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FY-4B地球静止气象卫星观测南海北部内孤立波及传播速度
1
作者 李熙莹 孟俊敏 +2 位作者 孙丽娜 张昊 贺凯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共15页
本文利用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FY-4B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海域内孤立波观测及传播速度研究。首先使用500 m分辨率的全圆盘ARGI数据对FY-4B卫星可观测内波区域进行了讨论,确认了南海北部为研究区域。之后利用250 m分辨率的GHI数据使... 本文利用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FY-4B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海域内孤立波观测及传播速度研究。首先使用500 m分辨率的全圆盘ARGI数据对FY-4B卫星可观测内波区域进行了讨论,确认了南海北部为研究区域。之后利用250 m分辨率的GHI数据使用多时相图像比较法(Multitemporal Image Comparison Method,MTI)计算了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的传播速度,其平均传播速度为1.78 m/s,东部深海区平均传播速度为3.02 m/s,向西传播至东沙群岛附近后平均速度减小至1.90 m/s,经过东沙群岛分裂后南部比北部传播速度更快,分别为2.08 m/s和1.54 m/s;最终在向西传播到近岸区域后内孤立波传播速度减小至0.42 m/s,直至最终消散。将MTI方法与两层模式下扩展KdV方程(extended Korteweg-de Vries,eKdV)计算得到的理论传播速度进行了对比,二者相关系数达到了0.89,证明eKdV理论方程对南海北部内孤立波传播速度反演的可行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最后将实测数据与遥感影像匹配计算内孤立波传播速度的结果与单一遥感影像计算内孤立波传播速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相关性达到了0.93。本文验证了静止轨道卫星光学遥感数据的高时间分辨率特点对内孤立波传播速度研究具有的较大优势,对南海北部内孤立波参数反演等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FY-4B地球静止气象卫星 多时相图像比较法(MTI) eKdV方程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基于BRDF可见光偏振成像技术的海面溢油油种识别研究
2
作者 刘双 马毅 +3 位作者 李英超 姜宗辰 杜凯 王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4,共14页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判断溢油种类,为溢油事故处置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利用BRDF多角度测量装置和可见光偏振相机对不同油种和清洁海水进行观测,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筛选出最佳观测Stokes参量和对应观测几何,构建了清洁...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判断溢油种类,为溢油事故处置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利用BRDF多角度测量装置和可见光偏振相机对不同油种和清洁海水进行观测,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筛选出最佳观测Stokes参量和对应观测几何,构建了清洁海水和不同油种数据集,并建立了基于BRDF偏振特征的DBN溢油油种识别模型。研究发现,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相对方位角–60°、0°、–30°组合时油种识别效果较好,光源天顶角和相机观测角二者在接近±50°时识别效果较好;多次重复实验显示,海水、原油、重油、汽油、柴油、棕榈油的最优识别率分别为90%、86.27%、84%、80.44%、82.08%和82%;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所建立的油种识别模型,对于海面溢油种类区分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种识别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偏振 观测几何 偏振度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卷积和侧窗滤波的HY-1C CZI云检测方法
3
作者 王新念 马毅 +3 位作者 刘荣杰 崔学荣 赵鑫 葛化鑫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海洋一号C(HY-1C)卫星是中国首颗海洋水色业务卫星,其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Coastal Zone Imager, CZI)具有大幅宽、短重访周期的优势,可实现海洋和海岸带的大面积观测。作为光学传感器,CZI受云影响严重,准确识别云是CZI数据处理的关键,但... 海洋一号C(HY-1C)卫星是中国首颗海洋水色业务卫星,其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Coastal Zone Imager, CZI)具有大幅宽、短重访周期的优势,可实现海洋和海岸带的大面积观测。作为光学传感器,CZI受云影响严重,准确识别云是CZI数据处理的关键,但是CZI缺少红外和短波红外等对云敏感的波段,云检测难度大。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卷积和侧窗滤波的轻量化云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多尺度卷积获取云的不同尺度特征,通过侧窗滤波突出边缘特征,减少椒盐噪声的影响,提升云边缘检测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进行云检测,在云边缘提取方面表现较好,F1-score达92.77%,Kappa系数达0.89,与现有云检测方法相比优势明显,且模型训练速度快、参数量少,可为HY-1C CZI遥感影像处理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1C CZI 多尺度卷积 侧窗滤波 云检测
