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专用芯片研究综述
1
作者 刘炳强 沈梓煊 +8 位作者 王继鹏 肖健 谭玉龙 何再生 许登科 王珂 瞿卫新 王超 孙立宁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4年第11期1-14,共14页
机器人是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引擎,正在重塑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能够使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自主导航并构建周围环境的地图,是自主移动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的基石。然而,SLAM... 机器人是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引擎,正在重塑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能够使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自主导航并构建周围环境的地图,是自主移动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的基石。然而,SLAM算法复杂且运算量大,基于通用芯片方案实现存在延时长、功耗高的问题,不能满足自主移动机器人,尤其是小型、微型、纳型机器人的实时性、体积和功耗需求。因此,设计专用芯片加速计算密集的SLAM算法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从SLA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出发介绍了SLAM算法需要硬件加速的必要性,接着从算法和专用芯片设计两个角度出发梳理了SLAM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接着重点讨论了SLAM专用芯片研究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对未来发展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同步定位与建图 专用芯片 硬件加速 SLAM
下载PDF
地方高校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以苏州大学机电类专业实践新模式与方法为例 被引量:38
2
作者 袁红 余雷 孙立宁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79,共5页
新工科建设标志着高等工程教育迈入新的阶段。文章针对地方高校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科学布局不到位、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以及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多模式多维度探索。提出利用科研导师制、科技竞赛平台... 新工科建设标志着高等工程教育迈入新的阶段。文章针对地方高校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科学布局不到位、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以及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多模式多维度探索。提出利用科研导师制、科技竞赛平台和"创客"平台等多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实力, 利用学科交叉融合、思政创新融合和产学研工程教育融合等多维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同时,以苏州大学机电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多模式 多维度 创新型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