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薛青 赵承天 +1 位作者 宋鹏辉 薛绍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6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同时设置假手术组,以用丙泊酚处理后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为丙泊酚组,以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为对照组。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取各组...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同时设置假手术组,以用丙泊酚处理后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为丙泊酚组,以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为对照组。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取各组大鼠脑组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Ak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Akt水平明显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丙泊酚能够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Cleaved Caspase-3、p-Akt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丙泊酚 脑缺血再灌注 脑梗死 凋亡
下载PDF
采用视听整合测试评估经颅磁刺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薛青 戚小红 +5 位作者 高乐虹 毛薇 魏荣 李莉萍 林华 王玉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9期69-71,79,共4页
目的探索低频阈强度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和儿科门诊就诊的ADHD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共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每组各1... 目的探索低频阈强度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和儿科门诊就诊的ADHD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共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每组各10例。真刺激组给予0.5 Hz 100%静息运动阈值的刺激;假刺激组给予0.5 Hz 10%静息运动阈值的刺激,刺激靶点均是右顶区,1个疗程为10 d。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1个疗程治疗结束时进行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测试(IVA-CPT),并比较测试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真刺激组的听觉反应时间、听觉正确反应数、视觉反应时间、视觉正确反应数均在治疗结束时有显著改善(P<0.05);假刺激组的治疗前后比较,听觉反应时间、听觉正确反应数、视觉反应时间、视觉正确反应数均无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前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真刺激组的听觉反应时间缩短(P<0.05),视觉反应时间缩短(P<0.05),视觉正确反应数增加(P<0.05),两组间听觉正确反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阈强度r TMS刺激右侧顶区皮层能改善ADHD儿童和青少年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测试
下载PDF
脑电图监测下癫痫发作期问诊和查体的现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一聪 王玉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在癫痫专业轮转培训中,发作症状学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但发作期问诊和查体并不是常规培训项目。调查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癫痫发作期问诊和查体的现状,为癫痫专业医护轮转培训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通... 目的在癫痫专业轮转培训中,发作症状学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但发作期问诊和查体并不是常规培训项目。调查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癫痫发作期问诊和查体的现状,为癫痫专业医护轮转培训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通过微信向神经内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内容包含医护人员一般情况、癫痫发作期问诊和查体现状、问卷培训后效果评价等。结果问卷发出75份,共回收57份。医护人员在发作期问诊和查体不够全面,对检查的临床意义认识欠佳。问卷培训后,全部人员知晓了发作期问诊和查体的意义,且会在未来工作中应用。结论应改进癫痫专业医护教学培训方法,增加发作期问诊和查体实践培训,提高培训效能及病区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监测 癫痫
下载PDF
基于时域平滑约束的脑磁时序信号逆问题求解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婷 戴亚康 +1 位作者 杨莹雪 王玉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23-2828,共6页
由脑磁时序信号重建脑内时序神经信号时,除了要保证重建信号位置和强度的准确性,还要避免重建源信号在时域上瞬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平滑约束的脑磁时序信号逆问题求解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最小范数估计算法(Minimum Nor... 由脑磁时序信号重建脑内时序神经信号时,除了要保证重建信号位置和强度的准确性,还要避免重建源信号在时域上瞬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平滑约束的脑磁时序信号逆问题求解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最小范数估计算法(Minimum Norm Estimate,MNE),通过引入时域平滑正则算子构造双参数混合正则化,根据广义交叉验证(Generalized Cross-Validation,GCV)原则选取双正则化参数后,根据单正则项的解在源信号中的权重将其进行线性组合估算出源信号.仿真数据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比传统MNE方法的总体均方误差小,且各时刻均方误差基本稳定在同一水平;同时本文方法重建的源信号与仿真源信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真实数据实验发现,本文方法重建结果的曲率变化率为0.0640,而传统MNE方法重建结果的曲率变化率为0.1646.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能重建出空域准确且时域平滑的脑内神经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时序信号 逆问题 双参数混合正则化 时域平滑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和最小L2范数解的动态脑磁源重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婷 戴亚康 +1 位作者 杨莹雪 王玉平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5年第3期235-241,共7页
