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进展 被引量:44
1
作者 蒋兴伟 何贤强 +3 位作者 林明森 龚芳 叶小敏 潘德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124,共12页
我国海洋遥感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覆盖海洋水色、海洋动力和海洋监视监测的三大系列海洋卫星,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互补的卫星海洋遥感业务化应用体系。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重... 我国海洋遥感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覆盖海洋水色、海洋动力和海洋监视监测的三大系列海洋卫星,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互补的卫星海洋遥感业务化应用体系。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介绍了卫星遥感在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预报与安全保障等方面所构建的典型应用示范系统,以及开展的典型业务化监测应用。最后,文章对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卫星 遥感应用 业务化监测 应用示范系统
下载PDF
海洋卫星北极多区域遥感成像任务规划及应用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从容 刁宁辉 +2 位作者 韩静雨 刘金普 刘建强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北极区域海冰是影响北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该区域现场观测站点少,卫星遥感成为监测北极海冰变化的主要手段。为满足北极海域重点区块遥感观测的需求,结合海洋卫星轨道预测技术和海岸带成像仪的载荷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区域... 北极区域海冰是影响北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该区域现场观测站点少,卫星遥感成为监测北极海冰变化的主要手段。为满足北极海域重点区块遥感观测的需求,结合海洋卫星轨道预测技术和海岸带成像仪的载荷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区域成像的卫星探测任务规划算法。简化的轨道预报模型和规划算法均为自主设计、独立编程,脱离商用软件的约束,自动化程度高,经过海洋一号C卫星的应用实践,验证了该算法满足近实时的观测需求,改变了以往无差别接收任务规划的不合理局面,有效提高了卫星资源的应用效能,为北极航运提供更好的支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区域 成像任务规划 海洋卫星应用 高分辨遥感 海岸带成像仪
下载PDF
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大数据及其应用服务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建强 叶小敏 兰友国 《大数据》 2022年第2期75-88,共14页
我国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海洋监视监测卫星3个系列卫星星座以及配套的地面应用系统已基本建成。阐述了我国海洋卫星的发展历程、海洋系列卫星及其载荷、产品体系、数据获取和分发方式;从数据体量、数据种类、数据时效、数... 我国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海洋监视监测卫星3个系列卫星星座以及配套的地面应用系统已基本建成。阐述了我国海洋卫星的发展历程、海洋系列卫星及其载荷、产品体系、数据获取和分发方式;从数据体量、数据种类、数据时效、数据价值等方面分析了海洋卫星遥感数据的大数据特征;同时分析了海洋卫星遥感基础数据集及其在灾害与环境监测中的典型应用及公共服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卫星 遥感大数据 海洋应用
下载PDF
中法海洋卫星微波散射计近海岸产品在台风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郎姝燕 孙从容 +3 位作者 鲁云飞 林文明 董楹 刘建强 《海洋气象学报》 2022年第2期74-80,共7页
中法海洋卫星(Chinese-French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搭载的微波散射计(CFOSAT Scatterometer,CSCAT)采用Ku波段扇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具有观测几何信息丰富、观测样本数多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海面风场遥感仪器。CSCAT的原始... 中法海洋卫星(Chinese-French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搭载的微波散射计(CFOSAT Scatterometer,CSCAT)采用Ku波段扇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具有观测几何信息丰富、观测样本数多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海面风场遥感仪器。CSCAT的原始空间分辨率可达10 km×12.5 km,是目前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微波散射计,为开发高质量的近海岸高分辨率海面风场产品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回顾了CSCAT近海岸风场遥感的原理,并利用辅助数据验证了这种新的科学产品的有效性。然后,利用CSCAT近海岸风场开展了台风灾害监测研究。与标准25 km分辨率的产品相比,CSCAT近海岸风场可以更细致地描绘台风结构,能够为气象和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支持与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海洋卫星(CFOSAT) 微波散射计(CSCAT) 近海岸风场产品 台风监测
下载PDF
“海洋卫星遥感实况”小程序功能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强 兰友国 +5 位作者 阮强 郎姝燕 陈庆勇 石立坚 曾韬 崔利民 《卫星应用》 2021年第9期55-59,共5页
