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塑性复合材料二次成型研究进展及工艺难点
1
作者 毕冉 姚佳楠 +3 位作者 郝杰 欧秋仁 胡楠 刘刚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4-147,共14页
近年来,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环境性及可回收的利用潜力,逐步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及交通运输等领域。热塑性复合材料可采用多种成型工艺方法实现其结构部件制备。其中二次成型是一种可以将预制件与注塑过程结合起... 近年来,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环境性及可回收的利用潜力,逐步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及交通运输等领域。热塑性复合材料可采用多种成型工艺方法实现其结构部件制备。其中二次成型是一种可以将预制件与注塑过程结合起来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热塑性复合材料独有的成型工艺方式,并因其结构及材料设计的多样性、工艺灵活性等特点,逐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基于二次成型全工艺过程,介绍其研究进展,工艺过程包括材料体系、预制件的制造及预处理、注塑、结构后处理,以及该工艺所涉及的数值模拟手段和联用方式,并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工艺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二次成型 轻量化 工艺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颗粒增韧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涵怡 柯红军 +2 位作者 汪东 张洋 李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5-582,共8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高模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体育、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了材料轻量化的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树脂基体以环氧树脂(EP)等热固性树脂为代表,普遍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导致复合材料层...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高模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体育、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了材料轻量化的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树脂基体以环氧树脂(EP)等热固性树脂为代表,普遍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导致复合材料层合板容易在层间发生开裂。层间增韧是一种有效的增韧方式,它可以在不改变基体树脂粘度的情况下对特定区域进行增韧,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本文介绍了层间断裂模式并总结了层间断裂韧性(ILFT)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总结了聚合物颗粒与无机纳米颗粒(主要是碳纳米管)的颗粒种类、增韧机制、引入方式,并主要通过层间断裂韧性评价了各种颗粒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层间增韧 层间断裂韧性 聚合物颗粒 无机纳米颗粒 碳纳米管
下载PDF
先进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3
作者 李少敏 隋鹏 +4 位作者 彭海春 丁超 张明亮 邵振宇 王海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399-12410,共12页
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趋势,优异的材料特性使其需求日益增长。然而,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及构件结构形式复杂化,带来制造成本不断提升,阻碍了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进程。目前,利用制造过程仿真技术提升复合材料制造水... 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趋势,优异的材料特性使其需求日益增长。然而,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及构件结构形式复杂化,带来制造成本不断提升,阻碍了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进程。目前,利用制造过程仿真技术提升复合材料制造水平并降低制造成本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梳理了复合材料结构功能设计仿真技术,从力学性能、几何结构、特殊功能3个方面分析了仿真设计技术的发展动态;总结了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力热特性及成型变形预测控制仿真方法;分析了材料去除过程中的切削界面力热状态、材料损伤过程及不同加工工艺带来的损伤差异。最后,从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及损伤理论、复合材料成型过程影响因素、性能参数数据库、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型仿真、复合材料表面质量评价标准、制造过程仿真计算效率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设计 成型 切削 仿真
下载PDF
3D打印工艺参数对PLA/PTW共混物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秀清 劳志超 +2 位作者 李明谦 韩顺涛 胡楠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采用3D打印中的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制备了聚乳酸/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LA/PTW),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3D打印工艺参数(喷头温度、打印平台温度和打印速度)对PLA/PTW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 采用3D打印中的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制备了聚乳酸/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LA/PTW),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3D打印工艺参数(喷头温度、打印平台温度和打印速度)对PLA/PTW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优化了3D打印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随喷头温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均随打印平台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均随打印速度的增加出现下降的趋势。各工艺参数对PLA/PTW共混物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喷头温度、打印速度、打印平台温度,且当喷头温度为210℃、打印平台温度为80℃以及打印速度为40 mm/s时,打印出的PLA/PTW共混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聚乳酸/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飞行器用透波材料及天线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洁颖 吕毅 +2 位作者 张春波 郝强 郭世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飞行器用透波材料及天线罩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需求,分析了在不同飞行马赫数、飞行时间、频带、功能等特殊环境下材料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飞行器透波材料及天线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飞行器 透波材料 天线罩
