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文阁 夏春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14-415,共2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胶质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大鼠脑缺血模型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3
2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2 位作者 卞杰勇 强华 夏春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研究caspase-3抑制剂Ac-DEVD-CMK及calpain抑制剂ALLN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左侧侧脑室注射DEVD或/和ALLN及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后,制作大鼠左侧MCA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TTC... 目的研究caspase-3抑制剂Ac-DEVD-CMK及calpain抑制剂ALLN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左侧侧脑室注射DEVD或/和ALLN及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后,制作大鼠左侧MCA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情况;并分别于缺血2h再灌注24h或48h检测鼠脑中单、双链DNA断裂情况。结果溶剂DMSO预处理组的各项指标与MCAO模型组无明显差异;DEVD或ALLN治疗后缺血侧脑中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二者合用作用最强。结论Caspase-3与calpain均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对此进行治疗干预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大鼠 脑缺血 DNA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后caspase-3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1 位作者 夏春林 孙茂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研究caspase-3在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干预效果,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实验资料。方法: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3 h,再复氧12~48 h,并在缺氧前1 h用不同剂量的caspase-3抑制剂Ac-DE... 目的:研究caspase-3在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干预效果,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实验资料。方法: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3 h,再复氧12~48 h,并在缺氧前1 h用不同剂量的caspase-3抑制剂Ac-DEVD-CMK进行干预处理,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底物裂解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逐渐降低,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复氧24 h达高峰;用Ac-DEVD-CMK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caspase-3活性降低,细胞存活率增高,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及缺氧/复氧后出现迟发性死亡,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在这种损伤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通过抑制其活性可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缺氧/复氧 CASPASE-3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对缺氧/复氧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茂民 夏春林 王宇卉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 (Trx)和caspase - 3在鼠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10d的新生鼠海马神经元缺氧 3h复氧 12h、2 4h和 48h ,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 /复氧组和Trx组 ,用MTT比色法测定各时点的神经元存活率 ;...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 (Trx)和caspase - 3在鼠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10d的新生鼠海马神经元缺氧 3h复氧 12h、2 4h和 48h ,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 /复氧组和Trx组 ,用MTT比色法测定各时点的神经元存活率 ;底物裂解法检测caspase - 3活性。 结果 缺氧 /复氧组海马神经元复氧 12~ 48h ,海马神经元caspase - 3样蛋白酶活性明显增高 ,以复氧 2 4h为最高 ,而存活率进行性下降 ;Trx组caspase - 3样蛋白酶活性曲线与缺氧 /复氧组相似 ,但明显下降 ,细胞存活率较缺氧 /复氧组明显提高。结论 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后 ,caspase- 3样蛋白酶被激活 ,参与神经元损伤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 缺氧 复氧 大鼠 海马 神经元 CASPASE-3 活性
下载PDF
电离辐射致急性脑老化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茂民 刘珺 +1 位作者 殷伟平 江家贵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08-210,214,共4页
目的根据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脑老化模型。方法以60Co照射大鼠建立急性脑老化模型、D-半乳糖注射大鼠建立亚急性脑老化模型,5月龄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 通过Y型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外周血SOD和MDA检测大鼠的... 目的根据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脑老化模型。方法以60Co照射大鼠建立急性脑老化模型、D-半乳糖注射大鼠建立亚急性脑老化模型,5月龄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 通过Y型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外周血SOD和MDA检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及脂质过氧化情况;通过光镜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的丢失、坏死及退行性变。结果 Y型迷宫测定表明,两个模型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SOD明显降低,而 MDA则明显升高;光镜下,在模型组不同脑区均能观察到神经元的丢失和坏死,以海马和皮质最明显。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急性脑老化模型;为脑老化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老化 模型 电离辐射 大鼠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后caspase-3活性的变化
6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夏春林 《交通医学》 2003年第5期610-610,共1页
