步探索、恢复重建、稳步发展、法治保障、全面深化五个发展阶段。在全球框架下,中国教师地位待遇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是确立“国家公职人员”法律地位,实现政治地位、职业安全、政策参与等多重价值;二是传承尊师重教、崇智尚学优良传统,赋予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三是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保障教师专业水准和职业地位。未来,应多方谋划、综合施策以应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教师专业水平、职业地位、薪酬水平、保障制度带来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地位待遇 教师荣誉表彰 尊师重教 教师工资制度
原文传递
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教师未来
9
作者 张民选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首份《全球教师报告》,其迅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教育界的关注。报告向国际社会发出全球教师职业迄今为止最严峻的警示,指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全球实现包容、公平和优质教育的关键;为实现联合国教育可持续发展... 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首份《全球教师报告》,其迅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教育界的关注。报告向国际社会发出全球教师职业迄今为止最严峻的警示,指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全球实现包容、公平和优质教育的关键;为实现联合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全球至少需要新增4400万名教师。过去数年来,全球教师职业在疫情等因素的冲击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优质教育 教师职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原文传递
全球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脉络、挑战和未来——从《全球教师报告》出发的分析
10
作者 孙阳 张念 张华峰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21世纪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逐步成为全球性的制度化实践,这与全球教育政策的教师质量转向,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以及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推广密切相关。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球实践,内容目标逐渐聚焦教学变革的关键要素,设计实施强调基于... 21世纪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逐步成为全球性的制度化实践,这与全球教育政策的教师质量转向,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以及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推广密切相关。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球实践,内容目标逐渐聚焦教学变革的关键要素,设计实施强调基于真实情境的专业成长,组织管理关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多重支持。但与此同时,全球教师专业发展也面临着全球南北的议程冲突、外部控制和专业自主的矛盾以及学术证据和政策实践的隔阂等问题挑战。面向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全球教师报告》提出了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倡议,强调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实现全球教育公平的策略、支持脆弱教师的手段、迈向终身学习的路径、缔造专业生态的平台和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中国作为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南方国家,也能够通过实践引领、制度创新、贯彻公平、技术赋能和国际合作,在推动全球教师专业发展转型过程中贡献积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全球趋势 全球教师报告
原文传递
从基础教育大国走向基础教育强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国经验与议题转换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明远 李廷洲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建成了基础教育大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建设基础教育大国的过程中,我国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经验,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积极调动人民大众参与基础教育、加强法治建设、始终把教师摆在重要位置、实...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建成了基础教育大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建设基础教育大国的过程中,我国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经验,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积极调动人民大众参与基础教育、加强法治建设、始终把教师摆在重要位置、实施教研员制度、坚持改革创新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给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从基础教育大国走向基础教育强国,意味着基础教育的战略主题从规模扩大、结构完善、体系建构转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支撑。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培养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适应甚至引领科技变革、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使命的杰出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国阶段基础教育的战略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大国 教育强国 中国经验
原文传递
时代革新教育,数字赋能教师——数字时代的教师发展会议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星妮 金子韫 卞翠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176,共4页
社会向数字时代加速转型,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教育事业,并为教育教学形态与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举办“数字时代的教师发展”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数字时代教师发展... 社会向数字时代加速转型,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教育事业,并为教育教学形态与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举办“数字时代的教师发展”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数字时代教师发展面临的“危”与“机”,对数字技术与资源如何赋能教师、赋能教与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形态 数字时代 新业态 会议综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危”与“机” 融入教育
下载PDF
人工智能引领未来科学教育——上海科技传播智库·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2024年度科学教育专家咨询会会议精要
1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王从春 +13 位作者 郑永春 范国睿 裴新宁 胡卫 李易 陈华 尹传红 张民选 董君武 陈代杰 何家骥 曾宪一 孙磊 倪闽景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2024年6月25日下午,由上海科技馆和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上海科技传播智库·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2...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2024年6月25日下午,由上海科技馆和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上海科技传播智库·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2024年度科学教育专家咨询会”在上海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咨询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教育”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科学教育新形态、新机制”“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育观念的变与不变”“未来科学教育如何面向每个孩子”等议题,汇聚了来自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15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影响下科学教育的转型趋势和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科技传播 人工智能 深度融合 长三角 上海科技馆 变革创新 转型趋势
下载PDF
教育监测数字化变革的全球观察及其启示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瑾劼 张民选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39,共6页
