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树斑叶突变体叶绿素合成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贾俊丽 刘艳艳 +1 位作者 池旭娟 谈建中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7-500,共4页
以新发现的桑树斑状叶色突变体Cty—Sm为材料,分析叶片中3种光合色素与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δ-氨基酮戊酸、胆色素原含量的变化状况,探讨突变体叶色差异的生理原因及其调控机制。与正常生长的原始材料(对照桑)相比,突变体叶片黄化... 以新发现的桑树斑状叶色突变体Cty—Sm为材料,分析叶片中3种光合色素与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δ-氨基酮戊酸、胆色素原含量的变化状况,探讨突变体叶色差异的生理原因及其调控机制。与正常生长的原始材料(对照桑)相比,突变体叶片黄化部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紊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叶绿素a的减少最显著,仅为对照桑的5.43%-10.23%,这是导致突变体叶色黄化的直接原因。其次,突变体黄化部分的δ-氨基酮戊酸含量明显升高,而胆色素原含量明显降低,推测其叶绿素a的减少是由于δ-氨基酮戊酸与胆色素原之间合成代谢受阻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斑叶突变体 光合色素 Δ-氨基酮戊酸 胆色素原
下载PDF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Ⅳ) 被引量:9
2
作者 浦冠勤 毛建萍 +3 位作者 薛贵收 姜德义 王军 谭书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2-338,共7页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的灯蛾科(Arcti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毒蛾科(Lymantriidae)桑树害虫共6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桑树灯蛾类、夜蛾类和毒...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的灯蛾科(Arcti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毒蛾科(Lymantriidae)桑树害虫共6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桑树灯蛾类、夜蛾类和毒蛾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桑树害虫 鳞翅目 夜蛾总科 灯蛾科 夜蛾科 毒蛾科 名录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浸提液对蔬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姜茜 郑丽屏 +3 位作者 张琪 夏海平 蔡平 袁惠燕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2-34,共3页
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水浸提液处理3种蔬菜种子,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浸提液(0.025-0.1 g/mL)能降低苏州青和生菜种子的萌发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浸提液均能显著抑制苏州青、萝卜和生菜种子的发芽势。经浸... 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水浸提液处理3种蔬菜种子,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浸提液(0.025-0.1 g/mL)能降低苏州青和生菜种子的萌发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浸提液均能显著抑制苏州青、萝卜和生菜种子的发芽势。经浸提液处理的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鲜根重和根长有所下降,地上部分浸提液对生菜和萝卜的芽长也起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可能通过水溶性化感物质抑制蔬菜种子萌发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种子 发芽率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Ⅴ) 被引量:5
4
作者 浦冠勤 毛建萍 +3 位作者 薛贵收 姜德义 王军 谭书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0-517,共8页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卷蛾科(Tortricidae)、蚕蛾科(Bombycidae)等18个科的85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鳞翅目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卷蛾科(Tortricidae)、蚕蛾科(Bombycidae)等18个科的85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鳞翅目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桑树害虫 鳞翅目 尺蛾科 卷蛾科 蚕蛾科 名录
下载PDF
吊兰光合色素与叶绿素生物合成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计玮玮 鲁聪 +1 位作者 刘中华 谈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065-14066,共2页
[目的]探讨吊兰叶色变异的生理机制。[方法]以银边和银心吊兰为材料,分别对绿叶与色叶部位的光合色素与叶绿素前体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与正常绿色叶相比,吊兰色叶部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比较低,尤其... [目的]探讨吊兰叶色变异的生理机制。[方法]以银边和银心吊兰为材料,分别对绿叶与色叶部位的光合色素与叶绿素前体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与正常绿色叶相比,吊兰色叶部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比较低,尤其以叶绿素a的减少最为显著;色叶部位的Mg原-卟啉Ⅸ及原脱植基叶绿素a含量显著减少,而其他叶绿素前体物质的积累增加(银边吊兰)或差异较小(银心吊兰)。[结论]叶绿素a的显著减少是导致吊兰色叶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叶绿素合成的减少是由于从粪卟啉Ⅲ到Mg原-卟啉Ⅸ转化过程中代谢途径受阻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兰 彩叶植物 光合色素 叶绿素合成
下载PDF
热激处理对冠玉枇杷贮藏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利芬 蔡平 +1 位作者 徐春明 朱军贞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白沙枇杷冠玉采用不同热处理(A、B、C等3组热处理分别为40℃热水15分钟、45℃热水10分钟、50℃热水5分钟)后,在(6±1)℃下低温贮藏,研究其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失重率、皱皮果率及腐烂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B处理果实失重率... 白沙枇杷冠玉采用不同热处理(A、B、C等3组热处理分别为40℃热水15分钟、45℃热水10分钟、50℃热水5分钟)后,在(6±1)℃下低温贮藏,研究其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失重率、皱皮果率及腐烂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B处理果实失重率和腐烂指数最低;果实内在品质方面,C处理较好,但与B处理无明显差别。认为B处理是冠玉枇杷贮藏较适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贮藏 热处理 低温贮藏
