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8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突发事件与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生成——苏州大学生基于“钓鱼岛争端”的认知、态度、行为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丁姗 史鹏英 王彤 《无线互联科技》 2013年第10期205-207,共3页
2012年-2013年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在苏大学生也概莫能外。作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苏州大学生的表现在全国有一定的样本意义。为此,课题组决定以"钓鱼岛争端"为例,调研国际突发事件中在苏大学... 2012年-2013年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在苏大学生也概莫能外。作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苏州大学生的表现在全国有一定的样本意义。为此,课题组决定以"钓鱼岛争端"为例,调研国际突发事件中在苏大学生群体的网上网下表现,探索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大学生群体 网络舆情生成 钓鱼岛争端
下载PDF
媒体就业空间压缩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教学——以苏州大学为例
2
作者 王玉明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3-76,共4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有着较强的专业特点,技术性与操作性相对突出,就业方向较窄且就业门槛较高。随着专业就业空间的压缩,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教育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如何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主动应对这种形势,如何既坚持专业方向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有着较强的专业特点,技术性与操作性相对突出,就业方向较窄且就业门槛较高。随着专业就业空间的压缩,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教育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如何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主动应对这种形势,如何既坚持专业方向又不至于"贻误"学生,是摆在所有广电新闻专业老师面前的难题。为此,苏州大学做了广泛探索,在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以及学分制探索等方面都提供了良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新闻学 专业形势 大类招生 完全学分制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新媒体平台研究——以苏州大学为例
3
作者 周俊崧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15期235-236,共2页
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通过各方努力,整体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高校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复学复课。然而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下半场",新媒体平台在"上半场"未有效解决的问题依旧存在,学生陆续返校后又有可能暴... 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通过各方努力,整体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高校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复学复课。然而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下半场",新媒体平台在"上半场"未有效解决的问题依旧存在,学生陆续返校后又有可能暴露出新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苏州大学新媒体现存的运营困境和挑战进行剖析,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高校新媒体 运营
下载PDF
大学生人文社科素养的渠道与需求探析——以苏州大学为例
4
作者 索士心 王天浩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26期172-173,共2页
为探究苏州大学本科生人文社科素养渠道与需求的基本状况,调查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苏州大学在读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赞同人文社科素养有助于为本专业的学习提供其他思维角度,且有助于增... 为探究苏州大学本科生人文社科素养渠道与需求的基本状况,调查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苏州大学在读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赞同人文社科素养有助于为本专业的学习提供其他思维角度,且有助于增加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但总体上,学生态度表示,若要进一步提高人文社科素养,学校需要在相关职能部门提高对学生人文培养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评估体系、优化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科素养 大学生 渠道与需求
下载PDF
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探析——以苏州大学为例
5
作者 岳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18-20,共3页
苏州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2011年苏州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始单独招生,到现在为止已经走过十二个年头。作为地方高校的代表之一,在十余年的... 苏州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2011年苏州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始单独招生,到现在为止已经走过十二个年头。作为地方高校的代表之一,在十余年的人才培养探索中,苏州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人才培养的路径,为更多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大学 播音主持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大学生经典诵读的文化传承研究——以苏州大学为例
6
作者 李宜霖 岳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148-151,共4页
