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学报稿源状况的抽样调查研究--以《肇庆学院学报》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雪峰 肖立梅 《肇庆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7-82,共6页
充足且高质量的稿源是地方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笔者基于自身工作实践和研究的需要,以《肇庆学院学报》2019、2020年这两个年度内从中国知网投稿系统中共收到的1011篇稿件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稿件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 充足且高质量的稿源是地方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笔者基于自身工作实践和研究的需要,以《肇庆学院学报》2019、2020年这两个年度内从中国知网投稿系统中共收到的1011篇稿件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稿件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剖析其稿源状况,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对策和建议,期望为本学报乃至其他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学报 稿源状况 抽样调查 对策与建议
下载PDF
以学科竞赛推动应用型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晓君 阮铭业 +1 位作者 邓洪超 董克权 《肇庆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9-33,共5页
本科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是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然结果.对机械类专业开展分阶段的学科竞赛,分阶段地实践专业理论知识,有助于促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不同学习阶段得到锻炼,有效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进行.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机械专业 学科竞赛
下载PDF
浅析机械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创新及教学改革
3
作者 杜尊令 王炳丹 +1 位作者 林荣庭 陈建辉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9期33-35,共3页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机械类专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制造核心驱动力之一,机械类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将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注入新鲜的活力。本文以肇庆学院机械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为例...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机械类专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制造核心驱动力之一,机械类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将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注入新鲜的活力。本文以肇庆学院机械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为例,深刻阐述了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创新及教学改革方案。文中所提教学改革方案,为其他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课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机械类专业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超声冲击对Al_(2)FeCoNiCrW_(0.5)高熵合金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冲 李庆达 +2 位作者 郭建永 汪昊 刘鸿媛 《材料保护》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为探究超声冲击处理对Al_(2)FeCoNiCrW_(0.5)高熵合金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Al_(2)FeCoNiCrW_(0.5)高熵合金涂层,并对涂层进行5 min和10 min的超声冲击处理(UIT),测试和分析了不同超声冲击时间下... 为探究超声冲击处理对Al_(2)FeCoNiCrW_(0.5)高熵合金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Al_(2)FeCoNiCrW_(0.5)高熵合金涂层,并对涂层进行5 min和10 min的超声冲击处理(UIT),测试和分析了不同超声冲击时间下高熵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由BCC相和FCC相组成,超声冲击处理前后,涂层的相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超声冲击后涂层晶粒发生细化,局部达到纳米晶尺寸。10 min内,随着超声冲击时间的延长,涂层的硬度不断提高,表面显微硬度最大为893 HV0.5。相同摩擦磨损试验条件下,10 min超声冲击处理涂层的磨损体积为3.391 mm^(3),耐磨性较未进行超声冲击处理的涂层提高了20%。超声冲击处理前后高熵合金涂层的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超声冲击处理可有效提升高熵合金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 激光熔覆 高熵合金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在变速过程中采煤机电机-多级齿轮系统的机电特性
5
作者 鲁文佳 张义民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4,共11页
利用分层建模和级间耦合的方法建立了电机和多级齿轮系统的耦合模型。考虑与采煤机开采效率有密切关联的牵引速度对截割机电系统的影响,试验验证了变速过程中机电系统的加速度并分析了动态力的动力学行为。试验验证了通过模型建立的牵... 利用分层建模和级间耦合的方法建立了电机和多级齿轮系统的耦合模型。考虑与采煤机开采效率有密切关联的牵引速度对截割机电系统的影响,试验验证了变速过程中机电系统的加速度并分析了动态力的动力学行为。试验验证了通过模型建立的牵引速度与定子电流的量化关系,使得建立的机电耦合模型可在保证电机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寻求到合理的牵引速度并实现开采效率的最大化。定子电流频谱中发现在异步电机电流信号中存在丰富的齿轮各级啮合频率和其谐频等振动信息,说明电信号可以用于监测并反馈多级齿轮系统中出现的复杂的振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多级齿轮系统 耦合模型 牵引速度 动力学行为 定子电流
原文传递
地面效应对可动减振尾翼阵风减载装置影响的仿真研究
6
作者 钱远治 朱天军 +3 位作者 杜尊令 李伟豪 梁建国 吴智锋 《肇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
地面效应对路面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翼身融合和轻量级的车辆,参加世界太阳能挑战赛的赛车即为此类车辆的典型代表.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研究了在地面效应条件下可动减振尾翼对NACA 0015翼型车体的空气... 地面效应对路面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翼身融合和轻量级的车辆,参加世界太阳能挑战赛的赛车即为此类车辆的典型代表.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研究了在地面效应条件下可动减振尾翼对NACA 0015翼型车体的空气动力影响.分析模型预测,在后四分之一弦长位置设置的可动减振尾翼可将升力变化减少25%.相较而言,CFD模拟结果显示尾翼的减载效果较弱,这是由于分析模型采用理想化假设,即在无边界层分离条件下的薄板模型且忽略阵风碰撞的发展过程.因此,分析模型显示可动尾翼对升力变化的抑制效果较佳.此外,在靠近地面的情况下,尾翼的减载性能在小攻角时有所削弱;但在攻角超过10度时有所恢复,这种现象归因于扭转可动减振尾翼对流动分离的抑制作用.总体而言,在接近地面的条件下,受到地面效应影响,活动尾翼对减少阵风致升力变化的效果相比自由场中的情况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减振尾翼 地面效应 翼身融合车辆 阵风减载装置
下载PDF
动力锂电池均衡拓扑结构研究综述
7
