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高中地理教材德育内容比较研究
1
作者 沈姝辰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9期16-19,23,共5页
高中地理教材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教材的文字系统、图片系统和活动系统中包含了多种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德育内容。为深入解读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内容,运用内容分析法横向比较四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挖掘教材中... 高中地理教材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教材的文字系统、图片系统和活动系统中包含了多种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德育内容。为深入解读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内容,运用内容分析法横向比较四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要素,揭示德育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促进道德教育的观点和建议,旨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高中地理教材 德育内容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融合研究
2
作者 李斌娜 《辽宁教育》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加凸显,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要求更加迫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借助不同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全新设计,实现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推进英语学科教学模式的转...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加凸显,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要求更加迫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借助不同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全新设计,实现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推进英语学科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技术赋能英语教学,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英语 教学活动设计 融合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单元整合作业设计——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作业设计为例
3
作者 洪飞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为了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合作业,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作业设计为例,通过研读教材,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关注素养,确定单元作业目标;丰富形式,设计单元整合作业。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进... 为了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合作业,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作业设计为例,通过研读教材,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关注素养,确定单元作业目标;丰富形式,设计单元整合作业。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合作业 表内乘法 人教版教材 核心素养
下载PDF
整体立意重关联 生长思维提素养——以复习课“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为例
4
作者 程如朋 张宏政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在中考基础模块复习阶段,“一题一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文章由一个基本图形出发,在开放性问题中关联知识、形成系统,在图形变换中提炼方法、生长思维,在总结拓展中学会学习、提升素养,进而提出中考复习课应考虑高立意设计、低起点... 在中考基础模块复习阶段,“一题一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文章由一个基本图形出发,在开放性问题中关联知识、形成系统,在图形变换中提炼方法、生长思维,在总结拓展中学会学习、提升素养,进而提出中考复习课应考虑高立意设计、低起点实施、强知识关联、重思维引领,既要体现设计意图,也要注重有效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复习 整体立意 关联知识 生长思维 提升素养
下载PDF
探模型 悟本质 提素养——以“SSA”模型的探究与应用为例
5
作者 程如朋 《中学数学月刊》 2024年第3期58-60,65,共4页
在模型教学中关注对模型本质挖掘的探究历程,形成“模型背景—挖掘结构—辨析结构—归纳模型—推广模型”的探究路径,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知识”到“会研究”,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 模型教学 建模历程 数学本质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下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6
作者 沈姝辰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新时代,数据驱动下的增值评价体系为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增值评价的内涵及优势出发,分析大数据赋能增值评价的技术逻辑,建构符合教育公平的评价体系框架。在具体实践中,学校要完善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教... 新时代,数据驱动下的增值评价体系为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增值评价的内涵及优势出发,分析大数据赋能增值评价的技术逻辑,建构符合教育公平的评价体系框架。在具体实践中,学校要完善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打破数据共享平台“孤岛”,注意保护学生个人隐私,从学业成绩、成长分析、评价报告三方面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学生个性化发展 增值评价
下载PDF
重组单元知识,建构分数概念——特级教师陈加仓“分数的再认识”教学片段赏析
7
作者 洪飞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20期69-71,共3页
特级教师陈加仓的“分数的再认识”一课,通过四个环节“借助平均分,由一个物体到一个整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单位‘1’的含义”“应用分数概念,体会分数的变化”“拓展分数内涵,丰富分数的认识”重组单元知识,促进学生对分数的概念... 特级教师陈加仓的“分数的再认识”一课,通过四个环节“借助平均分,由一个物体到一个整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单位‘1’的含义”“应用分数概念,体会分数的变化”“拓展分数内涵,丰富分数的认识”重组单元知识,促进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全方位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再认识 单元整合 分数概念
下载PDF
问题和任务导向的跨学科教学实践——以《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为例
8
作者 袁优红 《湖北教育》 2023年第28期57-59,共3页
开展跨学科融合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是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当前落实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跨学科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达成深度学习。当前对跨学科学习更多地... 开展跨学科融合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是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当前落实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跨学科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达成深度学习。当前对跨学科学习更多地理解为各个学科融合比较明显的主题项目化学习、STEAM学习,对此类跨学科学习的描述和经验总结也比较多。其实,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以小学科学学科为主线,融合各学科元素,开展跨学科教学,发挥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也是实施跨学科教学非常实用且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结合六年级《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教学,谈谈就此类课例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教学 协同育人 学科融合 深度学习 跨学科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 印刷术 课例
下载PDF
关联沟通促进迁移 感悟本质提升能力——“小数的意义”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9
作者 钱金铎(指导) 洪飞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3年第7期99-104,共6页