下载PDF
高光谱特征波段在海洋典型溢油油种识别中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俊芳 万剑华 +2 位作者 马毅 姜宗辰 胡亚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05,共9页
溢油种类精准识别对快速有效地治理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光谱遥感在海面溢油油种识别中至关重要。为探讨海洋典型溢油油种识别的高光谱特征波段范围,通过设计室外模拟溢油实验,在获取原油、燃料油、柴油、汽油和棕榈油等5种油种的实测... 溢油种类精准识别对快速有效地治理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光谱遥感在海面溢油油种识别中至关重要。为探讨海洋典型溢油油种识别的高光谱特征波段范围,通过设计室外模拟溢油实验,在获取原油、燃料油、柴油、汽油和棕榈油等5种油种的实测高光谱数据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光谱标准偏差分析法遴选溢油油种的光谱特征波段,并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开展基于光谱特征波段的油种识别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光谱标准偏差分析和因子分析获得的特征波段的油种识别精度分别是83.33%和90.74%,与基于全波段的识别精度相比,整体精度分别提高了3.7%和11.11%。选取的特征波段(360~540 nm,560~600 nm,610~630 nm,640~660 nm)可作为5种油种相互区分的最佳高光谱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 光谱分析 最佳波段 油种识别 精度评价
下载PDF
基于机载相控阵海浪波谱仪的海浪谱测量
5
作者 江柏森 韩倩倩 +2 位作者 曹蕾 张晰 叶洪玲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7,共9页
提出一种机载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是Ku频段、线极化二维相控阵列雷达,发射宽带线性调频信号,在小入射角下照射海面,接收被海面准镜面散射调制的回波功率,获取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反演得到一维海浪谱。通过二维相控阵实现0~360°方位向... 提出一种机载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是Ku频段、线极化二维相控阵列雷达,发射宽带线性调频信号,在小入射角下照射海面,接收被海面准镜面散射调制的回波功率,获取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反演得到一维海浪谱。通过二维相控阵实现0~360°方位向的圆锥扫描,获取二维海浪方向谱,进而计算波高、波向、波长等海浪参数产品。一方面,采用基于二维相控阵的动态波位驻留时序设计,将均匀扫描改为非均匀扫描,增加沿航向的观测时间,提高沿航向斑点噪声抑制水平,改善了中法海洋卫星SWIM载荷的“沿航向信斑比不足”的问题,使观测效能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采用电子扫描,无旋转机构,可大幅度提升波谱仪设备的紧凑性、适装性和可靠性,提高机载平台适应能力。在秦皇岛附近的渤海海域开展了相控阵海浪波谱仪飞行试验,与同步波浪浮标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波向测量精度优于15°,波长测量精度优于10%,有效波高测量精度优于0.3 m,验证了动态波位驻留对沿航向斑点噪声的抑制能力,以及相控圆锥扫描体制获取海面回波、反演海浪谱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海浪波谱仪 海浪谱 机载雷达
原文传递
海洋内波遥感探测中的数学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孟俊敏 孟祥花 +3 位作者 萨和雅 王桂霞 孙丽娜 张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283-287,共5页
海洋内波是重要的海洋动力过程,在海洋中普遍存在,对海洋内波的遥感探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需求。内波的遥感探测涉及内波传播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内波遥感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基于遥感图像的内波参数提取与反演,最终建立内波传... 海洋内波是重要的海洋动力过程,在海洋中普遍存在,对海洋内波的遥感探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需求。内波的遥感探测涉及内波传播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内波遥感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基于遥感图像的内波参数提取与反演,最终建立内波传播的预测与预警模型,上述都需要数学方法的支持。基于内波遥感研究的迫切需求,论述其在各环节上亟待解决的数学问题,以期为数学与应用搭建桥梁,促进内波遥感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内波 数学问题 遥感
下载PDF
