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敏性砂岩储集层酸化解堵方法研究及应用——以胜利樊家油田Es3砂岩油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万绪新 张守鹏 +2 位作者 尹玉梅 李彦操 贺文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第20期52-53,共2页
本文论述了含有多种填隙物成分的砂岩储集层在不同用酸、不同水介质环境和不同排液速度下渗透率发生变化的敏感性效应。针对储集层岩石结构和多种敏感性发生的复合作用原理,研制了提高油层渗透率的酸化反应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有效地... 本文论述了含有多种填隙物成分的砂岩储集层在不同用酸、不同水介质环境和不同排液速度下渗透率发生变化的敏感性效应。针对储集层岩石结构和多种敏感性发生的复合作用原理,研制了提高油层渗透率的酸化反应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在针对铝硅酸盐类矿物(主要是黏土矿物)填堵的砂岩储集层使用以氢氟酸为基配液的常规酸化时,砂岩骨架颗粒的溶解速度总是大于填隙物的溶解速度,从而不能有效稳定或消除矿物微粒并扩展储集层渗流空间的弊病。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该方法将油田化学原理与岩石学分析方法结合并推广应用,为目前国内外低渗透砂岩油藏增产改造中难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敏性砂岩 储集层 酸化解堵
下载PDF
致密气吸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吴秀英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致密气吸附量的变化规律,为致密气藏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致密气吸附的不同影响因素,自行设计完成致密气吸附解吸试验设备,对影响致密气吸附量的温度、粒径、有机质含量、含碳量等不同因素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致密气吸附量的变化规律,为致密气藏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致密气吸附的不同影响因素,自行设计完成致密气吸附解吸试验设备,对影响致密气吸附量的温度、粒径、有机质含量、含碳量等不同因素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接近室温时,用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而在温度过高条件下,因为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中没有考虑吸附热对吸附的影响,Langmuir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较差。实验过程中应用60~80目粒径的页岩颗粒进行吸附测试,比较吻合致密气吸附实际。致密气吸附量随着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受含水率等因素干扰,吸附量与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吸附 含水率 有机碳
下载PDF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研究
3
作者 董福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期0009-0012,共4页
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地质资料管理成为了有关部门的重点工作,陆续开展的工作实践反映了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性。为响应国家战略目标建设服务型社会,推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十分关键。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信息化... 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地质资料管理成为了有关部门的重点工作,陆续开展的工作实践反映了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性。为响应国家战略目标建设服务型社会,推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十分关键。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发挥了这些资料的价值,未来有关部门需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将实物地质资料应用到更多领域。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信息化的建设路径,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服务 信息化 建设路径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膏泥岩沉积特征研究
4
作者 董福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64-0167,共4页
随着东营凹陷浅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深部层系油气的探索已刻不容缓。东营凹陷深层膏泥岩层系蕴藏有丰富的常规油气和页岩油气资源。本文以东营凹陷沙四段膏泥岩层系为主要研究层段,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 随着东营凹陷浅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深部层系油气的探索已刻不容缓。东营凹陷深层膏泥岩层系蕴藏有丰富的常规油气和页岩油气资源。本文以东营凹陷沙四段膏泥岩层系为主要研究层段,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进行层序地层界面识别、划分和对比,研究了膏泥岩层系的沉积特征,为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东营凹陷沙四段至孔一段共发育4套膏盐岩。可见比较明显的蒸发成因沉积序列,其沉积旋回由三部分组成:下部为泥岩和薄碳酸盐岩,中间为膏质泥岩、泥膏岩、泥质膏盐岩、石膏,上部为膏盐岩和盐岩。其次,运用岩心观察以及薄片鉴定等实验测试手段,研究了膏泥岩层系的沉积特征,落实了沙四段从岩性上分为膏盐岩层段和泥页岩层段,前者主要发育紫色、紫红色膏质泥岩、泥膏岩、石膏及盐岩,后者主要发育泥岩、油页岩、页岩及泥灰岩、白云岩等等。综合多井岩性统计,明确了岩性平面及垂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膏泥岩 泥页岩 沉积特征
下载PDF
应用物理模拟研究碎屑岩储层物性演化特征:以胜利油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纪友亮 吴浩 +4 位作者 王永诗 周勇 王伟 侯高峰 张艺楼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669,共13页
