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常市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立明 王久懿 +3 位作者 高晓琦 孙汉骁 贾立明 刘意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9-330,共2页
2020年1月1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提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自然资源分层分类模型,提出地表基质层的概念。从地表基质分类上看,《地表基质分类方案(试行)》将地表基... 2020年1月1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提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自然资源分层分类模型,提出地表基质层的概念。从地表基质分类上看,《地表基质分类方案(试行)》将地表基质分为岩石、砾质、土质、泥质4个一级类,并将这4个一级类再细分为14个二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 元素 结构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要素空间分析及发生风险评估:以巴彦县北部为例
2
作者 陈卓 李蕴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5-3958,共14页
为获取巴彦县侵蚀沟分布、分析各要素与侵蚀沟的空间关系、评估侵蚀沟发生风险,为侵蚀沟治理、防治提供信息和方法支持,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多光谱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土壤和降水量等多源数据,获得了侵蚀沟空间分布,构建了地貌、土壤、水... 为获取巴彦县侵蚀沟分布、分析各要素与侵蚀沟的空间关系、评估侵蚀沟发生风险,为侵蚀沟治理、防治提供信息和方法支持,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多光谱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土壤和降水量等多源数据,获得了侵蚀沟空间分布,构建了地貌、土壤、水文、气象特征信息并与侵蚀沟开展空间分析,同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评估了侵蚀沟发生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洼兴镇、德祥乡、兴隆镇可作为侵蚀沟治理的重点区,高差、坡度、坡度因子、坡长因子、汇水线密度、距汇水线距离与侵蚀沟空间关系较为显著,侵蚀沟会对土壤养分产生再分配;坡向、地形曲率、汇水量、降水侵蚀因子、土壤容重、土壤可蚀因子由于自然规律或数据空间分辨率的原因而与侵蚀沟的空间关系不明显。侵蚀沟发生风险区主要位于坡度为1.5°~6°的坡耕地区域,地貌和水文要素与侵蚀沟关系密切,斜坡起垄是相对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川漫岗 黑土区 侵蚀沟 空间分析 风险评估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地表基质调查支撑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例
3
作者 杨柯 孙岐发 +7 位作者 侯红星 于俊博 殷启春 陈阳阳 王兆丰 王麟 韩春光 王丙川 《自然资源情报》 2024年第11期9-17,共9页
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是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前提与保障,而乡村振兴又是实现区域黑土地长效保护利用的根本途径。地质调查工作在支撑黑土地保护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通过资料收集和改化、遥感解译、路... 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是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前提与保障,而乡村振兴又是实现区域黑土地长效保护利用的根本途径。地质调查工作在支撑黑土地保护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通过资料收集和改化、遥感解译、路线调查、槽形钻、机动浅钻、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分析测试等技术手段,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开展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试点,基本查清了支撑和孕育黑土的地表基质类型、垂直结构、理化性质等特征。成果为查明黑土层厚度背景值、耕地保护表土剥离、农村饮水安全和乡村产业振兴等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地表基质调查工作服务应用落地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 乡村振兴 黑土地保护 松嫩平原 海伦市
下载PDF
东北黑土地的形成、现状与演化趋势——东北黑土地的前世今生
4
作者 张悦 赵东阁 +3 位作者 王心圆 汪莹 刘家睿 闫永生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以生产力极强和肥力极高而著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东北黑土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成果,对东...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以生产力极强和肥力极高而著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东北黑土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成果,对东北黑土地的形成过程、分类情况、分布范围、理化特征、演化趋势、保护目标以及保护措施等进行系统梳理,客观科普东北黑土地的“前世今生”,以期提高公众对东北黑土地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为保护东北黑土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过程 现状 演化趋势 保护措施 黑土地 东北
下载PDF
滑坡稳定性可靠度及岩土参数敏感性研究
5
作者 胡文奎 薛明华 +1 位作者 刘卫卫 鹿传磊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为了提高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方案的合理性,以云南省凤庆滑坡为工程背景,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了滑坡稳定性系数,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可靠度理论分析了滑坡的失效概率。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了岩土参数对稳定性系数和坡体位移的敏感性... 为了提高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方案的合理性,以云南省凤庆滑坡为工程背景,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了滑坡稳定性系数,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可靠度理论分析了滑坡的失效概率。