下载PDF
基于正十四烷微胶囊和微封装技术的相变材料技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瑞杰 金兆国 +2 位作者 丁汀 周清 詹万初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3期249-256,共8页
针对航天器对相变强化传热技术的需求,以及对热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开展了基于正十四烷为代表的低温相变材料微胶囊包覆技术和相变温控装置研制,通过表面封装和导热增强技术处理,提高了相变材料在热控领域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据航天... 针对航天器对相变强化传热技术的需求,以及对热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开展了基于正十四烷为代表的低温相变材料微胶囊包覆技术和相变温控装置研制,通过表面封装和导热增强技术处理,提高了相变材料在热控领域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据航天器热控系统运行条件,分别通过了鉴定级的热真空、辐照、热循环等环境试验,及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和冲击等力学试验考核,为实现航天器轻质、高效、高精度的热控形式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四烷相变材料 微胶囊化技术 温控装置 力学试验 热真空试验
下载PDF
复合材料气囊成型工艺的质量缺陷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国勇 赵亮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56-59,共4页
重点论述了气囊成型较大尺寸的复合材料制件时容易产生孔隙或气泡等工艺质量缺陷的原因,指出气囊的柔性不利于树脂的流动和气泡的排出。试验结果表明,尽可能地排出预浸料吸收的水分、低沸点溶剂及预浸料铺叠过程中夹裹的气体,进而减少... 重点论述了气囊成型较大尺寸的复合材料制件时容易产生孔隙或气泡等工艺质量缺陷的原因,指出气囊的柔性不利于树脂的流动和气泡的排出。试验结果表明,尽可能地排出预浸料吸收的水分、低沸点溶剂及预浸料铺叠过程中夹裹的气体,进而减少固化时气泡的成核与长大,是解决气泡和孔隙等工艺质量缺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气囊 孔隙 预压实 预浸料
下载PDF
夹层结构气凝胶外防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力军 赵佳明 +4 位作者 王瑞杰 郭慧 宋寒 李文静 杨洁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57-159,共3页
为了提升传统气凝胶材料的抗承载能力,本实验开展了夹层结构抗冲刷气凝胶外防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通过研究面板致密化参数(浸渍方式、陶瓷前驱体浓度、浸渍次数等),突破了面板致密化技术,面板材料力学强度稳固提高;通过开展不同... 为了提升传统气凝胶材料的抗承载能力,本实验开展了夹层结构抗冲刷气凝胶外防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通过研究面板致密化参数(浸渍方式、陶瓷前驱体浓度、浸渍次数等),突破了面板致密化技术,面板材料力学强度稳固提高;通过开展不同Z向纤维密度预制体的制备,突破了夹层结构Z向连接技术,材料应变协调性能大幅提升,中心点挠曲位移达8.5 mm,展现出优异的承载和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结构 抗冲刷 气凝胶隔热材料
下载PDF
多孔C/SiC复合材料数字射线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江柏红 于士章 +2 位作者 高晓进 董家驹 张开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77,共5页
针对多孔C/SiC复合材料平板构件开展了CR、DR两种数字成像技术研究,设计了适用于评价多孔复合材料数字照相质量的对比试块,研究了管电压、曝光量等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电压、曝光量等参数会影响CR、DR的检测效果,本... 针对多孔C/SiC复合材料平板构件开展了CR、DR两种数字成像技术研究,设计了适用于评价多孔复合材料数字照相质量的对比试块,研究了管电压、曝光量等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电压、曝光量等参数会影响CR、DR的检测效果,本文提出的槽型、孔型对比试块可以用来表征X射线数字检测图像的质量,为复合材料构件射线检测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DR CR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丽英 尹先鹏 +2 位作者 汪东 许孔力 李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2,27,共4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优异的性能使其广泛用于军事装备、民航客机、汽车、风电等领域,这也导致大量碳纤维废弃物的产生,开展废弃碳纤维材料的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优异的性能使其广泛用于军事装备、民航客机、汽车、风电等领域,这也导致大量碳纤维废弃物的产生,开展废弃碳纤维材料的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技术现状,着重介绍了热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复合材料回收现状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回收技术
原文传递
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娜 柯红军 +3 位作者 汪东 许晓洲 李丽英 王国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
基于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制,系统总结了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分别讨论了不同碳纤维改性处理方法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是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有效途径。最后对碳纤维表面改... 基于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制,系统总结了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分别讨论了不同碳纤维改性处理方法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是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有效途径。最后对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改性 热塑性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原文传递
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炭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天娇 汪东 +5 位作者 李丽英 戴雪岩 许晓洲 李娜 柯红军 王国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9-233,共5页
