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信息化管理以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研究
1
作者 王宁 江先仁 +2 位作者 邱杰华 黄海流 陈锦生 《临床研究》 2025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信息化管理以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90例非终末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 目的探讨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信息化管理以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90例非终末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随诊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治疗,两组均治疗管理至少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再住院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6个月)均采用肾内科慢性肾脏病疾病认识调查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在治疗前后均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等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并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再住院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LB、eGFR、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和SF-36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UA、空腹血糖、收缩压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互联网信息基础技术,建立信息联络通道和管理平台进行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信息化管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信息化管理 延缓 疾病进展 疾病认知
下载PDF
复方α-酮酸治疗对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水平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宁 江先仁 陈少金 《内科》 2022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α-酮酸治疗对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水平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持续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 目的观察复方α-酮酸治疗对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水平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持续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饮食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α-酮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营养状态[血清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评分]、肾功能(尿素清除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HbA1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血红蛋白水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MIS、SG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IS、S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清除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α酮酸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水平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复方Α-酮酸 血糖 营养状态
下载PDF
风险护理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穿刺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彬容 陈宝燕 +2 位作者 林志燕 冼丽娟 赵利红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4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穿刺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风险护理。结果...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穿刺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风险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风险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护理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股静脉穿刺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王宁 江先仁 黄海流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通畅性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通畅性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封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进行封管。每周封管1次,共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导管通畅性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和3、6个月白细胞计数水平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静脉压均显著升高,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周和3、6个月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水平逐渐降低,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导管栓塞、菌血症、更换导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保持其导管通畅度,减轻其炎症反应,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尿激酶 肝素 导管通畅性
下载PDF
个案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黄婷婷 林志燕 +2 位作者 梁志婵 江先仁 陈少金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有效干体重知晓率、再入院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血钾、血钙、血磷、血肌酐水平均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血钾、血钙、血磷、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干体重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学指标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降低再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血液透析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邱杰华 陈少金 王宁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1期58-60,共3页
目的:评估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50例作为研... 目的:评估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HFHD,对照组给予LFHD。比较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左心室结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MI、左房前后径、肺动脉根部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MI、左房前后径、肺动脉根部内径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室间隔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对于MHD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LFHD,HFHD可更有效地降低Hcy水平,并改善左心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同型半胱氨酸 左心室结构 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
下载PDF
9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心脏损害临床分析
7
作者 钟汉 伍锦泉 《肇庆医药》 1998年第4期48-50,共3页
本文对17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伴心脏受损的97例占(56.1%)进行分析,诊断为心包炎32.9%(57/173),心肌炎26.6%(46/173),心内膜炎16.7%(29/173),肺动脉高压2.3%... 本文对17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伴心脏受损的97例占(56.1%)进行分析,诊断为心包炎32.9%(57/173),心肌炎26.6%(46/173),心内膜炎16.7%(29/173),肺动脉高压2.3%(4/173)。临床有症状者为37.1%,提出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脏损害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透析患者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彬容 陈宝燕 +2 位作者 林志燕 黄婷婷 杨凤银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4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透析患者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我院收治的88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研究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HAMA评分...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透析患者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我院收治的88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研究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HAMA评分和HAMD评分、营养学指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营养学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效果理想,而且有效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透析患者 透析器 首次使用 综合征护理 不良情绪
下载PDF
碳酸司维拉姆片对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9
作者 王宁 邱杰华 +1 位作者 梁嘉祥 陈少金 《大医生》 2021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碳酸司维拉姆片对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 目的分析碳酸司维拉姆片对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醋酸钙片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取碳酸司维拉姆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iPTH、血磷、血钙,以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磷、iPTH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血钙显著升高,且较观察组显著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司维拉姆片用于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情况,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透析 碳酸司维拉姆片 血磷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江先仁 梁飞帆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5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2例,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双腔临时血透导管,实验组采用双腔带涤纶套半永... 目的:分析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2例,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双腔临时血透导管,实验组采用双腔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对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最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微炎症因子水平(CRP、TC、HbAlb)和激素水平(尿素氮、血肌酐、β2-微球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和TC指标低于对照组,Hb和Alb指标高于对照组,尿素氮、血肌酐和β2-微球蛋白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为患者提供一条可行性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对于血管条件较差无法建立内瘘的患者可以选取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确保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少金 陈锦生 +2 位作者 邱杰华 伍敏宜 廖彬容 《慢性病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通过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维持性透析的32例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监测,每次血液透析滤过前...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通过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维持性透析的32例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监测,每次血液透析滤过前后抽血化验尿素氮(BUN)、肌酐(CRE)、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并记录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程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第1次治疗、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前后血BUN、CRE、Ca、P、iPTH、β2-MG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瘙痒轻、中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瘙痒缓解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通过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血透顽固性皮肤瘙痒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