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了岩土参数对稳定性系数和坡体位移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的稳定性系数为0.863,经过“削坡+格构锚杆+截排水”的综合治理后,失效概率降低至1.6%,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对稳定性系数敏感性最大的四个参数分别为全风化砂岩的内摩擦角、内聚力、粉质黏土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而粉质黏土和全风化砂岩的天然重度对稳定性系数的敏感性为负。该研究为类似工程背景下的滑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度理论 滑坡 稳定性系数 蒙特卡洛模拟 滑坡治理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晋北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郑吉林 蔡艳龙 +4 位作者 郭晓宇 魏小勇 杨志伟 孙靖尧 刘智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0,共8页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碳库管理和减排增汇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采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晋北地区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InVEST模型计算出晋...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碳库管理和减排增汇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采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晋北地区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InVEST模型计算出晋北地区1990—2019年间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主要发生在2000—2013年间,转出面积最多的为耕地,转入面积最多的为建设用地和林地。这与该时段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有关。研究区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9年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53.50×10^(7)t、53.53×10^(7)t、54.25×10^(7)t和54.00×10^(7)t,碳平均密度分别为147.89 t/hm^(2)、147.97 t/hm^(2)、149.95 t/hm^(2)和149.27 t/hm^(2)。在总体碳储量中,土壤碳储量占比最大,超过80%,而林地对研究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贡献值最大(约55%)。晋北地区应继续坚持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措施,以期能够用高效固碳来代偿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类型 晋北
下载PDF
寒地黑土养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丰缺评价——以抚远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立芬 栾欣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1-688,共8页
本文以黑龙江省抚远市为例,基于近年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成果,采用地统计分析和GIS分析等相结合,揭示研究区黑土表层土壤中N、P、K、Ca、Mg等13项养分元素及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及在不同土壤类型分布区含量特征,统计得出表... 本文以黑龙江省抚远市为例,基于近年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成果,采用地统计分析和GIS分析等相结合,揭示研究区黑土表层土壤中N、P、K、Ca、Mg等13项养分元素及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及在不同土壤类型分布区含量特征,统计得出表层土壤养分元素背景值,并依据相关标准对各养分元素指标丰缺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抚远地区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富足,N、P含量较丰富,K元素适中,Ca、Mg、B、Zn较缺乏,S、Fe、Mn、Cu元素含量分异较大,且等级中等以上均大于60%;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表明,该地区土壤养分丰富-较丰富约占77.1%,较缺乏区仅占1.2%,土壤肥力良好,可为该区现代农业发展和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黑土 养分元素 地球化学 抚远 土壤肥力
下载PDF
额尔古纳地块恩和哈达地区额尔古纳河组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意义
8
作者 周传芳 魏小勇 +9 位作者 孙彦峰 王久懿 赵文志 张璇璞 贾立明 牛广元 齐宏运 刘意仁 孟玲禹 付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28,共18页
额尔古纳河组是额尔古纳地块变质结晶基底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录了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但其分布面积小,自然露头差,目前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额尔古纳地块恩和哈达地区额尔古纳河组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 额尔古纳河组是额尔古纳地块变质结晶基底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录了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但其分布面积小,自然露头差,目前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额尔古纳地块恩和哈达地区额尔古纳河组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主量、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了额尔古纳河组的形成时代、原岩类型、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额尔古纳河组主要为一套副变质岩,绢云千枚岩和绿泥片岩质糜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总体较为相似,显示出富Si(S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63.45%~79.01%)、富K(K2O含量为2.22%~3.33%)和高Al(Al_(2)O_(3)含量为9.76%~17.10%)的特征;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583.0±1.7)Ma,形成于新元古代震旦纪;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模式,具有不明显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P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富集高场强元素Zr、Th、U、Hf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物源以长英质砂岩为主,原岩为砂泥质岩石和中酸性火山岩,成熟度较低,为近源沉积,沉积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并存在被动大陆边缘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额尔古纳河组 变质岩 锆石U-Pb年龄 额尔古纳地块 兴蒙造山带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东部WKZK01钻孔第四纪地层岩性特征及环境地质意义
