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药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实践探索——以舒泰神公司为例
1
作者 叶红艳 《知识经济》 2024年第7期131-133,共3页
内部审计如何赋能企业的经营管理一直是外部监管机构和企业管理层、治理层关注的焦点。如果业务部门是“油门”,内审部则是“刹车”,两者相辅相成。内部审计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利用其对自身的了解,在更大程度上防范风险的发生。以... 内部审计如何赋能企业的经营管理一直是外部监管机构和企业管理层、治理层关注的焦点。如果业务部门是“油门”,内审部则是“刹车”,两者相辅相成。内部审计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利用其对自身的了解,在更大程度上防范风险的发生。以医药企业为例,在医药市场的逐步规范、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以及外部监管机构要求越来越严的当前时期,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因此内部审计也已经成为众多医药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而随着医药行业内部审计理论趋于体系化、内部审计工作逐渐模式化,创新内部审计思路、寻找与企业自身管理需求相契合的内部审计具体方法则成为决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否取得更大成效的关键。文章以医药企业舒泰神公司为例,借鉴舒泰神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经历,从行业内企业现状分析入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就内部审计创新及方法进行讨论,旨在为同样致力于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探索内部审计创新方向的同行企业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企业 内部审计 探索 创新
下载PDF
国内外生物制品通用名命名体系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莉 郭中平 《中国药事》 CAS 2018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目的:为修订我国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及明确命名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际药品通用名称、美国通用药品名称、英国药品通用名称及中国药品通用名的通用名称命名体系的命名原则... 目的:为修订我国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及明确命名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际药品通用名称、美国通用药品名称、英国药品通用名称及中国药品通用名的通用名称命名体系的命名原则、申报要求等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结果与结论:概述了各通用名称命名体系、命名原则、命名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等的异同点,为我国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的修订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名称 国际药品通用名称 美国药品通用名称 英国药品通用名称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命名原则
下载PDF
利用CRISPRi技术构建乙醛酸生物合成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工程菌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咏思 沈凯佳 +2 位作者 范许云 韩武洋 李天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0-176,共7页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32)为出发菌株,敲除其支流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合成基因lldh,建立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interference,CR...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32)为出发菌株,敲除其支流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合成基因lldh,建立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interference,CRISPRi)调控体系,并利用该体系下调支流代谢中的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合成基因icd和苹果酸合成酶合成基因ms的表达强度,同时过表达异柠檬酸裂合酶合成基因icl,强化乙醛酸合成的通路。通过48 h连续监测工程菌和野生菌生长状况,并检测发酵终产物。结果显示:工程菌生长几乎不受影响,发酵液中乙醛酸质量浓度达到5 mg/mL,实现了乙醛酸的积累,为谷氨酸棒状杆菌工业生产乙醛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 乙醛酸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 工程菌
下载PDF
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国大亮 李艳梅 +1 位作者 朱晓薇 张艳军 《药学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以化学合成法制备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醛或香草醛和乙酰丙酮为原料经硼络合保护,分别合成姜黄素、一脱甲氧基姜黄素和二脱甲氧基姜黄素,测定熔点,并以氢谱进行结构解析。结果姜黄素、一脱甲氧基姜黄素和二脱甲氧... 目的以化学合成法制备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醛或香草醛和乙酰丙酮为原料经硼络合保护,分别合成姜黄素、一脱甲氧基姜黄素和二脱甲氧基姜黄素,测定熔点,并以氢谱进行结构解析。结果姜黄素、一脱甲氧基姜黄素和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合成品分别为亮黄色、橙黄色和橙红色粉末,氢谱所确证的结构与已知结构一致。结论本合成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可在短时间内制备大量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效率较传统的提取分离法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 姜黄素 一脱甲氧基姜黄素 二脱甲氧基姜黄素 合成
下载PDF
重组人汗腺抗菌素蛋白的异源可溶表达、发酵优化及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文君 郭校燕 +3 位作者 滕琳 王培培 卫宏远 郑春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121,共8页