作者 刘睿 江艳 王海 《汽车文摘》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了满足系统性能需求,锂离子电池在实际使用中通常需要成组使用,但不同电池单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性问题,如内阻、电压和自放电率的差异。这些差异会降低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使用寿命,并可能危及电池系统的安全性,电池均衡技术是解决这... 为了满足系统性能需求,锂离子电池在实际使用中通常需要成组使用,但不同电池单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性问题,如内阻、电压和自放电率的差异。这些差异会降低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使用寿命,并可能危及电池系统的安全性,电池均衡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深入分析了电池均衡原理,并详细综述了常见的电池均衡电路拓扑结构。对电池均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现有电池均衡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同时,研究了近年来涌现的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分析目前电池均衡技术存在的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不一致性 均衡技术 均衡拓扑结构
下载PDF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剑英 卢志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38,共8页
建立了某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结构的三维模型,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电动汽车在颠簸路段急刹车、急转弯两种工况下该电池箱的静态特性和模态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快速更换电池箱的结构满足所选材料的许用应力要求且有较大余量,但因刚度... 建立了某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结构的三维模型,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电动汽车在颠簸路段急刹车、急转弯两种工况下该电池箱的静态特性和模态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快速更换电池箱的结构满足所选材料的许用应力要求且有较大余量,但因刚度不足易发生共振,因此需要通过优化设计使该电池箱结构更轻量化的同时刚度得到提升。根据静态特性和模态特性分析结果对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的分析结果显示:汽车在颠簸路段急刹车和急转弯两种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分别增大至73.637 MPa和98.181 MPa;但该电池箱所用材料量减少,且第一阶固有频率由优化设计前的33.168 Hz提高至44.302 Hz,优化设计后的快速更换电池箱不会与汽车发生共振。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快速更换电池箱结构更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分布 模态特性分析 振型 固有频率
下载PDF
机械专业课堂创新改革的探讨--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晓君 《肇庆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28-32,共5页
在机械专业的课堂创新改革中,注重前、后序课程的连贯,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注重工程实践的关联,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专业知识的应用,以课本知识为本,工程实践内容为辅,选取专业结合性强的纪录片作为思政引... 在机械专业的课堂创新改革中,注重前、后序课程的连贯,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注重工程实践的关联,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专业知识的应用,以课本知识为本,工程实践内容为辅,选取专业结合性强的纪录片作为思政引导内容,提高学习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专业 课程创新 专业知识系统化 工程实践 思政融合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思政育人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海 江艳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第8期226-227,共2页
《工程图学》作为机械类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乃至职业发展提供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课程教育的困境,探索了课程思政育人途径,并提供了实施课程思政的反... 《工程图学》作为机械类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乃至职业发展提供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课程教育的困境,探索了课程思政育人途径,并提供了实施课程思政的反馈。为其他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程图学 育人途径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壮 张瑞 朱天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1期133-139,146,共8页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而言,节能减排是促使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而能量管理策略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因此针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展开研究;首先运用ADVISOR电动汽车仿真软件,选用某款并联混合动力车型,并使用标准ECE_ECDU和UDDS...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而言,节能减排是促使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而能量管理策略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因此针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展开研究;首先运用ADVISOR电动汽车仿真软件,选用某款并联混合动力车型,并使用标准ECE_ECDU和UDDS循环工况来评估整车燃油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效果;然后,采用门限参数优化的方法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最后对比优化前后不同循环工况仿真结果中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变化,并分析了优化后的策略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使汽车在ECE_ECDU和UDDS循环工况中的每百公里油耗分别降低了8.45%和10%,有害气体HC、CO和NOX含量分别减少了5.88%和5.8%、12.24%和11.54%、8.55%和7.51%,进一步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ADVISOR 逻辑门限策略 循环工况 仿真分析
下载PDF
三二分段协同育人高本衔接研究——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剑英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第1期14-18,66,共6页