9
作者 陈阳阳 杨柯 +6 位作者 于俊博 张起鹏 杨志伟 乔绍忠 刘佳城 刘学 王晨晨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2-964,共13页
松嫩平原东部第四纪地层特征研究对于了解区域气候变化和沉积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该区的第四纪地层研究较少,从而限制了对该区气候环境变化机理的理解。文章选择松嫩平原东部望奎WKZK01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在岩性特征... 松嫩平原东部第四纪地层特征研究对于了解区域气候变化和沉积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该区的第四纪地层研究较少,从而限制了对该区气候环境变化机理的理解。文章选择松嫩平原东部望奎WKZK01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在岩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光释光、孢粉和粒度等测试方法,对比分析哈尔滨荒山剖面的相关成果,对钻孔第四纪地层划分及所反映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将望奎县第四纪地层由老至新划分为:中更新统荒山组、中更新统哈尔滨组、上更新统顾乡屯组,无全新统坦途组。钻孔揭露荒山组厚13.05 m,为湖泊相,孢粉带I-1记录了中更新世早期凉干气候;哈尔滨组厚24.05 m,为湖泊相,孢粉带I-2记录了中更新世晚期凉湿气候;顾乡屯组厚15.6 m,为河流相,孢粉带Ⅱ记录了晚更新世冷湿气候。望奎WKZK01钻孔岩芯记录了松嫩古大湖周边面积较小的湖泊由湖心到湖滨最后消亡形成河流的环境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古气候 光释光 粒度 孢粉 松嫩平原
下载PDF
深共晶溶剂在生态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文志 谢旭 +2 位作者 张兵兵 张锦涛 何添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新型绿色溶剂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将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溶剂用于生态地质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减少对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危害。深共晶溶剂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低环境影响、低成本和易于合成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生态地质样品中... 新型绿色溶剂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将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溶剂用于生态地质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减少对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危害。深共晶溶剂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低环境影响、低成本和易于合成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生态地质样品中分析物的提取和分离。文章在介绍深共晶溶剂的概念、制备方法和主要理化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该技术在水、土壤和生物样品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深共晶溶剂是一类有望替代传统有毒有害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但仍需要解决其高黏度的缺点,同时要加强提取机理研究和与多种检测方法联用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共晶溶剂 生态地质样品 绿色化学 样品制备 提取技术
下载PDF
大兴安岭洛古河地区兴华渡口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1
作者 周传芳 孟玲禹 +4 位作者 贾立明 张璇璞 王德财 苗志风 刘意仁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24年第6期61-70,共10页
大兴安岭地区的兴华渡口群是兴安和额尔古纳地块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洛古河地区兴华渡口群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兴华渡口群以残片形式存在,为一套中级低角闪岩相区域变... 大兴安岭地区的兴华渡口群是兴安和额尔古纳地块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洛古河地区兴华渡口群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兴华渡口群以残片形式存在,为一套中级低角闪岩相区域变质岩,主要由绿帘石英片岩和黑云母片岩组成,石英片岩具有富Si(63.06%~63.81%,平均值63.44%)、Al(16.89%~17.52%,平均值17.21%)、K(10.64%~11.59%,平均值11.12%),低Mg(0.85%~1.14%,平均值1.00%)、Ca(1.68%~2.86%,平均值2.27%)的特征,与沉积岩类相当;黑云母片岩表现为富Al(14.38%~16.06%,平均值15.58%)、Mg(2.21%~8.19%,平均值3.44%)、Ca(3.93%~6.67%,平均值4.81%)特征,与火山岩成分相当。稀土元素均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和负铕异常的特点;微量元素具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P,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富集高场强元素Zr、Th、U、Hf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岩石物源以长英质岩石和中性火山岩为主,沉积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华渡口群 岩石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额尔古纳地块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内蒙古格鲁其堆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12
作者 刘丽君 张悦 闫永生 《黄金》 CAS 2024年第6期85-90,共6页
