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域管理模式的长江口海洋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及连通性分析
1
作者 何彦龙 赵丽侠 +3 位作者 姚炜民 刘守海 邓邦平 张亭亭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及其连通性对保护生物物种和维持局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长江口海域空间利用管理模式为基础,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景观连通性模型,研究长江口海域生...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及其连通性对保护生物物种和维持局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长江口海域空间利用管理模式为基础,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景观连通性模型,研究长江口海域生境特征,识别重要生态源地及其连通性,并分析其与现有保护格局的匹配性,以期为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供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15块保护空间中,识别重要生态源地12个,总面积约为3080 km^(2),占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面积的28.6%。重要源地主要分布于长江口南支及附近海域。连接12个生态源地的生态廊道23条。本研究识别的长江口门内生态源地空间与上海市最新公布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匹配性较好,但连接南支和北支口门附近的重要保护空间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管理 生态保护空间 格局 连通性 长江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