三二分段学生从高职院校进入本科高校进行专业学习,存在角色转变、课程学习以及文化认同问题,为此在学生管理、体系构建和平台搭建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在学生管理方面,既要关注三二分段学生的普遍性,又要关注其特殊性;在体系构建方面,... 三二分段学生从高职院校进入本科高校进行专业学习,存在角色转变、课程学习以及文化认同问题,为此在学生管理、体系构建和平台搭建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在学生管理方面,既要关注三二分段学生的普遍性,又要关注其特殊性;在体系构建方面,一体化制定三二分段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在平台搭建方面,多措并举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实操操作平台和校园文化平台,贯通三二分段高本协同育人,培养出高技能且有本科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二分段 高本衔接 角色转换 课程学习 文化认同 共建共享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伟豪 《时代汽车》 2023年第7期98-100,共3页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有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人才培养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心。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高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将目光放到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上,还要进一步制定出科学的实训教学计...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有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人才培养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心。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高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将目光放到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上,还要进一步制定出科学的实训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提升自身职业能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专业 实训教学 职业能力
下载PDF
车辆工程领域混合动力技术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远治 《汽车测试报告》 2023年第14期145-147,共3页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升,车辆工程领域正积极探索各种创新性技术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尾气排放。在这一背景下,混合动力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混合动力技术是对纯燃油和纯电动动力系统...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升,车辆工程领域正积极探索各种创新性技术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尾气排放。在这一背景下,混合动力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混合动力技术是对纯燃油和纯电动动力系统的一种革命性升级和结合。传统内燃机的动力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在燃油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纯电动汽车则因为电池技术的限制在续航及使用便利性上仍有一定的不足。而混合动力技术能够将电动机与内燃机相结合,弥补了纯燃油或纯电动系统的不足。该文对车辆工程领域的混合动力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原理、优势及未来的应用前景,以促进车辆工程领域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混合动力技术 节能减排
下载PDF
信号干扰造成汽车启动困难的故障排除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伟豪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18期149-151,共3页
本文通过对奇瑞风云轿车因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受干扰,造成启动困难进行检查、判断,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原因,总结维修经验,提高维修效率。
关键词 曲轴 位置传感器 信号干扰 启动困难 诊断排除
下载PDF
汽车自动变速器新型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设计
16
作者 张建 薛焕樟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9-183,共5页
在传统的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中分别增加一组长短行星小齿轮,并使所有行星齿轮两两相互啮合,这种新型拉威娜式机构能提高变速器传递功率和转矩的能力。通过对新型拉威娜式变速器结构进行分析,建立必要的约束条件,结合行星齿轮两两相互... 在传统的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中分别增加一组长短行星小齿轮,并使所有行星齿轮两两相互啮合,这种新型拉威娜式机构能提高变速器传递功率和转矩的能力。通过对新型拉威娜式变速器结构进行分析,建立必要的约束条件,结合行星齿轮两两相互正确啮合的条件,确定装配误差最小值作为设计的目标函数,最终求解得到17组可行齿数的齿轮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 行星齿轮两两相互啮合 装配条件 自动变速器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特性与驾驶员特性的匹配——车适应人的设计理念及关键技术
17
作者 蔡超明 宗长富 李连元 《肇庆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8-23,共6页
介绍现代线控技术、智能控制理论在实现汽车动力学特性与驾驶员特性匹配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人车环境”动力学系统模型中车辆固有特性与驾驶员特性的匹配,解析如何实现“车适应人”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 智能车 动力学特性 驾驶员特性 车适应人
下载PDF
四邻位偶氮苯分子的储能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艳 黄金 罗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6,共7页
基于光响应化合物的分子太阳能储存技术是一种独特的太阳能热转换和储存技术,以所合成的四邻位偶氮苯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对该偶氮苯分子的异构化性能、储能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邻位偶氮苯分子在... 基于光响应化合物的分子太阳能储存技术是一种独特的太阳能热转换和储存技术,以所合成的四邻位偶氮苯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对该偶氮苯分子的异构化性能、储能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邻位偶氮苯分子在红光、绿光和紫外光激发下能发生异构化现象,在室温下其回复半衰期为70 min,在红光、绿光和紫外光照射后的异构化程度分别为28%、41%和59%。四邻位偶氮苯分子在异构化程度为100%时,其储能密度为37.88 kJ/mol。此外,四邻位偶氮苯分子展现出优异的循环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太阳能 偶氮苯 异构化 循环稳定性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基于异常数据生成和自监督学习的路面裂缝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丹 钟亮洁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13,共8页
为了确保道路安全,有效识别路面裂缝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道路状况的复杂多变,大部分现有研究依然采用有监督学习的方法来检测和定位裂缝.这种方法通常受限于标注了裂缝的数据集的可用性,而人工标注路面图像不仅耗时而且成本高昂.针... 为了确保道路安全,有效识别路面裂缝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道路状况的复杂多变,大部分现有研究依然采用有监督学习的方法来检测和定位裂缝.这种方法通常受限于标注了裂缝的数据集的可用性,而人工标注路面图像不仅耗时而且成本高昂.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基于自监督学习的两阶段分类神经网络,仅使用正常的道路表面数据进行图像异常检测.首先通过使用CutPaste模块处理正常的道路表面数据,生成异常数据.然后,利用经过迁移学习增强的Resnet18网络提取特征,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产生分类结果.训练后的网络通过结构剪枝保持了其特征提取能力,并将参数数量减少了74.8%.同时与剪枝前的网络相比,其识别准确度仅下降了1.7%.训练后的Tiny-ResNet18模型参数仅有2.97M,在Crack Forest Dataset和Deep Crack dataset上分别达到了95.30%和98.04%的AUC,实现了高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裂缝识别 异常检测 深度学习 自监督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