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研究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以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明以及现代精神。苏州大学积极参与,举办各类精彩纷呈的经典诵读活动,包括征文、朗诵、书法等,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中华古老文明的认知,增... 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研究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以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明以及现代精神。苏州大学积极参与,举办各类精彩纷呈的经典诵读活动,包括征文、朗诵、书法等,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中华古老文明的认知,增强学生对中华古老文明的认同感。这些比赛性质强的经典诵读活动,对参赛学生的要求高,如普通话好、语言表现力强、写作水平高等,但是参与其中的学生很少。以下结合笔者的学习实践,进行了苏州大学大学生经典诵读的文化传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诵读 文化传承 途径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版权意识的考察与思考——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洁 《东南传播》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不断变革,数字资源获取途径多样,版权问题相应而生,网盘成为盗版"重灾区"。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其版权意识的状况影响未来网络环境下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不断变革,数字资源获取途径多样,版权问题相应而生,网盘成为盗版"重灾区"。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其版权意识的状况影响未来网络环境下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大学生版权意识现状,分析产生原因,并思考数字资源传播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版权意识 大学生 网盘
下载PDF
面向传媒专业大学生的大数据分析课程实践探索——基于混合学习理论 被引量:2
8
作者 罗茜 《今传媒》 2021年第10期36-38,共3页
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和学习领域的重大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既无法适应新的技术条件下知识获取和分享方式的改变,亦无法满足学生日趋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面向传媒专业大学生的大数据分析类课程,作为新技术驱动下开设的一门新课程,... 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和学习领域的重大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既无法适应新的技术条件下知识获取和分享方式的改变,亦无法满足学生日趋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面向传媒专业大学生的大数据分析类课程,作为新技术驱动下开设的一门新课程,需要引入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和混合学习理论,从课程共同的整体目标和相宜的个体目标出发,从课堂形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和扩展方式5个方面,对面向传媒专业大学生的大数据分析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总结和模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专业 大数据分析 课程 混合学习理论
下载PDF
作为媒介的社会组织对乡村生活共同体建构的影响——基于苏州市M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风云 马中红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8,共16页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型,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传统的乡土团结逐渐瓦解。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引发的人口外流,导致乡村社区空心化和人际关系淡化,进而加剧了乡村的原子化趋势。在此背景下,...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型,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传统的乡土团结逐渐瓦解。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引发的人口外流,导致乡村社区空心化和人际关系淡化,进而加剧了乡村的原子化趋势。在此背景下,重建乡土团结成为乡村治理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以苏州市的一个乡村为案例,以媒介交转性为理论视角,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探讨作为外源型力量的社工组织进入乡村后如何成为媒介,并建构人与人、人与村庄的新型关系,从而促进乡村社会再团结。之所以选择社工组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社工组织作为一种公益、半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在社区营造、便民服务供给、社会关系调解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乡村社会的团结建构意义非凡。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发达地区的村庄而言,其公共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备,通过集体修路、铺桥、造公厕等“事件团结”的方式凝聚人心、培养互助友爱精神,已变得收效甚微。而社工组织这种通过社会支持来培养群众公共性和主体性的外源型力量,恰好能弥补此类村庄团结机制缺失的问题。研究发现:作为媒介的社工组织首先通过便民服务供给的方式,将村民、村干部等多元主体连接起来,以此密切村庄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其次,在连接的基础上,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经由交往实践,建构了一种彼此交融的整体化生活方式,展现出社工组织的媒介“交互”作用;再者,借由交互实践,社工组织与村庄之间共同编织出一张新的社交网络,使得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村庄的社会关系格局;最终,在社工组织促成的关系再生产后,村民的公共性和主体性得到强化,在村庄公共事务参与中体现出强烈的互助友爱精神,建构出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美好图景。总体来看,作为媒介的社工组织对乡村生活共同体的塑造,经历了一个“建立连接—展开互动—再生关系—建构意义”的递进式动态过程,其所构建的社会关系,重塑了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性,为乡村治理的媒介化转向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媒介 交转性 乡村生活共同体
下载PDF
大学学报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基于对民国时期四所大学学报及其学科发展情况的考察
10
作者 张润宇 《科技传播》 2024年第6期59-64,共6页
大学学报早期是基于学术交流的需求而生的,在进行学术交流、传递科研信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学科转型的载体,大学学报与学科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以推动学术研究为共同追求,二者具有天然的纽带关系,... 大学学报早期是基于学术交流的需求而生的,在进行学术交流、传递科研信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学科转型的载体,大学学报与学科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以推动学术研究为共同追求,二者具有天然的纽带关系,不可分割,协同发展。大学学科发展离不开学报这一重要平台,学报发展带动学科发展。与此同时,学科建设可以带动学报创新,助推学报发展。二者在建设方向、改革理念、队伍建设等方面互为依托和支撑。以民国时期《东吴月报》《清华学报》《北京大学月刊》以及《复旦》这四本大学学报为研究样本,发现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渊源颇深,在方向引领、平台搭建、人才凝聚和成果展示四个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相济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报 学科建设 学术平台 学报传统 协同发展