利用FY-4A气象卫星观测海洋内波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志多 孟俊敏 +1 位作者 孙丽娜 刘永信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39,共8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用于观测海洋内波的数据源越来越丰富。本文基于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连续观测的优势,开展了FY-4A气象卫星海洋内波观测研究。首先计算得到了FY-4A遥感影像耀斑区位置,并基于遥感影像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然后,以此...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用于观测海洋内波的数据源越来越丰富。本文基于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连续观测的优势,开展了FY-4A气象卫星海洋内波观测研究。首先计算得到了FY-4A遥感影像耀斑区位置,并基于遥感影像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然后,以此为依据选择了适用于内波观测的FY-4A数据,对比了FY-4A与MODIS遥感影像成像的差异,表明了在一定条件下FY-4A遥感影像可观测到海洋内波;最后本文利用FY-4A遥感影像计算了内波的传播速度。本研究表明随着遥感器空间分辨率的提高,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海洋内波观测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其优势,为海洋内波的研究提供跟踪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内波 FY-4A 耀斑区
下载PDF
海洋遥感雷达的一体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启钊 孙光才 +2 位作者 李航 张振华 张杰 《遥测遥控》 2021年第3期48-56,共9页
利用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海洋波谱仪和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观测海面风、浪等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针对现有单星多传感器体制存在的重量大、稳定性差、功耗高、整星系统复杂等缺点,首先对以... 利用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海洋波谱仪和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观测海面风、浪等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针对现有单星多传感器体制存在的重量大、稳定性差、功耗高、整星系统复杂等缺点,首先对以上四种海洋微波遥感器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随后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式一体化设计方法并进行详细描述,最后,对未来星载海洋微波遥感器的多模式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海洋微波遥感器的多模式一体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波遥感器 一体化 新体制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南海北部中尺度涡对内孤立波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孙丽娜 张杰 +1 位作者 孟俊敏 崔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7-144,共8页
海洋内孤立波和中尺度涡是南海北部常见的中尺度动力过程。本文利用2010-2015年的Terra/Aqua-MODIS、ENVISAT ASAR和多源卫星高度计资料开展了南海海洋内孤立波和中尺度涡遥感探测研究,分析了中尺度涡对内孤立波传播方向的影响。结果表... 海洋内孤立波和中尺度涡是南海北部常见的中尺度动力过程。本文利用2010-2015年的Terra/Aqua-MODIS、ENVISAT ASAR和多源卫星高度计资料开展了南海海洋内孤立波和中尺度涡遥感探测研究,分析了中尺度涡对内孤立波传播方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尺度涡和内孤立波主要在南海东北部海域共存,当二者共存时,气旋(冷涡)促使内孤立波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向西偏南方向传播;反气旋(暖涡)促使内孤立波向西偏北方向传播,气旋与反气旋改变的内孤立波传播方向刚好相反。内孤立波和中尺度涡共存时间主要集中在3-9月,其中,3月受气旋和反气旋的共同作用,内孤立波传播方向几乎无变化;4月和5月,主要受气旋影响,内孤立波偏离原来传播方向向南传播;6-9月,主要受反气旋影响,内孤立波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向北传播。本文利用遥感手段探索了海洋中尺度涡对内孤立波传播方向的影响,结果与现场观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中尺度涡 遥感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基于波形形态特征的单频机载激光雷达测深全波形数据分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莹莹 刘子维 +3 位作者 张静坤 吴琳琳 纪雪 王明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6-167,共12页