一、前言我国海洋遥感历经四十年发展,海洋遥感数据品种与数量不断增多,特别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发布以来,在“十三五”期间发射了海洋一号(HY-1C/1D)水色环境业务卫星、海洋二号(HY-2B/2C/2D)动力... 一、前言我国海洋遥感历经四十年发展,海洋遥感数据品种与数量不断增多,特别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发布以来,在“十三五”期间发射了海洋一号(HY-1C/1D)水色环境业务卫星、海洋二号(HY-2B/2C/2D)动力环境业务卫星、中法海洋卫星(CFOSAT),并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负责在轨海洋卫星的管理、运行与分发,后续卫星也正在研制中,每天产生的卫星数据量4T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卫星 卫星数据 海洋遥感 卫星遥感 空间基础设施 动力环境 海洋二号 海洋应用
下载PDF
哨兵一号全球海量波模式SAR数据的智能应用与科学挑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臣 李晓明 +2 位作者 李慧敏 訾楠楠 胡清清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1,共17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卫星遥感对地观测重要传感器之一,随着近年来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发展,其在海洋科学应用中的表现日益突出。特别是欧洲空间局哨兵一号(Sentinel-1, S-1)卫星波模式在开阔大洋持续获取观测数...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卫星遥感对地观测重要传感器之一,随着近年来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发展,其在海洋科学应用中的表现日益突出。特别是欧洲空间局哨兵一号(Sentinel-1, S-1)卫星波模式在开阔大洋持续获取观测数据计划的实施,为全球SAR海洋研究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虽然针对该海量波模式SAR数据发展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并利用分类结果进行了降雨和海洋大气边界层等科学问题初步诊断,但这些全球海洋SAR数据的巨大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开发,尤其是考虑到S-1已经业务化运行了近10 a,且还会在未来可见的30 a内继续。不同于传统的个例或区域分析,处理分析全球海洋海量SAR数据具有其独特性,往往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方法和大模型技术。本文通过梳理作者所在研究团队过去几年在该方向上的不断尝试,包括但不限于全球SAR海面动力参数反演、海洋大气边界层常见现象观测、上层海洋动力过程诊断和极地海冰与冰山监测等,重点展示全球海洋SAR数据的典型应用场景,讨论其解决海洋大气关键科学问题的潜力,进而总结海洋SAR数据的知识转化和科学服务能力,为建立SAR持续观测支撑海洋强国战略体系提供依据,也为我国未来SAR卫星发展和布局提供方向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微波海洋遥感 海洋大气现象 海量数据 科学应用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海洋一号C、D卫星组网观测与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建强 蒋兴伟 +6 位作者 王丽丽 叶小敏 丁静 曾韬 宋庆君 孙从容 邹斌 《卫星应用》 2021年第9期19-26,共8页
一、前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利用空间遥感技术对海洋进行立体、动态监测已成为当今海洋监测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的航天》(2000年版)白皮书中指出,海洋系列卫星是我国“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洋一号系... 一、前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利用空间遥感技术对海洋进行立体、动态监测已成为当今海洋监测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的航天》(2000年版)白皮书中指出,海洋系列卫星是我国“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洋一号系列卫星主要用于海洋水色、水温环境要素探测,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河口港湾的建设和治理、海洋污染监测和防治、海岸带资源调查和开发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领域服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监测 空间遥感技术 海岸带资源 海洋监测 环境要素 海洋水色 全球环境变化 动态监测
下载PDF
中法海洋卫星及其典型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建强 蒋兴伟 +9 位作者 郎姝燕 Daniele HAUSER 孙从容 徐莹 董晓龙 王丽丽 林文明 王久珂 刘金普 马小峰 《卫星应用》 2021年第9期41-48,共8页
一、前言中法海洋卫星(CFOSAT)是我国航天领域第一次与先进宇航国家开展系统性、全流程合作的项目,也是中法两国在航天工程领域、海洋科学领域高水平合作的重要成果。2018年10月29日CFOSAT在我国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0年2... 一、前言中法海洋卫星(CFOSAT)是我国航天领域第一次与先进宇航国家开展系统性、全流程合作的项目,也是中法两国在航天工程领域、海洋科学领域高水平合作的重要成果。2018年10月29日CFOSAT在我国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0年2月正式交付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卫星 航天工程 海洋科学 典型应用 航天领域 全流程 宇航 系统性
下载PDF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贾永君 刘建强 +2 位作者 林明森 张有广 蒋兴伟 《卫星应用》 2021年第9期27-32,共6页
