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整治生态修复中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云慧 宇振荣 罗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4,共7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土整治修复需要更多生态科学和技术的支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并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等风险的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景观生物多样...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土整治修复需要更多生态科学和技术的支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并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等风险的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对国土整治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国土整治生态修复中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欧盟在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方法。最后,文章提出了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到国土整治生态修复的四项策略,包括生态空间的“生态修复和管护生态补偿民生改善”策略、农业空间的“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绿色发展”策略、城乡生活空间的“多功能景观绿色宜居空间营造”策略、国土全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策略,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整治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土整治 生态修复 农业景观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旅游城镇化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关联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2
作者 钟莉娜 朱燕 +2 位作者 王军 陈艳华 董占杰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8-17,共10页
以典型旅游城市武夷山市为例,在分析城镇化格局、碳存储服务与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索武夷山市旅游城镇化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时空关联。研究表明:(1)2000—2010年武夷山市旅游城镇化进... 以典型旅游城市武夷山市为例,在分析城镇化格局、碳存储服务与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索武夷山市旅游城镇化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时空关联。研究表明:(1)2000—2010年武夷山市旅游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陆地表层人类活动由3.79%升至5.05%,2010—2020年城镇化进程放缓,2020年陆地表层人类活动仅为5.33%;空间分异明显。(2)2000—2020年,碳存储服务呈下降趋势,土壤保持服务价值总量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26.38106 t升至2020年的45.26106 t。(3)陆地表层人类活动与碳存储服务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陆地表层人类活动与土壤保持服务存在正相关关系。旅游城镇化格局与碳存储和土壤保持2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呈现显著的时空关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生态系统服务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InVEST模型 旅游城镇化
下载PDF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被引量:119
3
作者 王军 应凌霄 钟莉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6,共11页
针对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在新时代的积极响应,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转型和提升成为必然要求。在介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国土空间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生... 针对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在新时代的积极响应,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转型和提升成为必然要求。在介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国土空间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要求决定了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转型。从工作理念、理论基础、技术体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整体综合理念滞后、理论基础体系欠缺、技术支撑相对薄弱、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等方面。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的路径和策略,主要策略包括强化系统思维、提升理论体系、加强技术支撑、完善机制建设等内容,以期为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整治 生态修复 转型策略
原文传递
基于IUCN《矿山生物多样性管理系列指南》的大宝山矿生态修复实践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罗明 张世文 +5 位作者 魏洪斌 周鹏飞 周妍 陈妍 李灼超 张金桃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99,共10页
为研究矿山开采及修复过程中如何开展生物多样性管理,本文借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矿山生物多样性管理系列指南》成果,将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广东大宝山矿生态修复实践中。文章在介绍IUCN的“综合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方法... 为研究矿山开采及修复过程中如何开展生物多样性管理,本文借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矿山生物多样性管理系列指南》成果,将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广东大宝山矿生态修复实践中。文章在介绍IUCN的“综合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方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大宝山矿实施生态修复依据,阐述了该管理体系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广东大宝山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宝山矿生物多样性管理的保护与修复框架,包括全周期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手段,重点阐述大宝山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评价、保护与受损控制及恢复的技术方案,最后分析了对中国矿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的启示,IUCN矿山生物多样性管理系列指南对于指导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管理 矿山生态修复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大宝山矿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布局及技术策略 被引量:122
5
作者 罗明 于恩逸 +3 位作者 周妍 应凌霄 王军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692-8701,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对我国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2016以来,财政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对我国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2016以来,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安排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对现有试点工程布局和技术策略进行全面剖析,能够为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依据。在介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概念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揭示试点工程布局特征,总结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策略,同时探讨试点目前已经取得的效益、工程实施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研究表明,25个试点大多分布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骨架区域,并且基本都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总结25个试点实施措施可以发现,工程技术策略主要包含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污染与退化土地修复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等内容。试点工程的实施,开始取得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重效益,但也存在工程宏观布局不尽完善、生态系统理念没能贯彻、自然恢复策略有待实施、监测评价管理缺乏科学、区域全面发展尚需提升等问题。未来应从完善国家宏观生态战略格局保障体系、加强区域生态系统状况和恢复力调查评价、优化工程项目实施规模和时序、研究和实践自然恢复标准与技术、开展长期跟踪监测与进行适应性管理等方面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和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 工程布局 技术策略 存在问题与建议
下载PDF
闽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56
6
作者 王军 严有龙 +2 位作者 王金满 应凌霄 唐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837-5848,共12页