目的:实现人汗腺抗菌素(Dermcidins,DCD-1L)的原核异源可溶表达,并进行纯化及活性分析。方法:首先检索NCBI确定人DCD-1L的序列,构建载体并转化E.coli ER2566,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电泳进行鉴定。其次,通... 目的:实现人汗腺抗菌素(Dermcidins,DCD-1L)的原核异源可溶表达,并进行纯化及活性分析。方法:首先检索NCBI确定人DCD-1L的序列,构建载体并转化E.coli ER2566,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电泳进行鉴定。其次,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不同温度、转速和补料速度等发酵条件进行研究与优化,根据DCD-1L蛋白特性优化蛋白纯化工艺。最后采用质谱和牛津杯法对纯化的蛋白进行分子量和抗菌活性鉴定。结果:经SDS-PAGE凝胶检测,在上清中分子量处检测到条带,证明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可实现人DCD-1L的可溶表达;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最佳DCD-1L的发酵条件为:37℃培养,转速400 r/min,开启蠕动泵以50 mL/30 min补料速度自动加入发酵罐中;研究还建立了包括超滤、Q柱洗脱和分子筛在内的一整套优化的蛋白纯化工艺,获得的产品纯度大于96%,总回收率18.4%;最后,通过牛津杯法检测,纯化的重组人DCD-1L在浓度为50μg/mL时,对表皮葡萄球菌这类革兰氏阳性菌较大肠杆菌具有更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本研究对重组人DCD-1L蛋白实现了原核可溶表达,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发酵、纯化工艺,并进行了初步的抗菌活性鉴定,为后续重组人DCD-1L蛋白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汗腺抗菌素 载体构建 异源可溶表达 发酵条件优化 蛋白纯化
下载PDF
罕见病的初分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冰洁 蒋立新 徐江平 《生命科学仪器》 2018年第2期52-57,62,共7页
目的罕见病种类繁多,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有近8000种疾病被称作罕见病。而其分类研究甚少,在已经报道的罕见病中,只有495种被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Diseases,ICD)编码分类。orphanet是罕见病的分类与编码研究的先... 目的罕见病种类繁多,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有近8000种疾病被称作罕见病。而其分类研究甚少,在已经报道的罕见病中,只有495种被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Diseases,ICD)编码分类。orphanet是罕见病的分类与编码研究的先行者,本文首先回顾其目前罕见病的分类情况;其次,统计罕见病在CNKI报道的学科分类,根据中国医生的分类习惯,展示罕见病的分类概况;最后由于大部分的罕见病属于遗传病,本研究统计了罕见病相关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建立一种罕见病与染色体对应的分类模式。方法对orphanet分享的疾病分类及编码,进行数据整理与解析。依托CNKI数据库,整理罕见病的相关文献,并对疾病的所属学科进行统计。依据罕见病与突变基因的对应关系,把基因突变的位点定位到相应的染色体以及长短臂上,建立罕见疾病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回顾总结了orphanet目前的罕见病分类情况。建立了1300多种罕见病以学科分类为依托的科室分类纬度。匹配了5614种罕见病与其相关的6316个基因突变位点,统计罕见病相关基因在23对染色体以及线粒体的分布,最终建立罕见疾病在23对染色体以及线粒体的分布,在染色体纬度对罕见病进行分类。结论本研究通过罕见病的科室分类与突变基因染色体位置两个纬度对罕见病进行初步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基因 染色体 分类 编码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国家标准品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春梅 史新昌 +4 位作者 徐莉 丁有学 郭莹 范文红 饶春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698-700,706,共4页
目的制备检测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 NGF)效价的国家标准品。方法按照WHO相关要求进行m NGF国家标准品制备、分装、冻干及各项指标检测,以NGF国际标准品(Code93/556)为标准进行协作标定。结果 m NGF国家标准... 目的制备检测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 NGF)效价的国家标准品。方法按照WHO相关要求进行m NGF国家标准品制备、分装、冻干及各项指标检测,以NGF国际标准品(Code93/556)为标准进行协作标定。结果 m NGF国家标准品原液纯度均达98.0%以上,其他理化及生物活性指标也均达到生物制品规程相关要求,冻干m NGF外观、无菌试验均合格,水分为0.9%,分装精度为0.49%,在-20、4、25和37℃放置6个月,其生物学活性保持稳定。该标准品经5家实验室协作标定共测定21次,平均效价为13 018 U/支,均值95%置信区间为12 408-13 657 U/支。结论该批m NGF国家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国家标准品使用,效价定为13 000 U/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标准品 效价
原文传递
鼠源性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8
作者 王吉 王莎莎 +8 位作者 李威 付瑞 谭淑萍 范婷婷 郑立群 刘志坚 汤华东 万滔 岳秉飞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1-1367,1372,共8页
目的建立8种鼠源性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4个实验室验证Q-PCR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精密性,同时进行病毒模拟污染试验及盲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采... 目的建立8种鼠源性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4个实验室验证Q-PCR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精密性,同时进行病毒模拟污染试验及盲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采用Q-PCR法检测26批SARS-CoV-2疫苗生产用单抗细胞株及15批其他鼠源性制品。结果用于8种鼠源病毒检测的Q-PCR法与同科同属或其他鼠源病毒无交叉反应;除实验室2对鼠痘病毒(又名脱脚病病毒)(ectromelia virus,EctV/Mouse Pox,MPV)检测的灵敏度为2×10^(2)copies/μL外,实验室2对其他7种病毒及其他3个实验室对8种鼠源性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均为2×10^(1)copies/μL;除实验室3对鼠腺病毒(mouse adenovirus,MAdV)检测拷贝数试验间CV为37.58%外,实验室3对其他7种病毒和其他3个实验室对8种病毒检测的试验内、试验间Ct和拷贝数CV均<25%。病毒模拟污染试验检测灵敏度均符合参数要求;4个实验室盲样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26批SARS-CoV-2疫苗生产用单抗细胞株及15批其他鼠源性制品8种鼠源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鼠源性病毒的Q-PCR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精密性,可用于鼠源性生物制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源性病毒 荧光定量PCR法 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