细胞凋亡过程是受基因调控的级联反应过程 ,其中caspase -3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它可促进脑部发育过程中的神经元死亡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也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 ,观察在缺氧或缺氧再复氧后不同时间caspase -3活性... 细胞凋亡过程是受基因调控的级联反应过程 ,其中caspase -3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它可促进脑部发育过程中的神经元死亡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也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 ,观察在缺氧或缺氧再复氧后不同时间caspase -3活性的动态变化及caspase -3抑制剂预处理对其影响 ,研究caspase -3在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干预效果 ,为缺血性脑损伤的在体针对性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研究资料。取当天出生 (P1)的SD大鼠 ,分离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诱导体外培养 10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 3h ,再复氧 12~ 48h ,并在缺氧前 1h用不同剂量的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CMK进行干预处理 ,同时用溶剂DMSO处理进行对照 ,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底物裂解法检测caspase -3样蛋白酶活性。用方差分析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发现 ,缺氧 /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逐渐降低 ,caspase -3活性明显增强 ,复氧2 4h达高峰 ;溶剂DMSO处理后神经元存活率及caspase -3活性与缺氧 /复氧神经元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用Ac -DEVD -CMK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caspase -3活性降低 ,细胞存活率增高 ,并呈剂量依赖性 ,但抑制caspase -3样蛋白酶的活性并不能完全逆转神经元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马 神经元 缺氧 复氧 CASPASE-3活性 细胞凋亡 基因调控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单、双链DNA断裂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夏春林 《交通医学》 2003年第5期608-608,共1页
DNA链断裂可能参与触发细胞凋亡 ,其形式可以为单链断裂 (SSB)或双链断裂 (DSB) ,SSB代表潜在可修复性损害 ,而DSB则是典型的不可修复性损害 ,是凋亡的生化特性。脑缺血 /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可出现坏死 ,也可出现凋亡 ,该过程涉及一系列... DNA链断裂可能参与触发细胞凋亡 ,其形式可以为单链断裂 (SSB)或双链断裂 (DSB) ,SSB代表潜在可修复性损害 ,而DSB则是典型的不可修复性损害 ,是凋亡的生化特性。脑缺血 /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可出现坏死 ,也可出现凋亡 ,该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分子机制。本实验研究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中DNASSB及DSB情况 ,了解各自出现的模式 ,进一步揭示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选用成年SD大鼠 ,随机分为模型组 (MCAO)、假手术组 (Sham)和正常对照组 (Naive) ;用Belayev等改良的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 /再灌注模型 ,诱导缺血 2h ,分别在再灌注 0h、4h、2 4h和 48h ,用Klenow及TdT(TUNEL)标记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质及海马的单、双链DNA断裂情况 ;用方差分析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发现 ,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动物脑组织中可见极少量的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 ;MCAO模型组缺血对侧脑组织的SSB及DSB无明显增多 ;缺血侧皮质及海马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逐渐增多 ,缺血侧大脑皮质的SSB在缺血 2h即开始增多 ,2 4h达高峰 ;而DSB在再灌注 2 4h时才开始增加 ,48h进一步增加 ;海马SSB在再灌注 48h明显增加 ,而海马区DSB直至再灌注 48h才开始增加。证实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脑损伤过程中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 DNA链断裂 实验研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aspase-3抑制剂对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宇卉 夏春林 +1 位作者 强华 邵福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研究caspase 3抑制剂ⅢAc DEVD CMK干预治疗对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或不进行预处理(MCAO组),或分别经左侧侧脑室注射Ac DEVD CMK(DEVD组)、溶剂二甲亚砜(DMSO组)后,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M... 目的:研究caspase 3抑制剂ⅢAc DEVD CMK干预治疗对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或不进行预处理(MCAO组),或分别经左侧侧脑室注射Ac DEVD CMK(DEVD组)、溶剂二甲亚砜(DMSO组)后,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Klenow标记及TUNEL染色技术检测鼠脑中单、双链DNA断裂;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中caspase 3和calpain mRNA及活性形式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相比,DMSO组鼠脑缺血侧DNA单、双链断裂,caspase 3和calpain mRNA及活性蛋白质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DEVD组缺血侧脑中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caspase 3及calpain的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Caspase 3 抑制剂干预治疗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CASPASE-3 CALPAIN CASPASE-3抑制剂
下载PDF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中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63
9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1 位作者 夏春林 卞杰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14-217,T001,共5页
目的 研究Caspase 3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Belayev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 (MCA)缺血 /再灌注模型 ,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 ,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目的 研究Caspase 3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Belayev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 (MCA)缺血 /再灌注模型 ,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 ,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中Caspase 3mRNA与活性蛋白的表达。结果 缺血 2小时再灌注 2 4小时 ,TTC染色见明显的梗死灶形成 ,正常脑组织、假手术组及MCAO缺血对侧脑中有少量的Caspase 3mRNA表达 ,但活性蛋白几无表达 ;再灌注 2 4小时后 ,缺血侧脑中Caspase 3mRNA表达明显增强 ,蛋白质活化增多 ,再灌注 4 8小时进一步增加。结论 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Cas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脑中动脉 缺血再灌注 动物模型 CASPASE-3基因 缺血性脑血管病 分子机制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下载PDF
大鼠短暂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calpain的表达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宇卉 夏春林 +1 位作者 强华 邵福源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51-155,160,共6页