流域生境是生物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环境保障,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生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土地利用与区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5年的土... 流域生境是生物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环境保障,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生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土地利用与区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构建CA⁃Markov模型模拟2025-2040年现有发展与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分析2000-2040年生境质量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闽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较高,现状条件下水田、旱地、针阔混交林、灌木林、草地与湿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草地减幅最大,达44.64%,针叶林、阔叶林、水域、建设用地、交通用地、采矿场与裸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中交通用地涨幅最大,达到227.27%;模拟的土地利用Kappa系数达89.09%,模拟结果较好,生态保护情景在未来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上优势明显。(2)研究期内闽江流域总体呈现较高的生境质量,基本维持在0.82的水平,城乡建设用地区域是生境质量低值的主要分布区,福州与长乐分布有最大的生境质量低值聚集区;生境质量分布与地形条件存在一定相关性,低值区多为海拔较低的区域。(3)2000-2015年闽江流域生境质量总体呈现衰退趋势,且降幅逐期升高,最高达0.24%;现有发展情景下降的趋势未得到有效缓解,生态保护情景下降趋势逐步有效缓解,同时生境质量为优等的栅格数量占比最大,最高达87.42%。(4)闽江流域上中游区域生境水平较下游高,现有发展情景下这种差距出现扩张趋势,生态保护情景下各区域则基本维持住2015年的生境质量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闽江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境质量 CA⁃Markov模型 InVEST模型
下载PDF
湿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严有龙 王军 +1 位作者 王金满 荆肇睿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8-625,共8页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最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在梳理湿地生态补偿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国内外湿地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针对补偿载体、方式、融资、标准、模式和绩效评估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当前湿地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包...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最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在梳理湿地生态补偿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国内外湿地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针对补偿载体、方式、融资、标准、模式和绩效评估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当前湿地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系统制度设计存在欠缺,补偿资金渠道相对单一,补偿标准差异大以及严重缺乏相应监管、成效评估机制等。最后展望了湿地生态补偿的优先研究方向:(1)加强湿地生态补偿理论研究;(2)加快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研究;(3)扩大湿地保护试点实践研究;(4)增强湿地生态补偿监管及补偿成效评估研究。同时吸收总结国内外科学有效的补偿模式,助推现阶段我国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为湿地生态补偿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银行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周妍 陈妍 +1 位作者 应凌霄 杨崇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4,共11页
面对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虽然已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保护修复目标不明确、整体性与系统性不足... 面对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虽然已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保护修复目标不明确、整体性与系统性不足、人工干预的工程措施过度、缺乏动态监测评价、难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诸多问题。鉴此,本研究在梳理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相关理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适应性管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等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有区域(省)、景观、生态系统以及子项目4个层次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并提出了项目实施全程监测管理的技术要求,以期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 景观 生态系统 适应性管理
下载PDF
基于NbS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践探索 被引量:45
9
作者 杨崇曜 周妍 +1 位作者 陈妍 王立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34,共10页
为应对我国生态领域的诸多问题,探索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路径,2016—2018年我国实施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程实施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对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认识不足、过度... 为应对我国生态领域的诸多问题,探索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路径,2016—2018年我国实施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程实施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对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认识不足、过度依赖工程措施、配套管理政策措施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近年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关注。本文对NbS的定义、核心理念与准则、实施方法和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并从NbS的视角对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时空尺度、目标设置、技术措施、实施管理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吸收借鉴NbS理念与方法以完善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建议,包括跨尺度开展设计、建立多元化目标、构建科学的工程技术模式与标准,以及完善多方参与、跨区域合作、可持续资金保障、适应性管理等制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应用 被引量:76
10
作者 王军 钟莉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702-8708,共7页
科学有效的理论基础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以"压力-状态-响应"为主线构建了不同时空尺度上山水林田湖草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 科学有效的理论基础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以"压力-状态-响应"为主线构建了不同时空尺度上山水林田湖草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认知框架,分析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中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关键问题:(1)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2)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区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3)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集成与生态系统管理策略;(4)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调控及其尺度效应;(5)探索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中的现实意义,以期有效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从科学到实践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保护与修复
下载PDF
闽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及其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被引量:44
11
作者 应凌霄 王军 周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857-8866,共10页
流域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面临的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亟待解决,体现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的工程区--... 流域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面临的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亟待解决,体现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的工程区--闽江流域为例,在介绍其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分析,根据区域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构建"一江一带一区一屏"的闽江流域总体生态安全格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闽江水环境污染、流域岸带水土流失、矿区生态破坏、森林屏障和生物多样性退化等一系列威胁;分析提出了闽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干支流沿岸带水土流失防治、矿区废弃土地修复、武夷山地等重要生态屏障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要任务及相应工程措施,体现了流域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修复需求和内在逻辑;讨论了监测、评价等保障措施,为改善闽江流域生态系统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流域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保护修复任务措施