下载PDF
非遗短视频传播对受众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苏州为例
11
作者 王依欣 《科技传播》 2024年第9期135-138,共4页
选取苏州作为分析案例,从非遗感知、旅游目的地形象等理论出发,探索受众对非遗短视频的享乐性、社交性以及教育性感知如何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最终作用于个人旅游意愿。文章构建双中介变量下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非遗短视... 选取苏州作为分析案例,从非遗感知、旅游目的地形象等理论出发,探索受众对非遗短视频的享乐性、社交性以及教育性感知如何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最终作用于个人旅游意愿。文章构建双中介变量下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非遗短视频感知的三个维度均与基于认知以及情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显著正相关,旅游目的地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旅游意愿。研究为短视频时代的非遗传播与文旅融合相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短视频 非遗传播 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意愿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偏见:主要表现、发生机制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茜 蔡文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171,172,共12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元行业和领域中展示其变革潜能,伴随而来的偏见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文化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突显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普遍性,忽视了显示不同文化的特异性;政治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体现出明显的党派倾向性、意...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元行业和领域中展示其变革潜能,伴随而来的偏见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文化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突显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普遍性,忽视了显示不同文化的特异性;政治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体现出明显的党派倾向性、意识形态偏向以及地缘政治偏见,固化了全球不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结构;性别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诋毁、刻板印象、识别偏差和代表性不足等方式放大了人类社会固有的性别偏见。这些偏见是内生偏见和外生偏见在不断循环过程中相互强化、放大与再生产的结果。生成式人工智能偏见的治理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对全球伦理和社会公平的严峻考验,需要构建“技术主体—用户主体—监管主体”多方协同治理的格局,其中技术主体应遵循“对齐”原则减少系统性偏见,用户主体应提高人工智能素养并参与偏见治理实践,监管主体则应建立动态校正的偏见监管体系,以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的平衡,实现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文化偏见 政治偏见 性别偏见 全球伦理 社会公平
下载PDF
“怀旧”的城市诗学——关于“苏州形象”的影像建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一果 王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4-202,共9页
在今日的城市文化热中,人们多将目光对准上海、北京,但对苏州这样一个曾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历史名城没有给予太多关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苏州经历了哪些变化?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如何叙述和展现它?为何不同时期、不同题... 在今日的城市文化热中,人们多将目光对准上海、北京,但对苏州这样一个曾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历史名城没有给予太多关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苏州经历了哪些变化?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如何叙述和展现它?为何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影视媒介关于苏州形象的视觉再现,经常有一种浓厚的"怀旧色彩"?这些议题值得关注。本文试图对《小城之春》、《游园惊梦》、《橘子红了》和《凤穿牡丹》等影视媒介加以考察,探讨它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语境中建构一套"怀旧诗学",并分析此"怀旧诗学"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如何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怀旧诗学 苏州形象 本土认同 全球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样本(笔谈)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建成 钱振明 +2 位作者 陈一 方世南 江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共23页
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样本,体现在诸多领域。在高质量发展上,苏州坚持胸怀天下的发展共同体主义,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核心、以协调为导向、以绿色为重点、以开放为支撑、以共享为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城镇化领域,苏州... 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样本,体现在诸多领域。在高质量发展上,苏州坚持胸怀天下的发展共同体主义,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核心、以协调为导向、以绿色为重点、以开放为支撑、以共享为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城镇化领域,苏州探索出了一条以公共服务均衡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中国式新型城镇化苏州经验;在生态领域,苏州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文化领域,苏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文化赋能经济,传统现代结合,绘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的“双面绣”;在教育领域,苏州一直在均衡发展、包容发展、融合发展、智慧发展、终身发展上积极采取措施,以行动践行教育现代化发展理念、塑造“苏式教育”品牌、确立人民至上的教育价值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苏州样本 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均衡化 人文经济学 绿色发展 苏式教育
下载PDF