目的 :研究calpain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 ,为治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Belayev改良的La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 (MCA)缺血 /再灌注模型 ,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 ,分别用原位... 目的 :研究calpain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 ,为治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Belayev改良的La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 (MCA)缺血 /再灌注模型 ,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 ,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中calpainmRNA与活性蛋白的表达。 结果 :缺血 2h再灌注 2 4h ,TTC染色见明显的梗死灶形成 ,正常脑组织、假手术组及MCAO缺血对侧脑中有少量的calpainmRNA表达 ,但活性蛋白几无表达 ;缺血脑组织calpainmRNA表达及蛋白质活化均显著增加 ,呈双峰式 ,MCA缺血 2h增加 ,再灌注 4h减少 ,至 2 4h更明显增高 ,而 4 8h又有所下降。结论 :Calpain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过程 ,尤其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短暂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 CALPAIN 基因表达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脊髓半切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文阁 李春鹏 +1 位作者 张晔 夏春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7-950,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损伤远端星形胶质细胞和近端少突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关系,探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5只;实验组6组...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损伤远端星形胶质细胞和近端少突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关系,探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5只;实验组6组,每组5只,分别是伤后1天组,3天组,7天组,14天组,21天组,28天组.实验组动物均行T9左侧半切,分别于伤后1,3,7,14,21,28 d行后肢运动功能联合评分(CBS)及Basso-Beattle-Bresnahan(BBB)评分.每次评分后处死5只大鼠,进行HE染色及GFAP、MB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伤后后肢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2周时恢复幅度最大,2~3周时后肢运动功能继续恢复,3周时BBB评分最高达12分,3~4周运动功能无显著性恢复,损伤后1 d损伤远端3~6 mm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开始增生肥大,3~4 d灰质中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2周时达到高峰,损伤近端3~6 mm处少突胶质细胞的增生反应过程与星形胶质细胞相似.结论脊髓损伤后近端少突胶质细胞和远端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可能有助于损伤的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半切损伤 少突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中枢缺氧反应的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希平 孙茂民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91-93,97,共4页
目的建立中枢缺氧反应的计算机仿真模型,评价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血流动力学模型,模型包括心脏、体循环和肺循环,并整合中枢缺氧反应。结果去除中枢缺氧反应的调节机制以后,心率增加的幅度减小,... 目的建立中枢缺氧反应的计算机仿真模型,评价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血流动力学模型,模型包括心脏、体循环和肺循环,并整合中枢缺氧反应。结果去除中枢缺氧反应的调节机制以后,心率增加的幅度减小,内脏动脉阻力变化的幅度却增大,提示中枢缺氧反应对心血管系统的稳态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结论仿真结果有助于设计更好的动物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缺氧反应 数字仿真 MATLAB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单、双链DNA断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1 位作者 夏春林 卞杰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2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细胞单、双链DNA损伤情况 ,以揭示该病的损伤机制。方法 :分别用Klenow及TdT(TUNEL)标记染色法检测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大鼠脑细胞的单、双链DNA断裂 ,观察缺血侧、对照侧皮...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细胞单、双链DNA损伤情况 ,以揭示该病的损伤机制。方法 :分别用Klenow及TdT(TUNEL)标记染色法检测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大鼠脑细胞的单、双链DNA断裂 ,观察缺血侧、对照侧皮质及海马阳性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MCAO模型组缺血侧皮质及海马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逐渐增多 ,Klenow阳性细胞的出现早于TUNEL阳性细胞 ,皮质的出现早于海马。结论 :大鼠MCAO模型中DNA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脑缺血 再灌注 凋亡 DNA损伤
原文传递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减少大鼠脑缺血模型caspase-3的表达
14
作者 王宇卉 夏春林 邵福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 :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3及calpain抑制剂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经左侧侧脑室注射caspase 3抑制剂Ⅲ组 (DEVD组 )、calpain抑制剂Ⅰ组 (ALLN组 )、联合治疗组 (DEVD... 目的 :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3及calpain抑制剂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经左侧侧脑室注射caspase 3抑制剂Ⅲ组 (DEVD组 )、calpain抑制剂Ⅰ组 (ALLN组 )、联合治疗组 (DEVD +ALLN组 )、溶剂二甲基亚砜对照组 (DMSO组 )以及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 /再灌注对照组 (MCAO组 ) ,诱导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 2h ,再灌注2 4或 48h ;再灌注 2 4h进行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情况 ;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鼠脑中的神经元凋亡情况 ;并分别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中caspase 3mRNA及活性蛋白的表达。结果 :DMSO组的各项指标与MCAO组无明显差异 ;DEVD组或ALLN组缺血侧脑中细胞凋亡数、caspase 3mRNA及活性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 ,联合治疗组作用更强。结论 :caspase 3与calpain抑制剂干预治疗可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脑区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 3的表达 ,从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并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表达 大鼠 CALPAIN抑制剂 左侧 再灌注 大脑中动脉缺血 RNA DMSO 侧脑室注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