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南县设施番茄规模化生产效益与技术改进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辉 沈年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97,共3页
苍南县地处浙江省最南端,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非常适宜设施番茄栽培。近年来,苍南县积极引进、推广番茄新品种和新技术,大力开展生产基地建设,设施番茄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17年,全县番茄种植总面积2 626.7 hm2... 苍南县地处浙江省最南端,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非常适宜设施番茄栽培。近年来,苍南县积极引进、推广番茄新品种和新技术,大力开展生产基地建设,设施番茄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17年,全县番茄种植总面积2 626.7 hm2(3.94万亩),总产量24万t,总产值8.4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近10亿元,经济效益显著。苍南县“秋天定植,翌年春夏采收”的番茄栽培模式较为独特,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设施番茄已经成为苍南县农业的一张名片,也是浙江设施蔬菜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技术改进 苍南县 生产效益 规模化 生产基地建设 季风气候区 中亚热带
下载PDF
苍南县番茄产区耕地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董作为 王宝档 吴昌洲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729-731,共3页
对苍南县番茄主产区的土壤开展样本采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H值平均5.53,变异系数6%,土壤普遍酸化,部分酸化严重;有机质平均值34.85 g.kg-1,变异系数19%,有较大提升空间;有效磷平均值22.87 mg.kg-1,变异系数40%,含量差异大,可... 对苍南县番茄主产区的土壤开展样本采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H值平均5.53,变异系数6%,土壤普遍酸化,部分酸化严重;有机质平均值34.85 g.kg-1,变异系数19%,有较大提升空间;有效磷平均值22.87 mg.kg-1,变异系数40%,含量差异大,可以提升;速效钾平均值346.24 mg.kg-1,变异系数47%,含量充足,部分明显过量;全氮平均值1.47 g.kg-1,变异系数22%,含量中等,可以多减少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番茄产区 评价 治理
下载PDF
苍南县菜稻轮作主要模式、成效及发展途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辉 赖联赛 沈年桥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19-21,共3页
介绍稻菜轮作主要模式及种植效益,分析稻菜轮作的成效、发展经验与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展稻菜轮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稻菜轮作 模式 问题 成效 途径
下载PDF
苍南县大棚蒲瓜套种丝瓜——水稻高效种植模式
4
作者 沈年桥 《长江蔬菜》 2023年第20期59-60,共2页
丝瓜和蒲瓜是温州市民比较喜欢的两种蔬菜,一般在2~5月春淡期间售价较高,种植效益较好。由于丝瓜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州地区越冬栽培前期其藤叶生长速度慢、生长量小。聪明的苍南菜农就在丝瓜封行前套种1茬蒲瓜,待3月气温回升,丝瓜进入旺... 丝瓜和蒲瓜是温州市民比较喜欢的两种蔬菜,一般在2~5月春淡期间售价较高,种植效益较好。由于丝瓜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州地区越冬栽培前期其藤叶生长速度慢、生长量小。聪明的苍南菜农就在丝瓜封行前套种1茬蒲瓜,待3月气温回升,丝瓜进入旺长期后将蒲瓜拉秧腾出棚架空间供丝瓜生长,待露地丝瓜大量上市后,再将丝瓜拉秧种植水稻,形成了典型的大棚蒲瓜套种丝瓜—水稻粮经高效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种植模式 越冬栽培 旺长期 蒲瓜 套种 种植效益 丝瓜 大棚
下载PDF
水果型番茄嘉红100长江以南大棚越冬高效栽培技术
5
作者 卢绍恺 丁检 +2 位作者 黄歆贤 沈年桥 李康宁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6期60-62,共3页
介绍了中果型水果番茄嘉红100的特征特性及其在长江以南地区越冬茬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要求、茬口安排、壮苗培育、种植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实采收等关键技术,以促进番茄良种良法配套。
关键词 水果型番茄 嘉红100 大棚 越冬栽培
下载PDF
浙江苍南番茄-水稻轮作对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王少骅 沈年桥 +8 位作者 储天然 吴永汉 李康宁 石延霞 谢学文 李磊 范腾飞 李宝聚 柴阿丽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2-703,共12页
【目的】浙江苍南番茄长期连作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和土传病害严重等一系列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番茄-水稻轮作对长期连作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影响,旨在提供一种减轻土壤连... 【目的】浙江苍南番茄长期连作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和土传病害严重等一系列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番茄-水稻轮作对长期连作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影响,旨在提供一种减轻土壤连作障碍、改善土壤环境的方法。【方法】设置番茄连续单作18年(T1)、番茄连作17年后番茄-水稻轮作1年(T2)、番茄连作15年后番茄-水稻轮作3年(T3)3组试验处理,采集土壤样本。采用p H计和电导率仪测定土壤p H和EC值,高温燃烧法、凯氏定氮法、氯化钾溶液浸提法等方法测定土壤总碳、总氮、铵态氮等土壤理化性质。