格鲁其堆山铅锌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铅锌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断裂中段西侧,矿化体赋存于额尔古纳河组、佳疙疸组等地层中,铅锌矿化与闪长岩、闪长玢岩具有密切的生成关系,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热液期成矿作用大致可划分为... 格鲁其堆山铅锌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铅锌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断裂中段西侧,矿化体赋存于额尔古纳河组、佳疙疸组等地层中,铅锌矿化与闪长岩、闪长玢岩具有密切的生成关系,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热液期成矿作用大致可划分为黄铁矿±方铅矿-石英阶段(Ⅰ),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石英阶段(Ⅱ),少硫化物-碳酸盐阶段(Ⅲ)。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石英中仅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简单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热液体系,早期成矿流体应以岩浆热液为主。主成矿阶段(Ⅱ)完全均一温度峰值集中在200℃~250℃,平均值230.2℃,盐度峰集中在2%~6%,捕获时静水压力集中在14.00~25.27 MPa,估算成矿深度为1.40~2.53 km。综合分析认为,格鲁其堆山铅锌矿床与中酸性浅成侵入体具有密切时空关系,成因类型属中温热液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成矿机制 格鲁其堆山 内蒙古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东部巴彦黄土的粒度特征及成因探讨
13
作者 宋昊南 王恩宝 +6 位作者 刘沐筱 段明新 马中雨 陈卓 辛有涛 张海成 刘涛 《地质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8-1758,共11页
巴彦黄土位于松嫩平原东部黄土堆积区。通过对巴彦钻孔0~51.85 m岩心的沉积特征、OSL、ESR、磁化率、粒度特征的系统分析,探讨巴彦黄土的成因机制。结果显示:巴彦黄土粒度频率曲线以弱三峰态分布为主,主众数粒组为细粉砂粒组(4~16μm);... 巴彦黄土位于松嫩平原东部黄土堆积区。通过对巴彦钻孔0~51.85 m岩心的沉积特征、OSL、ESR、磁化率、粒度特征的系统分析,探讨巴彦黄土的成因机制。结果显示:巴彦黄土粒度频率曲线以弱三峰态分布为主,主众数粒组为细粉砂粒组(4~16μm);各粒度参数平均值如下:平均粒径M_(z)=6.34φ,中值粒径M_(d)=6.12φ,标准偏差σ=1.66,偏度Sk=-0.23,峰态K_(G)=0.99,K_(d)=1.96;判别函数Y<0;在岩性三角图及粒度像(C-M图、L-M图、A-M图)投影图上符合风成沉积物特征。巴彦黄土与哈尔滨荒山黄土、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古土壤等进行对比,判断其具有以风成成因为主,少量流水参与的特点。对巴彦黄土成因的分析为松嫩平原东部第四纪黄土成因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对探讨松嫩平原东部黄土的物质来源与形成演化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巴彦黄土 第四纪 粒度特征 风成成因
下载PDF
新疆且末县青塔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4
作者 李少文 周传芳 +2 位作者 杨华本 王久懿 梁中恺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青塔山岩体位于东昆仑山西部,岩体的形成时代、环境、岩石类型尚存在争议,对于其成岩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源区特征的研究程度较低。在系统开展岩石学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黑云母、斜长石和角闪石等主要造岩矿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厘定其成... 青塔山岩体位于东昆仑山西部,岩体的形成时代、环境、岩石类型尚存在争议,对于其成岩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源区特征的研究程度较低。在系统开展岩石学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黑云母、斜长石和角闪石等主要造岩矿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厘定其成岩的物理化学条件,进一步约束岩石成因。研究表明:青塔山岩体的岩性为英云闪长岩,脉体岩性为石英闪长岩;岩体中斜长石为中长石和拉长石,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角闪石为镁角闪石,斜长石发育反环带,应为岩浆混合所致;黑云母的结晶温度为684~693℃,结晶压力为(1.86~2.01)×10^(8) Pa,平均值为1.92×10^(8) Pa,对应结晶深度为6.90~7.46 km,平均7.12 km,属于中深成相。岩体形成时氧逸度较低,为-17.34~-17.04。矿物化学特征显示,青塔山岩体中黑云母的物质来源为钙碱性造山岩套,其形成与壳幔混源岩浆有关。研究成果可为研究青塔山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浆演化历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云闪长岩 电子探针 斜长石环带 矿物温压计 昆仑山
下载PDF
大兴安岭得尔布干成矿带金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
15
作者 付立春 陈桂虎 +1 位作者 王大丰 王海英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4期585-594,共10页
得尔布干成矿带位于蒙古-兴安造山带的东段,处于额尔齐斯-佐伦-黑河缝合带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之间.得尔布干地区受燕山期构造活动影响,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并伴有强烈的金成矿作用.通过对砂宝斯、下吉宝沟、小伊诺盖沟金矿床等典型矿... 得尔布干成矿带位于蒙古-兴安造山带的东段,处于额尔齐斯-佐伦-黑河缝合带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之间.得尔布干地区受燕山期构造活动影响,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并伴有强烈的金成矿作用.通过对砂宝斯、下吉宝沟、小伊诺盖沟金矿床等典型矿床研究,分析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其产出的构造背景,划分出以砂岩为容矿岩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以火山岩为容矿岩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与中深成侵入杂岩有关的岩浆热液蚀变岩型、产于韧性剪切带中的构造-热液蚀变岩型等4种矿床类型.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时间主要集中于燕山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根据H-O-Pb同位素研究结果,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水,成矿物质来自幔源岩浆,并混染了少量的地壳物质.不同类型金矿床具有一定的内在成因联系,属于同一岩浆源区不同阶段岩浆演化的产物.区域内有色、贵金属内生矿床的成矿在空间展布上具有“北东成带、北西呈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规律 成矿特征 得尔布干成矿带 大兴安岭