我们在让学生理解整数、分数、小数意义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理解整数、分数、小数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因为数的发展过程就是计数单位的发展过程,而认识数的关键是理解数的建构方法,计数活动的本质就是创造计数单位,它是进位制的... 我们在让学生理解整数、分数、小数意义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理解整数、分数、小数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因为数的发展过程就是计数单位的发展过程,而认识数的关键是理解数的建构方法,计数活动的本质就是创造计数单位,它是进位制的核心。下面就以“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为例,来具体谈谈我们在“数的认识”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数单位 小数的意义 进位制 提升能力 数的认识 建构方法 小数意义 促进迁移
下载PDF
苌家拳之体系构建研究
10
作者 王水利 崔良芳 《少林与太极》 2023年第12期54-59,共6页
苌家拳,也称苌氏武技,是明末清初发源于河南汜水的一个“以气统拳、形气合一”的新型拳种。在河南与少林拳、太极拳并称为三大名拳,在全国与形意拳、八卦掌并称为五大名拳。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被列为河南省级和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 苌家拳,也称苌氏武技,是明末清初发源于河南汜水的一个“以气统拳、形气合一”的新型拳种。在河南与少林拳、太极拳并称为三大名拳,在全国与形意拳、八卦掌并称为五大名拳。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被列为河南省级和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在《香港恳谈会上的主题演讲》中指出“苌家拳正大醇厚,一招致胜,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此优秀的传统武术拳种,然而对其体系的整理与研究,截止至2023年,虽有武术学者涉足,但只是枝叶,均未涉及到主干,不足以体现苌家拳体系之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苌家拳 物质文化遗产 拳种 形意拳 少林拳 八卦掌 太极拳 主题演讲
下载PDF
图文互补析情节,融合鉴赏品内核--部级精品课《促织》品鉴
11
作者 周建华(执教) 邹碧艳(观察)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17期50-53,共4页
蒲松龄的作品画面感很强。教材为《促织》这篇课文配了一幅插图。这幅图是小说情节的转折点,教学设计从这幅图、这个情节切入,带领学生把握整体情节,赏析局部细节,再以图文互补融合的方式探究小说的内涵和价值。适切的情境任务最终帮助... 蒲松龄的作品画面感很强。教材为《促织》这篇课文配了一幅插图。这幅图是小说情节的转折点,教学设计从这幅图、这个情节切入,带领学生把握整体情节,赏析局部细节,再以图文互补融合的方式探究小说的内涵和价值。适切的情境任务最终帮助学生获得立体的、多层次的认识,落实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互补 融合鉴赏 整体情节 局部细节 作品价值
下载PDF
关注建模过程 发展核心素养——以人教版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
12
作者 洪飞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33期4-6,共3页
为了关注学生的建模过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现以人教版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梳理模型意识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应用,并基于向学生渗透模型意识设计教学,分析模型意识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应用价值。这样不仅可以... 为了关注学生的建模过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现以人教版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梳理模型意识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应用,并基于向学生渗透模型意识设计教学,分析模型意识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应用价值。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而且能促进学生内化和丰富数学模型,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数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意识 人教版 核心素养 图形与几何
下载PDF
通过“模-练-续”三步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数学阅读入门
13
作者 洪飞 《现代教学》 2022年第23期45-46,共2页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读懂且领会数学语言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本文以“模-练-续”的三步阅读方式为依据,分析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 “模-练-续” 阅读 数学
下载PDF
动静结合 适度整合——“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14
作者 李卫国 《小学数学教育》 2023年第9期67-69,共3页
课前思考:1.基于学情把握教学起点。了解学情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也是教学策略选择与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备课前,只有对学情进行全面分析,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但在... 课前思考:1.基于学情把握教学起点。了解学情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也是教学策略选择与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备课前,只有对学情进行全面分析,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但在此次教学评审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六年级的内容具有较大的挑战,也成为制订本节课教学目标最大的思考点与突破点。为衔接本节课的学习,该班学生在一周时间内粗略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圆的认识”两大板块知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活动设计 评审活动 思考点 动静结合 了解学情 圆的认识 五年级 教学起点
原文传递
有序析图 自然生长 凸显思维
15
作者 程如朋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23期55-58,共4页
1试题呈现(重庆中考B卷第26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垂足为D,E为线段AD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联结BE,CE。将CE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F,联结AF。
关键词 等边三角形 析图 中考 联结 线段
原文传递
立足通法教学 促进思维生长——一类线段最值问题的探究
16
作者 程如朋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32期42-45,共4页
立足通法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聚焦通法、生成通法、完善通法、内化通法的全过程,形成利用动点的运动轨迹求解“定点一动点”型线段最值的方法,并归纳解决该类题的一般步骤。在通法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激活-聚焦-完善-深化-优化”的... 立足通法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聚焦通法、生成通法、完善通法、内化通法的全过程,形成利用动点的运动轨迹求解“定点一动点”型线段最值的方法,并归纳解决该类题的一般步骤。在通法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激活-聚焦-完善-深化-优化”的可视化路径中得以生长,实现思维的高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法教学 运动路径 线段最值 思维生长
原文传递
移形换位 探究本质——两道中考试题的教学实施
17
作者 程如朋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20期30-32,共3页
从二次函数中与函数值大小相关的含参问题出发,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变化,借助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感知-探究-深化-迁移"的路径探究数学本质,感悟数学之美.在探究历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质疑-探究-反思"的过程,促进深度... 从二次函数中与函数值大小相关的含参问题出发,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变化,借助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感知-探究-深化-迁移"的路径探究数学本质,感悟数学之美.在探究历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质疑-探究-反思"的过程,促进深度思考.在反思迁移本质过程中渗透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促进思维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函数 数学本质 深度思考 思维生长
原文传递
从"X"形衍射图谱到DNA双螺旋结构——高中生物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18
作者 孙艳 杨彬彬 《中学生物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4-26,共3页
以"DNA双螺旋结构"主题项目化学习为例,详细阐释了高中生物学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在实践中以富兰克林著名的"51号图像"为情境,设计一系列项目化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X"形衍射图谱与DNA双螺... 以"DNA双螺旋结构"主题项目化学习为例,详细阐释了高中生物学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在实践中以富兰克林著名的"51号图像"为情境,设计一系列项目化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X"形衍射图谱与DNA双螺旋结构的关系,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衍射图谱 DNA双螺旋结构 科学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