使用酶活性试剂盒测定土壤酶活性,q PCR技术检测微生物总量和有害微生物浓度,选择性培养基平板涂布计数法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进行计数。采用Mi Seq PE30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土壤宏基因组测序、拼接组装、序列比对和功能注释。【结果】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番茄-水稻轮作1年和3年分别将土壤p H从单作的5.20提高至6.04和6.73,将EC值从单作的558μS·cm^(-1)降至417和445μS·cm^(-1),碳氮比从9.16提高至10.45和10.74。轮作后土壤酶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由11.72μmol·d^(-1)·g^(-1)、10.76μg·d^(-1)·g^(-1)和22.67 mg·d^(-1)·g^(-1)提高至58.58μmol·d^(-1)·g^(-1)、142.48μg·d^(-1)·g^(-1)和37.10 mg·d^(-1)·g^(-1)。轮作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害微生物减少,土壤可培养放线菌含量增加,真菌/细菌比值降低,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显著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显著减少;轮作3年土壤中青枯、软腐、枯萎病菌的含量分别降至1.76×10~3、7.28×10~2和3.07×10^(3 )copies/g。轮作后土壤微生物潜在功能发生变化,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等相关基因丰度增加,新陈代谢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上调。【结论】番茄-水稻轮作可改善长期单作导致的土壤酸化、盐碱化和土壤元素不平衡,提高土壤碳氮比和酶活性,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使得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化,并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碳水化合物代谢,对改善土壤连作障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水稻轮作 土壤 理化性质 有害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常规早籼稻机插栽培配套技术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春赞 赵佩欧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通过对机插早籼稻品种、播期、播种量、秧龄、栽插密度和施氮方式等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提出了浙江苍南机插早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即在选择中嘉早17、中早39、嘉育253等高产中熟品种的基础上,3月25至4月1日播种,播种量150~175 g/盘,... 通过对机插早籼稻品种、播期、播种量、秧龄、栽插密度和施氮方式等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提出了浙江苍南机插早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即在选择中嘉早17、中早39、嘉育253等高产中熟品种的基础上,3月25至4月1日播种,播种量150~175 g/盘,秧龄控制在20 d左右,机插规格30.0 cm×12.4 cm(26.9万丛/hm^2),施氮方式为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4∶1或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机插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设施番茄高品质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胡美华 杜叶红 +1 位作者 沈年桥 翟福勤 《长江蔬菜》 2021年第15期19-22,共4页
导读: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设施番茄优势主产区,针对近年来番茄生产中存在的果实硬度高、口感风味不佳、土壤连作障碍重等问题,加大对高品质番茄及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试验示范总结集成推广一套以优选品种、嫁接育苗、增施有机... 导读: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设施番茄优势主产区,针对近年来番茄生产中存在的果实硬度高、口感风味不佳、土壤连作障碍重等问题,加大对高品质番茄及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试验示范总结集成推广一套以优选品种、嫁接育苗、增施有机肥与肥水运筹、环境调控、熊蜂授粉、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为主要内容的番茄高品质栽培技术,平均667 m^(2)效益达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嫁接育苗 示范总结 环境调控 示范与推广 土壤连作障碍 果实硬度 栽培关键技术
下载PDF
浙南地区鲜食型蚕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赖联赛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89-89,91,共2页
鲜食蚕豆种植既稳定粮食生产,又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又改善土壤地力条件,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总结了鲜食型蚕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翻耕整地、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适时整枝摘顶、病虫害防治、适时收... 鲜食蚕豆种植既稳定粮食生产,又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又改善土壤地力条件,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总结了鲜食型蚕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翻耕整地、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适时整枝摘顶、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较适合在浙南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型 蚕豆 高产 栽培技术 浙南地区