为定量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碎屑岩储层物性参数的演化特征,以胜利油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采用物理模拟实验对纯压实作用下不同的粒度、分选、沉积相类型及不同地层流体性质的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源相同... 为定量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碎屑岩储层物性参数的演化特征,以胜利油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采用物理模拟实验对纯压实作用下不同的粒度、分选、沉积相类型及不同地层流体性质的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源相同时,分选、磨圆类似的岩石,随着粒度的增大,孔隙度减小、渗透率则增大;而对于粒径范围相同、分选不同的岩石,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同分选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即分选越好物性也越好。在不同地层流体条件下,储层抗压能力不同,酸性水介质条件下岩石抗压能力最小,且随着埋深增加孔隙度减少的速率相对较快;而在碱性水介质下,其孔隙度随深度的变化速率则相对较慢;当地层流体介质发生改变时,即酸碱度降低至中性水介质条件时,抗压实能力则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总体上,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同埋深基本呈现对数关系,渗透率与埋深均呈指数关系。模拟实验结果与实际埋深相对较浅的碎屑岩储层(小于2500 m)孔隙度演化特征吻合度较高,表明在浅层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为压实作用;而中深层的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较多,其定量化研究还需综合考虑其它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碎屑岩储层 孔隙度 渗透率 压实作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胜利区块勘探成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传春 王树华 +1 位作者 乔玉雷 陈林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7年第5期663-671,共9页
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胜利区块地震施工、钻井部署及相关勘探技术的应用,表明主攻浅层超剥带的钻探成功率、勘探成效比较高,分析了盆缘斜坡带油气输导成藏的理论认识和勘探技术方法,形成了地震模拟方法外推确定毯缘地层岩... 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胜利区块地震施工、钻井部署及相关勘探技术的应用,表明主攻浅层超剥带的钻探成功率、勘探成效比较高,分析了盆缘斜坡带油气输导成藏的理论认识和勘探技术方法,形成了地震模拟方法外推确定毯缘地层岩性圈闭边界、“油亮点”技术及对于哈山深层复杂构造,野外露头、重、磁、电、震、钻井等资料相结合,建立山前带构造地质建模技术,有效指导了油气勘探。通过进一步论证下步勘探主要方向,明确车排子地区石炭系(C)、哈德构造山前带石炭–二叠系(C-P)是西北缘胜利区块深层勘探突破的主要方向,而车排子地区排10西三维区沙湾组(N1s)是下步扩大浅层勘探的主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西北缘 胜利区块 勘探部署 勘探成效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中高渗油藏二元复合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以胜利孤东油田七区西5~4-6~1单元为例
7
作者 佟颖 贾元元 《辽宁化工》 CAS 2017年第5期463-465,共3页
胜利油田中高渗油藏二元复合驱后,储层内仍有大量剩余油,但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其与水驱、聚合物驱的区别有待研究。以孤东油田七区西Ng54-61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密闭取心、测井及矿场监测资料,认识到剩余油分布特征为平面非主流线富集... 胜利油田中高渗油藏二元复合驱后,储层内仍有大量剩余油,但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其与水驱、聚合物驱的区别有待研究。以孤东油田七区西Ng54-61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密闭取心、测井及矿场监测资料,认识到剩余油分布特征为平面非主流线富集、层内多段见水且剩余油饱和度上下差异较小、主力小层与非主力小层之间的剩余油饱和度差异仍然明显;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为平面主要受注采井距和排距控制,层内受韵律性、渗透率级差以及储层有效厚度影响,层间差异主要受主力小层和非主力小层的渗透率级差影响,为二元驱后油藏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油藏 二元驱 剩余油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绥中36-1油田氮气泡沫逐级调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文静 林吉生 +1 位作者 徐国瑞 王善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7-181,共5页
多层砂岩油藏非均质严重,大段多小层笼统注水时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窜流;利用氮气泡沫驱可有效改善注入剖面。在前人双管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应用三管并联驱替注泡沫逐级调驱的实验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渗透率级差、相同渗透率级差不... 多层砂岩油藏非均质严重,大段多小层笼统注水时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窜流;利用氮气泡沫驱可有效改善注入剖面。在前人双管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应用三管并联驱替注泡沫逐级调驱的实验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渗透率级差、相同渗透率级差不同渗透率级别和气液比对氮气泡沫调驱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氮气泡沫调驱后,泡沫有效发挥了调整分流作用,使高渗管、中渗管和低渗管的产液量趋于均匀,体现了"分级堵调、逐级启动"的特性,有效改善了非均质储层的开发效果,对该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 氮气泡沫 三管实验 逐级调驱 驱油效率