选用聚己内酯为预聚物,炭黑(CB)纳米颗粒作为光响应功能性填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利用IR、SEM、DSC和DMA对其结构、形貌、热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MPU/CB... 选用聚己内酯为预聚物,炭黑(CB)纳米颗粒作为光响应功能性填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利用IR、SEM、DSC和DMA对其结构、形貌、热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展示出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其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均在97%以上。此外,由于CB的光热效应,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具有快的响应速度及大的弯曲变形角度,在航空航天、智能驱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 光响应 热响应 聚氨酯 炭黑
原文传递
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体系改性环氧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大为 郝杰 +4 位作者 欧秋仁 胡楠 桂起林 张铁夫 王晓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9-246,共8页
首次以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主阻燃剂,以高氮含量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气源,以大分子型三嗪成炭剂(CFA)为炭源,组成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将其用于环氧树脂体系的阻燃改性,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 首次以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主阻燃剂,以高氮含量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气源,以大分子型三嗪成炭剂(CFA)为炭源,组成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将其用于环氧树脂体系的阻燃改性,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热、扫描电镜(SEM)、热失重分析(TG)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实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APP阻燃剂相比,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20%APP-5%MCA-5%CFA,均为质量分数)表现出显著的协同阻燃效应,LOI值提升至62.0%,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至401kW/m^(2),总热释放量(THR)下降至37.3MW/m^(2)。成炭分析结果表明,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的引入使环氧树脂在高温下形成孔洞直径约5μm的形貌均一且规整的微米级膨胀炭层。DMA实验表明MCA和CFA可以通过粒子表面的胺基参与环氧固化反应,提高环氧固化交联密度,在一定程度抵消APP阻燃剂粉体加入导致的环氧机械性能下降。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体系可用于环氧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垂直燃烧等级提升至UL-94 V0级,LOI值提升至66.3%。该研究为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阻燃环氧树脂基复合体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三元复配阻燃体系 协同阻燃效应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隔热性能模拟研究
14
作者 郭建业 李文静 +1 位作者 苏力军 周玉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1,共6页
基于航空航天热防护技术对多功能隔热材料的需求,制备了由力学缓冲层、高温隔热层和核心隔热层构成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材料应力适应性强、耐温性高、隔热性能优异。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mm厚的... 基于航空航天热防护技术对多功能隔热材料的需求,制备了由力学缓冲层、高温隔热层和核心隔热层构成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材料应力适应性强、耐温性高、隔热性能优异。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mm厚的复合材料在1000℃、1000s的热载荷下隔热性能优异,各功能层厚度影响复合材料的传热背温。随着力学缓冲层/高温隔热层相对厚度的增大,复合材料背温和核心隔热层热面温度均增大,由于核心隔热层耐温极限的限制,力学缓冲层厚度最大为12mm,此时复合材料背温为26.10℃。力学缓冲层/核心隔热层、高温隔热层/核心隔热层相对厚度增大时,复合材料背温增大,核心隔热层热面温度减小,力学缓冲层的厚度最小为6mm,此时复合材料背温为20.21℃,高温隔热层的厚度最小为10mm,此时复合材料背温为2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复合材料 应力适应性 耐温性 隔热性能 功能层 背温
原文传递
石英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孔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冉冲 卢守相 +2 位作者 王东坡 赵桐 高航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37-42,48,共7页
本试验针对目前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石英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时存在的刀具磨损严重、加工质量差、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比了硬质合金刀具钻孔、PCD刀具钻孔和电镀金刚石套料钻螺旋铣磨制孔的效果,分析了切削力对制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本试验针对目前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石英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时存在的刀具磨损严重、加工质量差、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比了硬质合金刀具钻孔、PCD刀具钻孔和电镀金刚石套料钻螺旋铣磨制孔的效果,分析了切削力对制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纬纱纤维对X向和Y向切削力的影响明显大于经纱纤维,垂直于纬纱纤维方向的切削力较小,平行于纬纱纤维方向的切削力较大;PCD刀具钻孔质量相对较好,刀具磨损不明显,适用于石英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孔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螺旋铣磨 制孔 PCD 刀具
下载PDF
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工艺参数与耐热性能的关系
16