下载PDF
紫云英还田对土壤肥力和水稻施肥技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作为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5期70-70,85,共2页
自2009年以来,苍南县在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项目区的冬闲田上连续种植绿肥紫云英,鲜草翻压还田。经5a的紫云英连续还田,项目区地力提升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7.6%,有效磷提高228%,速效钾提高128.6%,阳离子交换量提高23.8%,pH值变化... 自2009年以来,苍南县在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项目区的冬闲田上连续种植绿肥紫云英,鲜草翻压还田。经5a的紫云英连续还田,项目区地力提升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7.6%,有效磷提高228%,速效钾提高128.6%,阳离子交换量提高23.8%,pH值变化不大;绿肥田后茬早晚稻化肥用量减幅大,其中早稻氮肥可以减少2/5,磷肥可以减少1/3,钾肥可以减少2/3;晚稻氮肥可以减少1/5,磷肥可以减少1/4,钾肥可以减少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还田 土壤肥力 水稻 施肥技术
下载PDF
席草-晚稻高产高效模式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修完 赖联赛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39-140,共2页
席草-晚稻模式是浙江省苍南县席草栽培地区水田主要采用的种植模式,其经济效益显著,2018年该模式的净产值比稻-稻种植模式增加52 875元/hm^2。为促进席草-晚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精细整地、适时... 席草-晚稻模式是浙江省苍南县席草栽培地区水田主要采用的种植模式,其经济效益显著,2018年该模式的净产值比稻-稻种植模式增加52 875元/hm^2。为促进席草-晚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精细整地、适时移栽、肥水促控、适时挂网、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割等环节总结了席草栽培技术要点,并从选择良种、适期播栽、科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总结了晚稻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草 晚稻 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大棚番茄—玉米轮作模式及配套关键技术
12
作者 林辉 赖联赛 雷朝鲜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236-237,共2页
大棚番茄是该县农业主导产业,年播种面积3.94万亩,推广大棚番茄-玉米粮经轮作种植模式,不仅可缓解粮菜争地矛盾,稳定粮食生产,还可每亩增加效益680元。本文作者介绍了大棚番茄-玉米茬口安排,并总结了番茄和玉米轮作的配套技术。
关键词 番茄 玉米 轮作 茬口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红颊草莓温州地区育苗技术研究
13
作者 沈年桥 万小雁 《长江蔬菜》 2013年第20期43-45,共3页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草莓繁殖系数、移栽成活率、病虫害及主要物候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可有效降低红颊草莓炭疽病和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其中棚顶覆盖塑料薄膜全程避雨栽培方式在平原及高山地区具...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草莓繁殖系数、移栽成活率、病虫害及主要物候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可有效降低红颊草莓炭疽病和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其中棚顶覆盖塑料薄膜全程避雨栽培方式在平原及高山地区具有管理方便、预防病虫害效果好的特点,适宜继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育苗方式 避雨栽培技术
下载PDF
小小番茄果,撬动大产业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年桥 李康宁 +1 位作者 卢绍恺 张憬 《长江蔬菜》 2024年第8期7-9,共3页
苍南县是浙江乃至全国番茄的重点生产区域,番茄种植已成为带动苍南县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围绕苍南县特色优势番茄产业,分析其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进一步发展壮大设施番茄产业、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地。
关键词 苍南县 番茄 产业
下载PDF
温州龙港市设施栽培番茄病毒病种类分析
15
作者 余冬冬 沈年桥 +1 位作者 曾祥亮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960-2963,共4页
近年来,随着温州市设施番茄产业迅速发展,番茄病毒病已成为限制番茄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本试验于2018—2023年从苍南县和龙港市采集疑似番茄病毒病的样品,并通过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分析番茄病毒病的种类。结果表明,2... 近年来,随着温州市设施番茄产业迅速发展,番茄病毒病已成为限制番茄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本试验于2018—2023年从苍南县和龙港市采集疑似番茄病毒病的样品,并通过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分析番茄病毒病的种类。结果表明,2018—2023年,苍南县和龙港市番茄病毒病普遍发生,检出率平均值均超过40%,共检测出6种病毒,以黄瓜花叶病毒的检出率最高。试验结果可以为温州市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病毒病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水稻-番茄同年轮作和高温闷棚对大棚番茄枯萎病的防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汉荣 林辉 +2 位作者 谢昀烨 方丽 王连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04-105,110,共3页