下载PDF
油田水离子参数与原油保存有利环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颖昊 吴兆徽 +3 位作者 徐守余 吴进喜 王子松 丁烽妮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8期1674-1676,1680,共4页
在低油价的新常态新形势下,水动力充足,且具有良好油田水条件的中浅层油藏,逐渐成为了油田开发的重点,然而开发上对油田水成分特征的深入分析比较欠缺,各项离子参数与原油保存关系也模糊不清。为此,在深入分析油田水成分的基础上,分析... 在低油价的新常态新形势下,水动力充足,且具有良好油田水条件的中浅层油藏,逐渐成为了油田开发的重点,然而开发上对油田水成分特征的深入分析比较欠缺,各项离子参数与原油保存关系也模糊不清。为此,在深入分析油田水成分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型分布、钠氯系数、脱硫系数情况,比较了油田水矿化度和埋深的关系,找出了油田水与原油保存条件之间的关系,发现总矿化度和钠氯系数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较低的矿化度常对应较高的钠氯系数,即对原油保存有利的地区。高矿化度Na HCO3型和Na2SO4型水区,是寻找次生油藏的有利区域,此外,总矿化度高值、钠氯系数低值是有利于原油保存的重要地区。通过明确油田水特征,对利用油田水离子参数反推原油保存的有利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水 矿化度 脱硫系数 钠氯系数 原油保存
下载PDF
渤南油田沙三段沉积相和储层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家福 孙仲珂 +2 位作者 袁向春 邱隆英 杨顺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7-87,共11页
渤南油田沙三段是油田的主要含油层系。通过取心井、岩屑录井及测井资料,研究了岩石的岩性序列、粒度演变、结构构造等,论证了渤南油田沙三段浊积扇沉积。并将各沉积时间单元的浊积砂体分为内扇、中扇、外扇亚相及内扇补给河道、阶地、... 渤南油田沙三段是油田的主要含油层系。通过取心井、岩屑录井及测井资料,研究了岩石的岩性序列、粒度演变、结构构造等,论证了渤南油田沙三段浊积扇沉积。并将各沉积时间单元的浊积砂体分为内扇、中扇、外扇亚相及内扇补给河道、阶地、天然堤及中扇辫状河道、叶状体等微相。文中阐述了各亚、微相砂体的储层特点,从储层的粒度、渗透率及微观孔喉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对各相带储油性质的影响,中扇储油性能较好,其叶状体部位岩性较均一,是储油的最佳场所,多数高产油井分布于该相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沉积相 储层
下载PDF
油田措施增油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琦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16年第11期45-50,共6页
油田老井措施为减缓老井递减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胜利油田反映措施效果的指标为措施有效率,该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油田效益开发的需求。通过对胜利油田不同措施井次跟踪分析,得到胜利油田不同措施的有效期及有效期增油... 油田老井措施为减缓老井递减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胜利油田反映措施效果的指标为措施有效率,该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油田效益开发的需求。通过对胜利油田不同措施井次跟踪分析,得到胜利油田不同措施的有效期及有效期增油规律。应用现金流法建立了不同油价下不同措施经济极限图版,应用该图版可以迅速判别措施增油量是否具有经济价值,进而对措施进行效益评价。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措施评价指标即经济措施有效率,在低油价情况下,通过提高措施的经济有效率,能缩短投资回收期,增强存量的盈利能力,对油田优化措施投入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技术措施有效率 经济措施有效率 措施经济极限增油量 有效期
下载PDF
低油价下特高含水油气藏经济开发技术分析——以美国东威明顿油田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盖瑜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62-64,共3页
当前世界石油开发过程中注水开发仍处于主导地位,低油价下特高含水油田的经济高效开发成为各大油公司所面临的难题。美国东威明顿油田与胜利油田整装水驱砂岩油藏在埋藏深度、储量规模、储层物性、砂岩疏松程度、原油性质、含水程度等... 当前世界石油开发过程中注水开发仍处于主导地位,低油价下特高含水油田的经济高效开发成为各大油公司所面临的难题。美国东威明顿油田与胜利油田整装水驱砂岩油藏在埋藏深度、储量规模、储层物性、砂岩疏松程度、原油性质、含水程度等方面的相似性最高,但开发效果远远好于胜利油田。该油田通过精细油藏描述,聚焦低渗微相等措施,提高了剩余油的采收程度;通过大规模使用水平井技术和中渗储层水力压裂提高了单井经济产量;调整注采井网,优化注采系统等措施也大大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此外,通过压裂处理油田固体废弃物,注蒸汽固结砂层完井减少防砂费用等一系列措施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东威明顿油田特高含水期经济开发技术为低油价下胜利油田特高含水主力油田的高效经济开发提供了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 精细描述 水平井 注采井网 降本增效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坡东段孔店组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研究
13
作者 王玉伟 刘惠民 +4 位作者 王学军 焦红岩 张戈 刘金友 赵海燕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20-322,共3页
油气进行二次运移并聚集成藏,约70%的油气藏形成于优势运移路径上,优势运移路径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多,组成复杂,是油气在输导体系内运移过程中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东营凹陷孔店组作... 油气进行二次运移并聚集成藏,约70%的油气藏形成于优势运移路径上,优势运移路径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多,组成复杂,是油气在输导体系内运移过程中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东营凹陷孔店组作为油气勘探的深部层系,是由浅部转向深部勘探开发的接替层系,近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王46井发现了孔二段烃源岩,到王130、王古9井孔段获得较好的油气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运移通道 流体包裹体 古构造脊 断层活动速率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面向油田高质量开发的评价方法体系探讨