脑内神经信号的动态传递过程在临床脑疾病诊断和认知科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为求解动态脑磁逆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时域子空间求解动态脑磁L2范数解的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具体地,对脑磁测量信号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右奇异向... 脑内神经信号的动态传递过程在临床脑疾病诊断和认知科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为求解动态脑磁逆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时域子空间求解动态脑磁L2范数解的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具体地,对脑磁测量信号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右奇异向量矩阵构造源信号的时域子空间,将测量信号和待求源信号投影到时域空间进行求逆,然后将解反投影到解空间重建出动态脑磁源信号。与施加时域约束的双正则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计算量大大降低,不同噪声水平下本文方法的均方误差都小于双正则化方法,而且重建出的源信号与仿真信号吻合更佳,信噪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脑磁源重建 奇异值分解 最小L2范数解 脑功能 神经传递
原文传递
癫痫脑病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发放三例
6
作者 李婷 贾宇 +3 位作者 张礼萍 魏荣 王玉平 戚小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661-665,共5页
目的分析3例癫痫脑病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CSWS)发放患者的临床症状,脑电图(EEG),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后转归。方法纳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收治3例CSWS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疾病特点。结果... 目的分析3例癫痫脑病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CSWS)发放患者的临床症状,脑电图(EEG),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后转归。方法纳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收治3例CSWS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疾病特点。结果3例患儿,均为男童,平均就诊年龄为6岁(5.2~6.9岁),发病年龄为4岁。患儿均有癫痫发作,发作类型包括不典型失神,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局灶性发作伴意识障碍等多种形式。所有患儿发病后均出现神经心理和/或运动功能发育倒退。EEG提示具备特征性慢波睡眠期持续性棘慢波发放,放电指数>85%。头颅MRI检查中2例(例1、例3)患儿有结构性异常。所有患者进行智力筛查,韦氏智力量表提示智力低下,分数平均为62(60~65)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满足CSWS诊断条件。诊断明确后均予以口服抗癫痫药物及激素治疗,随访平均4.5(3.5~5)年,患儿的临床发作次数明显减少,2例(例2、例3)患者临床无发作。神经认知状况和运动功能均较前有所改善。复查时所有患儿的EEG检测放电指数较前减少,1例(例3)患儿癫痫样放电消失。结论CSWS是一种具有特征性EEG的癫痫综合征,学龄期男童较常见,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的减低发作频率,改善患儿神经心理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脑病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发放 智力低下 慢波睡眠期持续性棘慢波 放电指数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睡眠纺锤波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慧娟 刘春燕 +1 位作者 王桂芳 王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睡眠纺锤波有促进认知的功能,本文探讨睡眠纺锤波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和调节纺锤波,进而改善睡眠和认知提供佐证。方法对50例睡眠质量不佳的患者使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得到睡眠结构相关参数、脑电功率谱、心... 目的睡眠纺锤波有促进认知的功能,本文探讨睡眠纺锤波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和调节纺锤波,进而改善睡眠和认知提供佐证。方法对50例睡眠质量不佳的患者使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得到睡眠结构相关参数、脑电功率谱、心血管及呼吸功能的生理参数。分别计算各参数以及年龄、性别与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Ⅱ期纺锤波指数及特征(频率、时长和波幅)的相关性。其中庞加莱图中的SD1代表副交感神经活性的正指标,SD2代表交感神经活性的逆指标;脉搏传导时间(PTT)下降指数代表血管交感神经稳定性。结果SD1(β=-0.512,P<0.05)和PTT下降指数(β=-0.271,P<0.05)与纺锤波指数分别呈负相关,SD2与纺锤波指数呈正相关(β=0.474,P<0.05)。睡眠期变化指数、NREMⅠ期占比和皮质EEG微觉醒指数均与纺锤波指数呈低度负相关(r=-0.316,r=-0.359,r=-0.326;均P<0.05)。年龄与纺锤波指数呈负相关(β=-0.422,P<0.05)。深睡期δ功率与纺锤波幅度呈正相关(β=0.65,P<0.001)。未发现性别与纺锤波有相关性。结论睡眠纺锤波的产生依赖于良好的睡眠及稳定的自主神经。其与认知相关,能反映神经突触连接的强度,这为临床干预和调节纺锤波提供了佐证,也为评价认知和大脑功能提供了新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纺锤波 自主神经 庞加莱图 多导睡眠监测 脉搏传导时间下降指数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快眼动睡眠期肌张力失弛缓特征与临床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翟怡 詹淑琴 +5 位作者 王玉平 张益萌 丁岩 赵昕 刘江红 李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529-533,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发作性睡病(NT)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中快眼动睡眠期(REM)肌张力失弛缓(RWA)现象,研究其与NT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纳入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就诊并确诊为NT的患... 