新时代,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对教育监测的价值定位、实践模式和行动路径不仅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课题组通过洞察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推动教育监测数字化变革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技术赋能有助于促进多元共... 新时代,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对教育监测的价值定位、实践模式和行动路径不仅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课题组通过洞察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推动教育监测数字化变革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技术赋能有助于促进多元共治的教育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强化对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警性作用发挥,提供支撑精准教与学的过程性可靠数据,以及提升大规模因材施教的管理能力。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已重构了教育监测内容、重组了监测实施流程并拓展了监测结果应用的领域。从发展趋势和方向看,教育测评的智能化和建立基于纵向数据的教育监测体系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推动教育监测数字化变革的主要行动路径。立足于我国传统的教育监测体系推动数字化变革,应加强基于教育监测生态系统观的顶层设计,加大系统层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理性对待算法的准确性,以及提升教育者及管理者的数据素养和循证决策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监测 教育评估 数字化 教育评价改革
原文传递
关注全球教育最新发展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民选 徐梦杰 《教育国际交流》 2023年第3期38-41,共4页
2022年9月,联合国非同寻常地召开了教育变革峰会,呼吁国际社会在百年变局、世纪疫情、环境污染、地区冲突等多重危机交织下必须采取集体的紧急行动,重新认识人的学习,在学校、课程教学、教师、数字化和教育财政等五大领域推进变革。联... 2022年9月,联合国非同寻常地召开了教育变革峰会,呼吁国际社会在百年变局、世纪疫情、环境污染、地区冲突等多重危机交织下必须采取集体的紧急行动,重新认识人的学习,在学校、课程教学、教师、数字化和教育财政等五大领域推进变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教育变革和上述行动事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简称《教育的未来》)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联合国秘书长 教育变革 社会契约 五大领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特雷斯 地区冲突
下载PDF
教师:世界的新期待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民选 张馨元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9,共17页
本文就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对教师功能、角色的最新期待开展探究梳理,涵盖了世界要求教师对人脑学习、课程教学、数字教育、实验迭代、社会情感、学校功能的再认识,以及将教师视作知识生产者等七个维度。教师作为推动教育革新和进步的核... 本文就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对教师功能、角色的最新期待开展探究梳理,涵盖了世界要求教师对人脑学习、课程教学、数字教育、实验迭代、社会情感、学校功能的再认识,以及将教师视作知识生产者等七个维度。教师作为推动教育革新和进步的核心要素,这些新期待对其教学策略、角色功能以及职责任务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唯有教师增进上述诸方面的新认知、担当起新职责,并且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提升为多元的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才能对每个学生的培养、对教育实践的改革、对世界的阐释与发展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通过剖析这些世界新期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前瞻性建议,以期助力教师更加有效地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教育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角色 教师教育 知识生产 专业发展
下载PDF
变革教育:我们共同未来的紧迫政治行动——在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上的愿景声明 被引量:5
17
作者 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董伊苇(译) 张民选(译) 《中国基础教育》 2022年第10期18-23,共6页
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长期以来,教育在人们的头脑和心中都占有特殊地位。纵观历史,教育一直是提升个人尊严和能力的源泉,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动力,由于地域的差距、不平等的存在和新冠疫情等问题已经带来了严重的教育危机... 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长期以来,教育在人们的头脑和心中都占有特殊地位。纵观历史,教育一直是提升个人尊严和能力的源泉,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动力,由于地域的差距、不平等的存在和新冠疫情等问题已经带来了严重的教育危机。青年在学校往往学不到引领技术革命的技能。学生需要学习,但是更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这场危机的影响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人们难以觉察的方式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变革 个人尊严 基本人权 联合国
下载PDF
坦桑尼亚数学教育与跨文化交流:现场亲历报告
18
作者 黄兴丰 丁若曦 +3 位作者 王浩 林徐劢 成懿君 朱轶一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8,共9页
上海教师和研究者奔赴坦桑尼亚开展数学教育交流。长欧比学校是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教育学院的附属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落后,难以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值得进一步提高。他们使用的教材质量同样令人担... 上海教师和研究者奔赴坦桑尼亚开展数学教育交流。长欧比学校是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教育学院的附属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落后,难以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值得进一步提高。他们使用的教材质量同样令人担忧。在坦桑尼亚本土情境的跨文化交流中,数学教师通过聚焦六个维度的教研活动,在教学准备、实施和反思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水平。总之,为了改善非洲学校的整体面貌,促进非洲教育的未来发展,国际社会需要作出更多的合作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桑尼亚 数学教育 跨文化交流
下载PDF
PISA 2022洞察与解读:拥抱数字世界
19
作者 徐瑾劼(编译) 《教育国际交流》 2024年第1期80-80,共1页
尽管人们对数字技术在学校的作用有不同看法,但我们不能忽视数字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事实。无论在哪里,数字技术都在为企业提供新的商业模式和进入市场的机会,并改变其生产流程。手机应用程序使人们能够跟踪自己的健康状况,计算机... 尽管人们对数字技术在学校的作用有不同看法,但我们不能忽视数字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事实。无论在哪里,数字技术都在为企业提供新的商业模式和进入市场的机会,并改变其生产流程。手机应用程序使人们能够跟踪自己的健康状况,计算机能够帮助人们完成无聊或危险的任务,而游戏则能让我们进入虚拟世界,让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那些无法驾驭数字世界的人越来越无法充分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 手机应用程序 虚拟世界 商业模式 生产流程 经济和文化 充分参与 不能忽视
下载PDF
数智时代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全球洞察——基于PISA2022创造性思维测评结果的分析
20
作者 徐瑾劼 安德烈亚斯 施莱歇尔 《教育科学文摘》 2024年第3期22-23,共2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全球发起的15岁学生创造性思维测评源于对数智时代人的核心价值的思考与行动。全球81个国家和经济体的69万15岁学生参加了PISA2022测试(OECD,2024)。其中,64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学生参加了PISA创造性思维测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全球发起的15岁学生创造性思维测评源于对数智时代人的核心价值的思考与行动。全球81个国家和经济体的69万15岁学生参加了PISA2022测试(OECD,2024)。其中,64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学生参加了PISA创造性思维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在OECD国家,学生创造性思维成绩的校间差异平均为26%,校内差异为74%。这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成绩的差异可大部分被学生个体、所读学校班级特征及校园环境的差异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班级 学生创造性思维 PISA 学生创造力 测评结果 OECD国家 校园环境 价值的思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