一、前言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不仅是船舶航行的通道,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物资的主要源泉之一。海洋不仅可以向人类提供水产品,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开发,海上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可使用的重要能量来源。直接利用的海洋能,比如... 一、前言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不仅是船舶航行的通道,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物资的主要源泉之一。海洋不仅可以向人类提供水产品,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开发,海上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可使用的重要能量来源。直接利用的海洋能,比如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是标准的绿色能源。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全力开发和保护海洋是摆在人类面前的迫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绿色能源 温差能 海洋能 船舶航行 波浪能 所需物资 潮汐能
下载PDF
中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进展
10
作者 林明森 何贤强 +3 位作者 贾永君 白雁 叶小敏 龚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112,共14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制定了长远的自主海洋卫星发展规划,构建了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和海洋监视监测三大系列的海洋卫星,逐步形成了以中国自主卫星为主导的海洋空间监测网,在中国海洋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制定了长远的自主海洋卫星发展规划,构建了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和海洋监视监测三大系列的海洋卫星,逐步形成了以中国自主卫星为主导的海洋空间监测网,在中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中国在海洋水色、海洋微波(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并对中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卫星 海洋遥感 水色遥感 微波遥感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交响乐”轮溢油污染监测
11
作者 赵崴 王利锋 +5 位作者 牛生丽 吕航 宋舒娴 焦俊男 宋庆君 陆应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19,共11页
溢油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对象。合成孔径雷达、光学遥感与热红外遥感等卫星技术开展海洋溢油监测的机理已得到阐明,发挥多源遥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实现海洋溢油的精准监测与量化评估,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2021年... 溢油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对象。合成孔径雷达、光学遥感与热红外遥感等卫星技术开展海洋溢油监测的机理已得到阐明,发挥多源遥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实现海洋溢油的精准监测与量化评估,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2021年4月27日巴拿马籍“义海”轮与利比亚籍“交响乐”轮在青岛外海发生碰撞,导致约9400t船载货油泄漏入海。本文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监测并分析了该事故海域的溢油污染覆盖状况及其乳化溢油分布特征。基于溢油多源遥感响应机理与响应特征,优化了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流程,实现了溢油覆盖区域的识别与多种溢油污染类型的分类。结果表明:2021年5月1日至5月22日,“交响乐”轮溢油污染事件累积溢油像元覆盖面积为2368.7 km^(2),其中乳化溢油像元覆盖面积为1019.3 km^(2),乳化油面积占比达43.0%,单日最大溢油像元面积达734km^(2);多源遥感监测结果可以互为验证,光学遥感更具备识别不同溢油污染的能力,其中乳化溢油代表了污染危害的关键所在,从而提高了海洋溢油污染的监测评估精度,为溢油污染事件的危害评估与精细化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乳化溢油 多源遥感 “交响乐”轮 光学遥感 热红外遥感
下载PDF
中法海洋卫星产品体系及风浪数据精度综述
12
作者 孙从容 刁宁辉 +1 位作者 徐莹 郎姝燕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由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于2018年发射并已在轨运行5年多,星上的载荷包括SWIM(Surface Waves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波谱仪和扇形波束旋转扫描微波散射计(CFOSAT SCATte...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由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于2018年发射并已在轨运行5年多,星上的载荷包括SWIM(Surface Waves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波谱仪和扇形波束旋转扫描微波散射计(CFOSAT SCATterometer,CSCAT),提供了全球海面风场和海浪谱的大面积联合遥感观测资料。中法海洋卫星1—4级数据产品包括后向散射系数、沿轨海面风场和海浪谱、全球网格化风场和海浪谱、宽刈幅海浪、极地海冰、多星融合风场和有效波高等,为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了新的数据源。文中具体介绍了中法海洋卫星产品体系以及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海风、海浪数据精度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海洋卫星(CFOSAT) SWIM波谱仪 扇形波束旋转扫描微波散射计 海浪谱 海面风场
下载PDF
中法海洋卫星微波散射计风场产品精度评价
13