下载PDF
一个白化夹竹桃叶色变异枝的叶片形态与色素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袁红艳 金惠强 +2 位作者 王一峰 刘嘉琦 陆小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在夹竹桃绿篱中发现了一个叶色变异枝,其表型为叶色全部白化。从叶片构造来看,变异枝与绿枝(野生型)完全相同;但其光合色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变异枝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正常的叶片含量显著减少,这一现象... 在夹竹桃绿篱中发现了一个叶色变异枝,其表型为叶色全部白化。从叶片构造来看,变异枝与绿枝(野生型)完全相同;但其光合色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变异枝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正常的叶片含量显著减少,这一现象可能是质体发生突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夹竹桃 叶色突变 叶片构造 光合色素
下载PDF
大丽菊杂合花色突变体的发现及RAPD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阚雪芹 方向明 +2 位作者 贾俊丽 郑必平 谈建中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7,共3页
以新发现的大丽菊花色突变体为材料,选取10个具有10个碱基长度的随机引物,对5种突变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52条DNA条带,分子量大小在250-1 600 bp之间,其中有4个引物的扩增结果中检测到了差... 以新发现的大丽菊花色突变体为材料,选取10个具有10个碱基长度的随机引物,对5种突变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52条DNA条带,分子量大小在250-1 600 bp之间,其中有4个引物的扩增结果中检测到了差异性条带,在DNA水平上初步证实了5种花色突变体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稳定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菊 花色突变体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下载PDF
植物低温诱导基因及其产物的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5
9
作者 陆小平 楼程富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2-567,共6页
植物在适应低温胁迫的过程中,体内将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多种基因得以诱导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在时空上是有序发生的,并相互联系形成了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为促进我国桑树抗寒分子育种的研究,结合植物的抗冻特性和桑树低温胁迫反... 植物在适应低温胁迫的过程中,体内将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多种基因得以诱导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在时空上是有序发生的,并相互联系形成了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为促进我国桑树抗寒分子育种的研究,结合植物的抗冻特性和桑树低温胁迫反应,对植物的3种主要低温诱导蛋白(抗冻蛋白、胚胎后期富集蛋白和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以此阐述了植物抗寒抗冻特性和植物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抗冻蛋白 胚胎后期富集蛋白 转录因子 低温诱导基因
下载PDF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Ⅶ) 被引量:2
10
作者 浦冠勤 毛建萍 +3 位作者 薛贵收 姜德义 王军 谭书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记述了我国有关同翅目(Homoptera)角蝉科(Membracidae)、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粉虱科(Aleyrodidae)等11个科的桑树害虫共54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和防治桑树角蝉、蜡蝉和粉虱等12个科... 记述了我国有关同翅目(Homoptera)角蝉科(Membracidae)、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粉虱科(Aleyrodidae)等11个科的桑树害虫共54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和防治桑树角蝉、蜡蝉和粉虱等12个科的害虫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桑树害虫 同翅目 角蝉科 广翅蜡蝉科 粉虱科 名录
下载PDF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Ⅵ)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贵收 浦冠勤 +3 位作者 毛建萍 姜德义 王军 谭书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5-729,共5页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同翅目(Homo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蝉科(Cicadidae)桑树害虫共45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叶蝉类和蝉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关键词 中国 桑树害虫 同翅目 叶蝉科 蝉科 名录
下载PDF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Ⅷ) 被引量:2
12
作者 浦冠勤 毛建萍 +3 位作者 薛贵收 姜德义 王军 谭书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7-373,共7页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同翅目(Homoptera)蚧总科(Coccoidea)的60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介壳虫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关键词 中国 桑树害虫 同翅目 蚧总科 名录
下载PDF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Ⅸ) 被引量:1
13
作者 浦冠勤 毛建萍 +3 位作者 薛贵收 姜德义 王军 谭书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3-607,共5页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半翅目(Hemiptera)缘蝽科(Coreidae)、土蝽科(Cydnidae)等8个科的47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和控制桑树蝽象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关键词 中国 桑树害虫 半翅目 蝽象类害虫 名录
下载PDF