目的通过分析发作性睡病(NT)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中快眼动睡眠期(REM)肌张力失弛缓(RWA)现象,研究其与NT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纳入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就诊并确诊为NT的患者82例。对其进行睡眠问卷调查、多导睡眠监测(PSG)及多次小睡潜伏期实验(MSLT)检查,并计算REM期肌张力失弛缓(RWA)指数。结果发作性睡病1型(NT1):41例50%;发作性睡病2型(NT2):41例50%。病程:≤1年者NT1(25/41)60.98%,NT2(16/41)39.02%。全部患者中RWA指数增高者[RWA(+)](37/82)45.12%,其中NT1 RWA(+)(25/41)60.98%,NT2 RWA(+)(12/41)29.27%。全部患者中伴有快眼动睡眠期行为异常(RBD)者[RBD(+)]为(37/82)45.12%,其中NT1 RBD(+)(24/41)58.53%,NT2 RBD(+)(13/41)31.71%。全部患者中睡眠中生动梦境或噩梦者(+)(51/82)62.20%,其中NT1(36/41)87.80%,NT2(15/41)36.59%。结论NT中NT1患者就诊时病程更短,伴有RWA指数增高的比例、伴有RBD的比例均高于NT2,更易伴有生动梦境或噩梦。RWA指数增高者更易伴猝倒及生动梦境或噩梦,提示产生RWA的病理生理机制与NT猝倒及生动梦境或噩梦的产生具有相关性,RWA可作为NT患者病情监测及评估的一个客观有效指标。RWA可作为NT临床分型的参考,对发NT电生理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REM期肌张力失弛缓 多导睡眠监测 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
下载PDF
癫痫的神经调控治疗
9
作者 林一聪 王玉平 《癫痫杂志》 201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约30%癫痫患者为耐药性癫痫,其中只有25%的癫痫患者适合切除性的手术.可能因手术本身定位困难、致痫灶与功能区重叠、手术部位风险大、手术费用高、患者或家属不能接受脑组织切除等原因...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约30%癫痫患者为耐药性癫痫,其中只有25%的癫痫患者适合切除性的手术.可能因手术本身定位困难、致痫灶与功能区重叠、手术部位风险大、手术费用高、患者或家属不能接受脑组织切除等原因,且手术后的完全无发作比例为45%~75%,尚有部分患者手术无效或效差.神经调控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癫痫治疗技术,作为传统药物治疗癫痫的重要补充,已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手段.神经调控治疗通过电磁刺激方法,调控神经元兴奋性,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神经 癫痫 手术 调控
原文传递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琪琳 王红星 +1 位作者 王迪 王玉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68-1370,共3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项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治疗技术,因其具有无创、安全、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包括疼痛、帕金森病、癫痫、耳鸣、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成瘾等神经精...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项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治疗技术,因其具有无创、安全、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包括疼痛、帕金森病、癫痫、耳鸣、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成瘾等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本文就tDCS治疗抑郁障碍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治疗 直流电刺激 抑郁障碍 神经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神经调控 非侵入性 价格低廉
原文传递
慢性海马电刺激治疗颞叶癫痫二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遇涛 张国君 +3 位作者 肖东升 朴媛媛 杜薇 李勇杰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海马电刺激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术前评估认为不适宜行前颞叶切除术的2例颞叶癫痫患者,立体定向下向患侧海马头部埋置刺激电极,术后进行慢性电刺激... 目的探讨慢性海马电刺激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术前评估认为不适宜行前颞叶切除术的2例颞叶癫痫患者,立体定向下向患侧海马头部埋置刺激电极,术后进行慢性电刺激,观察控制癫痫发作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例患者刺激器埋置术后及慢性电刺激开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分别随访22个月和10个月,病例1发作次数由原来的(3~4)次/月减少至2~3个月1次;且发作程度明显减轻,发作时间较前缩短。病例2由原来的(6~10)余次/月减少N(3~6)次/月;发作时间较前缩短,很少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结论对于部分不适合行前颞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慢性海马电刺激可能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电刺激 颞叶癫痫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关注影像学检查新技术在癫痫外科治疗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玉平 林一聪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5-347,共3页
近年来,癫痫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新一代抗癫痫药物被应用于临床,然而仍有20%-30%的癫痫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性较差,最终演化成药物难治性癫痫。手术切除致痫灶依然是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治疗时首选的重要手段。规范化的术前... 近年来,癫痫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新一代抗癫痫药物被应用于临床,然而仍有20%-30%的癫痫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性较差,最终演化成药物难治性癫痫。手术切除致痫灶依然是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治疗时首选的重要手段。规范化的术前评估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如何准确定位致痫灶和功能区是术前评估的关键。传统上的致痫灶定位技术包括癫痫发作症候学分析、脑电信号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术前评估 外科治疗 应用 药物难治性癫痫 影像学 查新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临床研究策略