作者 穆博 郎姝燕 +2 位作者 卫然 孙从容 杨晟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4期22-29,共8页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搭载的微波散射计(SCATterometer,简记为“CSCAT”)首次采用扇形波束旋转扫描观测体制,相比笔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可以实现海表同一面元的多入射角观测,具备更高精度海面风场...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搭载的微波散射计(SCATterometer,简记为“CSCAT”)首次采用扇形波束旋转扫描观测体制,相比笔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可以实现海表同一面元的多入射角观测,具备更高精度海面风场的观测能力。CSCAT的原始空间分辨率可达10.0 km×12.5 km,生产了两种空间分辨率产品:25.0 km标准产品和12.5 km近岸产品。文中给出了CSCAT两种空间分辨率产品业务化真实性检验评估结果,研究表明采用美国国家数据浮标中心(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NDBC)浮标得到CSCAT风速均方根误差小于1 m·s^(-1),风向均方根误差小于17°。采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CSCAT两种空间分辨率的风场产品在不同风速、交轨方向不同位置条件下的精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CSCAT数据处理中风向去模糊解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标准产品的精度要高于近岸产品,对于产品精度需求更高的用户,建议使用25.0 km标准产品。因此,业务化真实性检验评估对CSCAT在轨运行期间的性能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有助于用户更全面地了解CSCAT风场产品的精度特性,促进CSCAT海面风场产品的定量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海洋卫星(CFOSAT) 微波散射计 中法散射计(CSCAT) 海面风场 真实性检验
下载PDF
中法海洋卫星微波散射计真实性检验技术体系构建
14
作者 穆博 郎姝燕 +2 位作者 卫然 孙从容 Deborah Hazan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是国际首次用于联合探测海面风场和波浪谱的科学观测卫星,搭载的微波散射计(CFOSAT SCATterometer,CSCAT)是国际上首次采用扇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的星载微波散射计,相比笔形波...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是国际首次用于联合探测海面风场和波浪谱的科学观测卫星,搭载的微波散射计(CFOSAT SCATterometer,CSCAT)是国际上首次采用扇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的星载微波散射计,相比笔形波束旋转扫描体制,这种新体制可以实现海表同一面元的多入射角观测,观测样本数相比笔形波束体制更多,因而具备更高精度海面风场的观测能力。基于CSCAT产品业务化真实性检验相关工作的总结基础,结合卫星管理部门对卫星遥感产品检验体系的认识,针对CSCAT的载荷特性,提出一种卫星管理部门、数据用户、科研学者三方相互协作的、业务化评估和科学评估相结合的风场产品真实性检验技术体系,有助于卫星遥感产品的质量提升和观测技术及检验技术的发展。此外,面向业务化的检验技术体系有助于全面地、系统性地评价与监测CSCAT载荷的测量性能,支撑载荷性能优化以及反演算法改进;同时也可以帮助CSCAT产品用户更全面地了解其海面风场产品的精度特性,促进CSCAT海面风场产品的定量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海洋卫星(CFOSAT) 微波散射计 中法散射计(CSCAT) 海面风场 真实性检验
下载PDF
中法海洋卫星的系统设计与技术特点
15
作者 阎诚 黄耀辉 +4 位作者 王丽丽 Daniele Hauser Patrick Castillan Jean-Michel Lachiver 郎姝燕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是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海洋动力探测遥感卫星。它是世界上第一颗具备全球海面波浪谱和海面风场联合同步观测能力的卫星,同时也是中国首次在系统层面与世界先进宇航机构开展...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是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海洋动力探测遥感卫星。它是世界上第一颗具备全球海面波浪谱和海面风场联合同步观测能力的卫星,同时也是中国首次在系统层面与世界先进宇航机构开展全方位、全流程合作的航天工程项目。文中介绍了中法海洋卫星的系统设计和研制历程等内容,展示了中法海洋卫星高度的技术先进性以及鲜明的技术特点,同时回顾了项目国际合作中的主要工作与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海洋卫星 SWIM波谱仪 散射计 海洋遥感 风浪同步联合观测
下载PDF
基于海洋一号D卫星海岸带成像仪的赤潮遥感监测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滕越 邹斌 叶小敏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8期60-66,共7页
为进一步加强对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的动态监测,科学支撑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文章基于海洋一号D卫星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数据,选取北部湾、茂名近岸和陵水湾为研究区域,分析2021年2月发生的4例赤潮事件的遥感影像、叶绿素a浓度和赤潮指数特... 为进一步加强对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的动态监测,科学支撑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文章基于海洋一号D卫星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数据,选取北部湾、茂名近岸和陵水湾为研究区域,分析2021年2月发生的4例赤潮事件的遥感影像、叶绿素a浓度和赤潮指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遥感影像可清晰呈现赤潮分布状况,叶绿素a浓度和赤潮指数的异常值范围与遥感影像一致,赤潮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和赤潮指数整体高于非赤潮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海岸带成像仪 遥感影像 叶绿素 赤潮指数