单频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凭借低成本、低负载、高采样率等优势成为大范围海岸带地形地貌探测的理想选择。然而如何解决单频局限,在不依赖辅助传感器情况下实现全波形数据的准确划分成为精确点位坐标解算的关键环节。目前基于全波形形... 单频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凭借低成本、低负载、高采样率等优势成为大范围海岸带地形地貌探测的理想选择。然而如何解决单频局限,在不依赖辅助传感器情况下实现全波形数据的准确划分成为精确点位坐标解算的关键环节。目前基于全波形形态特征进行波形分类研究缺乏系统性评估分析和普遍性结论。该研究尝试从全波形空间形态入手,细化了波形类别(异常波形、过拟合波形、陆地波形、海面波形和测深波形),在已有波形特征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别波形的形态特征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取了24维波形特征并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选择和分类模型完成了各特征分类性能及最佳特征组合评估与定量分析。研究证明,包括相邻两点间振幅偏差、震荡主频等在内的6维特征组合对5种波形的分类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可达98.55%,Kappa系数为0.9820。为了验证特征的普适性,另外选取了一块实验区域进行验证,得到水陆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 全波形 波形特征 波形分类
原文传递
生物天敌暴发导致珊瑚礁退化的高分遥感监测与分析——以南海太平岛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金辉 任广波 +4 位作者 胡亚斌 张飞飞 马毅 李明杰 王瑞富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6-1873,共18页
珊瑚生物天敌黑皮海绵、长棘海星在世界范围内暴发严重威胁珊瑚礁生态健康,然而目前珊瑚礁领域尚缺乏生物天敌暴发后对珊瑚礁地貌类型影响的定量研究。文章利用太平岛珊瑚生物天敌黑皮海绵、长棘海星2次暴发事件前后,覆盖太平岛2016—2... 珊瑚生物天敌黑皮海绵、长棘海星在世界范围内暴发严重威胁珊瑚礁生态健康,然而目前珊瑚礁领域尚缺乏生物天敌暴发后对珊瑚礁地貌类型影响的定量研究。文章利用太平岛珊瑚生物天敌黑皮海绵、长棘海星2次暴发事件前后,覆盖太平岛2016—2022年的26期Sentinel-2遥感影像,结合高分辨率GF-2(PMS)遥感影像和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Google Earth平台中的数据,开展中国南海太平岛珊瑚礁地貌类型遥感影像分类实验,对密集珊瑚沉积区、稀疏珊瑚沉积区、珊瑚丛生区、沙坪、浅礁前斜坡等珊瑚礁地貌类型演变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结合专家解译知识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算法开展的太平岛珊瑚礁地貌类型分类,最高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6.46%和0.94。2)在2种珊瑚生物天敌暴发期间,太平岛的珊瑚礁丛生区、密集珊瑚沉积区、稀疏珊瑚沉积区等珊瑚礁地貌类型面积有显著下降;黑皮海绵暴发后对密集珊瑚沉积区影响最大,其面积减少72.92%;长棘海星暴发后对珊瑚丛生区影响最大,其面积减少59.17%。3)2016—2022年,太平岛珊瑚礁退化率高于恢复率,其中2017年3—6月珊瑚礁退化率最高,为23.88%;在2017年6—9月珊瑚礁恢复率最高,为1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黑皮海绵 长棘海星 高分遥感 太平岛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的HY-1C/D卫星赤潮探测方法——以红夜光藻为例
12
作者 王义衎 刘荣杰 +5 位作者 刘建强 丁静 叶小敏 赵鑫 宋冬梅 马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6-178,共13页
红夜光藻是我国主要的赤潮优势种,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发生。近年来,红夜光藻赤潮发生频率明显上升,监测需求迫切。但红夜光藻赤潮发生具有分布范围广、变化速度快、多呈条带状分布的特点,其探测对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覆盖范... 红夜光藻是我国主要的赤潮优势种,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发生。近年来,红夜光藻赤潮发生频率明显上升,监测需求迫切。但红夜光藻赤潮发生具有分布范围广、变化速度快、多呈条带状分布的特点,其探测对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覆盖范围和重访周期要求高。虽然水色卫星在赤潮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空间分辨率低,无法准确探测条带状分布的红夜光藻赤潮。海洋一号C、D(HY-1C/D)卫星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Coastal Zone Imager,CZI)以其高空间分辨率、大幅宽和短重访周期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赤潮监测。现有的红夜光藻赤潮HY-1C/D CZI探测模型大多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需要大量赤潮样本,但赤潮样本获取困难,影响模型的精度。因此,本文以2022年3月发生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的红夜光藻赤潮为例,分析了红夜光藻赤潮光谱特征,基于红夜光藻赤潮在红光和近红外波段的高反射特性和浑浊水体在绿光波段的高反射特性,构建了一个面向HY-1C/D CZI的红夜光藻赤潮探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探测赤潮,并避免浑浊水体的干扰,精确率和F1-Score达到89.72%和0.90。而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适用于不同海洋环境、不同宽波段卫星传感器的红夜光藻赤潮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红夜光藻 遥感探测 HY-1C/D CZI 光谱特征