13
作者 王红星 王玉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7期3801-3802,共2页
具有毫秒级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有其他脑影像学技术所不可比拟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该优势赋予了ERP成为深入理解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情绪变化和行为异常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在临床实践中,人们总希望能够找到... 具有毫秒级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有其他脑影像学技术所不可比拟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该优势赋予了ERP成为深入理解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情绪变化和行为异常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在临床实践中,人们总希望能够找到反映精神疾病特异变化的ERP,然后利用该ERP对疾病进行动态评估、诊断和疗效预测。精神分裂症作为最常见的一种重型精神疾病,一直是应用ERP研究的重点。在国家“脑计划”推出之际,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EPR的价值、ERP作为诊断指标的研究途径、如何保证ERP质量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提出该方面的临床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事件相关电位 临床研究 精神疾病 诊断指标 ERP 时间分辨率 影像学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功率谱的睡眠中癫痫发作预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伟楠 刘燕 +4 位作者 佟宝同 赵凌霄 杨莹雪 王玉平 戴亚康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9-336,共8页
睡眠中如果癫痫发作会增加患者并发症发作和猝死的概率,有效预测患者睡眠中的癫痫发作可让医患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上述概率。现有癫痫发作预测方法多是基于脑电信号设计的,但并未在睡眠时期进行针对性研究,而该时期脑电信号相比其他时期... 睡眠中如果癫痫发作会增加患者并发症发作和猝死的概率,有效预测患者睡眠中的癫痫发作可让医患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上述概率。现有癫痫发作预测方法多是基于脑电信号设计的,但并未在睡眠时期进行针对性研究,而该时期脑电信号相比其他时期有其特殊性,因此为提高灵敏度、降低错误报警率,本文将挖掘睡眠脑电信号的特点,研究睡眠中癫痫发作的预测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中首先构建特征向量,包括不同波段的绝对功率谱、相对功率谱和功率谱比值;其次应用分离性判据和分支定界法进行特征选择;最后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实现预测。相比于不针对睡眠脑电信号特点的癫痫预测方法(灵敏度91.67%,错误报警率9.19%),本文方法的灵敏度(100%)有所提高,而错误报警率(2.11%)则有所降低。本文方法是对现有癫痫预测方法的补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预测 脑电信号 功率谱 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关爱癫痫 勇敢面对
15
作者 王玉平 韩建 《新天地》 2016年第1期44-45,共2页
科学家牛顿、诺贝尔;音乐家肖邦、贝多芬;作家莫泊桑、狄更斯;军事家拿破仑;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画家梵高;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这些历史名人,他们都曾患有同一种疾病——癫痫。
关键词 癫痫 勇敢 关爱 马丁.路德 苏格拉底 历史名人 美国黑人 科学家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教学在癫痫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佳 王玉平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8年第2期269-271,31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相对于常规教学模式在癫痫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癫痫中心进修学习的3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2016级春季班15名学员为对照组,2016级秋季班15名学员为实验组。对照组在癫...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相对于常规教学模式在癫痫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癫痫中心进修学习的3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2016级春季班15名学员为对照组,2016级秋季班15名学员为实验组。对照组在癫痫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通过出科考试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学员的出科考试成绩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对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将多学科协作教学引入癫痫教学,有助于提高学员对癫痫的临床诊疗能,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教学模式 癫痫 临床能力
原文传递
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17
作者 韩佳琦 林一聪 王玉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3期3468-3471,共4页
分子遗传学改变是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突变类型多为新生的单核苷酸变异,也有拷贝数变异、染色体异常等。现有报道共涉及近40个相关致病基因,涵盖离子通道、突触传递、生长发育等多方面。本文深入综述了近20余年来Le... 分子遗传学改变是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突变类型多为新生的单核苷酸变异,也有拷贝数变异、染色体异常等。现有报道共涉及近40个相关致病基因,涵盖离子通道、突触传递、生长发育等多方面。本文深入综述了近20余年来Lennox-Gastaut综合征分子遗传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NOX-GASTAUT综合征 分子遗传学 精准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