下载PDF
应用GF-3数据对北极油气区海上构筑物遥感监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芳 邹亚荣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针对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平台信息提取存在的提取不精确、计算速度不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恒虚警率方法。算法采用全极化高分三号(GF-3)数据,开展了北极油气平台检测实验研究工作。通过极化分解计算,分析平台的极化特征,提... 针对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平台信息提取存在的提取不精确、计算速度不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恒虚警率方法。算法采用全极化高分三号(GF-3)数据,开展了北极油气平台检测实验研究工作。通过极化分解计算,分析平台的极化特征,提高了平台监测精度,避开了复杂的公式计算。定量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油井目标为偶次散射,具有较强的散射特性,在图像上有较为明显的显示,但油井与船只信息难以区分;采取改进的恒虚警率方法,实现了北极油井平台目标的全部检测,进而为石油国际贸易提供基础信息,对北极海岸带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AR 北极油井平台 GF-3 检测 生态保护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在SAR遥感海岛海岸带地物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鹏 谢春华 +2 位作者 安文韬 崔艳荣 李良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8期3-10,共8页
为满足科学管理海岛海岸带的需求,发掘合成孔径雷达(SAR)在海岛海岸带地物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潜力,文章概述SAR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分析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SAR遥感海岛海岸带地物信息提取的可行性和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卷积神经网... 为满足科学管理海岛海岸带的需求,发掘合成孔径雷达(SAR)在海岛海岸带地物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潜力,文章概述SAR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分析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SAR遥感海岛海岸带地物信息提取的可行性和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SAR数据中的海岛海岸带地物信息,无须预先提取图像特征,卷积神经网络能够自动提取图像中更本质和更抽象的特征,更好地应对地物目标的非线性混合;这种提取方法的精度更高,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更强,可应用于海岛海岸带的精细化监测,为海岛海岸带的科学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地物信息 合成孔径雷达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应用GF-3卫星探测海上溢油实验研究
19
作者 鲁云飞 路晓庆 邹亚荣 《海洋技术学报》 2021年第6期9-16,共8页
应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数据监测海上溢油已成为目前溢油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分三号(GF-3)卫星为有效地开展溢油遥感探测提供了数据保障,GF-3卫星具有多模式多分辨率的特点,对于溢油遥感业务化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GF-3... 应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数据监测海上溢油已成为目前溢油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分三号(GF-3)卫星为有效地开展溢油遥感探测提供了数据保障,GF-3卫星具有多模式多分辨率的特点,对于溢油遥感业务化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GF-3卫星数据噪声、纹理特性、后向散射计算、极化分解等的分析检验其海上溢油遥感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GF-3卫星数据不同极化方式的直方图曲线波动较大,尤其在曲线的顶端变化处,且曲线不呈高斯分布;4个极化方式图像的平均、方差、对比、分散4个纹理参数对溢油均有表现;海水与溢油的后向散射数值存在明显的差异;极化分解参数熵、反射角等参数能够反映出溢油的散射特性,应用GF-3卫星数据可以有效地从海水背景信息中提取出溢油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 极化分解 SAR 探测能力
下载PDF
极地海冰遥感数据发布系统的容器化部署方法研究
20
作者 刘巍 石立坚 +3 位作者 陈俊 邹斌 夏玮 刘士彬 《地理信息世界》 2022年第6期11-15,20,共6页
面向云原生应用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当前结合遥感数据发布系统实际需求的集成和部署方案研究并不充分。为降低云原生极地海冰遥感数据发布系统在开发、测试、部署环节的难度,及时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最新功能,本... 面向云原生应用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当前结合遥感数据发布系统实际需求的集成和部署方案研究并不充分。为降低云原生极地海冰遥感数据发布系统在开发、测试、部署环节的难度,及时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最新功能,本文基于GitOps理念,利用新兴的Argo Events、Argo Workflows和Argo CD工具设计实现了一个持续集成部署方案。实践表明,本文的部署方法能够加快系统新功能迭代速度,提升整个系统质量,进而为极地地区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遥感 容器 微服务 持续部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