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有效成分在干扰素生物技术实验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吉成 刘静山 +2 位作者 盛伟华 张云 蔡苏皖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93年第3期30-34,29,共6页
中草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刺五加、茯苓、银耳、云芝等均具有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而干扰素(IFN)的三种类型(α、β、γ)也具有这种生物学效应,为了研究上述补气类中药有效成分这一药理效应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介质,本文用... 中草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刺五加、茯苓、银耳、云芝等均具有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而干扰素(IFN)的三种类型(α、β、γ)也具有这种生物学效应,为了研究上述补气类中药有效成分这一药理效应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介质,本文用刺五加甙及其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银耳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生物技术 中药 临床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和PHA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GM-CSF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盛伟华 杨吉成 +1 位作者 张云 金苏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2-23,共2页
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羧甲基茯苓多糖与PHA等的刺激诱导下共同培养7d后可获高效价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该制剂经特殊处理后可达到临床药用标准。
关键词 羧甲基茯苓多糖 PHA GM-CSF PBL
下载PDF
低剂量IL—2和低剂量放/化疗综合治疗晚期癌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耀明 许昌韶 +2 位作者 王建平 杨吉成 金苏华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656-657,801-802,共2页
应用低剂量 IL—2和低剂量放/化疗综合治疗16例晚期癌症。CR 者占37.5%,PR 者占56.3%,总有效率(CR+PR)93.8%,1年生存率87.5%。表明此方案是治疗晚期癌症的一种较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晚期 肿瘤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下载PDF
伤寒杆菌IncC群R质粒的同源性研究
4
作者 顾国浩 穆荣普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608-610,共3页
采用 EcoRI、Pstl 和 ApaI 限制性内切酶对1986~1991年湖洲、上海和苏州等地的11株伤寒杆菌的 IncC 群 R 质粒(即 pMG 质粒)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其中7个其 EcoRI、PstI 和 Apal 酶切图谱完全相同,其余4个质粒酶谱略有差异。结果提示:... 采用 EcoRI、Pstl 和 ApaI 限制性内切酶对1986~1991年湖洲、上海和苏州等地的11株伤寒杆菌的 IncC 群 R 质粒(即 pMG 质粒)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其中7个其 EcoRI、PstI 和 Apal 酶切图谱完全相同,其余4个质粒酶谱略有差异。结果提示:伤寒杆菌 IncC 群 R 质粒具有高度同源性;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耐药性伤寒杆菌的流行很可能是由于 IncC 群 R 质粒的流行所致。这3种酶切图谱的建立为耐药性伤寒杆菌监测、防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杆菌 R质粒 限制性内酶
下载PDF
内皮抑制素抑制TNFα和IL-8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其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颖 许志祥 +6 位作者 朱剑昆 於葛华 张维延 周照华 刘继明 蒋令瑜 张学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制素对 TNFα和IL-8介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ndothelial cell of vessels,ECV)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内皮抑制素对ECV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制素对 TNFα和IL-8介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ndothelial cell of vessels,ECV)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内皮抑制素对ECV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测定ECV的增殖;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 ECV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结果:内皮抑制素浓度在 100~10000 ng/ml时,能显著抑制ECV的增殖(P<0.01),并抑制IL-8和TNFα介导的ECV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内皮抑制素在 100~1000 ng/ml时可抑制内皮细胞表面CD62E、CD40等粘附分子的表达。结论:内皮抑制素不但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控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而且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对肿瘤的转移亦可能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制素 内皮细胞 肿瘤转移 细胞粘附分子 TNFΑ IL-8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抗肿瘤效应细胞制备工艺流程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6
作者 朱学东 李新燕 +1 位作者 张毅 张学光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783-784,共2页
报道本所抗肿瘤效应细胞制备工艺主流程和四个支流程共76道工序流程设计要求和原则.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生物制剂 抗肿瘤效应细胞 工艺流程
下载PDF
重组人Flt3配体在造血过程中存在直接和间接作用(英文)
7
作者 许志祥 徐颖 +3 位作者 朱剑昆 施勤 李颖 张学光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2-205,149,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Flt3配体 (rhFL)对造血的直接作用 ,如造血集落形成、树突状细胞的增殖等 ,并研究rhFL刺激内皮细胞 (ECV)增殖 ,对造血的间接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形成试验 ,观察rhFL单独或与其它细胞因子联合对脐血... 目的 研究重组人Flt3配体 (rhFL)对造血的直接作用 ,如造血集落形成、树突状细胞的增殖等 ,并研究rhFL刺激内皮细胞 (ECV)增殖 ,对造血的间接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形成试验 ,观察rhFL单独或与其它细胞因子联合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集落形成的影响 ,计数自脐血细胞产生的造血集落数 ;用含有 10 0ng/mlrhFL等多种细胞因子混合的方法 ,自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 (DC)。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人ECV表面Flt3受体的表达 ,用MTT法分析rhFL对ECV的促增殖作用。同时还测定了ECV培养上清中FL、IL 6、IL 8、G CSF和GM CSF的水平。结果 rhFL可显著促进人脐带血造血细胞体外集落的形成 ,与其它细胞因子合用时 ,作用明显增强 ;当rhFL与其它诱导DC的细胞因子联合使用时 ,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数增加 2 5倍。ECV表达Flt3受体 ,rhFL促进ECV的增殖。另外 ,ECV能够分泌FL、IL 6、IL 8、G CSF和GM CSF ,TNFα和rhFL促进ECV分泌FL。结论 rhFL增强自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造血集落和DC。FL不仅能够刺激ECV的增殖 ,而且ECV可分泌FL。FL在机体的造血过程中可能起直接和简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Flt3配体 造血形成 人血管内皮细胞 ECV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