AIGC人机交互系统嵌入与新闻业的脱域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龙 陆小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媒介技术的迭代变革使新闻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脱域”过程,AIGC的嵌入使新闻业基于大模型的交往实践获得了脱域融合的机会,即以一种个体化的程序介入中心化机构的运营,而这种以交往行动为主要特征的个体化程序驱动了从平台形塑新闻... 媒介技术的迭代变革使新闻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脱域”过程,AIGC的嵌入使新闻业基于大模型的交往实践获得了脱域融合的机会,即以一种个体化的程序介入中心化机构的运营,而这种以交往行动为主要特征的个体化程序驱动了从平台形塑新闻实践到AIGC形塑媒介实践的“型构”:人工智能实现了在语言、声音、图像、记忆等方面的“替代”,能为用户建立更加完善的多模态信息系统和个体化的体验。AIGC在媒体生产流程中所发挥的人机协同,表现为适应智能化的虚拟交往系统,包含内部交往系统、外部交往系统和跨平台交往系统。AIGC传播是一种大模型海量信息支撑的人机交往行为,其交往实践将大大提升内容选择空间,而其全知全能属性也将促使个体化内容转化为公共性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人机交互 新闻业 脱域融合
原文传递
媒介生态视角下我国体育传媒的生存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谷鹏 陶玉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2-44,共3页
北京奥运会是我国体育事业新的里程碑,也预示着我国体育传媒新的发展机遇。结合传媒自身发展的生态规律,以及我国目前体育事业与体育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政府、媒介和大众这三者之间复杂交错的关系为论述的中心,对我国体育传媒的生存... 北京奥运会是我国体育事业新的里程碑,也预示着我国体育传媒新的发展机遇。结合传媒自身发展的生态规律,以及我国目前体育事业与体育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政府、媒介和大众这三者之间复杂交错的关系为论述的中心,对我国体育传媒的生存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态 体育传媒 媒介管理
下载PDF
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6-221,共6页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复合型传媒人才的支持与支撑。当前,高校传媒人才培养面临着专业设置模糊、培养观念落后、与市场需求脱轨的矛盾与困境,因此,在媒介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的全媒体时代,造就一批传媒复合型人才,必须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建...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复合型传媒人才的支持与支撑。当前,高校传媒人才培养面临着专业设置模糊、培养观念落后、与市场需求脱轨的矛盾与困境,因此,在媒介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的全媒体时代,造就一批传媒复合型人才,必须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建设"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在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下实行双向共管互动培养模式,在"双学位"制度的尝试中复合传媒学子的知识结构,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国际传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科学发展观 传媒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区认同意识的媒介建构——以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元和好乡邻”社区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一果 孙月霞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8-103,共6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生活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家庭之外的主要生活空间,为此,许多城市加强了社区建设,通过营造共同的社区认同,加强社区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的联系,而在这一过程中,报纸、微博、QQ群等新旧媒体也发挥了重要作...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生活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家庭之外的主要生活空间,为此,许多城市加强了社区建设,通过营造共同的社区认同,加强社区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的联系,而在这一过程中,报纸、微博、QQ群等新旧媒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考察各种新媒介媒体,观察每个社区的日常空间,探讨不同形式的社区媒介在促进社区居民融合,建构共同社区意识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共同体 公共空间 新旧媒体 认同感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营建中的生态意识 被引量:4
19
作者 倪祥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96,共4页
作为中国古典私宅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古典园林不仅被营建得非常精雅秀美,而且蕴含着非常丰富而自觉的生态意识。这与其深受老庄思想与隐逸理念的影响密切相关。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整体营建和景观构造的"去甚",空间分布与池水... 作为中国古典私宅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古典园林不仅被营建得非常精雅秀美,而且蕴含着非常丰富而自觉的生态意识。这与其深受老庄思想与隐逸理念的影响密切相关。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整体营建和景观构造的"去甚",空间分布与池水设计的"善通",粉墙黛瓦与资源利用的"尚朴",使其精美的艺术设计和独到的生态讲究得到了充分和谐的结合,其中表达出来的生态意识及理念,具有很好的当代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营建艺术 生态意识
下载PDF
国际出版传媒业大洗牌的特点和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殿顺 段惠贤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2,共2页
2008年伊始,国际传媒业接连传出爆炸性消息——先是微软、新闻集团、美国在线AOL先后出价竞购或参股雅虎;而后,加拿大汤姆森集团收购路透集团-事历经4个多月的反垄断调查,终获欧盟委员会和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有条件批准;紧接着,英... 2008年伊始,国际传媒业接连传出爆炸性消息——先是微软、新闻集团、美国在线AOL先后出价竞购或参股雅虎;而后,加拿大汤姆森集团收购路透集团-事历经4个多月的反垄断调查,终获欧盟委员会和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有条件批准;紧接着,英荷出版传媒大鳄励德·爱思唯尔集团公布了重大业务重组设想——公司计划卖出旗下励德商讯业务(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并出价41亿美元收购美国风险管理及数据收集公司Choice Point,计划由传统新闻出版业务全面转向信息服务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媒业 出版业务 BuSiness 反垄断机构 洗牌 新闻集团 美国在线 信息服务业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