下载PDF
青藏高原植被动态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军 张骁 高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82,共13页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单元,对周边地区起到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近年来,当地植被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本文基于文献检索分析青藏高原的植被生理、生态特征对...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单元,对周边地区起到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近年来,当地植被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本文基于文献检索分析青藏高原的植被生理、生态特征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响应,并利用荟萃分析定量综述植被覆盖度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青藏高原植被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尺度与方法。结果表明:(1)气温、降水、辐射等自然因素和放牧、农耕、筑路等人为活动均对青藏高原植被的碳交换、水分利用效率、元素含量与分布格局、物候、多样性等指标产生显著影响,植被的变化也同时影响着土壤的水热交换、水文过程和理化性质等;(2)在植被退化过程中,由高覆盖度向中覆盖度转变时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的不利影响强于由中覆盖度转为低覆盖度时,高覆盖度地区的植被保护需要引起更多关注;(3)现有研究更多关注单一要素、单一尺度,未来应关注多要素间的相互耦合,通过合作与共享获取数据,开展多尺度对比和尺度效应研究,系统梳理和分析植被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动态 气候变化 土壤性质 青藏高原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视域下的旅游导向型城镇化: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钟莉娜 滕菲菲 +1 位作者 李正欢 王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30-2140,共11页
中国正经历着大范围的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现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系统健康密切相关,虽然号称“无烟工业”,但其迅速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生态系统服务为客观量化评估自然资源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提供了综合视角,是目前国际上地球系... 中国正经历着大范围的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现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系统健康密切相关,虽然号称“无烟工业”,但其迅速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生态系统服务为客观量化评估自然资源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提供了综合视角,是目前国际上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在旅游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功能的研究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正确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旅游导向型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旅游业与城镇的发展基于生态系统,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推动了旅游业与城镇的发展,三者是相互博弈又相互寻求协同发展的过程。本文以武夷山市为例,在识别旅游导向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基础上,搭建了生态系统服务视域下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研究框架,提炼了生态系统服务视域下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视域下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深化研究方向:(1)生态系统服务中文化服务的研究与量化;(2)旅游导向型城镇化进程中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3)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4)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城镇化发展的区域调控与应用决策整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研究框架 展望
下载PDF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军 彭建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8-293,共6页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文章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土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分析了生态保护...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文章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土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分析了生态保护修复中全要素链条管理、跨区域协作、目标格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系统观、整体观、协同观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修复 系统观 整体观 协同观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径流和泥沙拦截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5
作者 冯强 赵文武 +1 位作者 张骁 段宝玲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5-576,共12页
植被措施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拦截效率反映植被对上方来水来沙的拦截能力,厘清拦截效率的影响机制是科学布设植被拦截带的理论基础.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1年草地、撂荒7年草地、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3种植被拦截带,通过自... 植被措施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拦截效率反映植被对上方来水来沙的拦截能力,厘清拦截效率的影响机制是科学布设植被拦截带的理论基础.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1年草地、撂荒7年草地、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3种植被拦截带,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持续3年的单一植被配置及其组合的径流小区观测试验,设计了一种新的拦截率确定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冗余分析、回归分析揭示拦截效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径流与泥沙拦截率的整体趋势为撂荒7年草地>柳枝稷>撂荒1年草地,5度坡面>15度坡面>25度坡面;撂荒7年草地与柳枝稷的径流与泥沙拦截率在坡度之间的相对差异较小,说明两种草地的拦截功能相对稳定.(2)径流拦截率主要受降雨特征和上方来水量影响(简单效应在7.8%-26.7%之间);泥沙拦截率主要受土壤与植被特征影响(简单效应在6.9%-32.1%之间),降雨和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降雨与径流特征对径流与泥沙拦截率具有负效应,土壤性质(土壤容重除外)与地表覆盖具有正效应.(3)拦截效率对降雨和径流特征呈现非线性响应关系,其中5度坡面上方来水量<3 mm、前期降雨指数<10 mm时径流拦截率随两者快速降低,超过阈值后径流拦截率缓慢降低;植被与土壤因素的相互关联、降雨与径流因素的复杂多变引起拦截率预测的不确定性.总之,达到一定年限的撂荒草地和人工草地柳枝稷适宜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植被拦截带,调控地表覆盖与土壤性质可以改善草地的拦截功能,降雨条件是影响草地拦截功能发挥的重要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截率 黄土丘陵区 降雨 地表覆盖 土壤性质
原文传递
武夷山市旅游发展与景观格局演变的联动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莉娜 李正欢 王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230,共9页
以典型的旅游驱动型城市武夷山市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破碎指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度等方法,分析了旅游发展与景观格局演变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武夷山市人工表面大面积扩张,城市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而自... 以典型的旅游驱动型城市武夷山市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破碎指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度等方法,分析了旅游发展与景观格局演变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武夷山市人工表面大面积扩张,城市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而自然景观破碎度指数降低。②核心区、边缘区和空隙面积显著减少,桥接区面积增加,重要程度较高的核心区集中在武夷山市的西北部。③景观格局演变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时空联动关系。④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之间,以城市发展为中介,存在着显著的双向作用过程。旅游发展通过强化城市定位、引导产业用地等方式影响景观格局,同时景观格局变化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二者之间形成联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景观格局 自然景观破碎度指数 自然生境 联动模型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