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艳艳 贾俊丽 +1 位作者 池旭娟 谈建中 《江苏蚕业》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理保健类物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桑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影响因素,提取分离技术,活性单体及其药理作用四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近几年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并分析了桑树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理保健类物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桑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影响因素,提取分离技术,活性单体及其药理作用四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近几年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并分析了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黄酮类物质 提取技术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亮 浦冠勤 《江苏蚕业》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生物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对环境安全、无不良副作用,害虫不会产生抗性等特点,是21世纪害虫防治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捕食性天敌生物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分析了该项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应用捕食性天敌生... 生物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对环境安全、无不良副作用,害虫不会产生抗性等特点,是21世纪害虫防治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捕食性天敌生物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分析了该项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应用捕食性天敌生物的具体措施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 害虫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桑树形态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俊丽 刘艳艳 谈建中 《中国蚕业》 2008年第3期4-6,10,共4页
形态变异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突变体是研究植物遗传变异规律的理想材料。在说明桑树形态变异类型与发生途径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桑树叶形和叶色变异的成因与突变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叶形和叶色突变体在桑树基... 形态变异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突变体是研究植物遗传变异规律的理想材料。在说明桑树形态变异类型与发生途径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桑树叶形和叶色变异的成因与突变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叶形和叶色突变体在桑树基因工程与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形态变异 叶色突变体 突变机理
下载PDF
几种农药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引根 杨佩华 +4 位作者 王铭 方利民 顾理流 浦冠勤 毛建萍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4-736,共3页
桑椹菌核病是果用桑树的重要病害,为高效、安全控制该病对桑果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大田农药防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硫磺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桑... 桑椹菌核病是果用桑树的重要病害,为高效、安全控制该病对桑果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大田农药防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硫磺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桑叶和桑椹无明显药害;70%甲基托布津粉剂1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和3 000倍液以及40%嘧霉胺粉剂1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防治 桑椹小粒性菌核病 50%多菌灵-硫磺 70%甲基托布津 25%吡唑醚菌酯
下载PDF
论院校战略规划制定中的SWOT分析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炳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2期19-22,共4页
SWOT分析应用于院校战略规划,依靠系统的思维范式,对影响院校发展的内部优劣势与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进行综合匹配分析,可以有效厘清院校复杂多变的环境态势,并用直观的方式予以表达,使院校战略规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
关键词 SWOT分析 高校 战略规划
下载PDF
桑树硬枝温床扦插技术的改进与技术要点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剑平 朱洪才 沈增学 《中国蚕业》 2009年第1期100-102,104,共4页
通过对桑树硬枝温床扦插方式、幼苗移栽方式、生根剂研制和桑苗管理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提高桑树硬枝扦插育苗发根率和一步建园成活率,达到育苗快、建园时间短、效果好、成本低、技术简易、便于推广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 桑树 硬枝扦插 生根剂 成活率 技术要点
下载PDF
桑树中晚秋留叶程度与温床硬枝扦插效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洪才 赵剑平 +1 位作者 邓永进 沈增学 《江苏蚕业》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深入探讨桑树中晚秋留叶程度与温床硬枝扦插插穗发根率、炼苗成活率和大田定植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留叶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穗在温床内的发根率,梢端留叶2~3片区为78%,而留叶5~10片区为90~95%,与不摘叶区(对照区)接... 为深入探讨桑树中晚秋留叶程度与温床硬枝扦插插穗发根率、炼苗成活率和大田定植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留叶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穗在温床内的发根率,梢端留叶2~3片区为78%,而留叶5~10片区为90~95%,与不摘叶区(对照区)接近。炼苗成活率和大田定植成活率也有同样的倾向。另外,中晚秋摘叶收获后,枝条顶部摘芯处理的,插穗的发根率有提高的倾向。试验表明,供温床硬枝扦插的桑园,在上年中晚秋结合养蚕收获桑叶时,梢端留叶范围为5~10片,在此范围内,留叶多并进行摘芯处理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温床 硬枝扦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