14
作者 王滨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22年第6期31-37,共7页
在分析油田高质量开发内涵和目标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涵盖油田开发可持续、高效率、高效益、技术高水平等4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结合油田高质量开发评价的实际需求采用模糊综合、灰色关联、TOPSIS等3种经典评价方法,... 在分析油田高质量开发内涵和目标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涵盖油田开发可持续、高效率、高效益、技术高水平等4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结合油田高质量开发评价的实际需求采用模糊综合、灰色关联、TOPSIS等3种经典评价方法,应用期间评价结果经过组合后为最终评价结果,并对1116个开发单元进行了开发质量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定位了影响高质量开发的关键因素,检验了评价方法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油藏开发管理提供方向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高质量开发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体系 关键性指标
下载PDF
孤东油田二区Ng5聚驱后井网调整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孤东油田二区Ng5化学驱转后续水驱后,常规作业措施效果差,无效水循环严重,目前的规则高密度井网条件下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十分困难,需要加强井网调整研究。为降低调整风险、达到较好的调整效果,以精细地质综合特征研究为基础,总结聚驱后... 孤东油田二区Ng5化学驱转后续水驱后,常规作业措施效果差,无效水循环严重,目前的规则高密度井网条件下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十分困难,需要加强井网调整研究。为降低调整风险、达到较好的调整效果,以精细地质综合特征研究为基础,总结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针对目前的问题,开展了变流线层系井网调整研究。对各个井网部署方案进行指标预测及经济评价,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提高采收率、工作量、风险等多种因素优选出了最佳的聚驱后井网调整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 剩余油分布 变流线 井网调整 规则高密度井网
下载PDF
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阳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152-152,共1页
本文对精细储层预测技术进行分析,保障这些技术的应用独立性以及应用的相互统一。
关键词 精细储层 预测技术 油田开发 应用
下载PDF
史南油田河120复杂断块精细地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文秀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162-162,共1页
本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开发动态资料,通过采用标志层控制主体界面,井震结合落实各级断层、以地层发育模式为指导开展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通过结合油水关系校验对比结果,确保对比结果的准确性。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对复杂断块的油... 本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开发动态资料,通过采用标志层控制主体界面,井震结合落实各级断层、以地层发育模式为指导开展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通过结合油水关系校验对比结果,确保对比结果的准确性。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对复杂断块的油田勘探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地层对比 标志层 沉积旋回
下载PDF
浅析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注水水质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新 《当代化工研究》 2018年第7期60-61,共2页
低渗透油田只有借助提高注水速度与注采压力差,进而通过提高注水压力的措施,才能够有效实施低渗透油田的开采。在我国,低渗透油田占据了油气田的半数以上,并且其建设也具有一定规模。低渗透砂岩油藏在我国不仅分布区域较广,而且多分布... 低渗透油田只有借助提高注水速度与注采压力差,进而通过提高注水压力的措施,才能够有效实施低渗透油田的开采。在我国,低渗透油田占据了油气田的半数以上,并且其建设也具有一定规模。低渗透砂岩油藏在我国不仅分布区域较广,而且多分布在高温与高压的粉砂岩及细砂岩之中。在我国,低渗透油田属于重要的石油资源,在油气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注水水质 渗透性
下载PDF
砂砾岩油藏注水开发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敬 《内江科技》 2016年第12期61-61,25,共2页
本文通过开展盐22块砂砾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建立了中深层砂砾岩注水效果分析评价方法,分析认为区块北部油井注水受效明显,南部油井注水受效相对较差,大小注采井网均见到明显注水效果,小井距井组注采效果好于大井距井组。
关键词 油藏注水开发 砂砾岩油藏 注水开发效果 评价方法 油井注水 注采井网 效果分析 注水效果
下载PDF
储层表征技术在高含水老油田开发后期中的应用
20
作者 夏云 《化工管理》 2017年第34期207-208,共2页
研究表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储层建筑结构分析、夹层分析、剩余油分析等技术代表了当前国内外油田开发后期储层精细描述与表征的前沿技术,是深度开发水驱老油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储层精细研究与表征的关键性技术。
关键词 储层表征 高含水期 储层建筑结构 夹层 剩余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