作者 许晓洲 戴雪岩 +4 位作者 王天娇 汪东 柯红军 李丽英 王国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5-257,共3页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参数与耐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0℃以内,随着固化温度的增加,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10℃提高到350℃...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参数与耐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0℃以内,随着固化温度的增加,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10℃提高到350℃。进一步考察了该复合材料在室温和250℃时的力学性能,发现在250℃下力学性能保持率大于51%。因此,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体系作为结构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复合材料 高温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透波材料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贤志 张剑 +5 位作者 崔凤单 彭瑾 高文博 吕毅 张昊 赵英民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7,共7页
频率选择表面(FSS)透波材料是透波材料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集中体现和成功实践,随着天线以及通讯系统对全向透波、宽频透波、频选透波、隐身等性能要求的提高,该技术已成为透波材料研究的新热点,在军工、民品领域均有广... 频率选择表面(FSS)透波材料是透波材料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集中体现和成功实践,随着天线以及通讯系统对全向透波、宽频透波、频选透波、隐身等性能要求的提高,该技术已成为透波材料研究的新热点,在军工、民品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陶瓷基FSS透波材料技术针对耐高温高性能天线罩的研制需求而提出,对透波材料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中分析了当前陶瓷基FSS透波材料工艺研究的需求,介绍了国内陶瓷基FSS透波材料工艺研究的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 频率选择表面(FSS) 透波材料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含LaPO_(4)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18
作者 钟文丽 刘一畅 +4 位作者 秦高磊 马新洲 叶冉冉 张剑 吕毅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高温抗氧化、耐腐蚀、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可用做于天线罩耐高温透波功能材料。以氧化铝纤维为增强体,以氧化铝浆料、莫来石溶胶为基体,磷酸镧作为界面层材料,制备出了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 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高温抗氧化、耐腐蚀、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可用做于天线罩耐高温透波功能材料。以氧化铝纤维为增强体,以氧化铝浆料、莫来石溶胶为基体,磷酸镧作为界面层材料,制备出了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在室温以及1200℃的拉伸强度进行表征,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引入LaPO_(4)界面相的复合材料,室温下的拉伸强度为148.3MPa,1200℃下的拉伸强度为129.6MPa,与无界面相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相比分别提高了20.1%和24.9%。无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断口平整,呈现脆性断裂,存在LaPO_(4)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断口有大量纤维拔出,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含有LaPO_(4)界面的复合材料在10GHz、常温下介电常数均值为5.77,介电损耗为0.0018。在1300℃下材料的介电常数均值为6.18,介电损耗为0.0020。相对于常温条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变化率分别为7.10%和11.1%,满足变化率小于15%的要求,有望用于透波复合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磷酸镧界面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透波率
下载PDF
PIP法制备C/ZrC-SiC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伟 宋环君 +2 位作者 于艺 孙同臣 裴雨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4,共4页
为了提高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烧蚀性能,本文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了C/Zr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锆硅一体化陶瓷前驱体(ZS)的固化-裂解工艺对C/Zr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的裂解温度对复合材... 为了提高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烧蚀性能,本文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了C/Zr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锆硅一体化陶瓷前驱体(ZS)的固化-裂解工艺对C/Zr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的裂解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较高的裂解温度会损坏碳纤维,导致力学性能降低;较低的裂解温度会使碳热还原反应不充分,基体氧含量较高,结构疏松,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制备的C/ZrC-SiC复合材料通过了2 850 K的电弧风洞试验考核后线烧蚀率为8.75×10^-4mm/s,呈现出优异的耐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浸渍裂解 C/ZrC-SiC复合材料 固化-裂解工艺
下载PDF
天线罩针刺织物根部结构设计及材料性能研究
20
作者 吴焘 苑贺楠 +4 位作者 李阳 秦高磊 杨静 郑晨 杨小波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针对耐高温天线罩对根部强度及根部材料与金属连接件热膨胀系数匹配性的特殊要求,设计了多种针刺结构石英纤维天线罩织物,并在罩体根部引入氧化铝纤维,系统研究了罩体根部材料的性能情况。结果表明适当降低网毡含量可以提升材料的拉伸性... 针对耐高温天线罩对根部强度及根部材料与金属连接件热膨胀系数匹配性的特殊要求,设计了多种针刺结构石英纤维天线罩织物,并在罩体根部引入氧化铝纤维,系统研究了罩体根部材料的性能情况。结果表明适当降低网毡含量可以提升材料的拉伸性能,但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会有所下降,压缩强度在网毡含量较低的情况下也有所降低。通过在根部引入氧化铝纤维,罩体根部的热膨胀系数有明显提升,但材料的高温拉伸强度随氧化铝纤维含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文中对相关工艺及材料性能研究为耐高温天线罩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织物结构设计 天线罩 氧化铝纤维 热膨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