采用水稻-番茄同年轮作和高温闷棚进行大棚番茄枯萎病防治试验。对轮作之后和高温闷棚之后的土壤菌落和植株枯萎发病率调查结果表明,同年轮作后土壤中番茄枯萎病菌菌量消减很快,其菌量减退率达96.5%~98.4%,抑菌效果达96.2%~98.3%,在新... 采用水稻-番茄同年轮作和高温闷棚进行大棚番茄枯萎病防治试验。对轮作之后和高温闷棚之后的土壤菌落和植株枯萎发病率调查结果表明,同年轮作后土壤中番茄枯萎病菌菌量消减很快,其菌量减退率达96.5%~98.4%,抑菌效果达96.2%~98.3%,在新光村、童处村和凰浦村成株番茄枯萎病的发病率分别为5.1%、5.8%和5.0%。高温闷棚后土壤中番茄枯萎病菌菌量消减很快,童处村和凰浦村菌量减退率分别达94.5%和95.3%,抑菌效果高达94.4%和94.9%,发病率分别为6.4%和5.7%。水稻-番茄同年轮作模式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均高于85%,高温闷棚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均高于80%,均可较好地控制设施大棚内番茄枯萎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大棚 番茄枯萎病 水旱轮作 高温闷棚
下载PDF
苍南基地番茄黄叶枯萎病因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昀烨 王连平 +4 位作者 方丽 林辉 沈年桥 黄歆贤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212-1213,1216,共3页
2015—2017年对苍南番茄基地的番茄黄叶枯萎病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番茄移栽定植后至第1穗花序抽生时,发生该病害的植株尖孢镰刀菌的检出率为3.7%~11.1%,劳尔氏菌的检出率为5.6%~12.5%,并伴有烧苗现象;在抽生第1穗花序以后,番茄叶片... 2015—2017年对苍南番茄基地的番茄黄叶枯萎病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番茄移栽定植后至第1穗花序抽生时,发生该病害的植株尖孢镰刀菌的检出率为3.7%~11.1%,劳尔氏菌的检出率为5.6%~12.5%,并伴有烧苗现象;在抽生第1穗花序以后,番茄叶片自下而上枯黄,尖孢镰刀菌的检出率为93.3%~100.0%,无劳尔氏菌检出。表明该病害初期由肥害等引起青枯,后期由尖孢镰刀菌侵染导致番茄枯萎病,且在田间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尖孢镰刀菌 劳尔氏菌 肥害 苍南
下载PDF
苍南冬春季番茄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昀烨 林辉 +2 位作者 方丽 王连平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876-1878,共3页
对2015—2017年浙江省苍南地区设施栽培大棚内番茄病害进行的调查表明,在苍南地区的冬春季番茄上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8种,分别为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菌核病、枯萎病、灰霉病和灰斑病;细菌病害1种,为青枯病;病毒病... 对2015—2017年浙江省苍南地区设施栽培大棚内番茄病害进行的调查表明,在苍南地区的冬春季番茄上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8种,分别为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菌核病、枯萎病、灰霉病和灰斑病;细菌病害1种,为青枯病;病毒病害1种,为番茄花叶病毒病;生理性病害5种,分别为萼片黄化病、筋腐病、缺镁症、肥害和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真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 病毒病 移栽
下载PDF
7种药剂防治番茄黄叶枯萎病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辉 杨新琴 +2 位作者 沈年桥 王连平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82-583,共2页
采用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等7种单一药剂和复配药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防... 采用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等7种单一药剂和复配药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悬浮剂对番茄黄叶枯萎病防治效果好,校正防效分别为82.0%、79.5%和77.6%;而80%乙蒜素乳油与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30%嘧菌酯悬浮剂的复配剂的防治效果比单剂使用的更明显,高达93.6%和89.1%;其次为500 g·L^(-1)异菌脲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也对番茄黄叶枯萎病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校正防效分别为72.4%和71.2%;45%咪鲜胺水乳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为69.2%和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叶枯萎病 防治药剂 复配药剂 苍南
下载PDF
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辉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182-1184,共3页
通过对5个番茄砧木品种与接穗菲亚特的嫁接试验,研究不同砧木品种对番茄的嫁接亲和性、抗病性、产量及外观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品种对提高番茄的抗病性显著,其产量明显高于自根苗。综合性状分析,砧木爱好、改良金砧在番茄嫁接... 通过对5个番茄砧木品种与接穗菲亚特的嫁接试验,研究不同砧木品种对番茄的嫁接亲和性、抗病性、产量及外观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品种对提高番茄的抗病性显著,其产量明显高于自根苗。综合性状分析,砧木爱好、改良金砧在番茄嫁接亲和性、抗病性、产量等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该地区作为番茄嫁接砧木进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砧木 嫁接 产量 抗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