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锥切术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朗贵 崔雅倩 +1 位作者 蒋敏 罗健英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5年第2期62-65,共4页
在影响全球女性健康的癌症中,宫颈癌(uterine cervical cancer,UCC)发病率、死亡率位居第四,且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超发展中国家[1]。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是一种与宫颈癌相... 在影响全球女性健康的癌症中,宫颈癌(uterine cervical cancer,UCC)发病率、死亡率位居第四,且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超发展中国家[1]。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是一种与宫颈癌相关的宫颈病变,常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大部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可自然消退,少部分LSIL可发展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宫颈的癌前病变。目前宫颈锥切术是临床上治疗HSIL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有效阻断病变组织向宫颈癌进展。对于锥切术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宫颈锥切术是否对妊娠产生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宫颈锥切与早产、流产、胎膜早破和围生期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较为明显,但其是否影响分娩方式及产程仍存在较大争议,且宫颈锥切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机制也说法不一。因此本文综述宫颈锥切术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进展,以期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切术 不良妊娠结局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