下载PDF
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强度数据AGC补偿异常区域识别及改正
13
作者 纪雪 董震 +2 位作者 张靖宇 王明常 李莹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9-167,共9页
机载激光测深系统(Airborne Laser Bathymetry,ALB)因集成了具有独特水体穿透能力的绿波段(532nm)而被广泛用于水深测量。除地形数据外,ALB还记录了地物目标的辐射特性(后向散射强度),可用于条带配准、海底底质分类和几何建模。然而,由... 机载激光测深系统(Airborne Laser Bathymetry,ALB)因集成了具有独特水体穿透能力的绿波段(532nm)而被广泛用于水深测量。除地形数据外,ALB还记录了地物目标的辐射特性(后向散射强度),可用于条带配准、海底底质分类和几何建模。然而,由于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设计局限,增益值调整存在延缓,对于裸露岩石、水域等高返回、低返回目标较多的海岛海岸带区域,强度补偿异常问题格外突出。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向移动的局部加权强度改正方法,提出索引共享机制辅以地形信息实现有效强度数据精确提取;以扫描周期为依据进行扫描线分割,通过柯尔莫可洛夫-斯米洛夫检验进行强度补偿异常区识别;通过对邻近扫描线和邻域强度联合加权进行强度改正,保证强度细节的同时较好地消除与邻域强度偏差,独特的双向移动策略能有效削弱改正不足积累造成的强度改正精度下降问题。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AGC补偿异常问题,相较于改正前,改正后的强度数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低了约0.27,均方根误差下降了约693,异常区强度与邻域强度偏差控制在26DN(Digital Number)以内,得到高质量强度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 自动增益控制 强度改正 扫描线
下载PDF
融合地理空间认知的珊瑚礁地貌单元高分遥感分类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飞飞 任广波 +1 位作者 胡亚斌 马毅 《海洋技术学报》 2023年第1期1-15,共15页
近年来,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珊瑚礁面临着大规模退化问题,开展珊瑚礁监测研究对珊瑚礁生态系统评估、修复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沙群岛北礁和华光礁为研究区,应用2015年高分二号(GF-2)和WorldView-2高空间分... 近年来,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珊瑚礁面临着大规模退化问题,开展珊瑚礁监测研究对珊瑚礁生态系统评估、修复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沙群岛北礁和华光礁为研究区,应用2015年高分二号(GF-2)和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和现场调查数据,基于不同珊瑚礁地貌单元的空间位置特征,提出了融合地理空间认知(Geo-Spatial Cognition,GSC)的珊瑚礁地貌单元高分遥感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因空间位置不同和底质组成高度近似导致珊瑚礁地貌单元漏分和错分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方法更能有效获取精准的珊瑚礁地貌单元信息。其中,融合地理空间认知的随机森林(Integrating Geo-Spatial Cognition-Random Forest,GSC-RF)方法展现出了最优的分类表现,在北礁和华光礁珊瑚礁地貌单元分类中总体精度分别为98.06%和91.93%,Kappa系数分别为0.98和0.91。相比于仅使用光谱信息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多元逻辑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ML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经典分类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北礁和华光礁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14%~25%和6%~15%。因此,本文构建的融合地理空间认知的珊瑚礁地貌单元分类方法能够大幅提高珊瑚礁地貌单元的分类精度,可为开展大范围的珊瑚礁精细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地貌单元 高分遥感分类 地理空间认知 北礁 华光礁
下载PDF
高分辨率SAR船只样本集构建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包萌 张杰 +2 位作者 孟俊敏 张晰 郎海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9-797,共9页