下载PDF
皖南歙县水竹坑和南源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16
作者 臧政博 李双 +2 位作者 马莉燕 杨晓勇 孙卫东 《矿产与地质》 2025年第1期124-139,共16页
皖南歙县水竹坑和南源口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北东部,分列于伏川蛇绿混杂岩带两端。该区岩体属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歙县岩体受皖浙赣断裂和一系列次级断裂构造影响,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通过锆石U-Pb定年测得水竹坑岩体206 Pb/238 U加权... 皖南歙县水竹坑和南源口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北东部,分列于伏川蛇绿混杂岩带两端。该区岩体属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歙县岩体受皖浙赣断裂和一系列次级断裂构造影响,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通过锆石U-Pb定年测得水竹坑岩体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832±11 Ma(MSWD=4.3,n=20),南源口岩体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830.2±9.4 Ma(MSWD=2.1,n=15),表明两个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时期。歙县水竹坑和南源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的铝饱和指数A/CNK比值为1.24~1.66,具有强过铝质特征,属于S型花岗质岩石。该区水竹坑和南源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具有中等的Eu负异常,Eu N/Eu N*值为0.50~0.73,表明成岩源区具有斜长石残留。两个岩体均由变质泥岩和变质砂岩部分熔融形成。岩体的W元素的含量远大于地壳中的W含量,推测该区成矿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新元古代 片麻状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安徽歙县
下载PDF
预算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究
17
作者 程铭 曾令辉 赵磊 《中国电子商情》 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预算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已难以满足高效资源配置与精准财务管理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预算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预算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已难以满足高效资源配置与精准财务管理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预算一体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一体化 事业单位 全面预算管理
下载PDF
山西省五台县发现天然矿泉水开发潜力区
18
作者 孙岐发 王宏利 +10 位作者 凌昕 卢兵 国林 胡宸 孙靖尧 周龙 李昌 赵剑 刘昌吉 王旭 崔大鹏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利用调查、取样、化验、物探和钻探等方法手段,对山西五台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质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地区水质状态良好,部分区域锌(Zn)、锶(Sr)含量达到矿泉水标准,Zn最大值2.3 mg/L、Sr最大值1.17 mg/L,富Zn面积73.71 km^(2)... 利用调查、取样、化验、物探和钻探等方法手段,对山西五台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质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地区水质状态良好,部分区域锌(Zn)、锶(Sr)含量达到矿泉水标准,Zn最大值2.3 mg/L、Sr最大值1.17 mg/L,富Zn面积73.71 km^(2),富含Sr面积134.25 km^(2),实施探采结合井最终钻获高品质的水资源,在五台县实现了天然矿泉水潜力区的新突破,有力支撑了地方的健康饮水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矿泉水 富锌 富锶 五台县 山西省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铝、钙、铜、铁、镁、锰和锌含量的验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向柳 谢旭 杨园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章采用硫酸-硝酸预处理,王水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铝、钙、铜、铁、镁、锰和锌含量,测试结果精密度良好,所选2个标准物质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8%~8.02%,测试结果与参考值符合性较好,符合方法要求。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土壤分析 金属元素 测定方法
下载PDF
探析测绘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地质勘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涛涛 陈洋 +1 位作者 王岑 李超腾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3期130-132,共3页
矿山地质勘测是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矿山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关键性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矿山地质勘测中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为勘查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 矿山地质勘测是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矿山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关键性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矿山地质勘测中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为勘查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分析手段。本文将就测绘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地质勘测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探讨其在提高勘查效率、降低勘查成本和优化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矿山地质勘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