随着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的不断发展,船只类型识别已成为遥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满足在大样本支撑下的船只类型精确识别,文章利用RADARSAT-2和中国高分3号(GF-3)SAR数据构建了名为HR4S的高分辨率... 随着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的不断发展,船只类型识别已成为遥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满足在大样本支撑下的船只类型精确识别,文章利用RADARSAT-2和中国高分3号(GF-3)SAR数据构建了名为HR4S的高分辨率SAR船只样本集,详细阐述了构建HR4S的方法,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船只样本提取流程.该样本集涵盖1962个不同极化方式、分辨率以及类型的船只样本,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船只几何参数分析,以及不同分类器与特征组合的船只类型识别性能分析等方面工作.结果表明:RADARSAT-2在HH、VH、VV极化中提取的几何参数均优于GF-3,并且航向在VV极化对船只几何提取影响最小;在类型识别性能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器对GF-3船只分类精度最优达到了61.85%,而对于RADARSAT-2的船只分类精度最优达到了60.80%,GF-3船只分类精度优于RADARSAT-2.本文所构建的HR4S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高分辨率船只样本,并且在海上船只类型识别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SAR船只样本集 合成孔径雷达 船只几何参数 船只类型识别
下载PDF
基于多核SVM决策融合模型的海面原油多光谱遥感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渝心 马毅 +2 位作者 姜宗辰 杜凯 王海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3,共13页
海面溢油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精准的溢油检测,从而为溢油事故现场应急响应与海面污染的快速有效处理提供支持。利用哨兵二号(Sentinel-2)多光谱遥感影像,基于最佳指数因子(OIF)构建光谱特征指数提取海面溢油光谱特征,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 海面溢油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精准的溢油检测,从而为溢油事故现场应急响应与海面污染的快速有效处理提供支持。利用哨兵二号(Sentinel-2)多光谱遥感影像,基于最佳指数因子(OIF)构建光谱特征指数提取海面溢油光谱特征,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海面溢油纹理特征,利用巴氏距离法进行特征选择,构建海面溢油空谱特征数据集。提出了多核决策融合支持向量机(SVM)海面原油检测模型,对黄海4.27“交响乐号”油轮溢油事故开展检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水色背景下,经过筛选的最佳空谱特征数据集检测结果的总体精度可以达到89.25%,Kappa系数为0.854,F_(1)分数可达0.889;多核SVM决策融合后的总体精度可以达到90.26%,Kappa系数为0.866,F_(1)可达0.898,总体精度较单核提高了1.0%~8.2%,Kappa系数提高了0.013~0.122,F_(1)分数提高了0.009~0.097。实验结果表明,海面溢油检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溢油检测精度和模型鲁棒性,适用于海面溢油检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溢油检测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决策融合
下载PDF
海面太阳耀斑区的溢油光学遥感CNN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凯 马毅 +1 位作者 姜宗辰 杨俊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30,共9页
海面发生大面积溢油事故时,由于太阳耀斑区的存在,海面的油膜在遥感影像上会发生明暗的变化。这对溢油的检测会产生严重的干扰。如何在海面太阳耀斑区准确地检测出溢油是目前溢油检测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Landsat7 ETM+多光谱... 海面发生大面积溢油事故时,由于太阳耀斑区的存在,海面的油膜在遥感影像上会发生明暗的变化。这对溢油的检测会产生严重的干扰。如何在海面太阳耀斑区准确地检测出溢油是目前溢油检测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Landsat7 ETM+多光谱影像数据,开展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海面太阳耀斑区溢油检测方法研究。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对比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随机森林等分类方法,我们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CNN模型的分类精度为95%~99%, Kappa系数为0.92~1,均高于其他三种分类方法,表明了CNN模型在海面太阳耀斑区溢油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精度与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海面溢油 太阳耀斑区 卷积神经网络(CNN) 分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船目标跟踪运动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金帅 刘兰军 +1 位作者 金久才 陈明志 《海洋技术学报》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多浅滩、礁石和渔船等复杂环境下可疑船只目标运动跟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船目标跟踪运动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目标船只的状态和障碍物位置,自适应选择目标跟踪制导律,同时采用最近会遇点方法优化采样空间... 针对多浅滩、礁石和渔船等复杂环境下可疑船只目标运动跟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船目标跟踪运动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目标船只的状态和障碍物位置,自适应选择目标跟踪制导律,同时采用最近会遇点方法优化采样空间。然后,将航行危险度评价因子加入动态窗口法目标函数,以此评估碰撞危险度。最后,对有限时域内的推演轨迹进行寻优,选择最优轨迹对应的航向和航速作为控制命令,完成无人船目标跟踪运动规划。针对“久航490”无人船,设计了多动静态障碍物环境目标跟踪仿真对比实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无人船目标跟踪方法相比传统动态窗口法安全性更高、目标跟踪时间更短,可实现在多船只障碍物环境下对动态目标的实时运动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规划 目标跟踪 动态窗口法 无人船
下载PDF
中高空间分辨率宽波段光学卫星传感器参数赤潮探测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化鑫 刘荣杰 +3 位作者 赵鑫 马毅 王新念 王义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6-147,共12页
中高空间分辨率宽波段光学卫星已成为赤潮监测的主要数据源,但与水色卫星传感器不同,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传感器主要面向陆地应用,其波段数量少、宽度大,由此对赤潮探测带来的影响尚待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不同优势种赤潮实测高光谱数据... 中高空间分辨率宽波段光学卫星已成为赤潮监测的主要数据源,但与水色卫星传感器不同,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传感器主要面向陆地应用,其波段数量少、宽度大,由此对赤潮探测带来的影响尚待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不同优势种赤潮实测高光谱数据、时空同步的GF-1 WFV2、GF-1 WFV3传感器影像、Sentinel-2A MSI传感器影像及GF-6 WFV传感器影像,探究了波段设置、光谱响应函数、信噪比及空间分辨率对赤潮探测的影响,并分析了红边波段赤潮探测优势。结果表明:波段设置对赤潮探测影响大,特别是红光波段和红边波段的中心波长和波段宽度;波段设置相同的情况下,赤潮探测精度受光谱响应函数的影响大,受信噪比的影响较小;空间分辨率对赤潮探测的影响较大,空间分辨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赤潮探测的精度。红边波段赤潮探测实验表明,较之红光波段,基于红边波段的赤潮探测具有明显的优势,平均F1-Score提高了11%。本文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为赤潮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探测的数据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可为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传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空间分辨率 宽波段 卫星传感器 赤潮探测
下载PDF
大气校正模型对多光谱水深反演影响的多维度分析
20
作者 张焕炜 马毅 张靖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5-160,共16页
大气校正是水体定量遥感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从大气校正模型、大气校正模型参数、水体组分差异以及水深反演波段组合方式4个维度探讨大气校正模型对水深反演的影响。研究采用6S、FLAASH、ACOLITE与QUAC 4种大气校正模型,选取大陆型、海... 大气校正是水体定量遥感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从大气校正模型、大气校正模型参数、水体组分差异以及水深反演波段组合方式4个维度探讨大气校正模型对水深反演的影响。研究采用6S、FLAASH、ACOLITE与QUAC 4种大气校正模型,选取大陆型、海洋型与城市型气溶胶模式,以瓦胡岛西北侧与谢米亚岛周边浅水作为清洁水体研究区,以辽东浅滩与槟城海峡作为浑浊水体研究区,基于Landsat-8多光谱影像开展大气校正,并采用8种波段组合方式进行水深遥感反演。研究结果表明:(1)4种大气校正模型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气对水体信号的影响;因参数选取以及研究区水体组分的不同,不同模型的校正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两类水体反射率峰值分别出现在蓝波段与绿波段;(2)6S大气校正模型鲁棒性较强,该模型因研究区水体组分发生变化导致对应的水深反演结果与其余模型相比波动较小;FLAASH模型在海洋型和城市型两种气溶胶模式水深反演结果在浑浊水体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辽东浅滩浅水区平均相对误差相差7.9%;ACOLITE模型受水体类型影响显著且对浑浊水体具有优越性与稳定性,平均相对误差较FLAASH降低5.6%;(3)多波段水深反演精度普遍优于单波段,但反演精度与波段数目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水深反演波段组合方式对不同研究区敏感性不同,清洁水体三波段模型的反演精度较好,浑浊水体中四波段模型的反演精度最优,平均相对误差较三波段模型降低达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校正 气溶胶 水体组分 水深反演 波段组合 精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